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產養殖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鲴亞科魚類是體外受精,產粘性卵。在現有的魚類繁殖生產中,粘性卵魚類多使用孵化槽或者孵化缸進行孵化,現有孵化槽或孵化缸多在溢流處設置一道網布以防止卵粒隨水流溢出,這一設計極易因為魚卵破殼后產生的大量卵殼造成網布阻塞而使得魚卵溢出,因此在生產上,在魚卵破殼期,需要不斷使用刷子清理堵塞在網布上的卵殼,工作量大。。另外,鲴亞科魚卵的孵化對于溶氧和水質的要求較高,現有的孵化設備在這兩個方面,都難以達到很好的孵化效果:傳統孵化造流多采用底部出水的方案,供應水缺乏與氧氣的充分接觸,增氧效果差;而氣動造流方案盡管溶氧問題得到解決,但是水體得不到有效更新,因此對于鲴亞科魚類的孵化效果均難以達到最好。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人們針對溶氧以及水體更新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比如在孵化槽循環的同時,設計了增氧泵以及過濾裝置,使得整個孵化裝置過于復雜,不僅增加了設備的制作和維護成本,同時也使設備的損壞風險提高。最重要的是,上述設計并未有效解決卵膜阻塞溢流口的問題。
為了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尋求一種全新的造流方式的技術方案,以滿足鲴亞科魚類的受精卵孵化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設計簡易、實用性強、成本低、可以有效解決卵殼阻塞問題、提高溶氧量和保證水質良好的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同時,本發明還提供該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的使用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它包括水槽和多個孵化槽,各所述孵化槽依次由低到高呈臺階排列;所述水槽上方設置有進水管,所述水槽的一側開設有水流出口,所述水流出口處設置有水流導向板,每個所述孵化槽的內部分別設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部設置有一由網布圍成的孵化腔,所述支架和所述孵化槽的一側間設置有水流入口;所述水流導向板位于位置最高的所述孵化槽的水流入口的上方,以便所述水槽中的水流經所述水流導向板流入位置最高的所述孵化槽中形成反折水流帶動所述孵化腔內的魚卵翻滾;每個所述孵化槽的另一側分別開設有溢流出口,所述溢流出口處設置有導流板,相鄰兩個所述孵化槽中位置較高的所述孵化槽中的水通過其溢流出口,流經所述導流板流入位置較低的所述孵化槽中形成反折水流帶動所述孵化腔內的魚卵翻滾。
基于上述,所述網布中網孔的直徑小于魚卵的直徑。
基于上述,所述進水管上設置有流量控制裝置。
基于上述,所述水流出口與所述水槽頂端的距離是所述水槽側壁高度的1/4~1/3;所述溢流出口與所述孵化槽頂端的距離是所述孵化槽側壁高度的1/4~1/3。
基于上述,所述導流板的一端和所述溢流出口的底邊鉸接,所述導流板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伸縮支撐桿,以便調節所述第一伸縮支撐桿的長度調整所述導流板的角度。
基于上述,所述水流導向板的一端和所述水流出口的底邊鉸接,所述水流導向板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伸縮支撐桿,以便調節所述第二伸縮支撐桿的長度調整所述水流導向板的角度。
基于上述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它還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位于位置最低的所述孵化槽的溢流出口的下方。
基于上述,所述蓄水池的內部設置有水泵,所述水槽內設置有凈水裝置,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和所述進水管相連接。
一種上述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取魚卵撒入所述孵化腔中;將所述進水管與水源相連接,向所述水槽中注水,調整水流流量,使水在落入位置最高的所述孵化槽前和空氣充分接觸,增大溶氧量,調整所述水流導向板的角度改變水流方向使水流落入所述孵化槽時,產生反折水流,從所述孵化腔的底面進入所述孵化腔,帶動所述魚卵翻滾;
