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海草播種和植苗裝備,具體涉及一種鏟尖張合控制機構及植種鏟總成及海草植種機械。
背景技術:
1、海草在海洋生態環境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通常在淺海近海岸地域種植,種植方式有直接播種法和育苗移栽法。目前,海草種植無論是播種還是栽苗通常都是依賴人工,因此只能在淺海海岸種植地域退潮露出地面時才能作業,種植時間局限性很大,因此當前公司著力于開發能夠不受海岸淺水水域影響而進行高效植種作業的機械設備。
2、目前,對于機械化的海草植種作業而言,通常是采用長管主體結構配合底部鏟尖的張合動作進行海草種的輸送種植或海草苗的輸送栽苗,在設備開發過程中發明人發現,海草種或海草苗的根部落入鏟尖鏟出的種植坑之后向上拔出鏟尖的過程中會導致翻開的土壤比較松動,由此會導致海草種或海草苗的根部受到海水的沖刷作用而流失,針對這種情況發明人考慮采用壓土板在拔鏟過程中對翻起的土壤進行抵壓,但是壓土板對鏟尖插入水下地面側方的土壤進行抵壓會導致鏟尖難以順利張開翻起土壤,因此,如何使壓土板和鏟尖張合結構共存是當前設備開發面臨的一大難題,亟需尋求解決辦法。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鏟尖張合控制機構、植種鏟總成及海草植種機械,旨在解決壓土板影響鏟尖張合動作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鏟尖張合控制機構,用于控制植種鏟的鏟尖張合動作,鏟尖包括定鏟和動鏟,動鏟與植種鏟的主體鉸接以獲得擺動自由度;植種鏟靠近其鏟尖的部位設有限位板和壓土板,限位板固定連接于植種鏟且位于定鏟的側方,壓土板上下滑動連接于植種鏟且位于動鏟的側方;鏟尖張合控制機構包括控制手柄、控制拉線,以及擺臂;控制手柄連接于植種鏟的頂部握柄位置,控制拉線的一端與控制手柄連接,另一端與動鏟連接,擺臂固定于動鏟并向斜下方延伸;其中,在動鏟閉合且壓土板滑動至與定鏟齊平時,控制手柄向控制拉線施加牽引力以帶動動鏟張開,擺臂的延伸端隨之擺動并向上頂推壓土板,以使壓土板高于限位板。
3、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擺臂的下端設有滾輪,壓土板上設有避讓槽;其中,在動鏟閉合時,避讓槽用于避讓滾輪,在壓土板滑動至與定鏟齊平時,擺臂基于動鏟的張開動作而帶動滾輪滾壓于壓土板的底面。
4、一些實施例中,壓土板上連接有軌道塊,軌道塊蓋設于避讓槽遠離動鏟的一端;其中,在動鏟閉合時,軌道塊位于滾輪遠離動鏟的側方;在動鏟張開時,滾輪伸入避讓槽并向上滾壓頂推軌道塊。
5、示例性的,軌道塊朝向動鏟的一側上下邊角均設有倒角或圓角。
6、舉例說明,壓土板上間隔分布有多個滑桿,各個滑桿分別與植種鏟的本體上下滑動連接,且各個滑桿上均套設有彈性元件,彈性元件用于向壓土板施加向下的彈性力。
7、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動鏟的上邊緣設有第一連接耳;植種鏟位于第一連接耳正上方的位置設有第二連接耳,控制拉線的一端穿過第二連接耳并與第一連接耳連接,控制拉線上套設有彈性頂推件,彈性頂推件位于第一連接耳和第二連接耳之間。
8、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連接耳靠近動鏟的一端設有向上延伸的鉸座,鉸座與植種鏟的主體鉸接;第一連接耳遠離動鏟的一端與擺臂的上端固定連接,第一連接耳的底壁連接有支撐筋,支撐筋與擺臂的下端連接。
9、示例性的,控制手柄與握柄靠近植種鏟的主體的部位鉸接,控制拉線的上端設有連接柱,控制手柄沿其長度方向間隔分布有多個連接孔,連接柱與其中一個連接孔螺接固定。
1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鏟尖張合控制機構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鏟尖張合控制機構,利用限位板能夠限制鏟尖插入水下地面的深度,從而精準控制海草植種深度,隨著鏟尖下插過程壓土板在水下地面的頂推作用下相對于限位板向上滑動,直至限位板與水下地面抵觸即插入到位,此時壓土板與限位板由于均抵壓在水下地面而處于平齊狀態,然后通過控制手柄帶動控制拉線牽引動鏟,擺臂伴隨著動鏟的張開動作而向上頂推壓土板,從而使壓土板在動鏟向上翻起土壤的過程中抬升至高于限位板的位置,避免壓土板抵壓土壤翻起位置而影響動鏟的張開動作,當海草植種完成后釋放控制手柄使壓土板下滑即可將翻起的土壤壓實,從而避免土壤松動而導致植種完成的海草種或海草苗被海水沖走,由此實現壓土板和鏟尖張合動作的兼容,提高海草植種質量。
11、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植種鏟總成,包括上述鏟尖張合控制機構。
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植種鏟總成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植種鏟總成采用了上述鏟尖張合控制機構,能夠在鏟尖插入水下地面到位后通過控制拉線牽引動鏟張開的過程中利用擺桿的擺動而向上頂推壓土板,從而避免壓土板抵壓水下地面而導致動鏟無法翻起土壤的情況,進而確保動鏟能夠順利擺動張開,實現壓土板和鏟尖張合動作的兼容性,提升海草植種質量。
