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多功能大蒜種植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45605閱讀:374來源:國知局
多功能大蒜種植機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大蒜種植機,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可確保蒜瓣以發芽端朝上的形式落入泥土之中的多功能大蒜種植機。



背景技術:

大蒜機械化種植是我國大蒜生產過程中的難題之一。大蒜是我國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其種植面積、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國內大蒜種植的現狀主要靠蒜農手工種植,少量是半機械化種植,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下,種植質量差,機械水平低下,急需代替人工的簡單適用的大蒜種植器械。由此可見,大蒜機械化播種技術旨在針對國內大蒜生產機械化程度不高、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等問題,以大蒜生產過程中機械化栽種的關鍵技術為突破點,研制開發出適應我國大蒜栽種要求的機具,并進行產業化生產,滿足廣大農民要求,提高大蒜機械化水平,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

國內大蒜種植機械技式主要分為三類,第一種為大蒜點播技術,由支架、壓穴輪、挖種總成,種箱,排種槽,傳動輪,定向輪等構成,但靠人力提供動力,勞動強度大。第二種為大蒜播種技術,由蒜種分配機構、播穴管、按種桿組成,但需要人工放入蒜尖向上的蒜瓣,勞動量大且效率低下。第三種為全自動大蒜栽種技術,由動力、供料器、根部向下控制器、開溝器等構成,但蒜瓣入溝后直立率不高且機構復雜。

經過調查發現,大部分農民都希望使用效率較高的農用工具,一部分農民希望使用功能多一點的農用工具,絕大部分農民希望把播種施肥覆土工具結合起來,81﹪的被調查人希望使用自動遙控的噴藥裝置,消費者一般都希望自己可以買一輛功能齊全的大蒜種植機。因此,研究一種適合國內大蒜種植的機具具有非常廣闊的價值和社會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大蒜種植機。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大蒜種植機,包括機架、前輪、后輪、蓄電池、驅動機構和播種機構,前輪、后輪分別設置于機架下方的前端和后端,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和動力軸,動力軸與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機構由料盒、分蒜盤、下蒜盤、導蒜槽和入地管組成,料盒用于存放蒜種,下蒜盤上設置有與料盒的出蒜口相通的下蒜筒,下蒜盤上開設有與下蒜筒相通的第一出口;下蒜盤上由內至外設置有內弧形板和外弧形板,內弧形板、外弧形板上分別開設有便于蒜瓣下落的缺口、第二出口,下蒜盤以第二出口朝下的形式固定于料盒的下方;分蒜盤固定于下蒜盤上,分蒜盤上均勻固定有多個位于內弧形板與外弧形板之間的弧形撥片,弧形撥片用于將第一出口處的單個蒜瓣撥下并輸送至第二出口處;

