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除草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含噁嗪草酮和唑草胺的除草劑組合物及其應用,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防治水稻田間一年生雜草和稗草及草坪除草的除草劑,它是由噁嗪草酮和唑草胺為活性組成的二元除草劑組合物。
背景技術:
水稻是全球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它與谷物、麥類、大豆、玉米、果樹和蔬菜被譽為世界五大作物,也是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它維系著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目前,在水稻用農藥市場中,以除草劑列首位,殺蟲劑排第二位,殺菌劑居第三。除草劑是水稻用農藥中最大的農藥市場。一直位列前位的品種,如除草劑中的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雙草醚、唑草胺、惡嗪草酮、環戊惡草酮,殺蟲劑中的醚菊酯、呋蟲胺、噻蟲胺,殺菌劑中的烯丙苯噻唑、咯喹酮、己唑醇等。二為一些新品種,如除草劑中的雙唑草腈,殺菌劑中噻呋酰胺;三為平時不太關注而突然出現的品種,如戊菌隆。
隨著眾多除草劑品種在水稻田大面積持續使用,也產生許多的問題:①雜草抗性突出,其中以稗草對敵稗、丁草胺、殺草丹的抗性較為突出,最近,異型莎草、螢藺、野慈姑、雨久花、鴨舌草等莎草科、雨久花科、澤瀉科等常見雜草對磺酰脲類除草劑產生了抗性,使除草問題更趨復雜。②多年生雜草危害成為重要問題,尤為莎草科多年生雜草更為突出。③高齡稗草與千金子的防除問題需解決。④除草劑品種的殺草譜有待擴大,并延長土壤防除藥劑的持久期。⑤對于廣譜、選擇性強、使用方便的除草劑品種的需求更加迫切。
唑草胺英文通用名Cafenstrole,分子式C15H22N403S。唑草胺是1987年Chugai公司發現了唑草胺,1991年在英國布萊頓植保會議上報道了該產品。這是一個禾本科雜草除草劑,對稗草、異性莎草和其他一年生雜草藥效尤佳。它可以與其他除草劑復配,作為一次性除草劑用于水稻田;其單劑主要用于草坪除草。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噁嗪草酮對水稻田間的稗草、千金特效,但對部分闊雜草、莎草效果不甚理想;唑草胺可極好的防除大多數雜草,與大多數此類除草劑不同的是,唑草胺對水稻安全主要用于防除水稻田和小麥田的苘麻、反枝莧、馬唐和稗草以及草坪除草。因此,發明人將噁嗪草酮、唑草胺進行合理混配,發現具有顯著增效,擴大雜草防治譜、一次施藥防除水稻田禾本科、莎草科及闊葉雜草,減少施藥次數,降低防治成本的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分合理,除草譜廣,防效好,用藥成本低,不易產生抗藥性的含噁嗪草酮和唑草胺的除草劑組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組合物用于防除水稻秧田、直播水稻田、拋秧水稻田及移栽水稻田間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及莎草科雜草中的用途。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為一種含噁嗪草酮和唑草胺的除草劑組合物,包括含有活性成分噁嗪草酮和唑草胺,其中噁嗪草酮和唑草胺二者間的重量比為99:1~1:99,優選是10:1~1:10。噁嗪草酮和唑草胺的累積量為所述組合物總重量的0.1%~80%,優選2%~20%。噁嗪草酮和唑草胺的累積量即為噁嗪草酮和唑草胺的重量之和。
按照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方法,本發明含噁嗪草酮和唑草胺的除草劑組合物實際應用時可配制成農業上允許的任意劑型,制劑劑型是水分散粒劑、可濕性粉劑或粉劑或顆粒劑或懸浮劑或可分散油懸浮劑。
對于水分散粒劑來說,本領域技術人員很熟悉使用相應的助劑完成本發明。分散劑選自聚羧酸鹽、木質素磺酸鹽、烷基萘磺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EO/PO嵌段聚醚;潤濕劑選自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萘磺酸鹽、木質素磺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崩解劑選自硫酸銨、硫酸鈉、氯化鈉、氯化銨、尿素、蔗糖、葡萄糖、羧甲基纖維素、可溶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粘結劑選自聚乙烯醇、可溶性淀粉、糊精、黃原膠、羧甲基(乙基)纖維素類;填料選自硅藻土、高嶺土、白炭黑、輕質碳酸鈣、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
