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果樹種植培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枇杷樹疏除方法及枇杷樹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枇杷樹花期長、花蜜多、坐果率高,養分消耗大,通過疏花疏果調節生長與結果的關系。
枇杷品種大五星是1978年在四川成都市龍泉驛美滿村通過實生選種育成的優質大果型枇杷新品種,因其萼孔開張多呈五角星形而得名,屬中晚熟品種,在四川、重慶、廣西、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均有大面積栽培。
大五星花量多,坐果多,若讓其自然開花坐果,將會導致樹勢削弱,大小年現象嚴重,果小且品質差,商品果率低。因此疏花疏果是優質枇杷栽培中的關鍵技術。目前,枇杷上采用的主要是人工疏花疏果,但人工疏花疏果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成本,而目前市場勞動力昂貴,優質勞動力缺乏。
中國發明專利201510952488.2,公開了一種枇杷樹疏除方法,通過測算全樹或半樹的花穗量,確定株產量,再根據株產量確定留穗量,人工疏除花穗,最后在果實膨大期進行人工疏果,每穗留果8-10個。該發明疏除部分花穗,減少了樹體營養耗費,但測算株產、疏除花穗和果實的過程費時費工,人工成本較高,且每穗留果數過多,枝梢負載量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枇杷樹疏除方法,以解決現有人工疏花疏果費時費工、難度大、成本高昂、優質勞動力缺乏等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枇杷樹疏除方法,包括:
(1)觀察樹勢:將樹勢分為強、中庸和弱三個等級,觀察樹體生長發育情況;其中,強,是指枝梢粗壯且分枝多;中庸,是指枝梢粗細及分枝程度介于強弱之間;弱,是指枝梢細長弱小且分枝少;
(2)確定花枝比:在枇杷樹花芽形態分化期到花蕾期之間,計算花枝占整體樹枝的比例;
(3)根據樹勢和花枝比噴施疏花劑:當樹勢弱且花枝比為50-70%,或者樹勢中庸且花枝比為50-70%,或者樹勢強且花枝比為50-70%時,則噴施第一疏花劑;當樹勢弱且花枝比高于70%,或者當樹勢中庸且花枝比高于70%,或者當樹勢強且花枝比高于70%時,則噴施第二疏花劑;其中,第一疏花劑和第二疏花劑均是由同一種可用于疏花的試劑配置而成的,并且第一疏花劑的濃度小于第二疏花劑的濃度。
對于花枝比低(低于50%)的樹體,無論其樹勢如何,均不進行疏花,自然開花即可。必要時,可以進行促花措施,以保證產量。
對于花枝比中等(即介于50-70%)的樹體,無論其樹勢如何,均采用濃度較低的疏花劑(即第一疏花劑)進行疏除,以避免疏除過度,而導致坐果少,產量降低。因為,疏除率與疏花劑的濃度成正相關,因此采用濃度較低的第一疏花劑進行疏花。
對于樹勢強的樹體,其耐藥性強,若此時樹體花枝比高(即高于70%),則需要高濃度的疏花劑進行疏除,避免花朵過多消耗樹體養分,從而導致果實小。對于樹勢弱、花枝率高的樹體或者樹勢中庸、花枝比高的樹體,雖然樹體耐藥性差,但是由于可承載量低,因此也需要高濃度的疏花劑(也即是第二疏花劑)進行疏除。因此,對于花枝比高(高于70%)的樹體,采用高濃度的疏花劑進行疏除。
本發明根據樹體樹勢以及花枝比的不同來確定是否使用疏花劑,或者使用疏花劑時疏花劑的濃度,針對性地進行疏花疏果,使得疏除時間短且有效,在保證疏除效果的同時也兼顧果實質量和產量并重,即使面臨不同生長狀態的樹體,也均能獲得理想的果實質量和產量。并且,由于本發明采用化學疏花疏果的方法,大大節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地,步驟(3)還包括:根據樹勢和花枝比確定疏花時間;當樹勢弱且花枝比為50-70%,或者樹勢弱且花枝比高于70%,或者樹勢中庸且花枝比高于70%時,疏花時間為盛花期;當樹勢中庸且花枝比為50-70%,或者樹勢強且花枝比為50-70%,或者樹勢強且花枝比高于70%時,疏花時間為盛花期后一周。
