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栽培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
背景技術:
人參(panaxginsengc.a.mey)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葉片無氣孔和柵欄組織,無法保留水分,溫度高于32°葉片會灼傷,郁閉度0.7-0.8。在中國人參歷來被視為百草之王,在西方人參叫做panaxc.a.meyerginseng,“panax”來源于希臘語,意思是“包治百病”。《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特別是人參中紅參,具有極高的藥用和滋補價值,目前由于環境的不斷惡化,適于紅參生長的環境越來少,而且由于人們對紅參的需求量不斷增多,目前人工種植紅參已經越來越多,但是目前人工種植中,溫度、濕度等不易控制,導致紅參產量不高,且質量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
為此,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包括:
步驟1.在溫室中設置溫度檢測裝置、土壤濕度檢測裝置、二氧化碳發生裝置、負離子發生裝置、加熱裝置、風扇和噴淋裝置;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所述加熱裝置、所述風扇和所述噴淋裝置與設置在所述溫室外部計算機連接;
所述計算機上存儲有溫度閾值、濕度閾值和土壤溫度閾值,
其中,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土壤的濕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濕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濕度值與所述濕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濕度值小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開啟狀態,對所述溫室中的土壤,若接收到濕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關閉狀態;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的溫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溫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溫度值與所述溫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溫度值小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加熱狀態,對所述溫室升溫,若接收到溫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關閉狀態,并且控制所述風扇處于開啟裝置;
在所述溫室中設置一組燈組,所述燈組包括白光燈、紅橙光燈和藍光燈;
步驟2.采用點播方法將紅參種子播種到所述溫室土壤中,相鄰紅參種子的距離在3-5cm;
步驟3.在出苗的第5周后,每隔五天開啟一次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每次開啟3-5h;
燈組的照射方式為:白光燈與紅橙光燈照射一天,白光燈與藍光燈照射一天;采用上述照射方式所述燈組每天照射1-3h;
步驟4.在出苗的第10周后,每隔三天開啟一次所述二氧化碳發生裝置,以3m/s的氣體流速向溫室中通二氧化碳氣體30min,每次開啟時間為11:00;
步驟5.在出苗的第20周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1-0.3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6.在播種一年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4-0.5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7.在播種三年后,紅參成熟。
優選的是,所述的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中,所述步驟1中,所述溫度閾值為20-25℃。
優選的是,所述的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中,所述步驟1中,所述溫度閾值為50-70%。
優選的是,所述的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中,所述步驟5中,在出苗的第20周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2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優選的是,所述的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中,所述步驟6中,在播種一年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5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優選的是,所述的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中,所述步驟2中,在播種所述紅參種子前還包括對所述溫室土壤酸堿度調節的步驟,具體為:
采用土壤ph檢測儀土壤的ph值,若檢測到ph閾值范圍內,則直接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
若檢測到ph值小于ph閾值中的最小值,則向所述土壤中加入石灰后,攪拌均勻,采用清水沖洗,直至土壤檢測到ph值處于ph閾值范圍內,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
若檢測到ph值大于ph閾值中的最小值,則向所述土壤中加入腐殖酸肥后,攪拌均勻,采用清水沖洗,直至土壤檢測到ph值處于ph閾值范圍內,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
優選的是,所述的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中,所述ph閾值為5.5-6.5。
優選的是,所述的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中,所述步驟3中,所述紅橙燈的照射的光強為500-600lx,所述藍光燈的照射光強為450-650lx,所述白光燈的照射光強為200-300lx。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通過在溫室中設置溫度檢測裝置、土壤濕度檢測裝置、加熱裝置、風扇和噴淋裝置;并將溫度檢測裝置、土壤濕度檢測裝置、二氧化碳發生裝置、負離子發生裝置、加熱裝置、風扇和噴淋裝置與設置在溫室外部且存儲有溫度閾值、濕度閾值和土壤溫度閾值的計算機連接,通過上述檢測裝置實時的監控紅參生長環境中溫度值、濕度值,并對溫度值和濕度值進行調控,有效的確保了紅參的生長環境;
