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家畜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黑山豬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黑山豬是以野生山豬為父本,松遼黑豬為母本培育出來的優良品種,生長于大興安嶺西側,外形圓潤,體質結實,頭部大小適中,耳朵微直,顏面直,頸部長短適中,毛色純黑喜運動,肌肉發達。
野生黑山豬因肉質口感好,營養價值高而廣受人們喜愛,但現有人工養殖的黑山豬,不論是其肉質口感,還是營養價值均遠遠低于野生黑山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黑山豬的養殖方法,可有效解決現有人工養殖的黑山豬口感差,營養價值過低的問題。
一種黑山豬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圈定一處有樹林或竹林的山頭作為放養場,并在每畝放養場內設置至少1個食槽,在圈定區域內地勢平坦的地方建造豬舍,并在放養場內栽種具有不同生長周期的蔬菜,在養殖前,用濃度為4%~5%的84消毒液對豬舍及放養場進行消毒;
(2)使剛出生的苗豬在2~3h內吃足母豬初乳,然后采用中藥液洗凈,采用豬奶喂養苗豬2~3天后,開始輔以飼料ⅰ進行喂養,調節飼料ⅰph值為4~5,每天分別于8~9點、12~13點、16~18點以及20~22點添加飼料ⅰ,喂養10~15天;其中,冬季12~13點時飼料ⅰ的添加量為2~3kg/頭,夏季16~18點時飼料ⅰ的添加量為2~3kg/頭,其余時間點飼料ⅰ的添加量均為0.5~1.5kg/頭;
(3)待豬生長至30~32kg時,按每畝放養場放養300~400kg的密度放養,每天放養3~5h,放養前先在食槽處補充好清水和0.5~2kg/頭的含有中草藥的飼料,任其自行覓食,晚上補充4~6kg/頭的含有中草藥的飼料,待豬生長至50~60kg,即可每天放養8~10h,晚上補充5~10kg/頭的含有中草藥的飼料;
(4)放養8~9個月后,將豬趕回豬舍內,每天分別于中午和晚上喂養飼料ⅱ,每次添加10~12kg/頭的飼料ⅱ,于豬舍內圈養5~10天,即可出欄。
進一步地,步驟(2)中藥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
杏仁10~20份、銀杏葉10~15份、雞冠花5~8份、黃芪6~10份、水安息3~5份、紫梢花2~5份以及蛇床子1~3份。
進一步地,中藥液的制備方法為:
按配方將各組分混合,加入其重量份20倍的清水,100~120℃煎煮1~2h,過濾,收集濾液,得中藥液。
進一步地,步驟(2)中飼料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
玉米粉30~40份、紅薯葉粉末30~40份、魚粉20~40份、牛骨髓粉15~30份、沒食子酸1~2份以及核桃粉5~10份。
進一步地,飼料ⅰ的制備方法為:按配方將各組分混合,并加入銅、鐵和鈣,使其在飼料ⅰ中的含量分別為150~180mg/kg、100~120mg/kg和100~120mg/kg。
進一步地,步驟(2)中調節飼料ⅰph值時,所用酸為檸檬酸。
進一步地,步驟(3)中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
玉米20~40份、麩皮20~30份、豆粕15~20份、油糠15~20份、菜籽餅1~5份、山楂2~5份、陳皮3~5份、蒼術1~5份、杜仲4~8份、紫蘇3~5份以及青蒿1~3份。
進一步地,飼料的制備方法為:按配方將各組分分別粉碎為粉末,向菜籽餅粉末中加入其1%重量的亞硫酸鐵,于150~200℃混合加熱2~3h,然后再與剩余粉末混勻,即得所述飼料。
進一步地,步驟(4)中飼料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
玉米20~40份、麩皮20~30份、豆粕15~20份、油糠15~20份、紅薯20~25份、南瓜15~20份以及桑葉5~10份。
進一步地,飼料ⅱ的制備方法為:將各組分混合,即得飼料ⅱ。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中藥液中包含的杏仁、銀杏葉、雞冠花、黃芪、水安息、紫梢花以及蛇床子能有效的殺滅苗豬身體上的病菌,可防止苗豬被病菌感染。
2、根據豬在冬季中午和夏季下午進食量最大的特性,在冬季中午和夏季下午提升喂食量,可使豬快速的增重。
3、采用圈養和放養兩種喂養模式,增加豬的運動量,可降低豬體內油脂的含量,保證豬體質的健康,提升豬肉的口感;同時,在放養過程中添加含有中草藥的飼料喂養,中藥含有多種成分,包括多糖、生物堿、苷類等,具有營養和藥物的雙重作用,作為飼料添加劑應用時,不僅能補充黑山豬所需的營養成分,中藥之間還可產生組合效應,發揮協同作用,調動對豬機體有利的因子活性,可有效改善豬的體質,提升豬肉中各種氨基酸、蛋白質的含量,在改善豬肉口感的同時,還能提升豬肉的營養價值。