持續注水,兩個相鄰的所述孵化槽中,位置較高的所述孵化槽中的水從所述溢流出口中流出,流入位置較低的所述孵化槽中,使水在落入位置較低的孵化槽中前和空氣充分接觸,增大溶氧量,調整所述導流板的角度改變水流方向使水流落入位于位置較低的所述孵化槽時,產生反折水流,從所述孵化腔的底面進入所述孵化腔,帶動所述魚卵翻滾;
持續注水至位置最低的所述孵化槽中的水開始從所述溢流出口中流出,孵化3~5天,得到魚苗。
基于上述,得到所述魚苗的步驟包括:持續注水至位置最低的所述孵化槽中的水開始從所述溢流出口中流出,將從所述溢流出口中流出的水收集在一蓄水池中,所述蓄水池內設置有水泵,將所述進水管與水源相斷開連接,然后將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和所述進水管相連接,使所述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中的水不斷循環,孵化3~5天,得到所述魚苗。
本發明相對現有技術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具體的說,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包括水槽和多個孵化槽,所述水槽和所述孵化槽形成由低到高的臺階,所述水槽連接有進水管;所述水槽上設置有水流出口,所述孵化槽上設置有溢流出口,以便所述水槽中的水流入各個所述孵化槽中;在使用過程中,這種造流方式使得水流下落進入所述孵化槽時,產生反折水流,而進入所述孵化腔,在水流的沖擊作用下帶動所述孵化腔內的魚卵進行翻滾,避免了孵化腔被卵殼阻塞,節約了人工清理網布的工作量,在無需任何人工干預情況下解決了卵殼阻塞后水位抬升導致的卵粒和魚苗溢出的風險;同時水流在所述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內流通時,無需管道,水流可以和空氣充分接觸極大的提高了水流中的溶氧量,同時,由于孵化水中的溶氧量的提高,使該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適于鲴亞科魚卵的孵化,提高鲴亞科魚卵的孵化率,降低鲴亞科魚類的養殖成本;而且最低位置的所述孵化槽的溢流出口下方設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內設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凈水裝置和所述進水管依次相連接,使水流在裝置內不斷循環,節約用水。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所述水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所述孵化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2中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水管;2.水槽;3.支架;4.水流導向板;5.第二孵化槽;6.孵化腔;7.導流板;8.蓄水池;9.水泵;10.水流出口;11.第二伸縮支撐桿;13.凈水裝置;14.水泵;15.第一孵化槽;16.溢流出口;17.第一伸縮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它包括機架和固定在所述機架上的水槽2、第一孵化槽15和第二孵化槽5,兩孵化槽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孵化槽15和所述第二孵化槽5由低到高排列;所述水槽2上方設置有進水管1,所述水槽2的一側開設有水流出口10,所述水流出口10處設置有水流導向板4,經過所述進水管1流入所述水槽2的水匯集到一定深度后從所述水槽2中的水流出口10溢出,沿所述水流導向板4流動,此過程無需管道,流水和空氣充分接觸,有效提高水中溶氧量。而且,通過一個水槽2同時對第一孵化槽15和第二孵化槽5進行供水,可以有效提高孵化效率,降低孵化成本。
所述第一孵化槽15和所述第二孵化槽5的內部分別設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上部設置有一由網布圍成的孵化腔6,所述孵化腔6五面為網狀結構,頂部密封,便于水流進入同時防止魚卵流出;具體的,所述第二孵化槽5內所述支架3和其一側間設置有水流入口,所述第一孵化槽15內所述支架3和其一側間也設置有水流入口;每個所述孵化槽的另一側開設有溢流出口16,所述溢流出口16處設置有導流板7;所述水流導向板4位于所述第二孵化槽5的水流入口的上方,以便所述水槽2中的水流經所述水流導向板4流入所述第二孵化槽5;此時的水流中富含氧氣,水流落入所述第二孵化槽5時,產生反折水流,從而進入所述孵化腔5,在水流的沖擊作用下帶動該孵化腔6內的魚卵進行翻滾;避免了所述孵化腔5被卵殼阻塞,節約了人工清理網布的工作量,在無需任何人工干預情況下解決了卵殼阻塞后水位抬升導致的卵粒和魚苗溢出的風險。
