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植物培養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植物水培方法及其專用裝置。
背景技術:
水培是一種新型的室內的植物無土栽培方式,又名營養液培。其核心是將植物根莖固定于定植籃內,并使根系自然生長入植物營養液中,這種營養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體提供水分、養分、溫度等生長因子,使植物能夠正常生長并幫助其完成整個生命周期。采用這種無土栽培技術培育出來的水培植物更是以其清潔衛生、格調高雅、觀賞性強、環保無污染等優點而得到了國內外花卉消費者的青睞。科學研究表明植物能夠將有害氣體吸收附著于葉片表面上,特別是水培植物的根系部分,其吸附能力更強。它們可將有害氣體和粉塵加入其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并在物質轉變時,去其毒性。水培植物因其植物特性及與礦物質結合的能力,對改善室內空氣有特別好的過濾效果。
隨著當今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培養水培植物有利于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然而培養者卻不能保證有充足的時間來照顧植物,有時候甚至連補充培養溶液都做不到;能夠水培的植物種類繁多,不同種類對應的培養方法有所不同,且同一種水培植物的不同生長期也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而現有的培養裝置均為結構固定裝置,不具備調節功能,不利于適應上述變化的培養方式。針對上述情況,現有的植物水培方法不夠精細的滿足植物的生長需求,且操作較為繁瑣;要想更好的培養水培植物,相應的急需一種能自動補充培養溶液的裝置以及一種結構靈活、可適應于不同培養需求的培養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植物水培方法及其專用裝置,其提供的植物水培專用裝置結構靈活、合理,充分利用空間,可自動提供培養溶液并控量,還能根據不同植物種類或者不同生長期調整根系的生長空間;基于本裝置所進行的植物水培方法更能精細的滿足植物的生長需求,進而可培養出生長效果更好的植物。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植物水培專用裝置,包括培養器皿、儲水箱、拱形輸水管及底座,其中,
所述培養器皿包括透明容器和置于透明容器內的定植籃,所述定植籃外表面兩側固定有連桿,且所述連桿上端為折形拉鉤,所述透明容器上端兩側設有板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縱向排列設有1~4個供折形拉鉤穿過的固定孔;
所述儲水箱的底面與培養器皿的頂端平齊,儲水箱靠近培養器皿的一側固定一照明燈;
所述拱形輸水管一端位于儲水箱底部,另一端位于透明容器內,拱形輸水管的頂端高于儲水器頂部,所述拱形輸水管位于透明容器的一端管口處可拆卸式連接一筒罩,所述筒罩上部為喇叭形,下部為柱形,所述筒罩內通過連接繩固定一浮球;所述拱形輸水管連接筒罩的一端可拆卸式安裝3段出水短管,每段出水短管下端均能可拆卸式連接筒罩;
所述底座緊貼于培養器皿和儲水箱并位于兩者的下方,且儲水箱下方的底座內設有一凹槽,凹槽內置有水培營養液、消毒液、催根液和攪拌棒等植物水培所需物件。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透明容器上端周邊均勻的設有8個固定件。使得定植籃可更替處于多個方位,使換邊更為充分,進而促進植物受光均勻,且達到良好的均衡生長效果。
具體地,所述定植籃側面上均勻布設有多排通孔,定植籃底面為鏤空網,且其中部掏空形成穿根孔。通孔的存在,有利于培養溶液進入定植籃,滋養培養植物;且有利于植物的通氣;鏤空網可便于側根進入培養溶液吸收營養;穿根孔供大部分根系伸入培養溶液。
進一步地,所述折形拉鉤穿到固定孔外側的部分上設有擋塊。進一步加固折形拉鉤對定植籃的固定作用,防止定植籃的意外掉落。
進一步地,所述透明容器底部設有隔離區,所述隔離區內設有彩燈和暖燈,且隔離區上端面透明。在陰暗環境中,彩燈可提供亮光,且具有極美的視覺效果;在溫度較低時,暖燈可給培養溶液升溫,滿足植物需求溫度。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利用上述裝置進行的植物水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待培植物預處理:將待培植物根系的泥土清洗干凈,然后修剪有損傷和多余的根系,再浸入消毒液進行消毒,最后浸入催根液進行一次催根;
B.培養器皿準備:在透明容器中添加水和營養液,用攪拌棒攪拌均勻,制得培養溶液,再將定植籃固定在透明容器內,使定植籃底部恰好浸沒在培養溶液中;
C.定植:將處理后待培植物置于定植籃內的中部,盡可能多的使待培植物的根系穿過穿根孔,其根系完全浸沒在培養溶液中;
