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溉器,具體涉及一種沙化土地用的灌溉器。
背景技術:
在沙化土壤上灌溉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其原因是沙子層覆蓋了土壤層,導致在灌溉時,大量水分被沙子吸收以及蒸發,真正到達土壤層的水分含量非常少,只有大量灌溉才能真正滲透到土壤層中,因此浪費大量的水資源,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專門用于沙化土壤的灌溉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主要用于沙化地區的土壤灌溉使用,能夠將水分伸入到沙土層底部并在靠近土壤位置灌溉,使得被沙子吸收的水分降低,灌溉效率更高,土壤水分吸收大大增加的沙化土地用的灌溉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沙化土地用的灌溉器,包括一手柄,手柄的底部垂直設置一支撐板,支撐板的下端垂直設置一組以上的排水機構,所述排水機構包括一活塞桿、一插管以及一輸水管,所述插管的頂部開口,活塞桿插入于插管中,插管中間具有一個儲水腔,活塞桿的底部具有一活塞,活塞密封整個儲水腔,活塞桿的頂部垂直連接支撐板,插管的上端一側設置一接口,接口連接輸水管,各輸水管的輸入端連接外部水源,插管的底部設置有尖刺部,所述尖刺部的外部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出水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出水閥的截面形狀呈直角三角形,其斜邊面正對水平面,出水閥的上端面設置有一出水口,出水口與儲水腔相通。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出水口的上端開口端通過一隔離網密封。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插管的外側端均設置一固定塊,固定塊設置于同一側,固定塊的左右側貫穿設置有一個通槽,穿過各固定塊中間的通槽設置一根踏板,踏板的兩端分別伸出于固定塊的外側兩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沙化地區的土壤灌溉使用,能夠將水分伸入到沙土層底部并在靠近土壤位置灌溉,使得被沙子吸收的水分降低,灌溉效率更高,土壤水分吸收大大增加。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所示,包括一手柄4,手柄4的底部垂直設置一支撐板3,支撐板3的下端垂直設置一組以上的排水機構,排水機構包括一活塞桿5、一插管11以及一輸水管2,插管11的頂部開口,活塞桿5插入于插管11中,插管11中間具有一個儲水腔7,活塞桿5的底部具有一活塞6,活塞6密封整個儲水腔7,活塞桿5的頂部垂直連接支撐板3,插管11的上端一側設置一接口1,接口1連接輸水管2,各輸水管2的輸入端連接外部水源,插管11的底部設置有尖刺部12,尖刺部12的外部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出水閥9。
本實施例中,出水閥9的截面形狀呈直角三角形,其斜邊面正對水平面,出水閥9的上端面設置有一出水口,出水口與儲水腔相通,出水口的上端開口端通過一隔離網(未圖示)密封。將各插管順著底部的尖刺部插入于沙子中,由于出水閥呈直角三角形狀,因此能夠更加省力的插入于沙子中,并接近土壤層。出水口通過隔離網密封,防止沙子進入到出水口中堵塞出水口。
本實施例中,插管11的外側端均設置一固定塊13,固定塊13設置于同一側,固定塊13的左右側貫穿設置有一個通槽,穿過各固定塊中間的通槽設置一根踏板8,踏板8的兩端分別伸出于固定塊13的外側兩端。
澆灌時,將各輸水管與自來水管連接,為儲水腔注水,抬起整個手柄,將其移動至澆灌位置,此時將其輕輕放置于地面上,用腳踩踏踏板,將各插管全部插入至沙子內部,然后用手下壓手柄,各活塞桿帶動活塞下壓,將儲水腔內的水從出水閥壓出,實現對于沙子內部的澆灌,水可馬上滲入到土壤中,減少風化以及被沙子吸收的問題。一次灌溉完成,抬起手柄,即可將各插管從沙子中拔出,由于為沙子,因此使用的力不用太大。該裝置能夠有效應用于沙化地區的土壤灌溉,同比其它的灌溉裝置要大大節約用水量,由于為人工操作,因此更適用于家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沙化地區的土壤灌溉使用,能夠將水分伸入到沙土層底部并在靠近土壤位置灌溉,使得被沙子吸收的水分降低,灌溉效率更高,土壤水分吸收大大增加。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