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煙草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舊地膜回收中耕培土一體機。
背景技術:
地膜殘留是煙田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殘留地膜對煙葉的危害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對植煙土壤的影響。由于土壤中殘膜碎片改變或切斷土壤孔隙連續性,水分滲透量因農膜殘留量增加而減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或者導致地下水難下滲,引起土壤次生鹽堿化等嚴重后果;若長期滯留地里,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土壤水肥的運移,影響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正常土壤結構形成,最終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影響農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導致作物減產。二是對煙株生長發育的影響。由于殘膜影響和破壞了土壤理化性狀,阻止根系串通,影響正常吸收水分和養分,造成作物根系生長發育困難,影響煙株整成生長;同時煙田施肥時,由于地膜的阻隔作用,影響肥效吸收,致使產量下降。三是對農村環境景觀的影響。由于回收殘膜的局限性,加上處理回收殘膜不徹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殘膜棄于田邊、地頭,大風刮過后,殘膜被吹至家前屋后、田間、樹梢、影響農村環境景觀,造成“視覺污染”。四是對牲畜的危害。地面露頭的殘膜與牧草收在一起,牛羊誤吃殘膜后,阻隔食道影響消化,甚至死亡。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以及可持續發展工作,特別是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綠色發展理念,要求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支撐能力。煙葉生產是大農業的一部分,煙田同樣存在面源污染的問題,尤其是地膜殘留,已成為煙葉可持續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全國煙草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煙田面源污染治理,促進煙葉生產轉型升級,推進煙區生態文明建設,煙草系統從2016年開始啟動煙田廢棄地膜污染治理工作。平頂山地區常年煙葉種植面積在10萬畝以上。因地膜覆蓋具有保溫、保墑、避蚜的作用,平頂山地區煙葉移栽時均覆蓋地膜,每畝地膜使用量為4kg左右,10萬畝煙田地膜使用量為400噸以上。為進一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2017年平頂山煙田全部采用了0.01mm的加厚地膜,并計劃建立地膜回收廠,對全市地膜進行回收再利用,減少面源污染。中耕培土是煙田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溫,防旱保墑;中耕時結合除草可以有效鏟除雜草,減少病蟲害的放生;同時中耕后進行培土可以增加根系活動肥沃土層的厚度,促進埋入土中煙莖上發生次生根,并為不定根的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伸根環境,有利于防止倒伏,減輕雜草為害同時起到防旱保墑,排水防澇的作用。按照目前的栽培模式,在移栽30天后,約6月中旬,進行揭膜、中耕、培土的農事操作。一般是先人工揭膜,再進行中耕培土。
上述傳統的作業方式存在如下缺陷:一是費工。目前我國煙用地膜厚度薄、強度小,清除時易破碎、不易撿拾;田間清理以人工撿拾為主,費工耗時,售價低,煙農積極性不高。一般每個勞力每天可以揭膜1-2畝,畝用工在0.5個以上;揭膜后進行的中耕培土同樣需要大量的勞力,如果是人工培土,一般每個勞力每天可以鋤地1畝左右,每畝用工在1個以上;如果采用機械化操作,市場上普遍使用的中耕機每天可以中耕培土10畝左右,每畝用工在0.1個以上。二是易感病。由于現在農村勞動力緊缺,部分農戶就選擇不揭膜或揭膜不徹底,煙田長期覆蓋地膜,在后期遇到高溫高濕天氣,煙株易感染根脛部病害;同時在煙株旺長之前,進行過多的田間作業時,由于操作人員田間吸煙、操作不規范等行為會增加煙株感病幾率,尤其是傳播病毒病。三是不易回收。雖然平頂山使用了加厚地膜后便于揭膜,但是人工揭膜時隨意纏繞,揭出的廢舊地膜占用空間大,不便運輸,不易回收再利用。
