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耕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起壟機的開溝起壟裝置。
背景技術:
起壟機主要適用于薯類、豆類、蔬菜類的田間耕后起壟作業,起壟機具有配套范圍廣、適應能力強等特點,在農業種植領域得到廣泛使用。起壟機通常包括動力牽引機、旋耕裝置以及開溝起壟裝置等構件,現有的開溝起壟裝置通常為一體式結構,無法快速調整開溝的深度和起壟寬度,而一些具備起壟寬度調整的開溝起壟裝置則普遍存在結構復雜,調整不便等問題,亟待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可快速調整開溝深度及起壟寬度的起壟機的開溝起壟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起壟機的開溝起壟裝置,包括牽引梁,多套間隔安裝于牽引梁上的起壟組件,以及至少兩套固定安裝于牽引梁上部的高度調節機構;所述高度調節機構包括與牽引梁固定連接的導桿,以及套裝于導桿上且其上設置有緊固螺釘的導管;所述起壟組件包括固定安裝于牽引梁上、與牽引梁平行的導軌,滑動套裝于導軌上、可沿導軌移動并通過第一鎖緊螺栓與導軌固定連接的第一導套,固定安裝于第一導套下部的第一支撐桿,固定安裝于第一支撐桿上的第一起壟弧板,滑動套裝于導軌上、可沿導軌移動并通過第一鎖緊螺栓與導軌固定連接的第二導套,固定安裝于第二導套下部的第二支撐桿,固定安裝于第二支撐桿上的第二起壟弧板;所述第一起壟弧板和第二起壟弧板的相鄰側錯位設置。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撐桿上設置有第一筋板。
優選的是,所述第二支撐桿上設置有第二筋板。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一導套焊接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第二支撐桿與第二導套焊接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其可實現開溝深度及起壟寬度的快速調整,其具有重量輕,可適配各類拖拉機頭及旋耕機,滿足各類作物及各地區的開溝起壟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起壟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圖1-2所示起壟機的開溝起壟裝置,可安裝在大拖拉機的旋耕機后架并帶動,其包括牽引梁1,三套間隔安裝于牽引梁1上的起壟組件,以及三套固定安裝于牽引梁1上部的高度調節機構;所述高度調節機構包括與牽引梁1固定連接的導桿2,以及套裝于導桿2上且其上設置有緊固螺釘3的導管4;所述起壟組件包括固定安裝于牽引梁1上、與牽引梁1平行的導軌5,滑動套裝于導軌5上、可沿導軌5移動并通過第一鎖緊螺栓6與導軌5固定連接的第一導套7,固定安裝于第一導套7下部的第一支撐桿8,固定安裝于第一支撐桿8上的第一起壟弧板9,滑動套裝于導軌5上、可沿導軌5移動并通過第二鎖緊螺栓10與導軌5固定連接的第二導套11,固定安裝于第二導套11下部的第二支撐桿12,固定安裝于第二支撐桿12上的第二起壟弧板13;所述第一起壟弧板9和第二起壟弧板13的相鄰側錯位設置,確保第一起壟弧板9和第二起壟弧板13能夠部分重疊,實現起壟寬度的調整。
所述第一支撐桿8上設置有第一筋板14,加強與一起壟弧板9的連接強度。
所述第二支撐桿12上設置有第二筋板15,加強與二起壟弧板13的連接強度。
所述第一支撐桿8與第一導套7焊接連接,顯然也可以螺接或者鉚接。
所述第二支撐桿12與第二導套11焊接連接,顯然也可以螺接或者鉚接。
起壟弧板是弧形且可調前后傾角大小;第一支撐桿及第二支撐桿長度根據需要進行制造,并在導軌上可左右移動調節。
使用時,將導管與動力設備的機架固定連接,通過調整導桿與導管的相對位置實現開溝深度的調整,通過調整第一導套與第二導套在導軌上的相對位置,實現起壟寬度的快速調整。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