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秸稈覆蓋起壟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
【背景技術】
[0002]花生是我國種植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種植方式有平播和壟播兩種。平播主要在北部干旱及沙壤土地區種植,壟播具有通風、透光、高產、易于灌溉和排澇等優點,近幾年來得到大力推廣,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以前的花生起壟播種主要是在整理平整的土地上,用花生起壟播種機先進行施肥播種,后利用附帶的犁鏟或圓盤進行翻土、堆高、開溝進而形成壟溝,這種方法作業具有以下缺點:
[0003]①壟面窄且成圓弧狀,減少了花生根部的有效生長面積,不利于花生下針影響產量。
[0004]②播種深度和壟溝深度形成矛盾,由于是先播種而后翻溝起壟,要想壟溝深,翻起的土壤過多蓋壓壟面,播種深度相對增加,不利于出苗。
[0005]③在小麥收割后的麥茬夏播花生種植區,必須先焚燒秸桿或進行麥桿回收后進行根部滅茬,再進行整地播種,這種方式費工費時,不利于夏季趁墑搶種。若不進行麥桿及根部處理,大量麥桿留在地里造成土壤過度蓬松、水分蒸發易死苗,播種時還會造成擁堵、下種不均勻。焚燒秸桿又會污染環境,國家更不容許。
[0006]④先整地后播種對土壤造成二次碾壓,且浪費動力增加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7]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秸桿覆蓋花生起壟播種復式聯合作業機械。一次作業可完成秸桿覆蓋根茬切碎處理、旋耕起壟、播種、噴藥等工作。
[0008]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9]—種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包括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位于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前端的動力傳輸裝置、位于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中部的旋耕機機架以及位于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后部的噴藥裝置和播種裝置,所述的播種裝置包括起壟器、播種開溝器、鎮壓輪和播種器,所述播種開溝器位于兩起壟器中間的壟面上,上下可調以適應播種深度,播種器位于播種開溝器上方,由鎮壓輪帶動旋轉實現播種,鎮壓輪位于兩個起壟器中間、開溝器后方沿壟面滾動,噴藥裝置通過藥管拋灑至地表,旋耕機機架連接旋耕機旋刀。
[0010]進一步,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上的牽引點和拖拉機三點懸掛裝置連接,秸桿覆蓋裝置后牽引點與旋耕機機架鉸鏈聯接,并通過旋耕機鉸接拉桿調整旋耕機角度,起壟播種機機架前端鉸接在旋耕機后面,通過起壟播種機鉸接調整拉桿調整起壟播種機平衡。
[0011]進一步,所述動力傳輸裝置包括動力輸入軸,傳動輪和聯軸器,動力輸入軸通過傳動輪帶動秸桿覆蓋刀軸旋轉,秸桿覆蓋刀軸上具有秸桿覆蓋旋刀,動力輸入軸通過聯軸器帶動旋耕機工作,旋耕機旋刀對清理秸桿后的土壤進行旋耕切碎。
[0012]進一步,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I)的前端還具有限深地輪,限深地輪調整秸桿覆蓋旋刀入土深度。
[0013]進一步,噴藥裝置包括藥箱、電動噴藥頭,所述電動噴藥頭固定在起壟播種機后面的橫梁上,藥箱通過藥管與電動噴藥頭連接。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機器具有以下優點:
[0015]①小麥收割后直接進行作業,可提前2—3天播種,節省人力節約成本。
[0016]②秸桿覆蓋在起壟播種的地面上,即利于保墑又環保無污染。
[0017]③壟面經旋耕后擠壓成型,壟面平、壟溝深,利于作物生長和排灌。
[0018]④在成型的壟面上播種,播種深度一致、間距均勻。
[0019]⑤一次作業完成全部種植工序,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減少機具對土壤的碾壓,適應現代大型農機規模種植。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 ]附圖I為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0023]如圖I所示,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包括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1、位于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I前端的動力傳輸裝置、位于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I中部的旋耕機機架7以及位于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I)后部的噴藥裝置和播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種裝置包括起壟器(11)、播種開溝器12、鎮壓輪13和播種器15,所述播種開溝器12位于兩起壟器11中間的壟面上,上下可調以適應播種深度,播種器15位于播種開溝器12上方,由鎮壓輪13帶動旋轉實現播種,鎮壓輪13位于兩個起壟器11中間、開溝器12后方沿壟面滾動,噴藥裝置通過藥管拋灑至地表,旋耕機機架7連接旋耕機旋刀10。
[0024]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I上的牽引點和拖拉機三點懸掛裝置連接,秸桿覆蓋裝置后牽引點與旋耕機機架7鉸鏈聯接,并通過旋耕機鉸接拉桿6調整旋耕機角度,起壟播種機機架前端鉸接在旋耕機后面,通過起壟播種機鉸接調整拉桿16調整起壟播種機平衡。
[0025]所述動力傳輸裝置包括動力輸入軸4,傳動輪3和聯軸器9,動力輸入軸4通過傳動輪3帶動稻桿覆蓋刀軸2旋轉,稻桿覆蓋刀軸2上具有稻桿覆蓋旋刀8,動力輸入軸4通過聯軸器9帶動旋耕機工作,旋耕機旋刀IO對清理秸桿后的土壤進行旋耕切碎。
