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菌菇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菌菇種植架。
背景技術:
通常菌菇的種植都會有一個專門的菇房,為了充分的節約空間,在菇房內都會搭建多層的支撐架,然后將培養基放在支撐架上,支撐架往往較高,農戶在放置培養基、管理出菇、采摘菌菇和清理培養基的過程中,都需要爬高處理,不僅操作不便,農戶的勞動強度大,甚至會威脅到農戶的人身安全。
因此,如何對現有的菌菇種植架進行改進,使其克服上述缺陷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菌菇種植架,其種植框架可升降,能充分利用菇房空間,農戶種植、管理菌菇無需爬高,勞動強度小,工作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菌菇種植架,包括兩排豎直且平行設置的若干根立柱、與所述立柱滑動連接的多層種植框架、鋪設在所述種植框架上的網架、可升降最頂端的所述種植框架的升降裝置,所述相鄰種植框架之間設置有柔性連接機構。
所述立柱為四根且呈矩形布置,所述種植框架包括分別套設在所述立柱上的四根滑動套筒、設置在相鄰的所述滑動套筒之間的橫桿,所述滑動套筒上沿軸向布置有兩個帶孔的固定耳。
所述滑動套筒的長度為30~50cm。
所述柔性連接機構包括拉索及設置在所述拉索兩端的吊鉤,所述吊鉤與所述固定耳相配合。
所述吊鉤為防脫鉤。
所述升降裝置為舉升機。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菌菇種植架,其立柱為四根且呈矩形布置,種植框架包括分別套設在立柱上的四根滑動套筒、設置在相鄰的滑動套筒之間的橫桿,滑動套筒上沿軸向布置有兩個帶孔的固定耳。采用此種技術方案,滑動套筒可沿立柱滑動,網架搭設在橫桿上,帶孔的固定耳可用來固定柔性連接機構。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菌菇種植架,其滑動套筒的長度為30~50cm。采用此種技術方案,當種植框架完全放下時,相鄰種植框架的滑動套筒相互抵連,可保證相鄰種植框架上的橫梁之間有足夠的空間,以保證放置在網架上的培養基及菌菇不會被壓到,裝置可靠性高。
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菌菇種植架,其柔性連接機構包括拉索及設置在拉索兩端的吊鉤,吊鉤與固定耳相配合。采用此種技術方案,使用柔性連接機構時僅需將吊鉤勾住固定耳或從固定耳上取下,使用方便。
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菌菇種植架,其吊鉤為防脫鉤。采用此種技術方案,在使用過程中若不人為取下吊鉤,吊鉤不會輕易從固定耳上脫落,避免種植架在使用過程中垮塌造成損失。
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菌菇種植架,其升降裝置為舉升機。采用此種技術方案,使用方便,裝置可靠性高。
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菌菇種植架,設置有多層與立柱滑動連接的種植框架,且設置有可升降最頂端的所述種植框架的升降裝置,相鄰種植框架之間設置有柔性連接機構,在使用時,在網架上碼放好培養基后啟動升降裝置可將頂端的種植框架向上抬升,多個柔性連接機構從上之下依次受力,將下方的種植框架依次向上抬升,直至合適高度,所有的柔性連接結構均展開,升降裝置關閉并保持在該高度,需要采摘或管理均菇時啟動升降裝置將種植框架依次放下即可,整個種植過程農戶無需爬高,勞動強度小,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A處局部放大示意圖。
其中,立柱1,種植框架2,滑動套筒21,橫桿22,固定耳23,網架3,升降裝置4,柔性連接機構5,拉索51,吊鉤52。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菌菇種植架,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包括兩排豎直且平行設置的若干根立柱1、與立柱1滑動連接的多層種植框架2、鋪設在種植框架2上的網架3、可升降最頂端的種植框架2的升降裝置4,相鄰種植框架2之間設置有柔性連接機構5。在使用時,在網架3上碼放好培養基(圖中未畫出)后啟動升降裝置4可將頂端的種植框架2向上抬升,多個柔性連接機構5從上之下依次受力,將下方的種植框架2依次向上抬升,直至合適高度,所有的柔性連接結構均5展開,升降裝置4關閉并保持在該高度,需要采摘或管理均菇時啟動升降裝置4將種植框架2依次放下即可,整個種植過程農戶無需爬高,勞動強度小,工作效率高。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立柱1為四根且呈矩形布置,種植框架2包括分別套設在立柱1上的四根滑動套筒21、設置在相鄰的滑動套筒21之間的橫桿22,滑動套筒21上沿軸向布置有兩個帶孔的固定耳23,滑動套筒21可沿立柱1滑動,網架3搭設在橫桿22上,帶孔的固定耳23可用來固定柔性連接機構5。滑動套筒21的長度為30~50cm,當種植框架2完全放下時,相鄰種植框架2的滑動套筒21相互抵連,可保證相鄰種植框架21上的橫梁22之間有足夠的空間,以保證放置在網架3上的培養基及菌菇不會被壓到,裝置可靠性高。柔性連接機構5包括拉索51及設置在拉索51兩端的吊鉤52,吊鉤52與固定耳23相配合,使用柔性連接機構5時僅需將吊鉤52勾住固定耳23或從固定耳23上取下,使用方便,拉索51的長度可根據需求調整。升降裝置4為舉升機,使用方便,裝置可靠性高。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