通過二氧化碳發生裝置定時對溫室中二氧化碳,有效的促進了紅參的光合作用,從而有效的保證了紅參的生長;負離子發生裝置定期向溫室中釋放負離子,殺滅溫室中有害細菌,保證了紅參的正常生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在出苗的第20周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1-0.3kg;在播種一年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4-0.5kg;在紅參的不同生長階段對紅參施加肥量進行限定,同時采用了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不僅防止了一次施加過多肥料燒壞植株,且容易產生病蟲害,而且能有效的保證植株的吸收,且降低了成本;
本發明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在種植紅參前相對種植紅參土壤進行酸堿度調控,使其處于最利于紅參生長的5.5-6.5之間,有效的保證了紅參的生長,而且本發明中摒棄現有技術中的直接摻雜中和劑的做法,利用中和和沖洗結合,不僅可以更加有效的調控土壤中的酸堿度,而且能有效的防止中和劑中帶來的其他物質殘留在土壤中。
本發明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重點在于燈組的照射方式為:白光燈與紅橙光燈照射一天,白光燈與藍光燈照射一天;采用上述照射方式所述燈組每天照射1-3h;紅橙光燈和藍光燈能有效的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采用紅橙光燈和藍光燈交替照射植株,不僅能有效增強紅參的光合作用,而且可以促進紅參不同部位的生長。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能有效提高的紅參的產量。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并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包括:
步驟1.在溫室中設置溫度檢測裝置、土壤濕度檢測裝置、二氧化碳發生裝置、負離子發生裝置、加熱裝置、風扇和噴淋裝置;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所述加熱裝置、所述風扇和所述噴淋裝置與設置在所述溫室外部計算機連接;
所述計算機上存儲有溫度閾值、濕度閾值和土壤溫度閾值,
其中,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土壤的濕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濕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濕度值與所述濕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濕度值小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開啟狀態,對所述溫室中的土壤,若接收到濕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關閉狀態;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的溫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溫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溫度值與所述溫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溫度值小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加熱狀態,對所述溫室升溫,若接收到溫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關閉狀態,并且控制所述風扇處于開啟裝置;
在所述溫室中設置一組燈組,所述燈組包括白光燈、紅橙光燈和藍光燈;
步驟2.采用點播方法將紅參種子播種到所述溫室土壤中,相鄰紅參種子的距離在3-5cm;
步驟3.在出苗的第5周后,每隔五天開啟一次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每次開啟3-5h;
燈組的照射方式為:白光燈與紅橙光燈照射一天,白光燈與藍光燈照射一天;采用上述照射方式所述燈組每天照射1-3h;
步驟4.在出苗的第10周后,每隔三天開啟一次所述二氧化碳發生裝置,以3m/s的氣體流速向溫室中通二氧化碳氣體30min,每次開啟時間為11:00;
步驟5.在出苗的第20周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1-0.3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6.在播種一年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4-0.5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7.在播種三年后,紅參成熟。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步驟1中,所述溫度閾值為20-25℃。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步驟1中,所述溫度閾值為50-70%。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步驟5中,在出苗的第20周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2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步驟6中,在播種一年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5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步驟2中,在播種所述紅參種子前還包括對所述溫室土壤酸堿度調節的步驟,具體為:
采用土壤ph檢測儀土壤的ph值,若檢測到ph閾值范圍內,則直接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
若檢測到ph值小于ph閾值中的最小值,則向所述土壤中加入石灰后,攪拌均勻,采用清水沖洗,直至土壤檢測到ph值處于ph閾值范圍內,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
若檢測到ph值大于ph閾值中的最小值,則向所述土壤中加入腐殖酸肥后,攪拌均勻,采用清水沖洗,直至土壤檢測到ph值處于ph閾值范圍內,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ph閾值為5.5-6.5。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步驟3中,所述紅橙燈的照射的光強為500-600lx,所述藍光燈的照射光強為450-650lx,所述白光燈的照射光強為200-300lx。
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加深刻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現提供如下實施例1至6。
實施例1
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包括:
