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種植與栽培,尤其涉及天麻的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天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其塊莖主要含天麻素等成分。性平、味甘,有息風、止痙的功能。主治眩暈、頭痛、四肢拘攣、麻木、神經衰弱、失眠、風濕疼痛、小兒驚風等。因藥源緊缺,近年來已采用人工培植的方法生產。
在傳統的人工天麻栽培中,天麻的有性繁殖育種都采用在大田或大棚內集中培育。但是傳統的栽培方法缺陷很多,例如在接菌種時,采用菌材菌枝,必須由長出的新菌索接觸到新材魚鱗口木質部才開始接菌,加上菌索頂端僅0.5~1mm的接觸面,接觸點可想而知,大大降低了接菌成功率,而且增加了雜菌污染幾率;導致產量非常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天麻栽培技術,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天麻栽培技術,包括以下步驟:
(1)選址:選擇海拔500m至2000m,闊葉林資源豐富且覆蓋率在50%~70%的高山區,陰閉度0.6~0.8,作為生產基地;
(2)換土:預先1~3個月將生產基地中的土壤更換為ph值4.5~6.5的、透氣的沙性土壤,并且每畝施300~500kg有機肥;
(3)栽培前處理,
基質處理,選取鮮活的水冬瓜樹,砍下并涼20~30天。然后據成長度為20~30cm的木棒,木棒直徑不超過8cm,然后埋入上述土壤中,并加入萌發菌菌塊,灑水保證水分含量為45%~55%,處理30~40天;
種子預處理:天麻種經0℃~8℃低溫休眠50~60天,無病蟲害的白麻或米麻作種麻,然后經過營養液浸泡2~4h,撈起晾干;
(4)栽培:栽培時間為秋冬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初春2月至3月,選擇氣溫0℃~15℃時栽培天麻,種植;
現將木棒周邊的泥土挖開,然后鋪上2~3cm后的萌發菌菌塊,將種麻種植在木棒周邊,然后再鋪上2~3cm的水冬瓜樹葉碎屑,最后鋪上2~3cm后的萌發菌菌塊,然后再蓋上泥土;
(5)覆蓋地膜:覆蓋扎眼地膜,不管秋冬,早春栽培都進行覆蓋到來年農歷四月初可揭去,將地膜揭開放一邊,蓋上青草樹枝,直到農歷八月中旬再蓋上地膜,這樣可延長地溫3個月,期間管理除揭蓋地膜新法外,病蟲防止水份等管理同傳統方法一樣;
(6)采收:直到農歷九月底或以后開始采收。
進一步的,所述的萌發菌菌塊為:
1)培養基選擇:水冬瓜樹樹葉63%、水冬瓜樹木屑25%、菜籽粕3%、橘子皮8%、蔗糖1%;制備:先將樹葉粉碎放人清水中浸泡20h,然后撈出瀝去浮水,再拌入菜籽粕、橘子皮、蔗糖,拌勻后培養料的水分為60%~65%,最后裝菌袋、滅菌;
2)萌發菌接種:將購買的蜜環菌接種到培養基上,然后裝入培養瓶中;
3)培育,將培養瓶放入大棚中,溫度保持在17~23℃,每天光照20~40min,并且隔天噴灑一次誘發液,培養20~30天;所述的誘發液每升中含有氨基酸50~75mg、維生素1~4mg、瓊脂10~25g、左旋龍腦20~40mg。
進一步的,所述的營養液為萌發菌菌塊的浸出液,并在浸出液加入吲哚乙酸、激動素、半胱氨酸;使得每升浸出液中含有吲哚乙酸50~100mg、激動素10~15mg、半胱氨酸1~3mg。
進一步的,所述的有機肥為30%蚯蚓糞肥和70%的蜜環菌發酵肥;所述的蜜環菌發酵肥為蜜環菌發酵樹葉得到的肥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同傳統方法相比,本發明能提高天麻的種子發芽率,減少了雜菌感染的幾率,提高天麻產量,達到890kg/畝,而且還具有工序簡單、成本低廉、節省空間、易管理、栽培成本小等優點。適用于農村栽培天麻藥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天麻栽培技術,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