所述機架上固定有豎向的導向槽板,導向槽板中設置有滑塊,入地管固定于滑塊上,入地管的內部為空腔;所述導蒜槽傾斜設置于支架上,導蒜槽的上端位于第二出口的下方,下端位于入地管的上方,導蒜槽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對蒜瓣進行調向的凸肋;機架的上部固定有與入地管相連接的拉簧,拉簧具有使入地管上移的趨勢,入地管的下端鉸接有兩個尖頭半片,兩尖頭半片經拉桿與機架相連接,尖頭半片下移時拉桿使其張開,以便蒜瓣落入泥土之中;入地管上固定有擋桿,動力軸上固定有對擋桿進行周期性施壓的撥桿,以便動力軸轉動過程中,入地管上下往復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大蒜種植機,所述機架由上支架、中支架、下支架、豎支架和斜支架組成,上支架、中支架和下支架均固定于豎支架上,斜支架以下端傾斜向前的形式固定于上支架和中支架上;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中間軸、驅動軸、輪軸,動力軸上固定有第一小鏈輪,中間軸上固定有第一大鏈輪和第二小鏈輪,驅動軸上固定有第二大鏈輪和傳遞鏈輪,第一小鏈輪與第一大鏈輪經第一鏈條相連接,第二小鏈輪與第二大鏈輪相連接,以實現減速傳動;所述輪軸的兩端轉動設置于斜支架上,前輪固定于輪軸上,輪軸上固定有驅動鏈輪,料盒設置于上支架上,料盒的下方設置有與分蒜盤相固定的播蒜軸,播蒜軸上固定有播蒜鏈輪,所述傳遞鏈輪、驅動鏈輪、播蒜鏈輪經第三鏈條相傳動,以驅使種植行走和下蒜。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大蒜種植機,所述分蒜盤上弧形撥片的數量為5個,動力軸的轉動角速度與播蒜軸的轉動角速度之比為5:1,以保證蒜瓣的下落個數與入地管的入地次數相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大蒜種植機,還包括由轉向電機、轉向軸和連桿組成的轉向機構,所述后輪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后輪鉸接于機架下端兩側,連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后輪相固定,連桿的中部固定有驅動塊,驅動塊上開設有豎向槽,轉向軸的一端與轉向電機的輸出相連接,另一端固定有L形搖桿,L形搖桿伸入至豎向槽中。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大蒜種植機,包括由藥桶、抽液泵和噴藥管組成的噴藥機構,藥桶固定于機架的上部,抽液泵固定于機架的下部,噴藥管固定于機架下部的后端,噴藥管上設置有若干噴頭,抽液泵的進口、出口經輸液管分別與藥桶、噴藥管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大蒜種植機,包括由施肥電機和肥料管組成的施肥機構,所述料盒中設置有隔板,隔板將料盒分隔為存儲蒜種的蒜盒和存儲肥料的肥料盒,施肥電機設置于肥料盒的下方,肥料盒下方開口上設置有開槽的物料軸,物料軸與施肥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大蒜種植機,所述入地管下端的內表面上固定有對蒜瓣調向的刷毛。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大蒜種植機,通過設置由料盒、分蒜盤、下蒜盤、導蒜槽、入地管組成的播種機構,分蒜盤上的弧形撥片將下蒜盤第一出口處的蒜瓣一個一個地分離出來,蒜瓣落入導蒜槽上之后經其上的凸肋實現“調向”作用,使得蒜瓣以發芽端朝向的形式落入入地管中,入地管中的刷毛對下落的蒜瓣再次“調向”,確保了蒜瓣以發芽端朝上的形式落入泥土之中,解決了大蒜機械種植時很難確保發芽端朝上的問題,實現了大蒜的機械種植,提高了大蒜播種效率,節省了人力物力,有益效果顯著,適于應用推廣。

同時,通過設置轉向機構、噴藥機構和施肥機構,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大蒜種植機不僅實現了大蒜的機械種植,而且還可同時進行噴藥、施肥,提高了大蒜種植效率的同時,還完成了噴藥、施肥作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大蒜種植機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大蒜種植機的后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大蒜種植機的俯視圖;

圖4、圖5均為本實用新型中播種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分蒜盤與下蒜盤相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下蒜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分蒜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導蒜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中轉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支架,2中支架,3下支架,4豎支架,5斜支架,6前輪,7后輪,8蓄電池,9驅動電機,10動力軸,11中間軸,12驅動軸,13輪軸,14播蒜軸,15第一小鏈輪,16第一大鏈輪,17第二小鏈輪,18第二大鏈輪,19傳遞鏈輪,20第一鏈條,21第二鏈條,22第三鏈條,23料盒,24分蒜盤,25下蒜盤,26下蒜筒,27導蒜槽,28導向槽板,29滑塊,30入地管,31漏斗,32拉桿,33拉簧,34尖頭半片,35外弧形板,36內弧形板,37第一出口,38第二出口,39弧形撥片,40凸肋,41刷毛,42擋桿,43撥桿,44轉向電機,45轉向軸,46 L形搖桿,47驅動塊,48連桿,49豎向槽,50藥桶,51抽液泵,52噴藥管,53噴頭,54輸液管,55蒜盒,56肥料盒,57施肥電機,58肥料管,59犁鏵,60滾輪,61分重輪,62驅動鏈輪,63播蒜鏈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分別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大蒜種植機的主視圖、后視圖和俯視圖,其由機架、驅動機構、轉向機構、播種機構、噴藥機構和施肥機構組成,機架起固定和支撐作用,所示的機架由上支架1、中支架2、下支架3、豎支架4和斜支架5組成,上支架1、中支架2和下支架3均固定于豎支架4上,斜支架5以下端朝向的形式固定于上支架1和中支架2上。斜支架5的下端設置有可進行自由轉動的輪軸13,輪軸13上固定有前輪6,下支架3后端的兩側鉸接有后輪7,在驅動機構的帶動作用下,可驅使前輪進行轉動,以實現大蒜種植機的行走。轉向機構可驅使后輪7進行轉動,以實現大蒜種植機的轉向功能。