對可濕性粉劑,可使用的助劑有:分散劑選自聚羧酸鹽、木質素磺酸鹽、烷基萘磺酸鹽;潤濕劑選自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萘磺酸鹽;填料選自硫酸銨、尿素、蔗糖、葡萄糖、硅藻土、高嶺土、白炭黑、輕質碳酸鈣、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
對粉劑,可使用的填料選自硅藻土、高嶺土、白炭黑、輕鈣、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粘土。
對顆粒劑,可使用的助劑有:載體選自硫酸銨、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硅藻土、高嶺土、白炭黑、輕質碳酸鈣、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紫砂巖粉、石煤渣、粘土、砂子、紅磚、鋸末、淀粉;粘結劑選自石蠟、石膏、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聚維酮、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染色劑為氧化鐵。
對懸浮劑,可使用的助劑有:分散劑選自聚羧酸鹽、木質素磺酸鹽、烷基萘磺酸鹽、TERSPERSE 2425(美國亨斯邁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鹽類);乳化劑如農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樹脂聚氧乙烯醚)、農乳2201、斯盤—60#(通用名: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乳化劑T-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單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農乳1601#(通用名: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TERSPERSE 4894(美國亨斯邁公司出品);潤濕劑選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縮合物硫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萘磺酸鹽、TERSPSE 2500(美國亨斯邁公司出品);增稠劑選自黃原膠、聚乙烯醇、膨潤土、硅酸鎂鋁;防腐劑選自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鈉;消泡劑為有機硅類消泡劑;防凍劑選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無機鹽類(如氯化鈉)。
對可分散油懸浮劑,可使用的助劑有:分散劑選自聚羧酸鹽、木質素磺酸鹽、烷基萘磺酸鹽、TERSPERSE 2425;乳化劑選自BY系列乳化劑(BY-110、BY-125、BY-140)、農乳700#、農乳2201、斯盤-60#、吐溫-60#、農乳1601#、TERSPERSE 4894;潤濕劑選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縮合物硫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萘磺酸鹽、TERSPERSE 2500;增稠劑選自白炭黑、聚乙烯醇、膨潤土、硅酸鎂鋁;防凍劑選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無機鹽類(如氯化鈉);穩定劑選自環氧大豆油、環氧氯丙烷、磷酸三苯脂;分散介質選自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油酸甲酯、柴油、機油、礦物油。
一種含噁嗪草酮和唑草胺的除草劑組合物的應用,
