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燕麥在高寒區旱、坡地高產栽培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293159閱讀:551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燕麥栽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燕麥在高寒區旱、坡地高產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燕麥在中國種植歷史悠久,是一種糧經飼兼用作物,具有耐寒、耐旱、耐土地貧瘠、耐適度鹽堿等特點,廣泛分布在我國西北、華北、西南等高寒干旱、半干旱地區。山西省是我國小雜糧的主產區之一,素有“小雜糧王國”之美譽,種植面積大、分布廣、品種多。燕麥是山西小雜糧的主要品種之一,主產區在大同、朔州、忻州、呂梁。由于產區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雨量偏少、氣候干燥等特殊的自然條件,燕麥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燕麥品種較好,營養成分較高,已成為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近年來,山西省將燕麥等特色雜糧的產業化開發確定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為燕麥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提高燕麥單位面積產量就成為非常緊迫的研究課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燕麥在高寒區旱、坡地高產栽培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燕麥在高寒區旱、坡地高產栽培方法,采用一選,兩保,三防,三適時的栽培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1、選用品種:選擇質量好、適應性強的品種;

S2、選地:選擇前茬為馬鈴薯、豆類,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坡地塊,要求地勢平整、集中連片、便于管理,優先選擇具備水澆條件的地塊;

S3、整地:整地標準為土地平坦、上虛下實,田間無大土塊和暗坷拉,無較大的殘株、殘茬,早秋深耕,耕深為20-25cm,3月中旬頂凌耙耱;

S4、播種量:每畝播量為10-13kg,旱地保苗30萬株/畝,水地保苗35萬株/畝;

S5、施肥量:結合秋耕地,施入高溫發酵腐熟好的農家糞肥1500-2000kg/畝做基肥;或者結合播種,施入優質農家肥750-900kg/畝做種肥;

S6、播種期:夏莜麥區在3月20日至4月5日適期早播,秋莜麥區旱坡地在5月30日播種,平灘地在5月20日播種;若選用早熟品種,播種時期則推遲到6月20日前;

S7、中耕:中耕2次,其中,第1次中耕于2葉1心期進行,要求淺鋤、細鋤,滅草不埋苗;第2次中耕于4葉到5葉期進行,要求深鋤拔大草;

S8、防病:以選用抗病品種為基礎,再結合對種子的適當處理,包括剔除病粒、癟粒、破碎粒;播前進行曬種,浸種,并用種子量0.3%的濃度為40%的拌種雙可濕性粉劑進行拌種處理,防治燕麥堅黑穗病;

S9.防蟲:通過深翻地、滅草和噴施藥劑進行防治;在防治時,蚜蟲的防治使用5%魚藤酮微乳劑200倍液噴霧;粘蟲的防治用5%S-氰戊菊酯乳油15-20ml對水60kg噴霧處理;

S10、防草:在燕麥2葉1心期進行第1次進行中耕,要求淺鋤、細鋤,滅草不埋苗;在4葉到5葉期進行第2次中耕,要求深鋤拔大草,并于4-5葉期,每畝用72%的2,4-滴丁酯乳油40-50g對水40kg噴霧除草,以達到理想的除草目的;

S11、收獲時期:當裸燕麥麥穗由綠變黃,上中部籽粒變硬,表現出籽粒正常的大小和色澤,進入黃熟期時進行收獲。

優選地,所述步驟S4采用機械化播種,行距為20-25cm,播種深度為4-6cm。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一選,兩保,三防,三適時”的新技術。一選就是選用適合本地特點、抗逆性強的優良燕麥品種。兩保就是保證施足底肥和保證播前灌水:結合秋耕地,施入高溫發酵腐熟好的農家糞肥1500-2000kg/畝做基肥;或者結合播種,施入優質農家肥750-900kg/畝做種肥;在秋翻或春翻地的基礎上,打畦、筑埂進行灌水,如未進行秋翻或春翻整地,進行原壟溝灌。三防是防病、防蟲、防草。防病上以選用抗病品種為基礎,再結合對種子的適當處理,包括剔除病粒、癟粒、破碎粒。播前進行曬種,浸種,并用種子量0.3%的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進行拌種處理,防治燕麥堅黑穗病;對于蟲害,主要是防治蚜蟲和粘蟲:蚜蟲的防治可使用5%魚藤酮微乳劑200倍液噴霧;粘蟲的防治可用5%S-氰戊菊酯乳油15-20ml對水60kg噴霧處理。田間雜草的防治主要是在燕麥4-5葉期,每畝用72%的2,4-滴丁酯乳油40-50g對水40kg噴霧除草,再結合生長期2次適時的中耕除草以達到理想的除草目的。三適時是適時播種、中耕及收獲。大大提高了燕麥在高寒區旱、坡地高產栽培的產量。