[0026]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I)的前端還具有限深地輪18,限深地輪18調整秸桿覆蓋旋刀8入土深度。
[0027]噴藥裝置包括藥箱5、電動噴藥頭17,所述電動噴藥頭17固定在起壟播種機后面的橫梁上,藥箱5通過藥管14與電動噴藥頭17連接。
[0028]工作過程: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I上的牽引點和拖拉機三點懸掛裝置連接,秸桿覆蓋裝置后牽引點與旋耕機機架7鉸鏈聯接,并通過旋耕機鉸接拉桿6調整旋耕機角度。起壟播種機機架前端鉸接在旋耕機后面,通過起壟播種機鉸接調整拉桿16調整起壟播種機平衡。工作時,動力由拖拉機動力輸出軸傳遞給秸桿覆蓋裝置動力輸入軸4,通過傳動輪3同時帶動秸桿覆蓋刀軸2旋轉,高速旋轉的刀軸2再帶動秸桿覆蓋旋刀8橫向轉動,對地面拋灑的秸桿向一側撥動。由于限深地輪18調整秸桿覆蓋旋刀8入土深度在I一2CM范圍,所以旋刀對地面根茬進行粉碎的同時,將部分根茬拋至機具一側并均勻撒開。動力輸入軸4后部通過聯軸器9帶動旋耕機工作,旋耕機旋刀10對清理秸桿后的土壤進行旋耕切碎。旋耕后的土壤向后拋灑,運動過程中遇到后面的起壟器11,沿起壟器11向兩邊分開形成壟溝。播種開溝器12位于兩起壟器11中間的壟面上,上下可調以適應播種深度。播種器15位于播種開溝器12上方,由鎮壓輪13帶動旋轉實現播種。鎮壓輪13位于兩個起壟器11中間、開溝器12后方沿壟面滾動。電動噴藥頭17固定在起壟播種機后面的橫梁上,藥箱5內的藥液通過藥管14流至電動噴藥頭17然后拋灑至地表。
[0029]由于限深地輪18對秸桿覆蓋旋刀8的入土深度進行限制,保證秸桿覆蓋旋刀8旋轉時動力損耗少,在切碎根茬的同時帶土少,秸桿和根茬便于向一側拋灑。由于旋耕刀10在沒有或很少秸桿和根茬的土壤工作,旋過的土層虛實一致,不含秸桿,有利于開溝器12開溝播種和種子著床發芽。開溝器12和鎮壓輪13位于兩起壟器11之間,在開溝和鎮壓壟面的過程中不會破壞壟溝形狀又能保證壟面平整。
[0030]在機器循環作業過程中,后一作業過程拋灑的秸桿對前作業面進行覆蓋,既有利于土壤保墑又環保節能。
[0031]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局部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包括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I)、位于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I)前端的動力傳輸裝置、位于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I)中部的旋耕機機架(7)以及位于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I)后部的噴藥裝置和播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種裝置包括起壟器(11 )、播種開溝器(12)、鎮壓輪(13)和播種器(15),所述播種開溝器(12)位于兩起壟器11中間的壟面上,上下可調以適應播種深度,播種器(15)位于播種開溝器(12)上方,由鎮壓輪(13)帶動旋轉實現播種,鎮壓輪(13)位于兩個起壟器(11)中間、開溝器(12)后方沿壟面滾動,噴藥裝置通過藥管拋灑至地表,旋耕機機架(7)連接旋耕機旋刀(IO)0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其特征在于: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I)上的牽引點和拖拉機三點懸掛裝置連接,秸桿覆蓋裝置后牽引點與旋耕機機架(7)鉸鏈聯接,并通過旋耕機鉸接拉桿(6)調整旋耕機角度,起壟播種機機架前端鉸接在旋耕機后面,通過起壟播種機鉸接調整拉桿(16)調整起壟播種機平衡。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傳輸裝置包括動力輸入軸(4),傳動輪(3)和聯軸器(9),動力輸入軸(4)通過傳動輪(3)帶動秸桿覆蓋刀軸(2)旋轉,秸桿覆蓋刀軸(2)上具有秸桿覆蓋旋刀(8),動力輸入軸(4)通過聯軸器(9)帶動旋耕機工作,旋耕機旋刀(10)對清理秸桿后的土壤進行旋耕切碎。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其特征在于: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I)的前端還具有限深地輪(18),限深地輪18調整秸桿覆蓋旋刀(8)入土深度。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秸桿覆蓋起壟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噴藥裝置包括藥箱(5)、電動噴藥頭(17),所述電動噴藥頭(17)固定在起壟播種機后面的橫梁上,藥箱(5)通過藥管(14)與電動噴藥頭(17)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秸稈覆蓋起壟播種機,包括秸稈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1)、位于秸稈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1)前端的動力傳輸裝置、位于秸稈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1)中部的旋耕機機架(7)以及位于秸稈覆蓋起壟播種機機架(1)后部的噴藥裝置和播種裝置,所述的播種裝置包括起壟器(11)、播種開溝器(12)、鎮壓輪(13)和播種器(15),所述播種開溝器(12)位于兩起壟器11中間的壟面上,上下可調以適應播種深度,播種器(15)位于播種開溝器(12)上方,由鎮壓輪(13)帶動旋轉實現播種,鎮壓輪(13)位于兩個起壟器(11)中間、開溝器(12)后方沿壟面滾動,噴藥裝置通過藥管拋灑至地表。
【IPC分類】A01M7/00, A01B49/06
【公開號】CN205142810
【申請號】CN201520993132
【發明人】王剛, 牛杰, 丁新穎, 徐大眾, 王磊
【申請人】王剛
【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