4、在豬生長前期因輔以含有150~180mg/kg銅、100~120mg/kg鐵、100~120mg/kg鈣和50~80mg/kg的飼料進行喂養,配合飼料ⅰ中的魚粉、牛骨髓粉、核桃粉等成分,以補充豬生長前期所需的銅、鐵以及鈣,高銅含量的飼料可的促進豬對飼料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促進苗豬生長激素的分泌,提升苗豬的飲食量,但長期喂養高銅含量的飼料會導致豬銅中毒,因此,僅在豬生長前期喂養,其后喂養的飼料均不添加銅。
5、檸檬酸是三羧酸循環的中間產物,用檸檬酸調節飼料ph值,可提升豬體內胃蛋白酶活性,提升對飼料的吸收率,另外,其還可作為配位體,與胃中的礦物質發生螯合作用,提升豬體對礦物質的吸收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本發明,但應該清楚,本發明不限于具體實施方式的范圍,對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只要各種變化在所附的權利要求限定和確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這些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一切利用本發明構思的發明創造均在保護之列。
實施例1
一種黑山豬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圈定一處有樹林或竹林的山頭作為放養場,并在每畝放養場內設置至少1個食槽,在圈定區域內地勢平坦的地方建造豬舍,并在放養場內栽種具有不同生長周期的蔬菜,在養殖前,用濃度為5%的84消毒液對豬舍及放養場進行全面消毒;
(2)使剛出生的苗豬在3h內吃足母豬初乳,然后采用中藥液洗凈,采用豬奶喂養苗豬3天后,開始輔以飼料ⅰ進行喂養,通過檸檬酸調節飼料ⅰph值為5,每天分別于8~9點、12~13點、16~18點以及20~22點添加飼料ⅰ,喂養10~15天;其中,冬季12~13點時飼料ⅰ的添加量為3kg/頭,夏季16~18點時飼料ⅰ的添加量為3kg/頭,其余時間點飼料ⅰ的添加量均為1kg/頭;
其中,中藥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
杏仁20份、銀杏葉15份、雞冠花8份、黃芪6份、水安息3份、紫梢花3份以及蛇床子3份;
其制備方法為:按配方將上述成分混合,加入其重量份20倍的清水,煎煮2h,過濾,收集濾液,得中藥液;
飼料ⅰ包括按重量份混合的玉米粉40份、紅薯葉粉末40份、魚粉40份、牛骨髓粉30份、沒食子酸2份以及核桃粉10份,并加入銅、鐵和鈣,使其在飼料ⅰ中的含量分別150~180mg/kg、100mg/kg和120mg/kg;
(3)待豬生長至30kg時,按每畝放養場放養400kg的密度放養,每天放養4h,放養前先在食槽處補充好清水和1.5kg/頭的含有中草藥的飼料,任其自行覓食,晚上補充6kg/頭的含有中草藥的飼料,待豬生長至60kg,即可每天放養10h,晚上補充10kg/頭的含有中草藥的飼料;
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玉米40份、麩皮30份、豆粕15份、油糠20份、菜籽餅5份、山楂5份、陳皮5份、蒼術5份、杜仲8份、紫蘇5份以及青蒿3份;
其制備方法為:將各組分分別粉碎,向菜籽餅粉末中加入其重量1%的亞硫酸鐵,于150℃混合加熱3h,然后將剩余成分粉末一同混合,即得所述飼料;
(4)放養8~9個月后,將豬趕回豬舍內,每天分別于中午和晚上喂養飼料ⅱ,每次添加12kg/頭的飼料ⅱ,于豬舍內圈養10天,即可出欄;
其中,飼料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玉米40份、麩皮30份、豆粕20份、油糠20份、紅薯20份、南瓜15份以及桑葉5份;所述飼料ⅱ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成分粉碎后混合,即得飼料ⅱ。
實施例2
一種黑山豬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圈定一處有樹林或竹林的山頭作為放養場,并在每畝放養場內設置至少1個食槽,在圈定區域內地勢平坦的地方建造豬舍,并在放養場內栽種具有不同生長周期的蔬菜,在養殖前,用濃度為5%的84消毒液對豬舍及放養場進行全面消毒;
(2)使剛出生的苗豬在3h內吃足母豬初乳,然后采用中藥液洗凈,采用豬奶喂養苗豬3天后,開始輔以飼料ⅰ進行喂養,通過檸檬酸調節飼料ⅰph值為4,每天分別于8~9點、12~13點、16~18點以及20~22點添加飼料ⅰ,喂養10~15天;其中,冬季12~13點時飼料ⅰ的添加量為3kg/頭,夏季16~18點時飼料ⅰ的添加量為3kg/頭,其余時間點飼料ⅰ的添加量均為0.5kg/頭;
其中,中藥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
杏仁20份、銀杏葉15份、雞冠花5份、黃芪6份、水安息5份、紫梢花2份以及蛇床子1份;
