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浸出法生產低溫豆粕的方法一種浸出法生產低溫豆粕的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浸出法生產低溫豆粕的方法,屬于食品工業低溫豆粕生產領域。技術背景在植物油廠中,浸出法脫脂后的豆粕是含溶劑約40%50%的濕粕。由于所采用的溶劑沸點較高,對浸出濕粕的脫溶普遍采用高溫方法處理,致使豆粕中的水溶性蛋白質大部分受熱變性,降低了應用價值。因此,生產高質量的低溫豆粕是提高大豆粕使用價值,擴大利用范圍的重要保證。"低溫脫溶"是指對濕粕進行溶劑脫除的過程中采用短時低溫脫溶工藝,最終獲得氮溶解指數(NSI)較高的大豆粕,該產品稱為低溫豆粕。這里的"低溫"、"短時"是相對于目前常用的DT、DTDC等蒸脫機脫溶工藝中的"高溫"(105110°C),"長時間"(2530min)而言。目前低溫豆粕的生產方式主要有閃蒸脫溶,雙筒臥式脫溶和4號溶劑油浸出技術。但是這三種方法各存在不足之處。閃蒸脫溶工藝的缺點是粕中殘溶和水分較高;雙筒臥式脫溶的缺點是濕粕在兩級脫溶機內停留時間長,粕中水溶蛋白變性程度高,蛋白質得率相對低;4號溶劑浸出技術的缺點是工作壓力高,設備投資大,并且在浸出前溶劑要進行預處理,否則其中的雜質會對粕中蛋白質品質產生不利的影響。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浸出法生產低溫豆粕的方法,使用純度75~99%的工業級正戊垸作為浸出溶劑,生產低溫豆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浸出法生產低溫豆粕的方法,以大豆坯片為原料,經過油脂浸出工藝得到濕粕,對濕粕進行真空低溫脫溶,得到低溫豆粕;(1)油脂浸出使用工業級正戊烷作為浸出溶劑,浸出溫度15-35X:,浸出體系的壓力控制在0.12MPa;大豆坯片與正戊垸的料液比1丄21:2,浸出時間2035min,浸出次數3次,取濕粕;溶劑另行回收;(2)脫溶浸出后的濕粕進入蒸脫機中進行低溫真空脫溶,脫溶溫度4060°C,脫溶真空度73kPa86kPa,脫溶時間0.5lh。上述一種生產低溫豆粕的浸出器為具有保溫套層的容器,通入冷卻水制冷,以保證浸出過程中整個體系的溫度在15-35'C范圍內可控,從而使浸出體系的壓力控制在設備壓力要求下(0.12MPa)。上述一種生產低溫豆粕的新型溶劑,浸出法制油是指使用溶劑正戊垸浸取大豆坯片中的油脂,浸出結束后,混合油脫溶采用全負壓蒸發工藝。油脂浸出效率由豆粕的殘油率得出。脫脂后,濕粕在蒸脫機內進行脫溶,測定豆粕殘油率(干基),為0.891.14%。脫溶結束后測定豆粕相關指標豆粕的NSI值高于85%,水分含量7%9%,殘留溶劑小于200mg/kg,低于國家標準。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關鍵是選擇低沸點、低汽化潛熱的溶劑正戊烷作為浸出溶劑生產低溫豆粕,確保油料中的蛋白質在浸出過程中不變性,并使豆粕中的殘留溶劑符合國家標準。以此方法生產的低溫豆粕蛋白質含量高,所得豆粕形狀完整,色澤潔白,無異味。本發明提取油脂過程的浸出溫度低,脫溶溫度低,不需高溫蒸脫即可去除粕中的溶劑生產出低溫豆粕,粕中的蛋白質等成分不受破壞,不易引起蛋白質變性,水分含量適中,能耗低;浸出溫度為1535'C;浸出速率快,30min內殘油率可降至1%以下;能耗低,為使用6#溶劑浸出所消耗能量的2530%。本發明有利于食用蛋白的生產和開發,為有效利用植物蛋白提供了良好條件,具有很好的經濟優勢。安全可靠,且未列入國際禁用范圍內,有極大的利用空間。