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金線蓮種植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金線蓮種植自動化大棚。
背景技術:
蘭花宜種植于空氣流通的環境,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長,35℃以上生長不良,5℃以下的嚴寒會影響其生長力,這時,蘭花常處于休眠狀態,如氣溫太高加上陽光曝曬則一兩天內即出現葉子灼傷或枯焦,如氣溫太低又沒及時轉移進屋里,則會出現凍傷的現象,金線蓮有很高的藥用效果,可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潤肺止咳,用于咯血、咳嗽痰喘、小便澀痛、消渴、乳糜尿、小兒急驚風,對口瘡、心臟病、毒蛇咬傷也有明顯的效果,目前,野生金線蓮日益減少,人工種植迫在眉睫。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線蓮種植自動化大棚,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金線蓮種植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金線蓮種植自動化大棚,包括棚體、攝像頭、百葉窗架、溫度傳感器、捕蟲燈、光照傳感器、霧化噴頭、種植槽、支架、濕度傳感器、支柱、百葉窗、電氣控制室、電腦和電扇,所述棚體內部與支柱固定連接,所述攝像頭安裝在百葉窗架上,所述百葉窗架設置在棚體內部,且百葉窗架上端與支柱固定相連,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安裝在支架底部,所述捕蟲燈安裝在百葉窗架上,所述光照傳感器安裝在支柱上,所述霧化噴頭安裝在百葉窗架上,所述支架設置在支柱兩旁,所述百葉窗安裝在百葉窗架上,所述電氣控制室通過電纜與棚內電氣設備相連,且電氣控制室內設置有電腦,所述電扇安裝在棚體的出入口。
優選的,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成組安裝,除安裝在支架底部外,在支柱上也安裝一組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攝像頭以支柱成線對稱分布,支柱兩側各一個攝像頭。
優選的,所述霧化噴頭延百葉窗架等間距分布。
優選的,所述種植槽在支架上方并排放置兩個,且種植槽在支柱的一側并排放置三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金線蓮種植自動化大棚設有電氣控制室,其內部配有一臺電腦,通過收集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和光照傳感器的信息,并設置溫度濕度等上下限數值,若超出或低于該數值則進行報警,通知工作人員,值班人員可在電腦上進行霧化噴頭、百葉窗、捕蟲燈和電扇的開停、速度快慢等因素進行調節,直至適合金線蓮生長的最適環境,同時攝像頭可觀察大棚內部的情況,自動化程度高,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增加了金線蓮的的存活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側視圖。
圖中:1、棚體,2、攝像頭,3、百葉窗架,4、溫度傳感器,5、捕蟲燈,6、光照傳感器,7、霧化噴頭,8、種植槽,9、支架,10、濕度傳感器,11、支柱,12、百葉窗,13、電氣控制室,14、電腦,15、電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金線蓮種植自動化大棚,包括棚體1、攝像頭2、百葉窗架3、溫度傳感器4、捕蟲燈5、光照傳感器6、霧化噴頭7、種植槽8、支架9、濕度傳感器10、支柱11、百葉窗12、電氣控制室13、電腦14和電扇15,棚體1內部固定連接有支柱11,攝像頭2安裝在百葉窗架3上,且攝像頭3以支柱11成線對稱分布,支柱11兩側各一個攝像頭3,百葉窗架3設置在棚體1內部,且百葉窗架3上端與支柱11固定相連,溫度傳感器4和濕度傳感器10成組安裝,除安裝在支架9底部外,在支柱11上也安裝一組溫度傳感器4和濕度傳感器10,捕蟲燈5安裝在百葉窗架12上,光照傳感器6安裝在支柱11上,霧化噴頭7安裝在百葉窗架3上,且霧化噴頭7延百葉窗架3等間距分布,種植槽8在支架9上方并排放置兩個,且種植槽8在支柱11的一側并排放置三個,支架9設置在支柱11兩旁,百葉窗12安裝在百葉窗架3上,電氣控制室13通過電纜與棚內電氣設備相連,且電氣控制室13內設置有電腦14,電扇15安裝在棚體1的出入口。
工作原理:在使用金線蓮種植自動化大棚時,電氣控制室13里的電腦14可顯示通過溫度傳感器4、濕度傳感器10和光照傳感器6傳送過來的數據,并對這些數據設置上下限數值和報警,當傳感器傳送過來的數值低于或高于這些數值時,便會報警提示工作人員進行相關操作,可在電腦上對霧化噴頭7噴水的快慢、電扇15的速度和百葉窗12開啟的大小進行調節,也可對捕蟲燈5進行開停操作,同時,通過攝像頭2可觀察棚體1內部的程度,此外,種植槽8可拆卸,當金線蓮成熟后,可將種植槽8拆下更換土壤。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