所述第二孵化槽5中的水,通過所述溢流出口16,流經所述導流板7,流入所述第一孵化槽15中;水進入所述孵化腔6時,產生反折水流,在水流的沖擊作用下帶動該孵化腔6內的魚卵進行翻滾;以此保證魚卵孵化必須的氧氣和水流翻滾,避免了所述孵化腔6被卵殼阻塞,節約了人工清理網布的工作量,在無需任何人工干預情況下解決了卵殼阻塞后水位抬升導致的卵粒和魚苗溢出的風險。
使用過程中,水流在該裝置內流通時,無需管道,水流可以和空氣充分接觸極大的提高了水流中的溶氧量,同時,水流下落進入所述孵化槽時,產生反折水流,從而進入所述孵化腔,在水流的沖擊作用下帶動所述孵化腔內的魚卵進行翻滾;由于孵化水中的溶氧量的提高和翻滾動力足,使該裝置適于鲴亞科魚卵的孵化,提高鲴亞科魚卵的孵化率。
具體的,所述網布中網孔的直徑小于魚卵的直徑,避免魚卵從網孔中流出。
具體的,所述進水管上設置有轉子流量計,以控制所述進水管的水流流量。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根據需要選用其他流量控制裝置。
具體的,所述水流出口10與所述水槽2頂端的距離是所述水槽2側壁高度的1/4,所述溢流出口16與所述孵化槽頂端的距離是所述孵化槽側壁高度的1/4;以便水在所述水流出口10或所述溢流出口16流出后可以和空氣充分接觸,提高溶氧量。需要說明的是在其它實施例中可根據需要設置所述水流出口和所述溢流出口的高度。
具體的,所述導流板7的一端和所述溢流出口16的底邊鉸接,所述導流板7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伸縮支撐桿17,以便調整所述第一伸縮支撐桿17的長度調整所述導流板7的角度,從而調整水流速度和水流方向,使水流落入所述孵化槽時產生反折水流。
具體的,所述水流導向板4的一端和所述水流出口10的底邊鉸接,所述水流導向板4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伸縮支撐桿11,以便調整所述第二伸縮支撐桿11的長度調整所述水流導向板4的角度,從而調整水流速度和水流方向,使水流落入所述孵化槽時產生反折水流。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第一伸縮支撐桿和所述第二伸縮支撐桿可根據需要選用套管伸縮桿等常規伸縮桿。
具體的,該裝置還包括蓄水池8,所述蓄水池8位于所述第一孵化槽15的溢流出口16下方,以便所述第一孵化槽15中的水可以通過所述溢流出口16流入所述蓄水池8中。需要說明的是在其它實施例中可根據需要設置孵化槽的個數,進行魚卵孵化。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如圖4所示,所述蓄水池8的內部設有水泵,所述水槽2中設置有凈水裝置13,所述水泵14的出水口和所述進水管1相連接,使裝置中的水不斷循環,節約用水,降低孵化成本,所述凈水裝置可根據需要選用現有凈水材料。
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取鲴亞科魚卵撒入所述孵化腔6中;將所述進水管1與水源相連接,向所述水槽2內注水,調整水流流量使水在流入所述第二孵化槽5之前與空氣充分接觸,提高溶氧量,調整所述水流導向板4的角度調整水流方向使水流落入所述第二孵化槽5時,產生反折水流,從所述孵化腔6的底面進入所述孵化腔6,帶動所述魚卵翻滾;
持續注水,所述第二孵化槽5中的水從所述溢流出口中流出,流入所述第一孵化槽15中,調整所述導流板7的角度調節水流方向使水在落入所述第一孵化槽15中前和空氣充分接觸,增大溶氧量,水流落入所述第一孵化槽15時,產生反折水流,從所述孵化腔6的底面進入所述孵化腔,帶動所述魚卵翻滾;
持續注水直至所述第一孵化槽15中的水開始溢流至所述蓄水池8中;將所述進水管1與水源相斷開連接,然后將所述水泵14的出水口與所述進水管1相連接,使所述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中的水不斷循環,孵化3天。需要說明的是在其它實施例中可根據需要設置孵化時間。
經檢測,使用本發明提供的用于鲴亞科魚類魚卵孵化的裝置進行孵化,所述孵化槽中水的溶氧量為14.32mg/l,孵化率為91%。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