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現代農業裝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作業平衡穩定的純電動微耕機,其主要利用該微耕機的架構實現純電動微耕機在作業運行中平衡穩定和易操控性。
背景技術:
由于溫室大棚受空間的限制,大型整地機械無法作業,在棚內地表修整機械化程度較低,大多數仍以人力為主,勞動強度較大,效率非常低,阻礙了設施農業的發展。增加了作物生產成本。
而現在棚內普遍使用的微耕機,其動力系統多為汽油機或柴油機,在溫室大棚作業時會產生污染和油耗。
現有的微耕機在進行旋耕作業時振動較大,機器受土壤反力的作用下會產生振動。若一側土壤較虛另一側較實,將使左右輪作業相對不均衡,并導致機器行進中失去平衡,經常會出現難以控制的狀況,而整體改進微耕機的動力和傳動系統因相對成本和現有技術成熟度等不具可行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作業平衡穩定的純電動微耕機,其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上述中所提出的問題,其主要利用該微耕機的架構實現純電動微耕機在作業運行中平衡穩定和易操控性。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基于作業平衡穩定的純電動微耕機,包括機架架構以及承載在該機架架構上的電動機和換擋減速箱,機架架構的后部安裝人工扶手,在機架架構下方設置有與換擋減速箱相連接的蝸桿傳動機構,在該蝸桿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安裝有作業輪,在電動機與換擋減速箱的上方安裝有蓄電電源,在機架架構前部下方設置至少一個支撐導向裝置,在機架架構后部下方設置至少兩個支撐平衡裝置。
優先的,支撐導向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架構上的導向支撐桿,安裝在該導向支撐桿端部的導向輪,所述的導向支撐桿與機架架構構成的角度不小于90度。
優先的,支撐導向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架構上的支撐桿及安裝在支撐桿末端的支撐滑板,所述的支撐桿至少一個。
優先的,支撐導向裝置由導向型弧形支撐滑板構成,所述的弧形支撐滑板至少一個。
優先的,支撐平衡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架構上的跟隨型支撐桿及安裝在支撐桿末端的跟隨型支撐滑板,所述的跟隨型支撐桿至少一個。
在所述的機架架構下方安裝有與作業輪對應配合的擋板。
在所述的機架架構的上部設置有防護外殼。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如下:
1)在機架架構前部下方設置的至少一個支撐導向裝置,其主要起支撐整體的作用,此外導向支撐桿與機架架構構成的角度不小于90度,即向外延伸,其能夠使導向輪或者支撐滑板或者弧形支撐滑桿起到導向的作用;在機架架構后部下方設置至少兩個支撐平衡裝置,其除了起到支撐作用之外,還能夠起到平衡的作用,由于與前部的支撐導向裝置不同,后方的土地已經是作業完成的相對比較虛或者被粉碎的狀況,因此裝配為跟隨型弧形支撐滑板,防止深陷其中;前部的支撐導向裝置面向的是未經過作業的地面,其相對比較硬實,對應的設置為導向輪或者支撐滑板或者弧形支撐滑桿與地面接觸及支撐,其中弧形支撐滑桿設置為弧形結構,除了起到支撐的作用之外,還能夠起到一定的減震作用。
2)本實用新型裝配的純電力能源進行動力驅動,節能環保零排放,動力足夠噪音低。
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小、操作方便重量輕,使用時間長久穩定,特別適合在各種大棚或復合套種等田地中作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三。
圖4為同類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機架架構1,電動機2,換擋減速箱3,人工扶手4,蝸桿傳動機構5,作業輪6,蓄電電源7,導向支撐桿8,導向輪9,支撐桿10,支撐滑板11,導向型弧形支撐滑板12,跟隨型支撐滑板13,擋板14,防護外殼15,跟隨型支撐桿16。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基于作業平衡穩定的純電動微耕機,包括機架架構1以及承載在該機架架構上的電動機2和換擋減速箱3,機架架構的后部安裝人工扶手4,在機架架構下方設置有與換擋減速箱相連接的蝸桿傳動機構5,在該蝸桿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安裝有作業輪6,在電動機與換擋減速箱的上方安裝有蓄電電源7,在機架架構前部下方設置至少一個支撐導向裝置,在機架架構后部下方設置至少兩個支撐平衡裝置。