在盛花期,多數花未順利完成授粉,因而耐藥性弱,故這個時期噴施疏花劑,疏除效果俱佳,其適合于樹勢弱且花枝比為50-70%,或者樹勢弱且花枝比高于70%,或者樹勢中庸且花枝比高于70%的樹體,以提高疏除效果。但對于樹勢中庸且花枝比為50-70%,或者樹勢強且花枝比為50-70%,或者樹勢強且花枝比高于70%的樹體,若同樣在盛花期疏花,則會導致過度疏除。因此,本發明對于樹勢中庸且花枝比為50-70%,或者樹勢強且花枝比為50-70%,或者樹勢強且花枝比高于70%的樹體,其疏花時間在盛花期后一周,因為此時大多數花已經順利完成授粉,在此時疏花不會導致過度疏除。
進一步地,第一疏花劑和第二疏花劑均為萘乙酸溶液,第一疏花劑的濃度為4.5-5.5mg/l,第二疏花劑的濃度為9-11mg/l。優選地,第一疏花劑的濃度為5mg/l,第二疏花劑的濃度為10mg/l。
萘乙酸的疏除機理在于抑制花粉粒萌發和花粉管伸長,進而影響胚珠受精,使坐果率降低。疏花劑濃度過低而沒有疏除作用;濃度過高,容易疏除過度,導致產量劇減。蘋果樹使用的萘乙酸一般是20mg/l,但在枇杷樹上這個濃度往往疏花過度,產量劇減。因此,本發明將針對枇杷樹的疏花劑的濃度控制在5-10mg/l利于適度疏除。即使疏花效應不佳,還可以補充化學疏除或人工疏果。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疏除方法還包括疏果步驟:
(3)觀察疏花效應:觀察每個果穗上平均果實數量,根據每個果穗上平均果實數量,確定疏花效果;
(4)根據疏花效應噴施疏果劑:當每個果穗上平均果實為5-7個時,則噴施第一疏果劑;當每個果穗上平均果實為7個以上時,則噴施第二疏果劑;其中,第一疏果劑和第二疏果劑是由同一種可用于疏果的試劑配置而成的,并且第一疏果劑的濃度小于第二疏果劑的濃度。
本發明根據疏花效應的不同,選擇性地實施疏果步驟,既能夠進一步提高最終的疏除效果,又能節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同時,在進行疏果時,本發明根據每個果穗上的結實情況,針對性選用適宜濃度的疏果劑進行疏除,能夠避免因疏果劑濃度過低而導致疏除效果不佳,或者因疏果劑濃度過高而導致過度疏除的情況出現,從而獲得理想的疏除效果。
進一步地,疏果時間為幼果期。對于大五星枇杷而言,其幼果期一般為每年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果實直徑為0.5-1.0cm的時期。對于其他品種枇杷,根據其幼果長出的具體時間來確定疏果時間。
進一步地,第一疏果劑和第二疏果劑均為西維因溶液,第一疏果劑的濃度為0.08-0.12g/l,第二疏果劑的濃度為0.16-0.24g/l。優選地,第一疏果劑的濃度為0.1g/l,第二疏果劑的濃度為0.2g/l。
西維因的疏除機理在于抑制營養物質通過維管束向果實運輸,導致幼果因生長發育不良而脫落。在化學疏除里面,一般以疏花為主,疏果為輔,在疏花效應很好的情況下,則不需要進行疏果,避免化學物質與果實直接接觸。因此,本發明控制疏果劑的濃度在0.08-0.24g/l的范圍內,在保證良好疏除效果的前提下,減少果實表面化學殘留。
進一步地,疏花劑和疏果劑的噴施時間為陰天全天或者無風的晴天上午9點至11點或者無風的晴天下午3點以后。
若在有露水或傍晚返潮的時候噴施,會稀釋疏花疏果劑的濃度,降低藥效。而在11點至下午3點之間的高溫時段噴施疏除劑,會阻塞枇杷葉片氣孔,影響樹體通過蒸騰作用來散熱,進而導致內部代謝紊亂。此外,風會導致樹體還未吸收疏除劑就被吹落,影響疏除效應。因此,本發明選擇在上述時段進行噴施,從而避開早晨露水未干、中午高溫和傍晚返潮三個階段,以及避免風對疏除劑的影響。
進一步地,疏花劑和疏果劑的噴液量均以樹體的每個花序有液體滴落為準。進一步地,為了確保疏果效果,要求噴施后要求至少5h內不下雨,否則需要補噴。
