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種植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子母式快速移植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對植物的種植都是采用傳統的直接種植于統一的養料中的方式,后來為了方便對幼苗的方式,采用了將養料分開,形成多個單獨的養料,再在每個養料之中進行種植,方便移植。
但是隨著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追求,在移植過程中,特別是移植時間比較久的,很容易造成幼苗與養料之間的脫離,一定程度上造成幼苗的存活率下降,而影響收成。而且不能快速地分離幼苗與種植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子母式快速移植設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子母式快速移植設備,包括移植盆、子種植杯和母種植杯,所述移植盆上設置有若干個容納凹槽,所述母種植杯固定插設于種植槽內,所述子種植杯內種植有植物;在移植之前,所述子種植杯插設于所述母種植杯內;在需要移植的時候,所述子種植杯從母種植杯內換置于所述容納凹槽內;所述子種植杯和母種植杯為相同形狀大小的杯體,并且在杯體的側面和底面都設置有透氣透水的欄柵。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種植槽內設置有陶粒或是有機質,并挖有供所述母種植杯所插設的坑。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子種植杯內設置有陶粒以種植所述植物。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容納凹槽包括環形底部和由環形底部至凹槽開口之間設置的欄柵。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移植盆的底面設置有分布于相鄰容納凹槽之間的加強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體結構簡單可靠性強,使用母種植杯固定在種植槽內,在種植的時候通過子種植杯進行種植,在移植的時候,只需要將子種植杯從母種植杯上取出便可以方便而快速地將植物從種植槽上取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移植盆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移植盆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子種植杯與母種植杯的組合狀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將子種植杯從種植槽的母種植杯取出的狀態示意圖。
圖中,1、移植盆;2、子種植杯;3、母種植杯;4、容納凹槽;5、種植槽;6、植物;7、欄柵;8、陶粒;9、環形底部;10、欄柵;11、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4所示,子母式快速移植設備,包括移植盆1、子種植杯2和母種植杯3,所述移植盆1上設置有若干個容納凹槽4,所述母種植杯3固定插設于種植槽5內,所述子種植杯2內種植有植物6;在移植之前,所述子種植杯2插設于所述母種植杯3內;在需要移植的時候,所述子種植杯2從母種植杯3內換置于所述容納凹槽4內;所述子種植杯2和母種植杯3為相同形狀大小的杯體,并且在杯體的側面和底面都設置有透氣透水的欄柵7。子種植杯2和母種植杯3只是根據使用功能作為區分,母種植杯3為固定不動的,而子種植杯2為可移動的。
其中,所述種植槽5內設置有陶粒8,并挖有供所述母種植杯3所插設的坑。所述子種植杯2內設置有陶粒或是有機質8以種植所述植物6。
其中,所述容納凹槽4包括環形底部9和由環形底部9至凹槽開口之間設置的欄柵10,以方便清洗。
其中,所述移植盆1的底面設置有分布于相鄰容納凹槽4之間的加強筋11。
以上的實施例只是在于說明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