技術方案: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燕麥高寒區旱、坡地高產栽培方法,采用一選,兩保,三防,三適時的栽培方法,具體按下列步驟進行:

S1.選用品種:選擇質量好、適應性強的品種,如:同燕1號、同燕2號等。

S2.選地:選擇前茬為馬鈴薯、豆類,中等以上肥力的鹽堿地塊,要求地勢平整、集中連片、便于管理,優先選擇具備水澆條件的地塊。

S3.整地:整地標準為土地平坦、上虛下實,田間無大土塊和暗坷拉,無較大的殘株、殘茬。早秋深耕,耕深為20-25cm,3月中旬頂凌耙耱。

S4.播種量:每畝播量為10-13kg,一般旱地保苗30萬株/畝,水地保苗35萬株/畝。

S5.施肥量:結合秋耕地,施入高溫發酵腐熟好的農家糞肥1500-2000kg/畝做基肥;或者結合播種,施入優質農家肥750-900kg/畝做種肥。

S6.播種期:夏莜麥區一般在3月20日至4月5日適期早播,秋莜麥區旱坡地一般5月30日播種,平灘地一般5月20日播種。如選用早熟品種,播種時期可推遲到6月20日前。

S7.中耕:中耕2次,其中,第1次中耕于2葉1心期進行,要求淺鋤、細鋤,滅草不埋苗;第2次中耕于4葉到5葉期進行,要求深鋤拔大草。

S8.防病:以選用抗病品種為基礎,再結合對種子的適當處理,包括剔除病粒、癟粒、破碎粒。播前進行曬種,浸種,并用種子量0.3%的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進行拌種處理,防治燕麥堅黑穗病。

S9.防蟲:主要害蟲有粘蟲、地老虎、麥二叉蚜和金針蟲等,可通過深翻地、滅草和噴施藥劑等防治。在防治時,蚜蟲的防治可使用5%魚藤酮微乳劑200倍液噴霧;粘蟲的防治可用5%S-氰戊菊酯乳油15-20ml對水60kg噴霧處理。

S10.防草:田間雜草的防治主要是在燕麥2葉1心期進行第1次中耕,要求淺鋤、細鋤,滅草不埋苗;在4葉到5葉期進行第2次中耕,要求深鋤拔大草,并于4-5葉期,每畝用72%的2,4-滴丁酯乳油40-50g對水40kg噴霧除草,以達到理想的除草目的。

S11.收獲時期:當裸燕麥麥穗由綠變黃,上中部籽粒變硬,表現出籽粒正常的大小和色澤,進入黃熟期時進行收獲。

實施例1

地點:山西省大同市水泊寺鄉東王莊村,海拔1050m,年平均降雨量為370-460mm,蒸發量為1876mm,強烈蒸發期在春季和秋季,年平均氣溫為7.0℃,無霜期138d。

1.選用品種:選擇同燕1號、同燕2號等。

2.播種地準備:選擇前茬為馬鈴薯、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坡地塊,要求地勢平整、集中連片、便于管理。優先選擇具備水澆條件的地塊。整地標準為土地平坦、上虛下實,田間無大土塊和暗坷拉,無較大的殘株、殘茬。早秋深耕,耕深為20-25cm,3月中旬頂凌耙耱。

3.播種方式:機械化播種,行距為20-25cm,播種深度為4-6cm。

4.播種量:每畝播量為10-13kg,保苗35萬株/畝。

5.施肥量:結合秋耕地,施入高溫發酵腐熟好的農家糞肥1500-2000kg/畝做基肥,拔節后抽穗前再追施1次磷、鉀復合肥,每畝8kg,以保證后期生長發育所需養分。