步驟1.在溫室中設置溫度檢測裝置、土壤濕度檢測裝置、二氧化碳發生裝置、負離子發生裝置、加熱裝置、風扇和噴淋裝置;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所述加熱裝置、所述風扇和所述噴淋裝置與設置在所述溫室外部計算機連接;
所述計算機上存儲有溫度閾值、濕度閾值和土壤溫度閾值,
其中,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土壤的濕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濕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濕度值與所述濕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濕度值小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開啟狀態,對所述溫室中的土壤,若接收到濕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關閉狀態;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的溫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溫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溫度值與所述溫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溫度值小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加熱狀態,對所述溫室升溫,若接收到溫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關閉狀態,并且控制所述風扇處于開啟裝置;
其中,所述溫度閾值為20-25℃,所述溫度閾值為50-70%;
步驟2.采用點播方法將紅參種子播種到所述溫室土壤中,相鄰紅參種子的距離在5cm;
步驟3.在出苗的第5周后,每隔五天開啟一次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每次開啟5h;
燈組的照射方式為:白光燈與紅橙光燈照射一天,白光燈與藍光燈照射一天;采用上述照射方式所述燈組每天照射1h;
所述紅橙燈的照射的光強為600lx,所述藍光燈的照射光強為650lx,所述白光燈的照射光強為300lx;
步驟4.在出苗的第10周后,每隔三天開啟一次所述二氧化碳發生裝置,以3m/s的氣體流速向溫室中通二氧化碳氣體30min,每次開啟時間為11:00;
步驟5.在出苗的第20周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1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6.在播種一年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5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7.在播種三年后,紅參成熟。
實施例2
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包括:
步驟1.在溫室中設置溫度檢測裝置、土壤濕度檢測裝置、二氧化碳發生裝置、負離子發生裝置、加熱裝置、風扇和噴淋裝置;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所述加熱裝置、所述風扇和所述噴淋裝置與設置在所述溫室外部計算機連接;
所述計算機上存儲有溫度閾值、濕度閾值和土壤溫度閾值,
其中,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土壤的濕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濕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濕度值與所述濕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濕度值小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開啟狀態,對所述溫室中的土壤,若接收到濕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關閉狀態;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的溫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溫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溫度值與所述溫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溫度值小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加熱狀態,對所述溫室升溫,若接收到溫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關閉狀態,并且控制所述風扇處于開啟裝置;
其中,所述溫度閾值為20-25℃,所述溫度閾值為50-70%;
步驟2.采用點播方法將紅參種子播種到所述溫室土壤中,相鄰紅參種子的距離在3cm;
步驟3.在出苗的第5周后,每隔五天開啟一次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每次開啟3h;
燈組的照射方式為:白光燈與紅橙光燈照射一天,白光燈與藍光燈照射一天;采用上述照射方式所述燈組每天照射3h;
所述紅橙燈的照射的光強為500lx,所述藍光燈的照射光強為450lx,所述白光燈的照射光強為200lx;
步驟4.在出苗的第10周后,每隔三天開啟一次所述二氧化碳發生裝置,以3m/s的氣體流速向溫室中通二氧化碳氣體30min,每次開啟時間為11:00;
步驟5.在出苗的第20周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3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6.在播種一年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4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7.在播種三年后,紅參成熟。
實施例3
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包括:
步驟1.在溫室中設置溫度檢測裝置、土壤濕度檢測裝置、二氧化碳發生裝置、負離子發生裝置、加熱裝置、風扇和噴淋裝置;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所述加熱裝置、所述風扇和所述噴淋裝置與設置在所述溫室外部計算機連接;
所述計算機上存儲有溫度閾值、濕度閾值和土壤溫度閾值,
