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種子檢驗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實驗室測量種子根系長度的裝置。
背景技術:
種子發芽試驗是種子檢驗等相關科研工作的重要內容,這類試驗是指受體植物在最初的生長發育、器官形成過程中的生物測定試驗。在種子生物學研究、種子質量管理、實現良種化和種子質量標準化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生物測定以種子萌發、胚根、莖、幼苗的長勢及生物量等形態上可以觀測的變化為計量指標。目前,多采用以下兩種方法:
1、傳統試驗過程中一般采用加蓋和定期加水的方法保濕;實驗中儀器多采用能加蓋保濕的培養皿,,如直徑9厘米的塑料盤,直徑15厘米培養皿,發芽試驗常以濕潤濾紙作培養介質。但是當種子發芽在培養皿中進行時,測量胚根長度比較麻煩,經常產生卷曲和形態上的改變。Haugland設計出將剛發芽的受體幼苗沿盒的一邊水平排成一排,將盒子斜放成45度角,根朝下,苗朝上的方法,但是由于斜面預留空間依舊較大,胚根會在斜面上發生輕微卷曲,且無法避免根系易交纏在一起。
2、室內進行種子發芽及幼苗的生長試驗多采用發芽盒,該類發芽盒通過沙床或者基質進行種子發芽時,無法對根系生長和種子萌發情況進行實時觀測,在種子發芽勢、發芽率等結果的計算統計上就會存在較大誤差。同時,發芽試驗中通常播種密度較高,幼苗生長過程中根系易交纏在一起,不易分開,在清洗過程中也容易將根系折斷,由于胚根長度、下胚軸或胚芽鞘長度的測量需要很大的工作量,生長測定工作量也比較大,對根系生長測定極其不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實驗室測量種子根系長度的裝置,可以解決根系易交纏,無法實時觀測的問題,根在發育階段不會產生卷曲和形態上的改變,也可避免幼苗生長過程中根系易交纏在一起,不易分開,在不影響植物正常生長的前提下,方便科研人員對胚根長度、下胚軸或胚芽鞘長度的測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實驗室測量種子根系長度的裝置,包括嵌套組裝的盒體與蓋子,盒體底部設置有支架,
盒體為多個“V”形單體環繞中心點組合構成的圓盤形盒體,呈輻射狀;
各“V”形單體由兩塊夾板拼接組成,各夾板上墊有與“V”形單體底面相配合的濾紙;
兩相鄰“V”形單體相連的凸起位置處,設有隔板,各隔板之間相互獨立,互不相連。
各“V”形單體的兩塊夾板相交處設有刻度線。
盒體為上粗下細的倒圓錐形盒體。
各“V”形單體的兩塊夾板之間形成夾角a,a<90度。
各“V”形單體的兩夾板相交的凹線與水平面構成夾角β,β<60度。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實驗室測量種子根系長度的裝置,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上粗下細的倒圓錐形盒體與“V”形單體雙斜面夾板,在不影響胚根正常發育的前提下,保證根系能夠沿著斜面預留方向筆直生長,避免胚發生卷曲和形態上的改變。
2、每兩個相連“V”形單體均由隔板隔開,且隔板之間相互獨立,互不相連,在保證根系獨立生長發育,不出現交纏現象的同時,保證植物對提取液或蒸餾水(對照)吸收的一致性。
3、盒體以及與盒體相配套的蓋子均采用透光材料制成,“V”形單體夾板上墊有濾紙,適用于《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3543.1~3543.7-1995)、國際種子檢驗協會(ISTA)種苗評定與種子活力測定方法手冊等所述方法。
4、各“V”形單體的兩塊夾板相交處設有刻度線,在測量根長度時可利用盒體上的刻度線直接測量,也可將植物從盒中拿出測量,方便實時觀察與測量。
5、可以解決根系易交纏,無法實時觀測的問題,根在發育階段不會產生卷曲和形態上的改變,也可避免幼苗生長過程中根系易交纏在一起,不易分開,在不影響植物正常生長的前提下,方便科研人員對胚根長度、下胚軸或胚芽鞘長度的測量,適宜于實驗室內對直根系植物幼苗初期根系的測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兩個“V”形單體拼接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盒體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一種用于實驗室測量種子根系長度的裝置,包括嵌套組裝的盒體1與蓋子2,盒體1底部設置有支架3,
盒體1為18個“V”形單體8環繞中心點組合構成的圓盤形盒體,呈輻射狀,圓盤直徑為33.2cm;
各“V”形單體8由兩塊夾板4拼接組成,夾板4為腰長為16.7cm、底邊為4.8cm的等腰三角形夾板;
各夾板4上墊有與“V”形單體8底面相配合的濾紙5,濾紙5尺寸與“V”形單體8相匹配,使得濾紙5剛好平鋪在夾板4上,濾紙5既不凸起,濾紙5之間也沒有縫隙;
兩相鄰“V”形單體8相連的凸起位置處,設有隔板6,各隔板6之間相互獨立,互不相連。
各“V”形單體8的兩塊夾板4相交處設有刻度線7。
盒體1為上粗下細的倒圓錐形盒體,圓錐高6.9厘米。
各“V”形單體8的兩塊夾板4之間形成夾角a,a<90度。
各“V”形單體8的兩夾板4相交的凹線與水平面構成夾角β,β<60度。
蓋子的高度為10-30厘米,為芽的生長發育預留空間,不影響其正常發育。
盒體與蓋子為采用透光材料制成的盒體與蓋子。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如下:
所要測定的植物種子為直徑約2.5-3.0mm的銀合歡種子;
根據“V”形單體8尺寸將雙層濾紙5墊在盒體1底部,加入實驗所需提取液或蒸餾水(對照),使濾紙5剛好全部浸濕為宜。再將剛剛萌發的銀合歡種子放置在濾紙上緣,調整銀合歡種子使胚根垂直朝下,或略偏向盒底中心位置。完成之后,蓋上蓋子2。每個“V”形單體8放置一粒種子,這樣根能夠直著獨立生長,不發生形態改變,根據實驗所需方便實驗觀察。
在測量根長度時可利用盒體1上的刻度線7直接測量,也可將植物從盒中拿出測量。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