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孵化機,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鴕鳥孵化機蛋盤。
背景技術:
現有孵化機所使用的蛋盤由許多圓形框槽組合而成,每個框槽為一個孵化單元,每個孵化單元放置一顆鴕鳥蛋,而為了保證鴕鳥蛋在孵化機中轉蛋過程不發生晃動,每一個孵化框槽設計大小與鴕鳥蛋的大小相近,以保證鴕鳥蛋可以在孵化框槽內的穩定,但是這種結構的設計,會影響放置在孵化框槽內空氣的流動性,且在孵化機內,會設置多排蛋盤,而蛋盤與蛋盤之間也會影響空氣的流動,。而往往鴕鳥蛋體積都不較大,下端空氣流動性低,很難保證整顆鴕鳥蛋的均勻加熱和加濕,進而影響蛋殼的軟化,很容易造成死胎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鴕鳥孵化機蛋盤。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鴕鳥孵化機蛋盤,包括殼體、蛋槽和通風孔,蛋槽均勻的分布在殼體上,通風孔設置在蛋槽間的縫隙中,所述蛋槽為半球形槽,所述蛋槽的內壁上設有若干支撐桿和若干通孔,所述支撐桿的一端固定在蛋槽的內壁上,另一端均固定有保護塊,所述保護塊的外側設有弧形槽,所述若干保護塊的弧形槽與同一球形面相切,共同形成一個放置鴕鳥蛋的空槽。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蛋槽內設置支撐桿,把鴕鳥蛋支撐起來,保證鴕鳥蛋位于蛋槽內部的部分的濕度和熱度可以和外部的部分相同,保證蛋殼軟化的均勻性,在支撐柱上設置保護塊可以防止蛋殼被支撐柱刺破,且增加蛋殼外部的摩擦,防止在轉蛋過程中轉動,在蛋槽側壁上設有通孔可以保證下方的水蒸氣向上運動的更均勻。
優選的,所述蛋槽底部正下方設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的直徑為蛋槽直徑的三分之一,所述支撐座的上端也設置有保護塊。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蛋槽下方設置支撐座可以起到支撐的作用,由于鴕鳥蛋體積較大,重量較高,下面起到承重作用的支撐座應該具有一定的截面積,以保證保護塊與蛋殼底部的接觸面積,來降低壓強,保證蛋殼不會被刺破。
優選的,所述保護塊采用彈性橡膠材料。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彈性橡膠材料,可以在保護蛋殼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伸縮性,鴕鳥蛋為自然生產的產物,大小不均,彈性橡膠材料的設置,可以適應不同大小的蛋,防止直徑過大或過小放入蛋槽后安防不穩而掉落。
優選的,所述支撐座與通孔的軸心均穿過蛋槽的中心,所述支撐桿的高度均相等,所述保護塊的高度也相等。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支撐做與通孔朝向和高度設置,使支撐桿和保護塊的大小和高度一致,便于生產和加工,節約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鴕鳥孵化機蛋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鴕鳥孵化機蛋盤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鴕鳥孵化機蛋盤的局部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支撐桿與保護塊的結構是示意圖。
附圖標記:1、殼體;2、蛋槽;3、通風孔;4、支撐桿;5、通孔;6、保護塊;7、弧形槽;8、支撐座。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一種鴕鳥孵化機蛋盤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鴕鳥孵化機蛋盤,包括殼體1、蛋槽2和通風孔3,蛋槽2均勻的分布在殼體1上,通風孔3設置在蛋槽2間的縫隙中,所述蛋槽2為半球形槽,所述蛋槽2的內壁上設有若干支撐桿4和若干通孔5,所述支撐桿4的一端固定在蛋槽2的內壁上,另一端均固定有保護塊6,所述保護塊6的外側設有弧形槽7,所述若干保護塊6的弧形槽7與同一球形面相切,共同形成一個放置鴕鳥蛋的空槽。
進一步的,所述蛋槽2底部正下方設有支撐座8,所述支撐座8的直徑為蛋槽2直徑的三分之一,所述支撐座8的上端也設置有保護塊6。
進一步的,所述保護塊6采用彈性橡膠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座4與通孔5的軸心均穿過蛋槽2的中心,所述支撐桿4的高度均相等,所述保護塊6的高度也相等。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