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綠化系統及其模塊化垂直綠化基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城市綠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垂直綠化系統及其模塊化垂直綠化基盤。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城市環境與生態系統建設已成為當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由于城市土地面積有限,傳統的地面綠化已經無法滿足城市綠化的需求,垂直綠化作為一種新興的綠化手段逐漸被應用。現有的垂直綠化系統由多個種植綠色植物的基盤模塊、滴灌管及安裝架構成。其中,基盤模塊設置呈一體成型框架結構,具有用以裝設栽培基質的容納腔,一側腔壁上開設有用以供直接栽培植物的種植孔;滴灌管安裝于整個垂直綠化系統的最上方,外部水源通過滴灌管進入基盤模塊內后自由流動;安裝架用以將基盤模塊及滴灌管固定于建筑物墻面,進而形成整個垂直綠化系統。這種結構的垂直綠化系統,內部導水蓄水功能不足,必須依賴于外部澆灌,水資源浪費較嚴重;同時,水在進入基盤模塊內之后處于自由流動狀態,流向無規律,容易導致供水不均勻,部分區域的植物供水過量而部分區域的植物則供水不足,造成植物無法正常均衡生長,且自由流動的水容易造成基盤模塊部分區域的過度浸泡,導致基盤模塊的損壞;此外,一體成型的盒體占用空間大,生產、搬運及保存成本相對較高,且強度較差,損壞后必須整個更換,容易造成較大的資源浪費;此外,直接于基盤模塊的種植孔內栽培植物,不僅不便于植物的初始種植,更是不便于后期單株植物生病或死亡時的移除養護作業。
【發明內容】
[0003]本申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
[0004]根據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模塊化垂直綠化基盤,包括:
內部中空的盒狀基盤主體;
固定設置于所述基盤主體上的種植單元;以及
懸設于所述基盤主體內部中空空間內且位于所述種植單元下方的蓄水槽;所述蓄水槽設置有頂端敞口的第一蓄水腔,所述第一蓄水腔內設置有在水量達到第一蓄水腔預設水位時使水自第一蓄水腔內溢出的第一導流孔;所述基盤主體的底部于所述第一蓄水腔的下方設置有第二蓄水腔,所述第二蓄水腔內設置有在水量達到第二蓄水腔預設水位時使水自第二蓄水腔內溢出的第二導流孔;所述基盤主體的頂部于所述第一蓄水腔的上方設置有引導外部的水進入所述基盤主體內部中空空間內的第三導流孔。
[0005]進一步地,所述模塊化垂直綠化基盤還包括導水系統,所述導水系統包括:
設置于所述蓄水槽上的第一導流柱,所述第一導流柱自所述第一蓄水腔的底壁朝向第一蓄水腔的兩相背離的內、外方向雙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導流柱上開設有貫通所述第一蓄水腔底壁的所述第一導流孔;
設置于所述基盤主體底部的第二導流柱,所述第二導流柱自所述第二蓄水腔的底壁朝向第二蓄水腔的兩相背離的內、外方向雙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導流柱上開設有貫通所述第二蓄水腔底壁的所述第二導流孔;
設置于所述基盤主體頂部的第三導流柱,所述第三導流柱上開設有貫通所述基盤主體頂部的所述第三導流孔;
連通所述第三導流孔與第一蓄水腔的第一導水管,所述第一導水管具有將水從第三導流孔導入至第一蓄水腔內的第一出水孔;以及
連通所述第一導流孔與第二蓄水腔的第二導水管,所述第二導水管具有將水從第一導流孔導入至第二蓄水腔內的第二出水孔。
[000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流柱與第三導流柱同軸設置,且所述第一導水管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導流柱及第三導流柱相對接,所述第一導流柱與第一導水管的對接處設置有第一分流結構;及/或,所述第二導流柱與第一導流柱同軸設置,且所述第二導水管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導流柱及第第一導流柱相對接,所述第二導流柱與所述第二導水管的對接處設置有第二分流結構。
[000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水管的朝向所述第一蓄水腔一端的端部設置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一蓄水腔內對應于所述第一卡口設置有供所述第一卡口卡置的第一卡板;及/或,所述第二導水管的朝向所述第二蓄水腔一端的端部設置有第二卡口,所述第二蓄水腔內對應于所述第二卡口設置有供所述第二卡口卡置的第二卡板。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蓄水腔內設置有第一加強板,所述第一加強板構成所述第一卡板;及/或,所述第二蓄水腔內設置有第二加強板,所述第二加強板構成所述第二卡板。