優選地,在噴施疏花劑和疏果劑時,采用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原則,將疏花劑和疏果劑均勻地噴施到全樹。更優選地,每柱樹體的噴液量為4-5l,每個花序的噴液量為40-50ml。
進一步地,疏除方法還包括人工疏果步驟:當使用疏花劑和疏果劑進行疏花疏果后,每個果穗上的平均果實數量仍然超過5個時,并且進入果實快速膨大期后,通過人工采摘方式使得每個果穗保留3-4個果實。
需要說明的是,人工疏果步驟為可選擇步驟。需根據疏除效應進行確定。
一種枇杷樹的培育方法,包括定植、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和修枝整形以及上述的枇杷樹疏除方法。
其中,定植、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和修枝整形采用現有手段。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枇杷樹疏除方法根據樹勢、花枝比針對性噴施適宜濃度的疏除劑以及選取適宜的疏除時間(包括疏花和疏果時間),減少了枇杷花果的疏除時間,降低了疏除難度,有效提高了疏除效率,大大節省了人工疏花疏果的高昂成本,還能合理控制樹體負載,維持健壯樹勢,有利于翌年花芽分化,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低溫對幼果的凍害程度,提高果實品質和商品果的比例,促進果實早熟,提前占據市場,益于果農增產增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在描述實施例之前,對本發明涉及的以下術語進行解釋。
花枝比,是指花枝占整個樹枝的比例。為了便于描述,將其劃分為低、中等和高三個等級,其中,“低”是指花枝占總樹枝的比例低于50%,“中等”是指花枝占總樹枝的比例為50-70%,“高”是指花枝占總樹枝的比例高于70%。
疏除劑,包括疏花劑和疏果劑。
樹勢,包括強、中庸和弱三個等級,其中,“強”是指枝梢粗壯且分枝多,“中庸”是指枝梢粗細及分枝程度介于強弱之間,“弱”是指枝梢細長弱小且分枝少。
針對具有不同生長狀態的樹體,本發明設計了不同濃度的疏花劑和疏花時間,詳見表1。同時,根據不同的疏花效應,本發明還設計了不同濃度的疏果劑,詳見表2。
表1疏花劑濃度和疏花時間
表中疏花劑濃度為“0”,表示不進行疏花。
表2疏果劑濃度
表中疏果劑濃度為“0”,表示不進行疏果。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枇杷樹疏除方法,包括:
(1)觀察樹體情況:十年生大五星枇杷樹,樹勢強,花枝比為70%。
(2)配制疏花劑:稱取適量98%萘乙酸粉末(有效成分含量為98%),先溶解于少量的95%乙醇(萘乙酸溶解即可),再用水定容。根據表1,配制為10mg/l的萘乙酸溶液備用。
(3)疏花:在枇杷樹冠外圍50%以上花序盛開后一周,即盛花期后一周,使用噴霧器將10mg/l的萘乙酸溶液均勻噴施到全樹,噴至每個花序有液體滴落為準,采用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原則,每株樹約5l,每個花序50ml。
(4)疏果:由于疏花的效應顯著,疏除后每個果穗坐果量約為3個,所以不再進行化學疏果和人工疏果。
疏除效應:化學疏除每畝用時3-4h,疏除劑每畝耗費10-20元,省時省工,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經化學疏除的處理與不疏除的處理相比,坐果量減少了40-60%,單果重增加了5.1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1.5%,含酸量降低了0.14%,多數果實明顯早熟,商品果率和翌年花芽分化明顯增加。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枇杷樹疏除方法,包括:
(1)觀察樹體情況:十年生大五星枇杷樹,樹勢弱,花枝比60%。
(2)配制疏花劑:稱取適量98%萘乙酸粉末,先溶解于少量的95%乙醇再用水定容。根據表1,配制為5mg/l的萘乙酸溶液備用。
