本實用新型涉及養殖設備領域,具體是指一種養殖場雞糞清理裝置。
背景技術:
近30年來,世界家禽養殖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此同時我國在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養雞事業的道路上也積累了豐富經驗,肉雞產業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肉雞生產國,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伴隨著肉雞產業的發展,養雞場的糞便、雞毛等廢棄物的清理工作逐漸暴露出問題。養雞場的清理工作基本為雞糞、雞毛的鏟除、清掃及消毒。目前,雞糞清除的方法一般采用人工鏟除。但采取人工清除雞糞時,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效率低。因此在規模化的養雞場,急需使用機械化的清糞設備代替人工清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養殖場雞糞清理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省時省力,適用性強,可以在滿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較干凈的清理雞糞。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養殖場雞糞清理裝置,所述裝置包含有外殼,外殼為半圓環柱,外殼一側面設置有鏟糞口,外殼另一側面設置有安裝扣,用于安裝該裝置,外殼中部設置有集糞口,用于收集雞糞,外殼上部設置有上擋板,外殼兩端面分別設置有左擋板和右擋板,用于防止雞糞拋撒到外殼外部和用于安裝其他部件;左擋板和右擋板前部外側設置有距離感應裝置,用于感應距離,防止刀片接觸到人畜或硬物,防止發生危險事故;左擋板和右擋板上成對設置有第一圓孔、第二圓孔和方孔,第一圓孔中安裝有第一軸承,第一軸承中安裝有轉軸,轉軸上均勻設置有多個撥糞轉輪,用于第二次粉碎;第二圓孔中安裝有第二軸承,第二軸承中安裝有傳動螺桿,用于傳動動力;方孔中安裝有橫梁,橫梁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圓孔,圓孔中安裝有第三軸承,第三軸承中安裝有旋轉頭,旋轉頭下部設置有刀片,用于第二次粉碎,旋轉頭上部設置有旋合螺母,旋合螺母和傳動螺桿通過旋合螺紋連接,用于傳遞動力。
使用時,旋轉頭上的刀片先接觸雞糞,刀片旋轉,進行第一次粉碎,同時,該雞糞清理裝置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動,第一次粉碎后的雞糞進入外殼,由于進行了第一次粉碎,該雞糞清理裝置向前移動僅需要較小的外力;進入外殼的雞糞進入撥糞轉輪,進行第二次粉碎,第二次粉碎后的雞糞進入集糞口,將雞糞收集集中。
該裝置可以與移動設備、動力設備和裝糞設備配合使用,組成一整套的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清理設備,也可以在僅匹配動力機構的情況下,由人工推行前進,達到清理雞糞的目的。
進一步的,所述撥糞轉輪上設置有多個撥片;所述撥糞轉輪以外殼中部為分界點分為數量相等的兩組,且兩組撥糞轉輪上的撥片的傾斜方向相反。該設置可以使撥糞轉輪在粉碎雞糞的同時,將雞糞由外殼的兩端向中部集中,以方便其從集糞口排出。
進一步的,所述刀片為多個弧形刀片,且刀片位置超出鏟糞口邊緣3cm—5cm。該設置可以使刀片最先接觸雞糞,以減小該清理裝置的前行阻力,同時,該設置還可以盡量避免雞糞四處分散。
進一步的,所述轉軸和傳動螺桿上設置有傳動帶輪槽,轉軸和傳動螺桿通過傳動帶連接,轉軸通過傳動帶與動力裝置連接,以傳遞動力。
進一步的,所述集糞口為正四棱臺,其上部邊長為外殼寬度的1/5—1/4,該設置以滿足雞糞流暢通過的前提下,使集糞口盡量小為依據。
進一步的,所述鏟糞口外側設置有切口,可以進一步減小前行阻力。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上部設置有蓋板,該設置不僅可以防止雞糞四處分散,還可以防止人畜接觸高速旋轉的撥糞轉輪、轉軸等部件,防止發生危險事故。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省時省力,適用性強,可以在滿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較干凈的清理雞糞。
