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種植花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輔助生長的植物盆。
背景技術:
如今在室內使用的花盆都只是一種盆狀容器,需要定時澆水和養護。而在商場和一些較大的場合使用時,由于數量龐大,人工澆水無法快速完成,費時費力,并且一些特殊植物無法保證統一時間澆灌,容易導致植物敗壞或者死亡,不利于生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輔助生長的植物盆,本發明能夠輔助植物生長,減輕人工養護的難度。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輔助生長的植物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內設置有轉盤,所述轉盤上設置有水箱,所述水箱與轉盤同步轉動,所述水箱上設置有凹型放置區,所述凹型放置區內設置有花盆,所述花盆上方設置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設置在支撐柱上,所述支撐柱設置在水箱上,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植物生長燈和若干第一噴頭,水箱上還設置有若干第二噴頭,所述第一噴頭與第二噴頭均與供水泵連接,所述供水泵將水箱內的液體通過第一噴頭與第二噴頭噴出于花盆內的植物上。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移動滑輪。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架上還設置有光線傳感器,所述支撐架與支撐柱之間還設置有收納轉軸,所述支撐柱為伸縮管。
進一步的,所述水箱外表面上還設置有外掛補液口,所述外掛補液口內設置有閥門。
進一步的,所述水箱表面還設置有指示燈。
進一步的,所述花盆的土壤內還埋設有土壤濕度傳感器和土壤養分傳感器,所述土壤濕度傳感器和土壤養分傳感器均與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器與供水泵連接,所述水箱內還設置有營養液箱,所述營養液箱通過開關閥與供水泵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花盆頂部還設置有導流環部,所述導流環部一側與回流部連接,所述回流部與水箱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導流環部上還設置有若干噴頭安裝孔,所述噴頭安裝孔一端設置在花盆外表面一側,另一端設置在花盆內表面一側,所述噴頭安裝孔內設置有第二噴頭。
進一步的,所述導流環部表面還設置有加液通孔和固定通孔,所述通孔內設置有加液導套,所述加液導套與水箱進液口連接,所述固定通孔內插設有支撐柱。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噴頭為霧狀噴頭結構,所述第二噴頭為柱狀噴頭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將花盆放置在水箱內,水箱通過底部設置的轉盤帶動轉動以實現花盆的轉動,花盆轉動后內部的植物可以充分且均勻的受到陽光照射,植物生長均勻,不會出現一邊倒或者一邊旺盛的問題,保證了室內植物良好觀賞性的需求,也利于快速生長。
2、水箱具有儲水功能,在花盆內植物缺水時,能夠通過供水泵自動供水,無需人工澆灌,水箱內只需要補充即可,一次補充即可長時間使用,并且補充時間無要求,間隔時間長,降低人工工作量。
3、在無光照的情況下,支撐架上的植物生長燈能夠輔助植物生長,便于常年無陽光的環境下使用,保證植物正常生長,解決無陽光情況下病變的問題。
4、外掛補液口能夠掛載副水箱,當長時間無人照料情況下,且水箱水無法滿足澆灌要求,此處副水箱提供更多的水,以滿足澆灌,保證植物正常生長。
5、土壤濕度傳感器和土壤養分傳感器能夠實時的檢測土壤情況,以保證供水泵的開啟和關閉,保證植物生長的環境健康度,減少人工查看的次數,降低人工勞動量,也直接減少了人員配備。
6、支撐柱是可調節結構,能夠保證光照和澆灌時處于合適的位置,避免離植物過近或過遠,提供良好的植物生長環境。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圖3中部分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至圖4所示,一種輔助生長的植物盆,包括底座1,底座內設置有轉盤2,轉盤上設置有水箱3,水箱與轉盤同步轉動,水箱上設置有凹型放置區,凹型放置區內設置有花盆4,花盆上方設置有支撐架5,支撐架設置在支撐柱6上,支撐柱設置在水箱上,支撐架上設置有植物生長燈7和若干第一噴頭8,水箱上還設置有若干第二噴頭9,第一噴頭與第二噴頭均與供水泵連接,供水泵將水箱內的液體通過第一噴頭與第二噴頭噴出于花盆內的植物上。使用時,轉盤轉動可以帶動水箱轉動,水箱內部的花盆也隨之轉動,花盆的轉動可以使得內部植物各個方向都能受到陽光的照射,使得植物生長均勻向上,不會出現受光面和背光面生長不一致的問題,保證植物形態的均勻性,提供更好的觀賞度,第一噴頭和第二噴頭噴出液體以供給植物生長使用的水份,一個處于植物頂部,另一個處于植物底部,有效且全面的為植物供水,澆灌均勻度好,利于植物生長,不易出現壞葉的情況,并且能夠縮短生長周期,快速成長,其植物頂部的植物生長燈能夠保證在光線不充足的情況下進行補光處理,提高植物的生長能力。
其中,底座上還設置有移動滑輪10,能夠自由推動植物盆移動,避免重量過大而搬運不便。
而上述支撐架上還設置有光線傳感器11,通過光線傳感器能夠感知環境的亮度,當達不到光照要求時,植物生長燈即打開,補充光照,支撐架與支撐柱之間還設置有收納轉軸12,在無需使用情況下,可以暫時收納,其也可以與支撐柱一并取下使用,支撐柱為伸縮管,能夠保證光照和澆灌時處于合適的位置,避免離植物過近或過遠,提供良好的植物生長環境。
水箱外表面上還設置有外掛補液口13,當長時間無人照料情況下,且水箱水無法滿足澆灌要求,此處副水箱提供更多的水,以滿足澆灌,保證植物正常生長,外掛補液口內設置有閥門,閥門能夠將外部與水箱內部隔離,當副水箱使用時,副水箱出水口能夠頂開閥門與水箱內部實現貫通,當副水箱取出時,閥門自動閉合,實現可控的加載。
花盆的土壤內還埋設有土壤濕度傳感器和土壤養分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和土壤養分傳感器均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與供水泵連接,水箱內還設置有營養液箱,營養液箱通過開關閥與供水泵連接。
花盆頂部還設置有導流環部15,導流環部能夠便于人工提取花盆,導流環部一側與回流部16連接,回流部與水箱連接,在澆灌時一些灑落在周邊的水珠會集中導向回流部,回流部在流入水箱,以重復利用,保證花盆周邊的干燥度。
導流環部上還設置有若干噴頭安裝孔17,噴頭安裝孔一端設置在花盆外表面一側,另一端設置在花盆內表面一側,噴頭安裝孔內設置有第二噴頭。
導流環部表面還設置有加液通孔18和固定通孔19,通孔內設置有加液導套20,加液導套與水箱進液口連接,固定通孔內插設有支撐柱,上述設計避免了加液部分和支撐柱設置在水箱外部,有效的結合在花盆上,以縮小整體直徑,盡可能的保證整體結構與原花盆結構大小類似,減少占地面積。
第一噴頭為霧狀噴頭結構,在植物頂部噴射,能夠使得植物葉子表面均勻接收水份或營養液,也避免噴出的水無法直流在植物上而噴落到外部,導致地面濕滑等問題,第二噴頭為柱狀噴頭結構,直接針對植物主干和泥土,因此柱狀水柱能夠更好的將水保留,不會飄散走,兩者結合,有效的解決用水和營養液,也避免植物用水污染周邊底面,提供安全可靠的環境。
水箱表面還設置有指示燈14,可以顯示水箱內部水位、營養液液位、以及其他故障的情況,便于直接觀察到情況,以及時補充和維修。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