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中國紅櫻花嫁接用定型裝置,具體涉及一種中國紅櫻花嫁接用防蟲定型器。
背景技術:
中國紅櫻花由我國自主培育并命名的一個優秀品種,是由云南櫻和福建山櫻雜交選育而來的,落葉喬木。中國紅櫻花,花重瓣,先花后葉,花開絢麗,花色大紅,花期2月上旬至3月上旬。適宜長江以南地區種植,耐寒零下15度。三農“中國紅”櫻花先花后葉,繁花滿樹,嫵媚多姿,是城市森林景觀和綠色通道建設的優良樹種之一。
在中國紅櫻花嫁接過程中,需要用到定型器,而現有的定型器一般為繩索,其只能起到簡單的定型作用。而中國紅櫻花在其生長期,防蟲害是關鍵所在,因此現有的定型器不能實現以上目的。
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中國紅櫻花嫁接用定型器,使其更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防止蟲害的中國紅櫻花嫁接用防蟲定型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中國紅櫻花嫁接用防蟲定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層(10),在所述內層(10)兩側依次設置的加強層(20)、橡膠層(30)、尼龍層(40),以及多個間隔均勻設置在所述尼龍層(40)上的揮發塊(50);
所述內層(10)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兩層薄膜層(101),以及設置在所述薄膜層(101)之間連接所述薄膜層(101)的隔離片(102);所述隔離片(102)為多個,相互之間均為等距平行設置;所述隔離片(102)和薄膜層(101)組成一個隔離空間(104),所述隔離空間(104)內設置有驅蟲液;所述定型器內還設置有多個導流線(60),所述導流線(60)貫穿所述定型器并延伸至所述定型器上下面的外側,其位于所述內層(10)的部分位于所述隔離空間(104)內,其位于所述尼龍層(40)外側的部分均延伸并固定至揮發塊(50)內.
進一步的,所述導流線(60)包括導流線主體(601)和設置在所述導流線主體(601)兩端的多個分叉口(602),所述分叉口(602)均設置在所述揮發塊(50)內。
進一步的,所述隔離片(102)內還設置了連通棉線(103),所述連通棉線(103)連通相鄰的兩個隔離空間(104)。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層(20)為金屬網層。
進一步的,所述揮發塊(50)為海綿。
借由上述方案,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定型器設置了金屬網層,其內部結構強度高,不易損壞;
(2)本發明定型器設置了驅蟲液,并通過導流線和揮發塊進行驅蟲,能夠實現驅動時間長的優點;
(3)揮發塊選用海綿,能夠存儲部分驅蟲液。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導流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內層;20-加強層;30-橡膠層;40-尼龍層;50-揮發塊;60-導流線;101-薄膜層;102-隔離片;103-連通棉線;104-隔離空間;601-導流線主體;602-分叉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參見圖1,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中國紅櫻花嫁接用防蟲定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層(10),在所述內層(10)兩側依次設置的加強層(20)、橡膠層(30)、尼龍層(40),以及多個間隔均勻設置在所述尼龍層(40)上的揮發塊(50);
所述內層(10)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兩層薄膜層(101),以及設置在所述薄膜層(101)之間連接所述薄膜層(101)的隔離片(102);所述隔離片(102)為多個,相互之間均為等距平行設置;所述隔離片(102)和薄膜層(101)組成一個隔離空間(104),所述隔離空間(104)內設置有驅蟲液;所述定型器內還設置有多個導流線(60),所述導流線(60)貫穿所述定型器并延伸至所述定型器上下面的外側,其位于所述內層(10)的部分位于所述隔離空間(104)內,其位于所述尼龍層(40)外側的部分均延伸并固定至揮發塊(50)內.
-所述導流線(60)包括導流線主體(601)和設置在所述導流線主體(601)兩端的多個分叉口(602),所述分叉口(602)均設置在所述揮發塊(50)內。
-所述隔離片(102)內還設置了連通棉線(103),所述連通棉線(103)連通相鄰的兩個隔離空間(104)。
-所述加強層(20)為金屬網層。
-所述揮發塊(50)為海綿。
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定型器設置了金屬網層,其內部結構強度高,不易損壞;
(2)本發明定型器設置了驅蟲液,并通過導流線和揮發塊進行驅蟲,能夠實現驅動時間長的優點;
(3)揮發塊選用海綿,能夠存儲部分驅蟲液。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