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動物飼養設備、動物科學實驗、動物治療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空間可變的多功能動物飼養籠。
背景技術:
靈長類動物與人類遺傳物質有75%~98.5%的同源性,與人類在解剖、生理學上的特點最接近,靈長類實驗動物包括恒河猴、食蟹猴、熊猴、豚尾猴、紅面猴、日本獼猴及狒狒等。作為人類的“替身”和“活的精密儀器”,靈長類實驗動物在科學研究領域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國內靈長類動物飼養絕大部分都是戶外大群飼養,少量的室內飼養也由于飼養裝置不規范;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傳統飼養籠通常為全焊接式結構,不可分拆,籠內空間固定,移動和轉運均不方便,未配置萬向輪的籠具在使用時易損壞動物房底面和墻面;第二,由于傳統籠具部件無法拆分,部分部件損壞了就不能迅速更換,維修周期長,存儲時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間,因傳統籠具體積固定,在高壓生氣滅菌消毒時,需要大型穿墻式設備才能達到消毒要求;第三,將動物從籠中轉移出來,需要人工將動物抓出飼養籠,然后轉移,過程繁瑣,且易被動物抓傷等;第四,傳統籠具功能單一無法減小實驗中的應激反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間可變的多功能動物飼養籠,以解決現有飼養籠體積固定,不可拆分,維修周期長,儲存所需空間大及動物轉移過程繁瑣易被抓傷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空間可變的多功能動物飼養籠包括籠體;籠體內設有連接其相對側壁的導向桿,導向桿上滑動連接有連通籠體上下兩面的推板;推板的一面連接有控制推板滑動的絲桿,絲桿的另一端位于籠體外。
進一步的,絲桿側推板與籠體內壁之間連接有伸縮架;伸縮架包括多個相互連接的支撐體,支撐體包括相互交叉組成的叉剪結構。
具體地,位于籠體外的絲桿端連接有手柄;手柄包括橫桿和與橫桿折疊連接的把手。
具體地,籠體包括由前側面,后側面,左側面,右側面,頂面和底面圍成的四方體;頂面的兩相對邊分別與左側面和右側面通過螺釘連接;后側面通過螺釘連接在左側面和右側面一端之間,前側面為籠門,其活動連接在左側面和右側面另一端之間。
具體地,左側面和右側面的底面均設有至少兩個卡槽,卡槽內卡接有玻璃板。
具體地,底面為卡接在左側面和右側面底部的網板,網板至少為兩個。
具體地,網板下方設有與左側面和右側面底部連接的支撐鉤,支撐鉤上傾斜可抽出連接有活動托盤。
具體地,籠體內卡接有飼料盒和水果盤。
具體地,籠體外側壁上設有用于放置記錄卡的卡片槽。
具體地,側面和右側面組成的四角分別連接有帶剎車的萬向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通過手搖絲桿左右旋轉驅動、使叉剪結構前后滑動控制推板前進后退,在室內受到門、柜、箱、架阻擋物時,可根據實際使用需要將手搖絲桿位置改變在動物籠的上下左右位置等其他方便的位置,使操作更方便,實驗時通過手搖絲桿轉動控制推板將需要實驗的動物緩慢逼到狹小的空間,減少實驗前動物的應急反應;不需要輔助人員,一個人即可完成實驗動物的保定,以實現給實驗動物采血、給藥、檢查。
(2)本發明在不使用存儲時,可將各個部件拆開,便于存儲,所需存儲空間較小,便于運輸;本發明中各個部件均為標準件,部分部件損壞,可更換具體部件,不用整個籠體更換維修,使本發明能得到高效使用,使用壽命更長。
(3)本發明中各部件可拆卸組合連接,具體是通過螺釘或卡槽方式連接,不僅實現了籠具的穩固性,同時也實現了快速拆裝,安全防逃,方便消毒,清洗,維修和部件更換。
(4)本發明中的叉剪結構推動推板,推板在導向桿的導向作用下滑動,能讓推板在手搖旋轉絲桿的驅動下,讓推動板停留在籠中須要的任何位置,不會前后滑動,不需要專門的人員固定絲桿,讓實驗人員的雙手解放便于做注射等其他工作。
(5)本發明中籠體可單獨使用,也可采用兩個籠體上下組合使用,上下兩個籠體通過螺釘連接,也可通過在在下籠體上設置集裝箱型的卡口與上籠體連接;使用時,可根據實際使用需要選擇上下雙籠組合使用,也可選擇單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手柄的結構示意圖。
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部件名稱如下:
1-導向桿,2-推板,3-絲桿,4-伸縮架,6-橫桿,7-把手,8-前側面,9-后側面,10-左側面,11-右側面,12-頂面,13-底面,14-卡槽,15-玻璃板,16-萬向輪,17-支撐鉤,18-活動托盤,19-飼料盒,20-水果盤,21-卡片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如圖1和圖2所示,空間可變的多功能動物飼養籠包括籠體;籠體內設有連接其相對側壁的導向桿1,導向桿1上滑動連接有連通籠體上下兩面的推板2;推板2的一面連接有控制推板2滑動的絲桿3,絲桿3的另一端位于籠體外;絲桿3推板2上設有貫穿其前后面的螺孔,螺孔與絲桿3通過螺紋連接;僅需一人即可完成增減動物的活動空間,繼而轉移或實驗,不需要人工將動物抓出在轉移,避免了被動物抓傷等;絲桿可根據不同環境需求可分別安裝在籠體的上下左右位置。
作為本發明更佳的實施例中,絲桿3側推板2與籠體內壁之間連接有伸縮架4;伸縮架4包括多個相互連接的支撐體,支撐體包括相互交叉組成的叉剪結構;伸縮架4用于緩沖推板2,使其運動更加可控,更加緩慢,使動物慢慢的適應空間變小,不會產生較大的應激性。
作為本發明更佳的實施例中,位于籠體外的絲桿3端連接有手柄;手柄包括橫桿6和與橫桿6折疊連接的把手7;橫桿6一端與絲桿3連接,其另一端的兩側上連接有連接桿,把手7與連接桿可轉動套接,使把手7可折疊。
作為本發明更佳的實施例中,籠體包括由前側面8,后側面9,左側面10,右側面11,頂面12和底面13圍成的四方體;頂面12的兩相對邊分別與左側面10和右側面11通過螺釘連接;后側面9通過螺釘連接在左側面10和右側面11一端之間,前側面8為籠門,其活動連接在左側面10和右側面11另一端之間;這里的前側面8,后側面9,左側面10,右側面11,僅用來指定籠體的各個面;籠門的可拆卸連接為螺釘或合頁連接。
作為本發明更佳的實施例中,左側面10和右側面11的底面13均設有至少兩個卡槽14,卡槽14內卡接有玻璃板15。
作為本發明更佳的實施例中,底面13為卡接在左側面10和右側面11底部的網板,網板至少為兩個;可選擇在左側面10和右側面11底部設置“l”型卡板用于放置網板;多個網板時,可在卡板的豎邊上多設置幾個放置卡板的橫柱;網板一般選擇兩個,不轉移籠內動物就可實現底板的清洗,消毒,更換。
作為本發明更佳的實施例中,網板下方設有與左側面10和右側面11底部連接的支撐鉤17,支撐鉤17上傾斜可抽出連接有活動托盤18,傾斜活動托盤18便于被取出清洗,消毒劑更換。
作為本發明更佳的實施例中,籠體內卡接有飼料盒19和水果盤20;飼料盒19和水果盤20的位置根據實際使用需要具體確定。
作為本發明更佳的實施例中,籠體外側壁上設有用于放置記錄卡的卡片槽21;卡槽14放置記錄卡,便于明確動物的情況;卡槽14的具體位置根據實際使用需要具體確定。
作為本發明更佳的實施例中,側面和右側面11組成的四角分別連接有帶剎車的萬向輪16。
通過絲桿3控制推板2滑動,擴大或減少動物所處空間的大小,實驗時通過絲桿3轉動控制推板2將需要實驗的動物緩慢逼到狹小的空間,減少實驗前動物的應急反應;不需要輔助人員,一個人即可完成實驗動物的保定,以實現給實驗動物采血、給藥、檢查;
本發明在不使用存儲時,可將各個部件拆開,便于存儲,所需存儲空間較小,便于運輸;本發明中各個部件均為標準件,部分部件損壞,可更換具體部件,不用整個籠體更換維修,使本發明能得到高效使用,使用壽命更長。
本發明中各部件通過螺釘或卡槽14方式連接,不僅實現了籠具的穩固性,同時也實現了快速拆裝,安全防逃,方便消毒,清洗,維修和部件更換。
帶剎車的萬向輪16,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的靜音防滑腳輪,不掛傷地面;玻璃可采用透明玻璃或磨砂玻璃,均采用防撞擊材料制成,在遇到撞擊時,籠內動物不會受傷,驚恐逃脫;透明玻璃采光充足,利于觀察,給動物疑似群居的感覺;磨砂玻璃在不需要觀察時使用,玻璃為至少2個,可抽取其中一個更換清洗,使籠內動物的生存環境更好;本發明可單個單獨使用,也可將兩個上下連接在一起使用,可采用螺釘連接。
本發明能有效解決實驗、科研、治療、動物飼養過程中檢查,采血,給藥等活動時,控制動物在實驗中減少動物應激反應及往籠外轉移過程繁瑣易被抓傷的問題;同時能使動物在籠中也能進行換件清洗,消毒,并減少開展各項活動時的輔助人員。
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發明。值得說明的是,基于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發明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發明一樣,故其也應當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