組合物在防除水稻秧田、直播水稻田、拋秧水稻田及移栽水稻田間一年生雜草和稗草及草坪除草中的應用。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除草劑組合物組分合理,防效優于各組分單獨施用時的活性,具有增效作用,擴大雜草防治譜、一次施藥防除水稻田禾本科、莎草科及闊葉雜草,減少施藥次數,降低防治成本,減緩雜草抗性的產生,對作物安全性好,符合農藥制劑的安全性要求。
2、本發明的除草劑組合物對水稻田間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及莎草科雜草等大部分水稻田雜草都具有較好的防除效果且對水稻安全性高。
當然,實施本發明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為了防治農業生產上的水稻田闊葉雜草、禾本科雜草及莎草科雜草,發明人以噁嗪草酮和唑草胺進行了室內毒力測定研究,具體方法為室內盆栽法進行莖葉處理,試驗參照《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除草劑第9部分》。
1.1供試藥劑
95%噁嗪草酮原藥;95%唑草胺原藥。
1.2供試雜草
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Krock.)Philcox(闊葉雜草)
異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莎草科雜草)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禾本科雜草)
1.3試驗設計
該試驗共設24個處理,其中噁嗪草酮和唑草胺分別設0.2、0.4、0.8、1.6、3.2、6.4克/公頃6個劑量處理,噁嗪草酮和唑草胺二者混用分設6.4+0.2、3.2+0.2、1.6+0.2、0.8+0.2、0.4+0.2、0.2+0.2、0.2+0.4、0.2+0.8、0.2+1.6、0.2+3.2、0.2+6.4克/公頃11個劑量配比處理,另設1個助劑對照,共設24個處理,重復四次。
1.4試驗方法
藥劑采用現配現用,原藥采用二甲基亞砜溶解后,加入吐溫80乳化劑,配制10%母液。根據藥劑特性,設置由高到低6個劑量。
靶標雜草的培養采用盆栽培養法,用11×12cm塑料盆,將未使用過除草劑的稻田中采回的土壤風干、過篩后裝盆,盆內干土定量4/5處,土壤pH值7.0,有機質含量1.2%。將上年田間采集的陌上菜、異型莎草、稗草種子浸泡后各約30粒均勻點播在土壤表面,蓋土2.5cm~1cm后置于溫室內培養,室內溫度28~32℃/18~25℃(d/n),播種后保持土壤濕潤。在雜草陌上菜、異型莎草、稗草3-5葉時置噴霧塔內噴藥(ASS-1型農藥噴灑系統,DG8003噴頭,噴霧壓力2.75MPA,噴液量40kg/畝),施藥一天后保存3cm水層,置于溫室內培養觀察。
1.5雜草調查與分析方法
施藥后定期目測觀察雜草的生長狀態、中毒癥狀和藥害程度,記錄藥害癥狀,藥后14天和21天采用Colby法評價混用藥劑的作用類型,進一步探討配比的合理性。
1.5.1目測法
施藥后14天用目測法調查記錄除草活性,采用下列分級標準進行調查:
1級:全部死亡;
2級:相當于空白對照區的0~2.5%;
3級:相當于空白對照區的2.6~5%;
4級:相當于空白對照區的5.1~10%;
5級:相當于空白對照區的10.1~15%;
6級:相當于空白對照區的15.1~25%;
7級:相當于空白對照區的25.1~35%;
8級:相當于空白對照區的35.1~67.5%;
9級:相當于空白對照區的67.6~100%;
1.5.2生長抑制法
21天時剪取各處理地上綠色組織,采用電子天平稱重,計算實際存活率E,采用公式(2)計算理論存活率E0,用Colby法檢驗,評價二者混用對雜草的聯合作用類型。
實際存活率E(%)=處理區雜草鮮重×100/對照區雜草鮮重 (1)
理論存活率E0=XY/100(n-1) (2)
式中X表示除草劑1即噁嗪草酮的雜草防效,Y表示除草劑2即異噁草松的雜草防效,n表示混配除草劑品種總數。
當E-E0>10%時,說明產生增效作用,當E-E0<–10%時,說明產生拮抗作用,當E-E0介于±10%時,說明產生加成作用。
2結果與分析
2.1雜草死亡情況
施藥后5天,使用噁嗪草酮單劑處理的稗草生長減緩,陌上菜、異型莎草開始出現黃化癥狀隨之枯萎直至死亡,施藥7天唑草胺處理的稗草頂芽變紅,開始死亡,異型莎草,陌上菜頂芽均有不同程度的變紅癥狀。
2.2藥后14天目測結果
藥后14天,對各處理區雜草進行目測調查研究,結果如下:
表1噁嗪草酮·唑草胺混用藥后14天陌上菜的目測結果(級)
表2噁嗪草酮·唑草胺混用藥后14天異型莎草的目測結果(級)
表3噁嗪草酮·唑草胺混用藥后14天稗草的目測結果(級)
2.3藥后21天調查結果