所示的播種機構由料盒23、分蒜盤24、下蒜盤25、下蒜筒26、導蒜槽27、入地管30和兩個尖頭半片34組成,如圖4和圖5所示,給出了本實用新型中播種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給出了本實用新型中分蒜盤與下蒜盤相配合的結構示意圖,圖7和圖8分別給出了本實用新型中下蒜盤和分蒜盤的結構示意圖,料盒23用于存儲待播種的蒜瓣,所示的分蒜盤24與下蒜盤25均為圓形,且相互配合下一起,分蒜盤24上開設有固定于播蒜軸14上的軸孔。下蒜筒26固定于下蒜盤25上,下蒜筒26的上端與料盒23的出蒜口相通,下蒜盤25上開設有與下蒜筒26的下端相通的第一出口37,以便下蒜筒26中蒜瓣經第一出口37落下。

所示下蒜盤25由內至外依次設置有內弧形板36和外弧形板35,內弧形板36上開設有便于第一出口37中的蒜瓣落出的缺口,外弧形板35上開設有第二出口38,下蒜盤25以第二出口38朝下的形式固定于料盒23的下方。分蒜盤24的四周固定有多個(實施例中為5個)弧形撥片39,弧形撥片39的內側為僅能容納一個蒜瓣的空腔。當分蒜盤24與下蒜盤25配合之后,分蒜盤24上的弧形撥片39恰好位于內弧形板36與外弧形板35之間,這樣,在分蒜盤24隨播蒜軸14轉動的過程中,當弧形撥片39運動至第一出口37的位置時,恰好將第一出口37位置處的一個蒜瓣阻擋下來,并帶動其運動至第二出口38位置處,蒜瓣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經第二出口38落出。

所示的導蒜槽27設置于料盒23的下方,如圖9所示,給出了本實用新型中導蒜槽27的結構示意圖,所示導蒜槽27的底部設置有多個(本實施例中為3個)凸肋40。導蒜槽27不僅在長度方向上上、下傾斜設置,而且還在寬度方向上傾斜設置,導蒜槽27的上端位于第二出口38的下方,由第二出口38落下的蒜瓣在導蒜槽27中下滑的過程中,由于蒜瓣重心偏下,隨著蒜瓣下滑會使其發芽端朝上,實現了蒜瓣的“調向”功能,蒜瓣的調向為后續的自動種植提供了保證。

機架上固定有沿豎向方向的導向槽板28,導向槽板28中為豎向的導向槽,導向槽中設置有滑塊29,入地管30固定于滑塊29上,這樣就使得入地管30可沿導向槽板28上、下運動。所示導蒜槽27的下端位于入地管30的上方,為了確保導蒜槽27上滑落的蒜瓣落入入地管30中,可在入地管30的上端開口與導蒜槽27之間設置一個漏斗31。所示入地管30下端的內表面上設置有刷毛41,當蒜瓣在入地管30中下落的過程中,由于刷毛41對蒜瓣發芽端的阻擋作用以及蒜瓣重心靠下的影響,進一步確保了入土的蒜瓣發芽一端朝上。

所示入地管30的頂端經拉簧33與支架的頂部相連接,在拉簧33對入地管30的拉力作用下,使入地管30始終具有靠近漏斗31的趨勢,以實現入地管30的回位。所示的兩個尖頭半片34鉸接于,入地管30的底端,兩尖頭半片34均通過拉桿32與機架的上部相連接。入地管30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擋桿42,擋桿42沿水平方向設置;動力軸10上固定有撥桿43,當撥桿43隨動力軸10轉動的過程中,可驅使擋桿42向下運動。當撥桿43不對擋桿42作用時,入地管30在拉簧33的作用下處于最上端,此時兩尖頭半片34處于閉合狀態,其底部的尖頭可實現入地功能。在撥桿43驅使擋桿42向下運動的過程中,會驅使入地管30下移,同時尖頭半片34實現入地功能,在尖頭半片34入地之后,在拉桿32的作用下兩尖頭半片34逐漸打開,以便蒜瓣以發芽端朝上的形式深入泥土之中,實現大蒜的種植。