D.二次催根:定植3~6天后,在透明容器中添加催根液進行二次催根;一天后,將透明容器內的液體去除并換上新的培養溶液;
E.培養系統構建:在儲水箱內加入水,再加入水培營養液,用攪拌棒攪拌均勻,制得培養溶液;安裝合適段數的出水短管,使拱形輸水管的管口高度位于定植籃底部和頂部之間,再安裝筒罩;然后將拱形輸水管內填充滿所述培養溶液,再將拱形輸水管兩端分別置于儲水箱和培養器皿內;最后通過拱形輸水管向培養器皿內通入培養溶液,使浮球上升至堵住拱形輸水管的管口;
F.培養管理:培養期間,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開啟照明燈,補充光照;在溫度較低的時候,開啟暖燈,提升水體溫度;待植物根系生長較為繁茂時,將定植籃提升一定高度,并將折形拉鉤固定在相應的固定孔內,同時拆卸相應段數的出水短管,以提供植物根系更多的生長空間和培養溶液;待儲水箱內培養溶液消耗殆盡時配置新的培養溶液;每隔3~5天將定植籃進行換邊,以促進受光均勻和均衡生長;每隔10~15天清洗一次培養器皿。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B中固定定植籃時,根據待培植物根系的長度選擇合適的固定孔固定折形拉鉤。在滿足植物初期生長所需條件的同時,有利于減少培養溶液的浪費情況。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B和步驟E中在透明容器和儲水箱內加入的水若是自來水,需要將自來水靜置1~2天后方可加入。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漂白粉,靜置1~2天后,其中所含氯等物質可揮發,再用來配置培養溶液,有利于避免氯等物質對植物生長的不利影響。
進一步地,所述儲水箱的規格大小可根據植物的生長需求和培養者的空閑狀況進行選擇,也可在培養期間進行更換。使植物水培更加合理,且適量采用資源,可更好地促進植物的生長,可增加本方法的實際應用價值。
3.有益效果
(1)本發明所提供的植物水培專用裝置設置了儲水箱,并用拱形輸水管聯通儲水箱和培養器皿,且儲水箱的底面與培養器皿的頂端平齊,應用時,拱形輸水管內充滿培養溶液。利用虹吸原理,將儲水箱內的培養溶液持續吸入拱形輸水管內,再送入培養器皿內,可長時間自動提供培養溶液,不用培養者經常性補液或換液,有利于維持植物的生長慣性,且減少對植物造成傷害的可能性。
(2)本發明所提供的植物水培專用裝置在透明容器內拱形輸水管管口處設置了筒罩,筒罩內通過連接繩固定一浮球。當透明容器內培養溶液達到所需水位時,浮球上升堵住拱形輸水管管口,停止填充培養溶液;當透明容器內培養溶液減少時,浮球下降,拱形輸水管管口打開,繼續補充培養溶液,至達到所需水位,浮球又堵住拱形輸水管管口,阻止供液。利用浮球的上升和下降,巧妙實現拱形輸水管供液量的控制,結構簡單、合理,且自動化,可節省人力。
(3)本發明運用虹吸原理進行供液,而不是直接在儲水箱下部開孔連接輸水管,保證了儲水箱的完整性,使得儲水箱可用水杯、塑料桶等各種容器代替,減少裝置制作成本,增大本發明的實用價值。
(4)為實現上述虹吸過程,儲水箱下方的底座較高,本發明在儲水箱下方的底座內設有一凹槽,凹槽內置有水培營養液、消毒液、催根液和攪拌棒。充分利用空間,同時將水培植物所用各所需物件收納于底座內,可便于應用操作,且整齊有序。
(5)本發明所提供的植物水培方法先在培養器皿內配置培養溶液,用于定植后二次催根時的培養,二次催根結束后再構建可自動補充培養溶液的培養系統。因為二次催根階段與培養期間的培養需求不同,二次催根時,使僅需要的裝置得以運用,可便于操作和控制,符合實際要求。
(6)本發明所提供的植物水培方法中培養期間,待植物根系生長較為繁茂時,將定植籃提升一定高度,并將折形拉鉤固定在相應的固定孔內,同時拆卸相應段數的出水短管。較比一成不變的裝置,本發明具有靈活的結構來實現調節功能,可提供植物成長后根系所需的更多的生長空間和培養溶液,更能適應于培養植物的生長培養需求,進而可培養出生長效果更好的植物。
本發明提供的植物水培專用裝置結構簡單、合理,充分利用空間,可自動提供培養溶液并控量,還能根據不同植物種類或者不同生長期調整根系的生長空間;基于本裝置的植物水培方法更能精細的滿足植物的生長需求,進而可培養出生長效果更好的植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植物水培專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培養器皿1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定植籃12的結構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所提供的植物水培方法的步驟流程框圖。
其中,1-培養器皿,2-儲水箱,3-拱形輸水管,4-底座,5-照明燈,6-隔離區,7-彩燈,8-暖燈,9-凹槽,11-透明容器,12-定植籃,13-連桿,14-折形拉鉤,15-固定件,16-固定孔,17-擋塊,31-筒罩,32-浮球,33-出水短管,121-通孔,122-鏤空網,123-穿根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及圖2所示的一種植物水培專用裝置,包括培養器皿1、儲水箱2、拱形輸水管3及底座4,其中,