基質:水冬瓜樹
種麻:天麻種經0℃~8℃低溫休眠50~60天,無病蟲害的白麻或米麻作種麻;
有機肥為30%蚯蚓糞肥和70%的蜜環菌發酵肥;所述的蜜環菌發酵肥為蜜環菌發酵樹葉得到的肥料
萌發菌菌塊:1)培養基選擇:水冬瓜樹樹葉63%、水冬瓜樹木屑25%、菜籽粕3%、橘子皮8%、蔗糖1%;制備:先將樹葉粉碎放人清水中浸泡20h,然后撈出瀝去浮水,再拌入菜籽粕、橘子皮、蔗糖,拌勻后培養料的水分為60%~65%,最后裝菌袋、滅菌。
2)萌發菌接種:將購買的蜜環菌接種到培養基上,然后裝入培養瓶中;
3)培育,將培養瓶放入大棚中,溫度保持在17~23℃,每天光照20~40min,并且隔天噴灑一次誘發液,培養20~30天;所述的誘發液每升中含有氨基酸50mg、維生素1mg、瓊脂10g、左旋龍腦20mg。
營養液為萌發菌菌塊的浸出液,并在浸出液加入吲哚乙酸、激動素、半胱氨酸;使得每升浸出液中含有吲哚乙酸50mg、激動素10mg、半胱氨酸1mg。
2.種植
(1)選址:選擇海拔500米至2000米,闊葉林資源豐富且覆蓋率在50%~70%的高山區,陰閉度0.6~0.8,作為生產基地;
(2)換土:預先1-3個月將生產基地中的土壤更換為ph值4.5~6.5的、透氣的沙性土壤,并且每畝施300kg有機肥;
(3)栽培前處理,
基質處理:選取鮮活的水冬瓜樹,砍下并涼20天。然后據成長度為20~30cm的木棒,木棒直徑不超過8cm,然后埋入上述土壤中,并加入萌發菌菌塊,灑水保證水分含量為45%~55%,處理30天;
種子預處理:種麻經過營養液浸泡2h,撈起晾干;
(4)栽培:栽培時間為秋冬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初春2月至3月,選擇氣溫0℃~15℃時栽培天麻,種植;
現將木棒周邊的泥土挖開,然后鋪上2cm后的萌發菌菌塊,將種麻種植在木棒周邊,然后再鋪上2cm的水冬瓜樹葉碎屑,最后鋪上2cm后的萌發菌菌塊,然后再蓋上泥土;
(5)覆蓋地膜:覆蓋扎眼地膜,不管秋冬,早春栽培都進行覆蓋到來年農歷四月初可揭去,將地膜揭開放一邊,蓋上青草樹枝,直到農歷八月中旬再蓋上地膜,這樣可延長地溫3個月,期間管理除揭蓋地膜新法外,病蟲防止水份等管理同傳統方法一樣;
(6)采收:直到農歷九月底或以后開始采收。稱量得到天麻895kg/畝。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天麻栽培技術,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
基質:水冬瓜樹
種麻:天麻種經0℃~8℃低溫休眠50~60天,無病蟲害的白麻或米麻作種麻;
有機肥為30%蚯蚓糞肥和70%的蜜環菌發酵肥;所述的蜜環菌發酵肥為蜜環菌發酵樹葉得到的肥料
萌發菌菌塊:1)培養基選擇:水冬瓜樹樹葉63%、水冬瓜樹木屑25%、菜籽粕3%、橘子皮8%、蔗糖1%;制備:先將樹葉粉碎放人清水中浸泡20h,然后撈出瀝去浮水,再拌入菜籽粕、橘子皮、蔗糖,拌勻后培養料的水分為60%~65%,最后裝菌袋、滅菌;
2)萌發菌接種:將購買的蜜環菌接種到培養基上,然后裝入培養瓶中;
3)培育,將培養瓶放入大棚中,溫度保持在17℃~23℃,每天光照20~40min,并且隔天噴灑一次誘發液,培養20~30天;所述誘發液每升中含有氨基酸75mg、維生素4mg、瓊脂125g、左旋龍腦40mg;
營養液為萌發菌菌塊的浸出液,并在浸出液加入吲哚乙酸、激動素、半胱氨酸;使得每升浸出液中含有吲哚乙酸100mg、激動素15mg、半胱氨酸3mg。
2.種植
(1)選址:選擇海拔500米至2000米,闊葉林資源豐富且覆蓋率在50%~70%的高山區,陰閉度0.6~0.8,作為生產基地;