表4噁嗪草酮·唑草胺混用對陌上菜實際存活率和理論存活率
噁嗪草酮、唑草胺混用對陌上菜的毒力:噁嗪草酮對陌上菜的防效較好,為藥劑的敏感雜草,唑草胺對陌上菜的防效一般,隨著噁嗪草酮、唑草胺用量的增大,混用后對陌上菜的防效提高。從表4看出混用后實際防效差值基本大于10%,二者混用后對陌上菜的防效呈增效作用。
表5噁嗪草酮·唑草胺混用對異型莎草的實際存活率和理論存活率
噁嗪草酮、唑草胺混用對異型莎草的毒力:噁嗪草酮、唑草胺對異型莎草的防效一般,隨著噁嗪草酮、唑草胺用量的增大,混用后對異型莎草的防效大大提高。從表5看出混用后的實際防效差值基本大于10%,二者混用后對異型莎草的防效呈增效作用。
表6噁嗪草酮·唑草胺混用對稗草的實際抑制率和理論抑制率
噁嗪草酮、唑草胺混用對稗草的毒力:噁嗪草酮對稗草的防效優異,為藥劑的敏感雜草,唑草胺對稗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隨著噁嗪草酮、唑草胺用量的增大,混用后對稗草的防效大大提高。從表6看出混用后的實際防效差值基本大于10%,二者混用后對稗草的防效呈增效作用。
從以上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噁嗪草酮和唑草胺混用,對陌上菜、異型莎草、稗草呈增效作用,混用擴大了殺草譜,延緩雜草抗性,降低了噁嗪草酮與唑草胺二者單劑含量,提高了總防效,降低了應用成本,對作物更安全,在生產上二者混用有一定的可行性。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內容進一步說明。
制劑實施例一
稱取20%唑草胺、20%噁嗪草酮、3%TERSPERSE 2700(聚羧鹽酸,美國亨斯邁公司出品)、2%擴散劑NNO(烷基奈磺酸鹽甲醛組合物)、1%拉開粉BX(二丁基萘磺酸鈉)、1%K-12(十二烷基硫酸鈉)、3%可溶淀粉、3%葡萄糖、高嶺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常規制取水分散粒劑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氣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驟制取40%噁嗪草酮·唑草胺水分散粒劑。
制劑實施例二
稱取12%唑草胺、18%噁嗪草酮、3%TERSPERSE 2700、4%木質素磺酸鈉、1%拉開粉BX、1%K-12、1%羧甲基纖維素、3%尿素、硅藻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常規制取水分散粒劑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氣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驟制取30%噁嗪草酮·唑草胺水分散粒劑。
制劑實施例三
稱取8%唑草胺、12%噁嗪草酮、4%TERSPERSE 2700、1%拉開粉BX、1%K-12、0.8%糊精、5%硫酸銨、凹凸棒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常規制取水分散粒劑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氣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驟制取20%噁嗪草酮·唑草胺水分散粒劑。
制劑實施例四
稱取20%唑草胺、2.5%噁嗪草酮、4%Morwet D-425(烷基萘磺酸鹽,阿克蘇諾貝爾出品)、3%擴散劑NNO、2%拉開粉BX、2%K-12、2%聚乙烯吡咯烷酮、2.5%黃原膠、高嶺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常規制取水分散粒劑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氣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驟制取22.5%噁嗪草酮·唑草胺水分散粒劑。
制劑實施例五
稱取3%唑草胺、24%噁嗪草酮、5%木質素磺酸鈣、2%拉開粉BX、1%K-12、3%白碳黑、高嶺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氣流粉碎后制得27%噁嗪草酮·唑草胺可濕性粉劑。
制劑實施例六
稱取10%唑草胺、28%噁嗪草酮、4%木質素磺酸鈣、3%TERSPERSE 2700、2%拉開粉BX、1%K-12、3%白碳黑、輕質碳酸鈣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氣流粉碎后制得38%噁嗪草酮·唑草胺可濕性粉劑
