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果樹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火龍果拱棚及其搭建方法。
背景技術:
火龍果,又名紅龍果,屬仙人掌科(cactaceae)三角柱屬(hylocereua)多年生藤蔓類植物,因其果實外表具軟質鱗片如龍狀外卷而得名。目前,廣西把火龍果作為特色水果推廣種植,栽培面積和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成長為繼柑橘、香蕉、荔枝、龍眼、芒果、葡萄之后又一種廣西的“標志性水果”。
2000年廣西開始引種火龍果時,病害很少,然而,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火龍果病害迅速傳播和蔓延,嚴重影響了火龍果的生產,而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是火龍果病害高發的主要原因。如何減少火龍果植株的濕度,從而病害的發生,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提供一種火龍果拱棚及其搭建方法,該方法能夠使火龍果植株避開雨水,減少莖蔓、果實接觸雨水,降低濕度,從而顯著減少火龍果病害的發生,提高果實品質、產量和經濟效益。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火龍果拱棚,包括柱子、柱子頂部鋼線、橫桿、橫桿兩端鋼線、拱形鋼線、拱形棚面以及塑料薄膜,具體結構和連接關系為:
所述排式a形種植行方向每隔一定距離設有支柱,支柱頂部拉一條鋼線,在距離支柱頂部40-60cm處固定一條長130-150cm橫桿,橫桿兩端各拉一條鋼線,使之與支柱頂部鋼線形成三角形,在柱子之間每隔100cm固定1條拱形鋼線,形成一個完整的拱形棚面,拱形棚面上覆蓋塑料薄膜,每個排式a形種植行形成一個半園形傘狀拱棚。
所述拱棚是以種植行為單位,沿排式a形種植行方向,在種植行中央每隔300-500cm立一條柱子,柱子入土深度為40-60cm,柱子比火龍果植株6頂端高40-60cm;
所述柱子規格為長×寬×高=8×8×250cm;
所述塑料薄膜厚0.4mm、寬220cm;
所述鋼線為8#-10#鍍鋅鋼線。
所述火龍果拱棚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沿火龍果排式種植行方向,在種植行中央每隔300-500cm立一條柱子,柱子入土深度為40-60cm,支柱比火龍果植株頂端高40-60cm;
2)在柱子頂部拉一條鋼線;在距離柱子頂部40-60cm處固定一條長130-150cm橫桿,橫桿兩端各拉1條鋼線,使之與支柱頂部的鋼線形成三角形;
3)在柱子頂部和橫桿兩端固定一條拱形鋼線,在柱子之間每隔100cm固定1條拱形的鋼線,形成拱形棚面;
4)拱形棚面上覆蓋塑料薄膜,每個排式a形種植行就形成一個半園形傘狀拱棚。
本發明的突出效果在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火龍果排式a形架種植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的火龍果拱棚及其搭建方法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所述的火龍果拱棚及其搭建方法的半園形傘狀拱棚圖。
圖中標記為:a型架1、三腳架2、水泥柱3、鋼絞繩4、地牛5、火龍果植株6、柱子頂部鋼線7、橫桿8、橫桿兩端鋼線9、拱形鋼線10、拱形棚面11以及塑料薄膜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本發明所述的火龍果拱棚,包括柱子3、柱子頂部鋼線7、橫桿8、橫桿兩端鋼線9、拱形鋼線10、拱形棚面11以及塑料薄膜12,具體結構和連接關系為:
所述排式a形種植行方向每隔一定距離設有支柱3,支柱3頂部拉一條鋼線7,在距離支柱3頂部40-60cm處固定一條長130-150cm橫桿8,橫桿8兩端各拉一條鋼線9,使之與支柱頂部鋼線7形成三角形,在柱子之間每隔100cm固定1條拱形鋼線10,形成一個完整的拱形棚面11,拱形棚面11上覆蓋塑料薄膜12,每個排式a形種植行形成一個半園形傘狀拱棚。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是申請人于2016年1月-12月在廣西武鳴瑞禾園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火龍果種植基地進行的一個試驗,一種火龍果拱棚的搭建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沿火龍果排式a形種植行方向,在種植行中央每隔4m立一條柱子3,柱子3入土深度為50cm,柱子3比火龍果植株頂端高40cm;
2)在柱子3頂部拉一條鋼線7;在距離柱子頂部60cm處固定一條長130cm橫桿8,橫桿8高低要一致,橫桿8兩端各拉1條鋼線9,兩條鋼線9與柱子頂部鋼線7形成三角形;
3)在柱子3頂部和橫桿8兩端固定一條拱形鋼線10,在柱子3之間每隔l00cm固定1條拱形鋼線10,形成拱形棚面11;
4)在拱形棚面11上覆蓋白色透明的塑料薄膜12,用夾子固定邊膜,用尼龍線將薄膜面上壓緊,防止刮風時掀起薄膜,這樣每種植行形成一個完整的半園形傘狀拱棚,于1月底前完成覆膜;
5)種植行兩旁修建排水溝,棚與棚之間的間隙與畦溝對應,下雨時雨水從拱棚側面直接流入排水溝,排出果園外;
申請人于2014年3月在廣西武鳴瑞禾園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火龍果100畝,均為露地栽培,沒有搭棚蓋膜。根據一年多的田間觀察,火龍果常見病害有潰瘍病、莖腐病、基腐病以及炭疽病,主要為害火龍果的枝蔓和果實,使火龍果枝蔓大量枯黃、腐爛,植株生長衰弱,甚至死亡,對火龍果產量和品質有很大影響,而這些病害的發病條件均與當地的高溫高濕有密切關系,因此,申請人于2016年1月全園進行搭棚蓋膜,搭棚蓋膜前和搭棚蓋膜后分別對上述病害進行調查。結果表明,蓋膜12個月后調查,潰瘍病發病率減少11.2%、發病指數減少5.8,莖腐病發病率減少15.9%、發病指數減少1.7,基腐病發病率減少7.9%、發病指數減少9.7,炭疽病發病率減少8.5%、發病指數減少3.2;同時,果實品質、產量和經濟效益也有明顯提高。可見,采用本發明火龍果植株基本能夠避開雨水,減少莖蔓、果實接觸雨水,降低濕度,顯著減少火龍果病害的發生。
火龍果植株蓋膜防病效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