如圖10所示,給出了本實用新型中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所示的驅動機構由驅動電機9、動力軸10、中間軸11、驅動軸12、輪軸13和播蒜軸14組成,所示動力軸10的兩端經軸承固定于豎支架4上,中間軸11和驅動軸12的兩端均通過軸承固定于中支架2上,輪軸13的兩端經軸承固定于斜支架5上,以保證動力軸10、中間軸11、驅動軸12和輪軸13的自由轉動,播蒜軸14與分蒜盤24相固定。動力軸10與驅動電機9的輸出端相連,以便驅動電機9驅使動力軸10進行轉動。

所示的動力軸10上固定有第一小鏈輪15,中間軸11上固定有第一大鏈輪16和第二小鏈輪17,驅動軸12上固定有第二大鏈輪18和傳遞鏈輪19,第一小鏈輪15與第一大鏈輪16經第一鏈條20相傳動,第二小鏈輪17與第二大鏈輪18經第二鏈條21相傳動,這樣就實現了動力軸10至驅動輪12的減速傳動。所示輪軸13上固定有驅動鏈輪62,播蒜軸14上固定有播蒜鏈輪63,傳遞鏈輪19、驅動鏈輪62和播蒜鏈輪63經第三鏈條22傳動連接,所示斜支架5的上端還設置有滾輪60,滾輪60可實現對第三鏈條22的限位。在分蒜盤24上設置5個弧形撥片39的情況下,應保證動力軸10的轉動角速度與播蒜軸14的轉動角速度的比值為5:1,以便入地管30每入地一次均可播種一個蒜瓣。

圖1、圖2和圖3中所示的噴藥機構由藥桶50、抽液泵51和噴藥管52組成,藥桶50固定于上支架1上,抽液泵51固定于下支架3的中部,噴藥管52固定于下支架3的后端,噴藥管52的下方設置有多個噴頭53,抽液泵51的進口與藥桶50相通,出口與噴藥管52的相通,以便抽液泵51將藥桶50中的農藥抽出,經噴頭53噴灑。所示料盒23中設置有隔板,隔板將其分隔為蒜盒55和肥料盒56,蒜盒55用于存儲待種植的蒜瓣,肥料盒56用于存放肥料,肥料盒56、肥料管58和施肥電機57形成施肥機構,施肥電機57位于肥料盒56的下方,肥料盒56下方的開口上設置有開槽的物料軸,物料軸與施肥電機57的輸出軸相固定。肥料管58的上端位于物料軸的下方,下端固定于機架的下方。所示肥料管58出口前端的機架上還固定有犁鏵59,犁鏵59開溝后施加肥料。

如圖11所示,給出了本實用新型中轉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所示的轉向機構由轉向電機44、轉向軸45、L形搖桿46和連桿48組成,轉向電機44固定于下支架3上,轉向軸45的后端與轉向電機44的輸出軸相固定,前端與L形搖桿46相固定。兩后輪7的支架經連桿48相連接,驅動塊47固定于連桿48的中央,驅動塊47上開設有豎向槽49,L形搖桿46輸入至豎向槽49中,在轉向電機44驅使L形搖桿46沿不同方向轉動的過程中,可驅使后輪7進行左右擺動,進而實現轉向功能。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泽县| 稻城县| 沂南县| 伽师县| 紫金县| 文山县| 夏邑县| 淮南市| 萨嘎县| 门头沟区| 玛纳斯县| 新安县| 乳山市| 株洲县| 绍兴县| 万全县| 四川省| 丰镇市| 若羌县| 绥化市| 浪卡子县| 娄底市| 集贤县| 弥勒县| 台东县| 昌乐县| 白河县| 宝清县| 普宁市| 屏边| 柘荣县| 石嘴山市| 湖南省| 崇信县| 固镇县| 德安县| 鄂州市| 同心县| 贵德县| 榕江县|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