[0009]進一步地,所述蓄水槽由上至下設置為多個,所述導水系統還包括用以連通相鄰兩所述蓄水槽的第三導水管;所述第三導水管與所述第一導水管及/或第一導水管結構相同。
[0010]進一步地,所述基盤主體由多塊板狀件拼裝構成,相鄰兩板狀件的對接處配合設置有第一拼裝結構;及/或,所述蓄水槽可拆卸的懸設于所述基盤主體內部,所述蓄水槽與基盤主體配合設置有第二拼裝結構;及/或,所述種植單元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基盤主體上,所述種植單元與基盤主體配合設置有第三拼裝結構。
[0011]進一步地,所述基盤主體由兩組相對設置的面板、側板及底板拼裝構成,兩塊相對平行設置的所述面板的結構及大小相同,兩塊相對平行設置的所述側板的結構及大小相同,兩塊相對平行設置的底板的結構及大小相同;及/或,相鄰兩所述面板、側板及底板之間配合設置有可匹配扣合的內凹扣孔及外凸扣件。
[0012]進一步地,所述種植單元包括種植杯,所述種植杯傾斜固定于所述基盤主體上且杯口向上,所述種植杯杯身上部設置呈鏤空狀且杯身下部具有第三蓄水腔;所述基盤主體上設置有與所述種植杯杯身相適配以供種植杯杯底置入的種植孔。
[0013]根據本申請的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垂直綠化系統,包括建筑物立面固定架、若干垂直綠化基盤,以及用以將所述垂直綠化基盤固定至所述建筑物立面固定架上的固定件;所述垂直綠化基盤為如上任一項所述的模塊化垂直綠化基盤,所述垂直綠化基盤及建筑物立面固定架對應于所述固定件設置有與所述固定件相匹配以實現緊固連接的鎖緊結構。
[0014]本申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于基盤主體內懸設蓄水槽,并于蓄水槽與基盤主體上分別設置第一蓄水腔及第二蓄水腔,實現基盤主體的蓄水功能,保障植物生長的用水需求;通過于基盤主體內設置導水系統,引導水于基盤主體內有序流動,合理整理水源,有效避免水于基盤主體內的無序滲透而導致的供水不均勻及對基盤主體的浸泡損壞;將基盤主體采用多塊板狀件拼裝構成,占用空間小,拼裝簡易快速,有效降低制造、運輸、安裝及后期維護成本;于基盤主體上設置獨立的種植單元,便于栽培,且更利于后期養護。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申請模塊化垂直綠化基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申請模塊化垂直綠化基盤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申請面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申請側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申請底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6為本申請第一拼裝結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7為本申請種植單元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8為本申請種植單元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3]圖9為本申請種植杯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24]圖10為本申請種植杯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5]圖11為本申請種植杯安裝于基盤主體上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6]圖12為本申請蓄水槽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13為本申請蓄水槽與基盤主體連接狀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8]圖14為本申請模塊化垂直綠化基盤去除種植單元與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15為本申請導水系統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30]圖16為本申請第二導水管與第二導流柱對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17為本申請模塊化垂直綠化基盤與吊掛件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32]圖18為本申請模塊化垂直綠化基盤與吊掛件的連接狀態結構示意圖。
[0033]圖19為本申請模塊化垂直綠化基盤與支撐扣件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