制劑實施例七
稱取10%唑草胺、30%噁嗪草酮、4%木質素磺酸鈣、3%擴散劑NNO、1%拉開粉BX、1%K-12、3%白碳黑、凹凸棒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氣流粉碎后制得40%噁嗪草酮·唑草胺可濕性粉劑。
制劑實施例八
稱取15%唑草胺、15%噁嗪草酮、4%木質素磺酸鈉、2%TERSPERSE 2700、2%K-12、3%白碳黑、陶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氣流粉碎后制得30%醚噁嗪草酮·唑草胺可濕性粉劑。
制劑實施例九
稱取18%唑草胺、22%噁嗪草酮、5%白碳黑、高齡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氣流粉碎后制得40%噁嗪草酮·唑草胺粉劑。
制劑實施例十
稱取30%唑草胺、15%噁嗪草酮、10%硅藻土、滑石粉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氣流粉碎后制得45%噁嗪草酮·唑草胺粉劑。
制劑實施例十一
稱取1.0%唑草胺、1.5%噁嗪草酮、3%石蠟、1%白碳黑、1%氧化鐵、砂子加至100%重量份。包衣法制粒上述原料中,將噁嗪草酮、唑草胺和白碳黑混合粉碎成母粉,備用;將石蠟熱熔呈液態噴入以水洗并干燥預熱至50℃砂子,并混合均勻后,將母粉加入,攪拌5~10分鐘,降溫到常溫,制得2.5%噁嗪草酮·唑草胺顆粒劑。
制劑實施例十二
稱取2.2%唑草胺、2.8%噁嗪草酮、15%淀粉、2.5%聚乙烯吡咯烷酮、1%氧化鐵、輕質鈣加至100%重量份。擠壓制粒法制粒。上述原料經混合,氣流粉碎后,加水捏合,擠壓成粒,并烘干,篩分,制得5%噁嗪草酮·唑草胺顆粒劑。
制劑實施例十三
稱取8%唑草胺、12%噁嗪草酮、3%TERSPERSE 4894、2%TERSPERSE 2500、1%TERSPERSE 2425、0.2%黃原膠、5%乙二醇、0.3%苯甲酸、2.5%有機硅消泡劑,去離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機砂磨后制得20%噁嗪草酮·唑草胺懸浮劑。
制劑實施例十四
稱取5%唑草胺、25%噁嗪草酮、1.5%NNO、1%TERSPERSE 2500、2%乳化劑T-60、3%農乳700#、0.1%黃原膠、5%丙乙醇、2.5%甲醛、0.3%有機硅消泡劑,去離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機砂磨后制得30%噁嗪草酮·唑草胺懸浮劑。
制劑實施例十五
稱取6%唑草胺、24%噁嗪草酮、3%TERSPERSE 4894、1%TERSPERSE 2500、1%TERSPERSE 2425、0.2%黃原膠、1%硅酸鎂鋁、5%乙二醇、0.3%苯甲酸鈉、2.5%有機硅消泡劑,去離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機砂磨后制得30%噁嗪草酮·唑草胺懸浮劑。
制劑實施例十六
稱取20%唑草胺、10%噁嗪草酮、3%農乳700#、2%農乳1601#、1.5%TERSPERSE 2500、2.5%TERSPERSE 2425、0.2%黃原膠、3%白炭黑、5%乙二醇、0.3%苯甲酸、2.5%有機硅消泡劑,去離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機砂磨后制得30%噁嗪草酮·唑草胺懸浮劑。
制劑實施例十七
稱取3%唑草胺、12%噁嗪草酮、2%TERSPERSE 2425、4%斯盤-60#、3%吐溫-60#、2%農乳700#、1%TERSPERSE 2500、2.5%白炭黑、5%丙二醇、1%環氧氯丙烷、油酸甲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機砂磨后制得15%噁嗪草酮·唑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
制劑實施例十八
稱取3%唑草胺、3%噁嗪草酮、2%擴散劑NNO、3%農乳2201#、8%BY-110、1%TERSPERSE 2500、1%硅酸鎂鋁、3%丙二醇、15%環氧大豆油、大豆油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機砂磨后制得6%噁嗪草酮·唑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
制劑實施例十九