(3)疏花:在枇杷樹冠外圍50%以上花序盛開時,即盛花期,使用噴霧器將10mg/l的萘乙酸溶液均勻噴施到全樹,噴至每個花序有液體滴落為準,采用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原則,每株樹約4l,每個花序40ml。
(4)配制疏果劑:稱取適量8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在加熱條件下溶解,用水定容,配制為0.1g/l西維因溶液備用。
(5)疏果:由于疏花后每個花序的果實有5-7個,所以需要進行化學疏果。在樹冠外圍50%左右的枇杷幼果直徑為0.5-1.0cm時,使用噴霧器將0.1g/l的西維因溶液均勻噴施到全樹,噴至每個花序有液體滴落為準,采用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原則,每株樹約4.5l,每個花序45ml。
疏除效應:化學疏除每畝用時3-4h,疏除劑每畝耗費10-20元,省時省工,疏除效率高,節約了大量的勞動成本;經化學疏花疏果后,坐果量減少了近50-60%,單果重增加了約8.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1.8%,優質果率和翌年花芽分化明顯增加。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枇杷樹疏除方法,包括:
(1)觀察樹體情況:十年生大五星枇杷樹,樹勢中庸,花枝比55%。
(2)配制疏花劑:稱取適量98%萘乙酸粉末,先溶解于少量的95%乙醇再用水定容。根據表1,配制為5.5mg/l的萘乙酸溶液備用。
(3)疏花:在枇杷樹冠外圍50%以上花序盛開后一周,使用噴霧器將5.5mg/l的萘乙酸溶液均勻噴施到全樹,噴至每個花序有液體滴落為準,采用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原則,每株樹約4l,每個花序40ml。
(4)配制疏果劑:稱取適量8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在加熱條件下溶解,用水定容,配制為0.08g/l西維因溶液備用。
(5)疏果:由于疏花后每個花序的果實有6個左右,所以需要進行化學疏果。在樹冠外圍50%左右的枇杷幼果直徑為0.5-1.0cm時,使用噴霧器將0.08g/l的西維因溶液均勻噴施到全樹,噴至每個花序有液體滴落為準,采用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原則,每株樹約4.5l,每個花序45ml。
疏除效應:化學疏除每畝用時3-4h,疏除劑每畝耗費10-20元,省時省工,疏除效率高,節約了大量的勞動成本;經化學疏花疏果后,坐果量減少了近45-50%,單果重增加了約6.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1.6%,優質果率和翌年花芽分化明顯增加。
實施例4:
本實施例的枇杷樹疏除方法,包括:
(1)觀察樹體情況:十年生大五星枇杷樹,樹勢中庸,花枝比為85%。
(2)配制疏花劑:稱取適量98%萘乙酸粉末,先溶解于少量的95%乙醇再用水定容。根據表1,配制為11mg/l的萘乙酸溶液備用。
(3)疏花:在枇杷樹冠外圍50%以上花序盛開的盛花期,使用噴霧器將11mg/l的萘乙酸溶液均勻噴施到全樹,噴至每個花序有液體滴落為準,采用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原則,每株樹約5l,每個花序50ml。
(4)配制疏果劑:稱取適量8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在加熱條件下溶解,用水定容,配制為0.12g/l西維因溶液備用。