其中,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土壤的濕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濕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濕度值與所述濕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濕度值小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開啟狀態,對所述溫室中的土壤,若接收到濕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關閉狀態;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的溫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溫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溫度值與所述溫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溫度值小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加熱狀態,對所述溫室升溫,若接收到溫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關閉狀態,并且控制所述風扇處于開啟裝置;
其中,所述溫度閾值為20-25℃,所述溫度閾值為50-70%;
步驟2.采用點播方法將紅參種子播種到所述溫室土壤中,相鄰紅參種子的距離在4cm;
步驟3.在出苗的第5周后,每隔五天開啟一次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每次開啟4h;
燈組的照射方式為:白光燈與紅橙光燈照射一天,白光燈與藍光燈照射一天;采用上述照射方式所述燈組每天照射2h;
所述紅橙燈的照射的光強為550lx,所述藍光燈的照射光強為500lx,所述白光燈的照射光強為250lx;
步驟4.在出苗的第10周后,每隔三天開啟一次所述二氧化碳發生裝置,以3m/s的氣體流速向溫室中通二氧化碳氣體30min,每次開啟時間為11:00;
步驟5.在出苗的第20周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2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6.在播種一年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5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7.在播種三年后,紅參成熟。
實施例4
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包括:
步驟1.在溫室中設置溫度檢測裝置、土壤濕度檢測裝置、二氧化碳發生裝置、負離子發生裝置、加熱裝置、風扇和噴淋裝置;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所述加熱裝置、所述風扇和所述噴淋裝置與設置在所述溫室外部計算機連接;
所述計算機上存儲有溫度閾值、濕度閾值和土壤溫度閾值,
其中,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土壤的濕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濕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濕度值與所述濕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濕度值小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開啟狀態,對所述溫室中的土壤,若接收到濕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關閉狀態;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的溫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溫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溫度值與所述溫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溫度值小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加熱狀態,對所述溫室升溫,若接收到溫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關閉狀態,并且控制所述風扇處于開啟裝置;
其中,所述溫度閾值為20-25℃,所述溫度閾值為50-70%;
步驟2.采用點播方法將紅參種子播種到所述溫室土壤中,相鄰紅參種子的距離在4cm;
其中,在播種所述紅參種子前還包括對所述溫室土壤酸堿度調節的步驟,具體為:
采用土壤ph檢測儀土壤的ph值,若檢測到ph閾值范圍內,則直接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若檢測到ph值小于ph閾值中的最小值,則向所述土壤中加入石灰后,攪拌均勻,采用清水沖洗,直至土壤檢測到ph值處于ph閾值范圍內,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若檢測到ph值大于ph閾值中的最小值,則向所述土壤中加入腐殖酸肥后,攪拌均勻,采用清水沖洗,直至土壤檢測到ph值處于ph閾值范圍內,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所述ph閾值為5.5-6.5。
步驟3.在出苗的第5周后,每隔五天開啟一次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每次開啟4h;
燈組的照射方式為:白光燈與紅橙光燈照射一天,白光燈與藍光燈照射一天;采用上述照射方式所述燈組每天照射1.8h;
所述紅橙燈的照射的光強為580lx,所述藍光燈的照射光強為590lx,所述白光燈的照射光強為230lx;
步驟4.在出苗的第10周后,每隔三天開啟一次所述二氧化碳發生裝置,以3m/s的氣體流速向溫室中通二氧化碳氣體30min,每次開啟時間為11:00;
步驟5.在出苗的第20周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2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6.在播種一年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5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7.在播種三年后,紅參成熟。
實施例5
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包括:
步驟1.在溫室中設置溫度檢測裝置、土壤濕度檢測裝置、二氧化碳發生裝置、負離子發生裝置、加熱裝置、風扇和噴淋裝置;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所述加熱裝置、所述風扇和所述噴淋裝置與設置在所述溫室外部計算機連接;
所述計算機上存儲有溫度閾值、濕度閾值和土壤溫度閾值,