(2)本實用新型涉及兩次粉碎,粉碎較徹底,使雞糞的后續處理更加方便。
(3)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安裝維護保養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殼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1—轉軸,2—外殼,3—左擋板,4—集糞口,5—安裝扣,6—上擋板,7—撥糞轉輪,8—右擋板,9—傳動螺桿,10—橫梁,11—旋合螺母,12—旋轉頭,13—刀片,14—鏟糞口,15—傳動帶,16—距離感應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養殖場雞糞清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含有外殼2,外殼2為半圓環柱,外殼2一側面設置有鏟糞口14,外殼2另一側面設置有安裝扣5,用于安裝該裝置,外殼2中部設置有集糞口4,用于收集雞糞,外殼2上部設置有上擋板6,外殼2兩端面分別設置有左擋板3和右擋板8,用于防止雞糞拋撒到外殼2外部和用于安裝其他部件;左擋板3和右擋板8前部外側設置有距離感應裝置16,用于感應距離,防止刀片13接觸到人畜或硬物,防止發生危險事故;左擋板3和右擋板8上成對設置有第一圓孔、第二圓孔和方孔,第一圓孔中安裝有第一軸承,第一軸承中安裝有轉軸1,轉軸1上均勻設置有多個撥糞轉輪7,用于第二次粉碎;第二圓孔中安裝有第二軸承,第二軸承中安裝有傳動螺桿9,用于傳動動力;方孔中安裝有橫梁10,橫梁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圓孔,圓孔中安裝有第三軸承,第三軸承中安裝有旋轉頭12,旋轉頭12下部設置有刀片13,用于第二次粉碎,旋轉頭12上部設置有旋合螺母11,旋合螺母11和傳動螺桿9通過旋合螺紋連接,用于傳遞動力。
使用時,將該裝置與移動設備、動力設備和裝糞設備配合使用,旋轉頭12上的刀片13先接觸雞糞,刀片13旋轉,進行第一次粉碎,同時,該雞糞清理裝置在移動設備的作用下向前移動,第一次粉碎后的雞糞進入外殼2,由于進行了第一次粉碎,該雞糞清理裝置向前移動僅需要較小的外力;進入外殼2的雞糞進入撥糞轉輪7,進行第二次粉碎,第二次粉碎后的雞糞進入集糞口4,將雞糞收集集中進入裝糞設備,裝糞設備進行打包處理。
該裝置自動化程度高,省時省力,適用性強,可以在滿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較干凈的清理雞糞。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將移動設備替換成人工推行,不設置裝糞設備,后續通過人工鏟除裝袋,該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省時省力,適用性強,可以在滿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較干凈的清理雞糞。本實施例的其他部分與實施例1相同,不再贅述。
實施例3: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或2的基礎上做進一步改進,所述撥糞轉輪7上設置有多個撥片;所述撥糞轉輪7以外殼2中部為分界點分為數量相等的兩組,且兩組撥糞轉輪7上的撥片的傾斜方向相反。該設置可以使撥糞轉輪7在粉碎雞糞的同時,將雞糞由外殼2的兩端向中部集中,以方便其從集糞口4排出。
所述刀片13為多個弧形刀片,且刀片13位置超出鏟糞口14邊緣3cm—5cm。該設置可以使刀片13最先接觸雞糞,以減小該清理裝置的前行阻力,同時,該設置還可以盡量避免雞糞四處分散。
所述轉軸1和傳動螺桿9上設置有傳動帶輪槽,轉軸1和傳動螺桿9通過傳動帶15連接,轉軸1通過傳動帶與動力裝置連接,以傳遞動力。
所述集糞口4為正四棱臺,其上部邊長為外殼2寬度的1/5—1/4,該設置以滿足雞糞流暢通過的前提下,使集糞口4盡量小為依據。
所述鏟糞口14外側設置有切口,可以進一步減小前行阻力。
所述外殼2上部設置有蓋板,該設置不僅可以防止雞糞四處分散,還可以防止人畜接觸高速旋轉的撥糞轉輪7、轉軸1等部件,防止發生危險事故。
本實施例的其他部分與實施例1或2相同,不再贅述。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