(5)疏果:由于疏花后每個花序的果實有5-7個,所以需要進行化學疏果。在樹冠外圍50%左右的枇杷幼果直徑為0.5-1.0cm時,使用噴霧器將0.12g/l的西維因溶液均勻噴施到全樹,噴至每個花序有液體滴落為準,采用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原則,每株樹約4.5l,每個花序45ml。
疏除效應:化學疏除每畝用時3-4h,疏除劑每畝耗費10-20元,省時省工,疏除效率高,節約了大量的勞動成本;經化學疏花疏果后,坐果量減少了近50-60%,單果重增加了約8.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2%,優質果率和翌年花芽分化明顯增加。
實施例5:
本實施例的枇杷樹疏除方法,包括:
(1)觀察樹體情況:十年生大五星枇杷樹,樹勢弱,花枝比為80%。
(2)配制疏花劑:稱取適量98%萘乙酸粉末,先溶解于少量的95%乙醇再用水定容。根據表1,配制為9mg/l的萘乙酸溶液備用。
(3)疏花:在枇杷樹冠外圍50%以上花序盛開的盛花期,使用噴霧器將9mg/l的萘乙酸溶液均勻噴施到全樹,噴至每個花序有液體滴落為準,采用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原則,每株樹約4.5l,每個花序45ml。
(4)配制疏果劑:稱取適量8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在加熱條件下溶解,用水定容,配制為0.1g/l西維因溶液備用。
(5)疏果:由于疏花后每個花序的果實有5-7個,所以需要進行化學疏果。在樹冠外圍50%左右的枇杷幼果直徑為0.5-1.0cm時,使用噴霧器將0.1g/l的西維因溶液均勻噴施到全樹,噴至每個花序有液體滴落為準,采用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原則,每株樹約4.5l,每個花序45ml。
疏除效應:化學疏除每畝用時3-4h,疏除劑每畝耗費10-20元,省時省工,疏除效率高,節約了大量的勞動成本;經化學疏花疏果后,坐果量減少了近40-45%,單果重增加了約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1.6%,優質果率和翌年花芽分化明顯增加。
實施例6:
本實施例的枇杷樹疏除方法,包括:
(1)觀察樹體情況:十年生大五星枇杷樹,樹勢強,花枝比為90%。
(2)配制疏花劑:稱取適量98%萘乙酸粉末,先溶解于少量的95%乙醇再用水定容。根據表1,配制為11mg/l的萘乙酸溶液備用。
(3)疏花:在枇杷樹冠外圍50%以上花序盛開的盛花期,使用噴霧器將11mg/l的萘乙酸溶液均勻噴施到全樹,噴至每個花序有液體滴落為準,采用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原則,每株樹約5l,每個花序50ml。
(4)配制疏果劑:稱取適量8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在加熱條件下溶解,用水定容,配制為0.2g/l西維因溶液備用。
(5)疏果:由于疏花后每個花序的果實有8-9個,所以需要進行化學疏果。在樹冠外圍50%左右的枇杷幼果直徑為0.5-1.0cm時,使用噴霧器將0.2g/l的西維因溶液均勻噴施到全樹,噴至每個花序有液體滴落為準,采用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原則,每株樹約5l,每個花序50ml。
疏除效應:化學疏除每畝用時3-4h,疏除劑每畝耗費10-20元,省時省工,疏除效率高,節約了大量的勞動成本;經化學疏花疏果后,坐果量減少了近50-60%,單果重增加了約7.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1.8%,優質果率和翌年花芽分化明顯增加。
除了本發明所提及的樹勢和花枝比來確定疏除劑濃度以外,還可根據預計的產量來選擇適宜的濃度。同時,如果當年溫度過低,也可不疏花,凍害期后根據坐果量適當提高疏果劑的濃度來進行化學疏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