(2)換土:預先1-3個月將生產基地中的土壤更換為ph值4.5—6.5的、透氣的沙性土壤,并且每畝施500kg有機肥;
(3)栽培前處理:
基質處理,選取鮮活的水冬瓜樹,砍下并涼20~30天。然后據成長度為20~30cm的木棒,木棒直徑不超過8cm,然后埋入上述土壤中,并加入萌發菌菌塊,灑水保證水分含量為45~55%,處理40天;
種子預處理:種麻經過營養液浸泡4h,撈起晾干;
(4)栽培:栽培時間為秋冬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初春2月至3月,選擇氣溫0℃~15℃時栽培天麻,種植;
現將木棒周邊的泥土挖開,然后鋪上3cm后的萌發菌菌塊,將種麻種植在木棒周邊,然后再鋪上3cm的水冬瓜樹葉碎屑,最后鋪上3cm后的萌發菌菌塊,然后再蓋上泥土;
(5)覆蓋地膜:覆蓋扎眼地膜,不管秋冬,早春栽培都進行覆蓋到來年農歷四月初可揭去,將地膜揭開放一邊,蓋上青草樹枝,直到農歷八月中旬再蓋上地膜,這樣可延長地溫3個月,期間管理除揭蓋地膜新法外,病蟲防止水份等管理同傳統方法一樣;
(6)采收:直到農歷九月底或以后開始采收。稱量得到天麻935kg/畝。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天麻栽培技術,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
基質:水冬瓜樹
種麻:天麻種經0℃~8℃低溫休眠50~60天,無病蟲害的白麻或米麻作種麻;
有機肥為30%蚯蚓糞肥和70%的蜜環菌發酵肥;所述的蜜環菌發酵肥為蜜環菌發酵樹葉得到的肥料
萌發菌菌塊:1)培養基選擇:水冬瓜樹樹葉63%、水冬瓜樹木屑25%、菜籽粕3%、橘子皮8%、蔗糖1%;制備:先將樹葉粉碎放人清水中浸泡20h,然后撈出瀝去浮水,再拌入菜籽粕、橘子皮、蔗糖,拌勻后培養料的水分為60%~65%,最后裝菌袋、滅菌、接種、22~24℃避光培養;所得萌發菌的菌絲潔白粗壯、生長緊密,菌齡88~92d。
2)萌發菌接種:將購買的蜜環菌接種到培養基上,然后裝入培養瓶中;
3)培育:將培養瓶放入大棚中,溫度保持在17~23℃,每天光照20~40min,并且隔天噴灑一次誘發液,培養20~30天;所述的誘發液每升中含有氨基酸60mg、維生素3mg、瓊脂15g、左旋龍腦30mg。
營養液為萌發菌菌塊的浸出液,并在浸出液加入吲哚乙酸、激動素、半胱氨酸;使得每升浸出液中含有吲哚乙酸70mg、激動素12mg、半胱氨酸2mg。
2.種植
(1)選址:選擇海拔500米至2000米,闊葉林資源豐富且覆蓋率在50%~70%的高山區,陰閉度0.6~0.8,作為生產基地;
(2)換土:預先1-3個月將生產基地中的土壤更換為ph值4.5—6.5的、透氣的沙性土壤,并且每畝施400kg有機肥;
(3)栽培前處理,
基質處理,選取鮮活的水冬瓜樹,砍下并涼20~30天。然后據成長度為20~30cm的木棒,木棒直徑不超過8cm,然后埋入上述土壤中,并加入萌發菌菌塊,灑水保證水分含量為45~55%,處理35天;
種子預處理:種麻經過營養液浸泡3h,撈起晾干;
(4)栽培:栽培時間為秋冬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初春2月至3月,選擇氣溫0℃~15℃時栽培天麻,種植;
現將木棒周邊的泥土挖開,然后鋪上3cm后的萌發菌菌塊,將種麻種植在木棒周邊,然后再鋪上3cm的水冬瓜樹葉碎屑,最后鋪上3cm后的萌發菌菌塊,然后再蓋上泥土;
(5)覆蓋地膜:覆蓋扎眼地膜,不管秋冬,早春栽培都進行覆蓋到來年農歷四月初可揭去,將地膜揭開放一邊,蓋上青草樹枝,直到農歷八月中旬再蓋上地膜,這樣可延長地溫3個月,期間管理除揭蓋地膜新法外,病蟲防止水份等管理同傳統方法一樣;
(6)采收:直到農歷九月底或以后開始采收。稱量得到天麻917kg/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