因此,生產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作和運行效率高,節省人力資源,節能環保的廢舊地膜回收中耕培土一體機,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作和運行效率高,節省人力資源,節能環保的廢舊地膜回收中耕培土一體機,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廢舊地膜回收中耕培土一體機,包括支架,安裝在支架上的斜拉支撐架,與斜拉支撐架頂部和支架相連接的縱向支撐架,安裝在斜拉支撐架和縱向支撐架端部的開設有掛孔的連接架,所述的支架下部的前端設置有揭膜裝置,揭膜裝置的后端設置有中耕裝置,中耕裝置的后端設置有培土裝置,所述的揭膜裝置包括安裝在支架下部的輪支架,輪支架的下部內側通過短輪軸安裝有行走輪,在短輪軸的外端固定安裝有第一齒輪,第一齒輪通過鏈條與第二齒輪相連接,第二齒輪固定安裝在揭膜輥軸的外端,揭膜輥軸內側軸面上設置有掛膜鉤,揭膜輥軸通過揭膜輥軸支架安裝在支架下部,揭膜輥軸支架的底部安裝有揭膜支架,揭膜支架的底端安裝有揭膜刀頭。
所述的中耕裝置包括安裝在支架下部的中耕支架加強連接板,中耕支架加強連接板通過焊接的方式安裝在支架的下部,在中耕支架加強連接板的下部固定連接有中耕支架,在中耕支架的下部安裝有中耕犁鏵。
所述的培土裝置包括套裝在支架上的上部加強連接塊,上部加強連接塊通過連接塊固定螺栓安裝在支架上,在上部加強連接塊的下部焊接有培土支撐架,培土支撐架的下方設置有外翻犁鏵。
所述的支架為長方形框架結構,所述的斜拉支撐架為兩根,兩根斜拉支撐架對稱分布在縱向支撐架的兩側,縱向支撐架的底部與支架通過焊接的方式相連接,縱向支撐架的頂部與兩根斜拉支撐架的頂部以及連接架的內側相連接,所述的掛孔開設在連接架的外端,斜拉支撐架、縱向支撐架以及連接架均安裝在支架的上部。
所述的第一齒輪的直徑不小于第二齒輪的直徑,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在同一條直線上,揭膜刀頭為月牙狀結構,揭膜刀頭位于行走輪的外側,在行走輪上設置有松土葉片,松土葉片為弧形片狀結構。
所述的揭膜輥軸支架的頂部通過n字形支架安裝在支架上,在n字形支架和揭膜輥軸支架上均設置有孔,該孔內安裝有揭膜輥軸支架固定螺栓,揭膜輥軸支架固定螺栓至少為兩個,所述的輪支架通過輪支架加強筋與支架相連接,輪支架加強筋的底部與輪支架通過焊接的方式相連接,輪支架加強筋的頂部通過焊接的方式與支架相連接。
所述的中耕支架加強連接板和中耕支架為一體結構,所述的中耕犁鏵為三角犁鏵。
所述的連接塊固定螺栓為四個,四個連接塊固定螺栓均等設置在上部加強連接塊上,連接塊固定螺栓的內側與支架的外側固定連接。
所述的培土支撐架為v字形結構,所述的揭膜支架為l字形結構。
本發明具有如下的積極效果:本產品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一是提高作業效率:因中耕培土是必要的農事操作,一體機可以在中耕時一次性完成揭膜、卷膜、中耕、培土的過程,減少了傳統的揭膜環節,同時一體機有自動收膜裝置,可以同時揭、卷煙壟兩側的地膜,大大提高了農事效率,節省了用工;二是培土標準高:一體機在揭除廢舊地膜前首先利用松土葉片松動土壤,這即便于揭膜又利于后面的培土,并后面的中耕裝置共同作用利于松翻土壤,兩壟間土壤經過兩次機械操作更加疏松,最后的培土裝置采用半圓形弧面外翻設計,利于將土壤培高,培實;三是地膜回收效率高:一體機將揭膜和中耕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在中耕的同時解決了揭膜的問題,同時煙草公司對煙農上交的廢舊地膜進行適當的補助,可以充分調動煙農地膜回收的積極性,將揭起的地膜直接卷成捆,利于裝卸和運輸,提高了回收的效率;四是減少面源污染:煙草公司將地膜回收再利用,可以減少煙田白色污染,同時將回收的廢舊地膜生產成裝煙框、地膜、棚膜等,在第二年低價補貼給煙農,可以大大降低煙農的生產投入;五是利于發展現代煙草農業:機械化是阻礙現代煙草農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農村勞動力不足、勞動力價格攀升,成為了煙農發展規?;N植首先考慮的問題。