所述培養器皿1包括透明容器11和置于透明容器11內的定植籃12,所述定植籃12外表面兩側固定有連桿13,且所述連桿13上端為折形拉鉤14,所述透明容器11上端兩側設有板狀固定件15,所述固定件15上縱向排列設有1~4個供折形拉鉤14穿過的固定孔16(本實施例中設有4個固定孔16);
所述儲水箱2的底面與培養器皿1的頂端平齊,儲水箱2靠近培養器皿1的一側固定一照明燈5;
所述拱形輸水管3一端位于儲水箱2底部,另一端位于透明容器11內,拱形輸水管3的頂端高于儲水器2頂部,所述拱形輸水管3位于透明容器11的一端管口處可拆卸式連接一筒罩31,所述筒罩31上部為喇叭形,下部為柱形,所述筒罩31內通過連接繩固定一浮球32;所述拱形輸水管3連接筒罩31的一端可拆卸式安裝3段出水短管33,每段出水短管33下端均能可拆卸式連接筒罩31;
所述底座4緊貼于培養器皿1和儲水箱2并位于兩者的下方,且儲水箱2下方的底座4內設有一凹槽9,凹槽9內置有水培營養液、消毒液、催根液和攪拌棒等植物水培所需物件。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透明容器11上端周邊均勻的設有8個固定件15。使得定植籃12可更替處于多個方位,使換邊更為充分,進而促進植物受光均勻,且達到良好的均衡生長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定植籃12側面上均勻布設有多排通孔121,定植籃12底面為鏤空網122,且其中部掏空形成穿根孔123。通孔121的存在,有利于培養溶液進入定植籃12,滋養培養植物;且有利于植物的通氣;鏤空網122可便于側根進入培養溶液吸收營養;穿根孔123供大部分根系伸入培養溶液。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折形拉鉤14穿到固定孔16外側的部分上設有擋塊17。進一步加固折形拉鉤14對定植籃12的固定作用,防止定植籃12的意外掉落。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透明容器11底部設有隔離區6,所述隔離區6內設有彩燈7和暖燈8,且隔離區6上端面透明。在陰暗環境中,彩燈7可提供亮光,且具有極美的視覺效果;在溫度較低時,暖燈8可給培養溶液升溫,滿足植物需求溫度。
一種利用上述裝置進行的植物水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待培植物預處理:將待培植物根系的泥土清洗干凈,然后修剪有損傷和多余的根系,再浸入消毒液進行消毒,最后浸入催根液進行一次催根;
B.培養器皿準備:在透明容器11中添加水和營養液,用攪拌棒攪拌均勻,制得培養溶液,再將定植籃12固定在透明容器11內,使定植籃12底部恰好浸沒在培養溶液中;
C.定植:將處理后待培植物置于定植籃12內的中部,盡可能多的使待培植物的根系穿過穿根孔123,其根系完全浸沒在培養溶液中;
D.二次催根:定植3~6天后(本實施例定植5天后),在透明容器11中添加催根液進行二次催根;一天后,將透明容器11內的液體去除并換上新的培養溶液;
E.培養系統構建:在儲水箱2內加入水,再加入水培營養液,用攪拌棒攪拌均勻,制得培養溶液;安裝合適段數的出水短管33,使拱形輸水管3的管口高度位于定植籃12底部和頂部之間,再安裝筒罩31;然后將拱形輸水管3內填充滿所述培養溶液,再將拱形輸水管3兩端分別置于儲水箱2和培養器皿1內;最后通過拱形輸水管3向培養器皿1內通入培養溶液,使浮球32上升至堵住拱形輸水管3的管口;
F.培養管理:培養期間,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開啟照明燈5,補充光照;在溫度較低的時候,開啟暖燈8,提升水體溫度;待植物根系生長較為繁茂時,將定植籃提升一定高度,并將折形拉鉤14固定在相應的固定孔16內,同時拆卸相應段數的出水短管33,以提供植物根系更多的生長空間和培養溶液;待儲水箱2內培養溶液消耗殆盡時配置新的培養溶液;每隔3~5天將定植籃12進行換邊,以促進受光均勻和均衡生長;每隔10~15天清洗一次培養器皿1。
具體地,所述步驟B中固定定植籃12時,根據待培植物根系的長度選擇合適的固定孔16固定折形拉鉤14。在滿足植物初期生長所需條件的同時,有利于減少培養溶液的浪費情況。
具體地,所述步驟B和步驟E中在透明容器11和儲水箱2內加入的水若是自來水,需要將自來水靜置1~2天后方可加入。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漂白粉,靜置1~2天后,其中所含氯等物質可揮發,再用來配置培養溶液,有利于避免氯等物質對植物生長的不利影響。
具體地,所述儲水箱2的規格大小可根據植物的生長需求和培養者的空閑狀況進行選擇,也可在培養期間進行更換。使植物水培更加合理,且適量采用資源,可更好地促進植物的生長,可增加本方法的實際應用價值。
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而并非用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