其制備方法為:按配方將上述成分混合,加入其重量份20倍的清水,100℃煎煮2h,過濾,收集濾液,得中藥液;
飼料ⅰ包括按重量份混合的玉米粉40份、紅薯葉粉末30份、魚粉30份、牛骨髓粉20份、沒食子酸2份以及核桃粉8份,并加入銅、鐵和鈣,使其在飼料ⅰ中的含量分別為150mg/kg、120mg/kg和120mg/kg;
(3)待豬生長至30~32kg時,按每畝放養場放養300kg的密度放養,每天放養3h,放養前先在食槽處補充好清水和0.5kg/頭的含有中草藥的飼料,任其自行覓食,晚上補充6kg/頭的含有中草藥的飼料,待豬生長至50~60kg,即可每天放養10h,晚上補充10kg/頭的含有中草藥的飼料;
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玉米20份、麩皮20份、豆粕15份、油糠15份、菜籽餅4份、山楂3份、陳皮3份、蒼術4份、杜仲6份、紫蘇3份以及青蒿2份;
其制備方法為:將各組分分別粉碎,向菜籽餅粉末中加入其重量1%的亞硫酸鐵,于150℃混合加熱3h,然后將剩余成分粉末一同混合,即得所述飼料;
(4)放養8~9個月后,將豬趕回豬舍內,每天分別于中午和晚上喂養飼料ⅱ,每次添加12kg/頭的飼料ⅱ,于豬舍內圈養10天,即可出欄;
其中,飼料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玉米40份、麩皮20份、豆粕15份、油糠15份、紅薯20份、南瓜18份以及桑葉10份;所述飼料ⅱ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成分粉碎后混合,即得飼料ⅱ。
實施例3
一種黑山豬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圈定一處有樹林或竹林的山頭作為放養場,并在每畝放養場內設置至少1個食槽,在圈定區域內地勢平坦的地方建造豬舍,并在放養場內栽種具有不同生長周期的蔬菜,在養殖前,用濃度為4%的84消毒液對豬舍及放養場進行全面消毒;
(2)使剛出生的苗豬在3h內吃足母豬初乳,然后采用中藥液洗凈,采用豬奶喂養苗豬3天后,開始輔以飼料ⅰ進行喂養,通過檸檬酸調節飼料ⅰph值為4,每天分別于8~9點、12~13點、16~18點以及20~22點添加飼料ⅰ,喂養10~15天;其中,冬季12~13點時飼料ⅰ的添加量為3kg/頭,夏季16~18點時飼料ⅰ的添加量為3kg/頭,其余時間點飼料ⅰ的添加量均為1kg/頭;
其中,中藥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
杏仁18份、銀杏葉15份、雞冠花8份、黃芪10份、水安息4份、紫梢花4份以及蛇床子2份;
其制備方法為:按配方將上述成分混合,加入其重量份20倍的清水,110℃煎煮2h,過濾,收集濾液,得中藥液;
飼料ⅰ包括按重量份混合的玉米粉40份、紅薯葉粉末30份、魚粉30份、牛骨髓粉20份、沒食子酸2份以及核桃粉8份,并加入銅、鐵和鈣,使其在飼料ⅰ中的含量分別為160mg/kg、110mg/kg和100mg/kg;
(3)待豬生長至30~32kg時,按每畝放養場放養300kg的密度放養,每天放養4h,放養前先在食槽處補充好清水和2kg/頭的含有中草藥的飼料,任其自行覓食,晚上補充6kg/頭的含有中草藥的飼料,待豬生長至50~60kg,即可每天放養8h,晚上補充10kg/頭的含有中草藥的飼料;
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玉米40份、麩皮30份、豆粕20份、油糠15份、菜籽餅4份、山楂3份、陳皮5份、蒼術4份、杜仲6份、紫蘇3份以及青蒿3份;
其制備方法為:將各組分分別粉碎,向菜籽餅粉末中加入其重量1%的亞硫酸鐵,于150℃混合加熱3h,然后將剩余成分粉末一同混合,即得所述飼料;
(4)放養8~9個月后,將豬趕回豬舍內,每天分別于中午和晚上喂養飼料ⅱ,每次添加12kg/頭的飼料ⅱ,于豬舍內圈養8天,即可出欄;
其中,飼料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玉米40份、麩皮30份、豆粕15份、油糠15份、紅薯20份、南瓜15份以及桑葉5份;所述飼料ⅱ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成分粉碎后混合,即得飼料ⅱ。
對比例
與實施例2相比,步驟(2)中缺少實用檸檬酸調節飼料ⅰph值,步驟(2)中每個時間點喂養的飼料ⅰ均為1~1.5kg/頭,步驟(3)中缺少含中藥草的飼料,其余步驟及喂養方法相同。
檢驗例
分別取采用實施例2和對比例所述方法喂養的黑山豬豬肉1kg,測定豬肉中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其結果見表1。
表1黑山豬豬肉中營養成分含量
由表1可知,通過本發明圈養和放養的配合,再輔以本發明中體積的飼料進行喂養,最后得到的黑山豬豬肉的營養價值遠遠高于對比例所述方法喂養所得的黑山豬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