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石磨手工撈面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方便面條食品。
目前市場尚無石磨手工面條。而掛面、方便面所用原料為機械高速運轉起熱后的面粉。為了追求白度、精細度而不得不降低出粉率,減少所含麩質。李根成主編的糧食學校教材《制粉工藝與設備》在論述小麥粉的品質與營養時指出“隨著制粉技術的發展,人們食用精白面粉,面粉中保留的麩質極少。美國研究發現,所謂的文明病——糖尿病和大腸癌、纖維素(D、F)不足是致病的原因。小麥麩皮中的D、F正是人們希望從天然食品中得到的物質。”而“出粉率越低的面粉,含胚乳越多,除碳水化合物和氯以外的各種營養成份越少。”以60-72%出粉率為例,營養素的留存率為粗纖維13%,蛋白質85%,鈣50%,鐵20%,鎂18%,鋅20%,葉酸25%,尼克酸20%,泛酸50%,VB118%,VB233%,VB617%,VE2%。還要在加工、烹制過程中使用增白劑過氧化苯加酰(BDO)、防腐劑、食用膠等添加劑。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保持原糧的天然營養和風味,方便消費,即煮即食。
石磨手工撈面以小麥、綠豆為主要原料,以玉米作輔料。原糧去塵后采用石磨加工,出粉率不低于85%,含少量麩皮,以保留原糧的天然營養。工藝流程石磨制粉——加水和面成團——用木面杖撒玉米粉手工搟片——手工切條——同野菜及含有芝麻小磨汕、十香菜、姜、蒜、碘鹽的佐料小包裝入盒。在冷凍條件下儲存、運輸,保質期40天。石磨手工面條及野菜經沸水煮熟后加佐料拌食,面湯飲用更富營養。
本發明原料取之天然,產品手工制作,不含添加劑。
權利要求
石磨手工撈面以小麥、綠豆為主要原料,玉米為輔料,出粉率不低于85%;配野菜及含有芝麻小磨油、十香菜、姜、蒜、碘鹽的佐料小包;在冷凍條件下儲存、運輸,保質期40天;石磨手工撈面及野菜經沸水煮熟后加佐料拌食,面湯飲用更富營養;原料取之天然,產品手工制作,不含添加劑,以原汁原味供應消費者。
全文摘要
石磨手工撈面以小麥、綠豆為主要原料,玉米為輔料,出粉率不低于85%;配野菜及含有芝麻小磨油、十香菜、姜、蒜、碘鹽的佐料小包;在冷凍條件下儲存、運輸,保質期40天;石磨手工撈面及野菜經沸水煮熟后加佐料拌食,面湯飲用更富營養;原料取之天然,產品手工制作,不含添加劑,以原汁原味供應消費者。
文檔編號A23L1/16GK1408249SQ02124200
公開日2003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02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02年8月5日
發明者趙存科 申請人:趙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