其中,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土壤的濕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濕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濕度值與所述濕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濕度值小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開啟狀態,對所述溫室中的土壤,若接收到濕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關閉狀態;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的溫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溫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溫度值與所述溫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溫度值小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加熱狀態,對所述溫室升溫,若接收到溫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關閉狀態,并且控制所述風扇處于開啟裝置;
其中,所述溫度閾值為20-25℃,所述溫度閾值為50-70%;
步驟2.采用點播方法將紅參種子播種到所述溫室土壤中,相鄰紅參種子的距離在4.5cm;
其中,在播種所述紅參種子前還包括對所述溫室土壤酸堿度調節的步驟,具體為:
采用土壤ph檢測儀土壤的ph值,若檢測到ph閾值范圍內,則直接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若檢測到ph值小于ph閾值中的最小值,則向所述土壤中加入石灰后,攪拌均勻,采用清水沖洗,直至土壤檢測到ph值處于ph閾值范圍內,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若檢測到ph值大于ph閾值中的最小值,則向所述土壤中加入腐殖酸肥后,攪拌均勻,采用清水沖洗,直至土壤檢測到ph值處于ph閾值范圍內,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所述ph閾值為5.5-6.5。
步驟3.在出苗的第5周后,每隔五天開啟一次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每次開啟4.5h;
燈組的照射方式為:白光燈與紅橙光燈照射一天,白光燈與藍光燈照射一天;采用上述照射方式所述燈組每天照射1.5h;
所述紅橙燈的照射的光強為520lx,所述藍光燈的照射光強為630lx,所述白光燈的照射光強為280lx;
步驟4.在出苗的第10周后,每隔三天開啟一次所述二氧化碳發生裝置,以3m/s的氣體流速向溫室中通二氧化碳氣體30min,每次開啟時間為11:00;
步驟5.在出苗的第20周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25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6.在播種一年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45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7.在播種三年后,紅參成熟。
實施例6
一種紅參的補光溫室種植的方法,包括:
步驟1.在溫室中設置溫度檢測裝置、土壤濕度檢測裝置、二氧化碳發生裝置、負離子發生裝置、加熱裝置、風扇和噴淋裝置;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所述加熱裝置、所述風扇和所述噴淋裝置與設置在所述溫室外部計算機連接;
所述計算機上存儲有溫度閾值、濕度閾值和土壤溫度閾值,
其中,所述土壤濕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土壤的濕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濕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濕度值與所述濕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濕度值小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開啟狀態,對所述溫室中的土壤,若接收到濕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濕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關閉狀態;
所述溫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溫室中的溫度值,并將檢測到的溫度值發送至所述計算機上,所述計算機將接收到溫度值與所述溫度閾值比較,若接收到的溫度值小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小值,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加熱狀態,對所述溫室升溫,若接收到溫度值處于所述溫度閾值中或大于所述溫度閾值中的最大值時,則所述計算機控制所述加熱裝置處于關閉狀態,并且控制所述風扇處于開啟裝置;
其中,所述溫度閾值為20-25℃,所述溫度閾值為50-70%;
步驟2.采用點播方法將紅參種子播種到所述溫室土壤中,相鄰紅參種子的距離在5cm;
其中,在播種所述紅參種子前還包括對所述溫室土壤酸堿度調節的步驟,具體為:
采用土壤ph檢測儀土壤的ph值,若檢測到ph閾值范圍內,則直接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若檢測到ph值小于ph閾值中的最小值,則向所述土壤中加入石灰后,攪拌均勻,采用清水沖洗,直至土壤檢測到ph值處于ph閾值范圍內,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若檢測到ph值大于ph閾值中的最小值,則向所述土壤中加入腐殖酸肥后,攪拌均勻,采用清水沖洗,直至土壤檢測到ph值處于ph閾值范圍內,采用點播方法播種紅參種子;所述ph閾值為5.5-6.5。
步驟3.在出苗的第5周后,每隔五天開啟一次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每次開啟5h;
燈組的照射方式為:白光燈與紅橙光燈照射一天,白光燈與藍光燈照射一天;采用上述照射方式所述燈組每天照射2.5h;
所述紅橙燈的照射的光強為500lx,所述藍光燈的照射光強為450lx,所述白光燈的照射光強為200lx;
步驟4.在出苗的第10周后,每隔三天開啟一次所述二氧化碳發生裝置,以3m/s的氣體流速向溫室中通二氧化碳氣體30min,每次開啟時間為11:00;
步驟5.在出苗的第20周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3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6.在播種一年后,每隔四周向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量為每平方米0.5kg,其中,所施加的肥料為腐熟肥;
步驟7.在播種三年后,紅參成熟。
對比例
采用現有技術種植紅參,將紅參播種至溫室土壤中,定時對紅參施加腐熟肥和定時澆水除蟲,三年后成熟。
與對比例相比,實施例1-6紅參的產量分別比對比例紅參的產量增產41%、45%、50%、61%、57%和52%。
本發明能有效提高紅參的產量,降低生產成本,解決了紅參產業化種植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