其中支撐導向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架構上的支撐桿10及安裝在支撐桿末端的支撐滑板11,所述的支撐桿為兩個。
其中支撐平衡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架構上的跟隨型支撐桿16及安裝在支撐桿末端的跟隨型支撐滑板13,所述的跟隨型支撐桿為一個,該支撐平衡裝置為兩個。
在所述的機架架構下方安裝有與作業輪對應配合的擋板14。
在所述的機架架構的上部設置有防護外殼15。
實施例二:如圖2所示,基于作業平衡穩定的純電動微耕機,包括機架架構1以及承載在該機架架構上的電動機2和換擋減速箱3,機架架構的后部安裝人工扶手4,在機架架構下方設置有與換擋減速箱相連接的蝸桿傳動機構5,在該蝸桿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安裝有作業輪6,在電動機與換擋減速箱的上方安裝有蓄電電源7,在機架架構前部下方設置至少一個支撐導向裝置,在機架架構后部下方設置至少兩個支撐平衡裝置。
其中支撐導向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架構上的導向支撐桿8,安裝在該導向支撐桿端部的導向輪9,所述的導向支撐桿與機架架構構成的角度不小于90度;該支撐導向裝置為一個,其安裝在機架架構前部中間位置的下方。
其中支撐平衡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架構上的跟隨型支撐桿16及安裝在支撐桿末端的跟隨型支撐滑板13,所述的跟隨型支撐桿為一個,該支撐平衡裝置為兩個。
在所述的機架架構下方安裝有與作業輪對應配合的擋板14。
在所述的機架架構的上部設置有防護外殼15。
實施例三:如圖3所示,基于作業平衡穩定的純電動微耕機,包括機架架構1以及承載在該機架架構上的電動機2和換擋減速箱3,機架架構的后部安裝人工扶手4,在機架架構下方設置有與換擋減速箱相連接的蝸桿傳動機構5,在該蝸桿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安裝有作業輪6,在電動機與換擋減速箱的上方安裝有蓄電電源7,在機架架構前部下方設置至少一個支撐導向裝置,在機架架構后部下方設置至少兩個支撐平衡裝置。
其中支撐導向裝置由導向型弧形支撐滑板12構成,所述的弧形支撐滑板為一個。
其中支撐平衡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架構上的跟隨型支撐桿16及安裝在支撐桿末端的跟隨型支撐滑板13,所述的跟隨型支撐桿為一個,該支撐平衡裝置為兩個。
在所述的機架架構下方安裝有與作業輪對應配合的擋板14。
在所述的機架架構的上部設置有防護外殼15。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機架架構前部下方設置的至少一個支撐導向裝置,其主要起支撐整體的作用,此外導向支撐桿與機架架構構成的角度不小于90度,即向外延伸,其能夠使導向輪或者弧形支撐滑桿起到導向的作用;在機架架構后部下方設置至少兩個支撐平衡裝置,其除了起到支撐作用之外,還能夠起到平衡的作用,由于與前部的支撐導向裝置不同,后方的土地已經是作業完成的相對比較虛或者被粉碎的狀況,因此裝配為跟隨型弧形支撐滑板,防止深陷其中;前部的支撐導向裝置面向的是未經過作業的地面,其相對比較硬實,對應的設置為導向輪或者支撐滑板或者弧形支撐滑桿與地面接觸及支撐。
蓄電電源設有通過電源線對其進行充電的充電插口,且內部設置有電池保護模塊。通過本所設置的電動機將動力轉化為機械能,其中電動機與換擋減速箱通過傳輸帶連接,通過換擋減速箱減速,提高了輸出扭矩,經蝸桿傳動機構的傳遞在主軸上輸出不同作業需求的扭矩,并通過作業輪進行不同功能的作業。本實用新型可根據使用功能的不同(例如耕地、除草、開溝、起壟等)來選配所需形狀和型號的作業輪。本實用新型通過換擋減速箱上所配有的控制開關組實現對停車和啟動的控制、以及實現對作業速度的調整。
盡管已經參考優選實施例對該實用新型進行闡述,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可以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不同的修改和變形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