通過本發明可以有效地減少農事操作環節,提高作業效率,提升作業質量,很好地達到減工將本、體征增效的目的,可以為發展現代煙草農業保駕護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揭膜輥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4所示,一種廢舊地膜回收中耕培土一體機,包括支架1,安裝在支架1上的斜拉支撐架2,與斜拉支撐架2頂部和支架1相連接的縱向支撐架3,安裝在斜拉支撐架2和縱向支撐架3端部的開設有掛孔5的連接架4,所述的支架1下部的前端設置有揭膜裝置,揭膜裝置的后端設置有中耕裝置,中耕裝置的后端設置有培土裝置,所述的揭膜裝置包括安裝在支架1下部的輪支架7,輪支架7的下部內側通過短輪軸8安裝有行走輪10,在短輪軸8的外端固定安裝有第一齒輪9,第一齒輪9通過鏈條11與第二齒輪17相連接,第二齒輪17固定安裝在揭膜輥軸16的外端,揭膜輥軸16內側軸面上設置有掛膜鉤28,揭膜輥軸16通過揭膜輥軸支架15安裝在支架1下部,揭膜輥軸支架15的底部安裝有揭膜支架18,揭膜支架18的底端安裝有揭膜刀頭19。
所述的中耕裝置包括安裝在支架1下部的中耕支架加強連接板20,中耕支架加強連接板20通過焊接的方式安裝在支架1的下部,在中耕支架加強連接板20的下部固定連接有中耕支架21,在中耕支架21的下部安裝有中耕犁鏵22。所述的培土裝置包括套裝在支架1上的上部加強連接塊23,上部加強連接塊23通過連接塊固定螺栓24安裝在支架1上,在上部加強連接塊23的下部焊接有培土支撐架25,培土支撐架25的下方設置有外翻犁鏵26。所述的支架1為長方形框架結構,所述的斜拉支撐架2為兩根,兩根斜拉支撐架2對稱分布在縱向支撐架3的兩側,縱向支撐架3的底部與支架1通過焊接的方式相連接,縱向支撐架3的頂部與兩根斜拉支撐架2的頂部以及連接架4的內側相連接,所述的掛孔5開設在連接架4的外端,斜拉支撐架2、縱向支撐架3以及連接架4均安裝在支架1的上部。所述的第一齒輪9的直徑不小于第二齒輪17的直徑,第一齒輪9和第二齒輪17在同一條直線上,揭膜刀頭19為月牙狀結構,揭膜刀頭19位于行走輪10的外側,在行走輪10上設置有松土葉片12,松土葉片12為弧形片狀結構。所述的揭膜輥軸支架15的頂部通過n字形支架13安裝在支架1上,在n字形支架13和揭膜輥軸支架15上均設置有孔,該孔內安裝有揭膜輥軸支架固定螺栓14,揭膜輥軸支架固定螺栓14至少為兩個,所述的輪支架7通過輪支架加強筋6與支架1相連接,輪支架加強筋6的底部與輪支架7通過焊接的方式相連接,輪支架加強筋6的頂部通過焊接的方式與支架1相連接。
所述的中耕支架加強連接板20和中耕支架21為一體結構,所述的中耕犁鏵22為三角犁鏵。所述的連接塊固定螺栓24為四個,四個連接塊固定螺栓24均等設置在上部加強連接塊23上,連接塊固定螺栓24的內側與支架1的外側固定連接。所述的培土支撐架25為v字形結構,所述的揭膜支架18為l字形結構。
本產品在使用時,利用揭膜裝置、中耕裝置和培土裝置實現整體工作,設備聚合為一體,在使用時,首先利用前端的行走輪進行行走制成,產品前部與動力驅動裝置相連接,在單壟兩側的深溝中行走動力驅動裝置的車輪,后部掛上本產品,本產品在單壟中實施作業,整體寬度不大于煙壟單壟作業面。運行時,行走輪10向前轉動,并旋轉,行走輪10底部的松土葉片實施第一次松土作業,將土壤表皮組織破壞,方便后續揭膜和中耕,行走輪10轉動,帶動短輪軸8在輪支架7內旋轉,進一步帶動第一齒輪9旋轉,行走輪10為兩個,其配套設備為兩個,兩個行走輪同時轉動,兩個第一齒輪9同時轉動,第一齒輪9通過鏈條11與第二齒輪17連接,實現揭膜輥軸16的轉動,在同步運行前進的過程中,實現行走輪和揭膜輥軸16的同步運行,其運行差依靠兩個不同直徑的齒輪實現,最終在行走的過程中,初始狀態將地膜掛在揭膜輥軸內側軸面上設置的掛膜鉤上,在行走的同時,揭膜輥軸16自動旋轉,實現將地膜收緊在揭膜輥軸16上,地膜圍繞揭膜輥軸16的軸心旋轉方向自動收膜。后部配套有三角形的中耕犁鏵22以及后部的外翻犁鏵26,實現了中耕的兩側中耕,同時實現單壟邊緣單側的外翻加高培土,整體實用性強,操作簡單,節省了人力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經濟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