稱取4%唑草胺、6%噁嗪草酮、3%TERSPERSE 2425、3%斯盤-60#、3%吐溫-60#、8%BY-110、1%TERSPERSE 2500、2.5%白炭黑、5%丙二醇、20%環氧大豆油、油酸甲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機砂磨后制得10%噁嗪草酮·唑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
制劑實施例二十
稱取5%唑草胺、3%噁嗪草酮、3%擴散劑NNO、5%BY-125、4%斯盤-60#、4%農乳1601#、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2.5%膨潤土、5%甘油、3%磷酸三苯酯、菜籽油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機砂磨后制得8%噁嗪草酮·唑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
生物實例1防除水稻雜草田間藥效試驗
發明人于2010年6月1日在浙江省嘉興市水稻直播田進行了6%噁嗪草酮·唑草胺(3%+3%)可分散油懸浮劑對水稻田雜草的試驗。田間主要雜草有鱧腸、雨久花、陌上菜、稗草和異型莎草,雜草葉齡在2~4葉期。試驗藥劑及劑量為6%噁嗪草酮·唑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20g/畝、30g/畝、40g/畝,25g/升噁嗪草酮可分散油懸劑60ml/畝,10%唑草胺可濕性粉劑20g/畝。采用常規噴霧法。
表7 6%噁嗪草酮·唑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對水稻直播田雜草防除效果
表8 6%噁嗪草酮·唑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對水稻直播田雜草防除效果
表9 6%噁嗪草酮·唑草胺可分散油懸劑對水稻直播田雜草防除效果
試驗結果表明:6%噁嗪草酮·唑草胺可分散油懸劑30g/畝、40g/畝藥后30天對雨久花、陌上菜、鱧腸、異型莎草、稗草的平均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均顯著高于對照藥劑1%噁嗪草酮懸浮劑200ml/畝、10%唑草胺可濕性粉劑20g/畝,說明兩藥劑混配后在大田使用中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同時節約了用藥成本,擴大了雜草防治譜。
生物實例2防除水稻雜草田間藥效試驗
發明人于2010年6月25日在浙江省仙居縣水稻移栽田進行了40%噁嗪草酮·唑草胺(30%+10%)可濕性粉劑對水稻田雜草的試驗。田間主要雜草有鱧腸、雨久花、陌上菜、稗草和異型莎草,雜草葉齡在2~4葉期。試驗藥劑及劑量為40%噁嗪草酮·唑草胺可濕性粉劑8g/畝、10g/畝、12g/畝,1%噁嗪草酮懸浮劑200ml/畝,10%唑草胺可濕性粉劑20g/畝。采用常規噴霧法。
表10 40%噁嗪草酮·唑草胺可濕性粉劑對水稻移栽田雜草防除效果
表11 40%噁嗪草酮·唑草胺可濕性粉劑對水稻移栽田雜草防除效果
表12 40%噁嗪草酮·唑草胺可濕性粉劑對水稻移栽田雜草防除效果
試驗結果表明:40%噁嗪草酮·唑草胺可濕性粉劑10g/畝、12g/畝藥后30天對雨久花、陌上菜、鱧腸、異型莎草、稗草的平均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均高于對照藥劑1%噁嗪草酮懸浮劑200ml/畝、10%唑草胺可濕性粉劑20g/畝,說明兩藥劑混配后在大田使用中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同時節省了用藥成本。
綜上所述,本發明組分合理,防效優于各組分單獨施用時的活性,田間藥效試驗驗證其組合具有增效作用,擴大雜草防治譜、一次施藥防除水稻田禾本科、莎草科及闊葉雜草,減少施藥次數,降低防治成本,減緩雜草抗性的產生,對作物安全性好,符合農藥制劑的安全性要求。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公開的本發明優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闡述本發明。優選實施例并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也不限制該發明僅為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發明。本發明僅受權利要求書及其全部范圍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