6.播種期:于3月30日播種。

7.中耕:中耕2次,其中,第1次中耕于2葉1心期進行,要求淺鋤、細鋤,滅草不埋苗;第2次中耕于4葉到5葉期進行,要求深鋤拔大草。

8.防病:以選用抗病品種為基礎,再結合對種子的適當處理,包括剔除病粒、癟粒、破碎粒。播前進行曬種,浸種,并用種子量0.3%的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進行拌種處理,防治燕麥堅黑穗病。

9.防蟲:主要是防治蚜蟲和粘蟲:蚜蟲的防治可使用5%魚藤酮微乳劑200倍液噴霧;粘蟲的防治可用5%S-氰戊菊酯乳油15-20ml對水60kg噴霧處理。

10.防草:田間雜草的防治主要是在燕麥2葉1心期進行第1次中耕,要求淺鋤、細鋤,滅草不埋苗;在4葉到5葉期進行第2次中耕,要求深鋤拔大草,并于4-5葉期,每畝用72%的2,4-滴丁酯乳油40-50g對水40kg噴霧除草,以達到理想的除草目的。

11.收獲時期:7月29日收獲。當裸燕麥麥穗由綠變黃,上中部籽粒變硬,表現出籽粒正常的大小和色澤,進入黃熟期時進行收獲。

實施例2

地點: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毛家皂村,海拔1070m,年平均降雨量為350-470mm,蒸發量為1800mm,強烈蒸發期在春季和秋季,年平均氣溫為7.3℃,無霜期135d。

1.選用品種:選擇同燕1號、同燕2號等。

2.播種地準備:選擇前茬為馬鈴薯、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坡地塊,要求地勢平整、集中連片、便于管理。優先選擇具備水澆條件的地塊。整地標準為土地平坦、上虛下實,田間無大土塊和暗坷拉,無較大的殘株、殘茬。早秋深耕,耕深為20-25cm,3月中旬頂凌耙耱。

3.播種方式:機械化播種,行距為20-25cm,播種深度為4-6cm。

4.播種量:每畝播量為10-13kg,保苗35萬株/畝。

5.施肥量:結合秋耕地,施入高溫發酵腐熟好的農家糞肥1500-2000kg/畝做基肥,拔節后抽穗前再追施1次磷、鉀復合肥,每畝8kg,以保證后期生長發育所需養分。

6.播種期:于4月2日播種。

7.中耕:中耕2次,其中,第1次中耕于2葉1心期進行,要求淺鋤、細鋤,滅草不埋苗;第2次中耕于4葉到5葉期進行,要求深鋤拔大草。

8.防病:以選用抗病品種為基礎,再結合對種子的適當處理,包括剔除病粒、癟粒、破碎粒。播前進行曬種,浸種,并用種子量0.3%的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進行拌種處理,防治燕麥堅黑穗病。

9.防蟲:主要是防治蚜蟲和粘蟲:蚜蟲的防治可使用5%魚藤酮微乳劑200倍液噴霧;粘蟲的防治可用5%S-氰戊菊酯乳油15-20ml對水60kg噴霧處理。

10.防草:田間雜草的防治主要是在燕麥2葉1心期進行第1次中耕,要求淺鋤、細鋤,滅草不埋苗;在4葉到5葉期進行第2次中耕,要求深鋤拔大草,并于4-5葉期,每畝用72%的2,4-滴丁酯乳油40-50g對水40kg噴霧除草,以達到理想的除草目的。

11.收獲時期:8月2日收獲。當裸燕麥麥穗由綠變黃,上中部籽粒變硬,表現出籽粒正常的大小和色澤,進入黃熟期時進行收獲。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鄄城县| 顺义区| 威远县| 宁陵县| 铜陵市| 德庆县| 白山市| 遵化市| 宁明县| 庄河市| 宜君县| 屯昌县| 乌恰县| 凤庆县| 安化县| 门源| 登封市| 澳门| 广元市| 锡林浩特市| 邵武市| 迁西县| 大石桥市| 碌曲县| 宜丰县| 通许县| 贵州省| 金华市| 甘洛县| 六安市| 黔江区| 岢岚县| 惠安县| 汝城县| 双流县| 腾冲县| 丹凤县| 隆林| 武义县| 杨浦区|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