13、第三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海草植種機械,包括上述植種鏟總成。
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海草植種機械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海草植種機械采用了上述植種鏟總成,能夠在鏟尖插入水下地面到位后通過控制拉線牽引動鏟張開的過程中利用擺桿的擺動而向上頂推壓土板,從而避免壓土板抵壓水下地面而導致動鏟無法翻起土壤的情況,進而確保動鏟能夠順利擺動張開,實現壓土板和鏟尖張合動作的兼容性,提升海草植種質量。
1.鏟尖張合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植種鏟的鏟尖張合動作,所述鏟尖包括定鏟和動鏟,所述動鏟與所述植種鏟的主體鉸接以獲得擺動自由度;所述植種鏟靠近其鏟尖的部位設有限位板和壓土板,所述限位板固定連接于所述植種鏟且位于所述定鏟的側方,所述壓土板上下滑動連接于所述植種鏟且位于所述動鏟的側方;所述鏟尖張合控制機構包括控制手柄、控制拉線,以及擺臂;所述控制手柄連接于所述植種鏟的頂部握柄位置,所述控制拉線的一端與所述控制手柄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動鏟連接,所述擺臂固定于所述動鏟并向斜下方延伸;其中,在所述動鏟閉合且所述壓土板滑動至與所述定鏟齊平時,所述控制手柄向所述控制拉線施加牽引力以帶動所述動鏟張開,所述擺臂的延伸端隨之擺動并向上頂推所述壓土板,以使所述壓土板高于所述限位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鏟尖張合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擺臂的下端設有滾輪,所述壓土板上設有避讓槽;其中,在所述動鏟閉合時,所述避讓槽用于避讓所述滾輪,在所述壓土板滑動至與所述定鏟齊平時,所述擺臂基于所述動鏟的張開動作而帶動所述滾輪滾壓于所述壓土板的底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鏟尖張合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土板上連接有軌道塊,所述軌道塊蓋設于所述避讓槽遠離所述動鏟的一端;其中,在所述動鏟閉合時,所述軌道塊位于所述滾輪遠離所述動鏟的側方;在所述動鏟張開時,所述滾輪伸入所述避讓槽并向上滾壓頂推所述軌道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鏟尖張合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塊朝向所述動鏟的一側上下邊角均設有倒角或圓角。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鏟尖張合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土板上間隔分布有多個滑桿,各個所述滑桿分別與所述植種鏟的本體上下滑動連接,且各個所述滑桿上均套設有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用于向所述壓土板施加向下的彈性力。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鏟尖張合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動鏟的上邊緣設有第一連接耳;所述植種鏟位于所述第一連接耳正上方的位置設有第二連接耳,所述控制拉線的一端穿過所述第二連接耳并與所述第一連接耳連接,所述控制拉線上套設有彈性頂推件,所述彈性頂推件位于所述第一連接耳和所述第二連接耳之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鏟尖張合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耳靠近所述動鏟的一端設有向上延伸的鉸座,所述鉸座與所述植種鏟的主體鉸接;所述第一連接耳遠離所述動鏟的一端與所述擺臂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耳的底壁連接有支撐筋,所述支撐筋與所述擺臂的下端連接。
8.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鏟尖張合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與所述握柄靠近所述植種鏟的主體的部位鉸接,所述控制拉線的上端設有連接柱,所述控制手柄沿其長度方向間隔分布有多個連接孔,所述連接柱與其中一個所述連接孔螺接固定。
9.植種鏟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鏟尖張合控制機構。
10.海草植種機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植種鏟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