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2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浸出溫度、脫溶時間和脫溶真空度。實施例1將溶劑正戊垸和大豆坯片按料液比l丄2的比例加入浸出容器中,經簡單罐組式浸出脫脂。浸出次數3次,浸出時間20min,浸出溫度25'C。浸出結束后將混合油放出,使豆粕瀝干,測定濕粕含溶30.5%42.3%。豆粕進入蒸脫機進行低溫真空脫溶,脫溶時間0.5h,脫溶溫度4(TC,真空度78.5kPa。所得豆粕形狀完整,色澤潔白,無異味。其它質量指標見表l。表1低溫豆粕的質量評價(%)<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結果表明,在浸出溫度、浸出時間和脫溶真空度均較低的條件下,低溫豆粕的基本成分各項指標均能符合國家標準,其NSI值較高,可達到85.2%的水平,質量較優,工藝能耗低。實施例2將溶劑正戊垸和大豆坯片按料液比1:1.2的比例加入浸出容器中,簡單罐組式浸出,浸出次數為3次,浸出時間20min,浸出溫度3(TC。浸出結束后將混合油放出,使豆粕瀝干,測定濕粕含溶31.441.5%。豆粕進入蒸脫機進行低溫真空脫溶,脫溶時間lh,脫溶溫度50。C,真空度84.5kPa。所得豆粕形狀完整,色澤潔白,無異味。其它質量評價見表2。表2低溫豆粕的質量評價(%)<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實施例2結果表明,適當提高浸出溫度、脫溶溫度和脫溶時間,豆粕質量與例l基本相同。實施結果表明兩例中所生產的低溫豆粕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等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其中NSI值均高于符合國家標準,并達到較高水平。大豆的低溫浸出和濕粕的真空低溫脫溶技術是生產高質量豆粕的關鍵。使用正戊烷作為浸出溶劑,可以在低溫、低能耗、短時間前提下生產出低溫豆粕,豆粕的NSI值指標較高,為提高大豆粕的使用價值,擴大大豆蛋白的利用范圍提供了良好條件。權利要求1、一種浸出法生產低溫豆粕的方法,其特征是以大豆坯片為原料,經過油脂浸出工藝得到濕粕,對濕粕進行真空低溫脫溶,得到低溫豆粕;(1)油脂浸出使用工業級正戊烷作為浸出溶劑,浸出溫度15-35℃,浸出體系的壓力控制在0.12MPa;大豆坯片與正戊烷的料液比1∶1.2~1∶2,浸出時間20~35min,浸出次數3次,取濕粕;溶劑另行回收;(2)脫溶浸出后的濕粕進入蒸脫機中進行低溫真空脫溶,脫溶溫度40~60℃,脫溶真空度73kPa~86kPa,脫溶時間0.5~1h。全文摘要一種浸出法生產低溫豆粕的方法,屬于食品工業低溫豆粕生產領域。本發明以大豆坯片為原料,使用正戊烷作為浸出溶劑進行脫脂,得到濕粕;濕粕進入蒸脫機進行真空低溫脫溶得低溫豆粕。浸出溫度15-35℃,浸出時間20~35min,浸出次數3次,豆粕殘油率降至1%以下;濕粕脫溶的真空度73kPa~86kPa,脫溶溫度40-60℃,脫溶時間0.5h~1h,所生產的低溫豆粕的殘油率可達到1%以下,殘留溶劑200mg/kg以下,豆粕蛋白NSI值超過80%。以此方法生產的低溫豆粕蛋白質含量高,所得豆粕形狀完整,色澤潔白,無異味。文檔編號A23L1/20GK101313738SQ200810022359公開日2008年12月3日申請日期2008年6月26日優先權日2008年6月26日發明者劉元法,良單,宋志華,昌李,王興國,金青哲申請人:江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