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皮革材料及其制品的抑制霉菌效果的檢測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材料及其制品的抑制霉菌效果的檢測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皮革材料及其制品的抑制霉菌效果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皮革是由動物皮經過一系列物理和化學的加工處理而轉變成的一種固定耐用的物質,主要成分是交聯蛋白質,在制革過程中使用的原輔材料中許多也包含蛋白質、糖類、脂肪等營養物質,因此皮革及其皮革制品中含有豐富的營養能被微生物所利用,只要外界溫度、濕度條件適合,微生物就會生長繁殖,嚴重影響皮革及其制品的質量。影響皮革最主要的微生物是霉菌,產生霉變,因此皮革抗菌防霉是制革行業和皮革制品使用過程中不可忽視的,而對其抗霉菌性能的檢測和評價既有利于生產廠家和管理部門對產品的監測,也可以
為消費者提供較好的保障。
目前,抑制霉菌效果的檢測方法有很多,主要涉及塑料、織物、涂料、陶瓷等材料及其制品,但關于皮革材料及其制品抑制霉菌效果的實用的檢測方法卻未見有系統詳細的報道。
美國化學家協會規定的方法包括l.樣品;2.樣品的處理;3.試驗用沙土孢子混合物或水孢子混合懸液;4.操作和培養條件;5.評價與報告。其中在相對濕度85%下至少培養30天,檢測周期較長,實用性較差。
另外,辜海彬等在"一種新型抗菌防霉劑在涂層上的應用研究"中應用奎因法測定鞋襯里革的抑霉菌性能包括l.霉菌孢子懸浮液的制備;2.步驟。其中在染菌皮片中央滴加涂布察氏培養基等步驟較煩瑣,且在該實驗條件下極易凝固,不易涂開;培養15天,實驗周期較長;在樣品上滴加富集營養的培養基與實際使用中皮革材料及其制品長霉條件相差較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皮革材料及其制品的抑制霉菌效果的檢測方法,該檢測方法操作簡單,檢測周期較短,實用性強,只在樣品表面接種霉菌孢子,避免了霉菌孢子太多引起的菌絲體瘋長帶來的影響,并且模擬了自然環境,可直觀的分析霉菌的生長情況。
本發明的一種皮革材料及其制品的抑制霉菌效果的檢測方法,包括
3(1) 孢子懸液的制備
將8~15ml滅菌的0.85%NaCl溶液或PBS緩沖液(磷酸鹽緩沖液)加入到一支培養5~7天的霉菌斜面培養物中,用接種環慢慢地從培養物表面刮離孢子,輕輕地振蕩液體分散孢子而未分離菌絲體,并且慢慢地將霉菌懸液倒入裝有少量玻璃珠的燒瓶中,充分振蕩孢子懸液,然后用滅菌的單層棉布或玻璃纖維棉過濾,調整孢子濃度在lX104 10X107cfu/ml,制成孢子懸浮液,或將各單種霉菌孢子懸浮液按等體積混合,制成混合霉菌孢子懸浮液;
(2) 試驗樣品的制備及操作
將皮革材料及其制品剪成(2. 5±0. 5)cmX (3. 8±0. 5)cm長方形或直徑為2. 5cm的圓片,經紫外線照射滅菌后,放在倒入平皿中的培養基上,用移液器或無菌吸管取0.2ml的孢子懸液或混合孢子懸浮液均勻地滴加在皮革樣品上,使菌液邊沿大于樣品邊沿2. 5mm的距離,待其完全吸收,將樣品在28'C土rC培養3 5天;
(3)評價和報告
直觀評價報告在樣品上真菌生長的程度,必要時可使用顯微鏡(X50),按照以下生長情況分類
不長I級
生長low (生長覆蓋面積)<10%II級
10%<medium (生長覆蓋面積)<50%m級
50%<high (生長覆蓋面積)<90%廳
宏觀生長(生長覆蓋面積)>90%無抑制霉菌性
所述步驟(1)中的霉菌為黑曲霉、黑根霉、產黃青霉、總狀毛霉或白地霉;所述步驟(1)中的孢子懸液為含有非離子潤濕劑的NaCl溶液的斜面培養物,其中非
離子潤濕劑為可分散、懸浮微生物且保持水分作用的無毒表面活性劑Tween20或Tween80,
該非離子潤濕劑在NaCl溶液中的質量百分含量為0.05% 0.2%;
所述步驟(2)中的培養基為馬鈴薯一葡萄糖瓊脂培養基或馬丁氏培養基。
有益效果
(1) 本發明的檢測方法操作簡單,檢測周期較短,實用性強,有利于生產廠家和管理部門對產品的檢測,也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較好的保障;
(2) 該檢測方法只在樣品表面接種霉菌孢子,避免了霉菌孢子太多引起的菌絲體瘋長帶
4來的影響,并且模擬了自然環境,可直觀的分析霉菌的生長情況。
圖1為實施例1的霉菌生長情況照片圖;圖2為實施例2的霉菌生長情況照片圖;圖3為實施例3的霉菌生長情況照片圖;圖4為實施例4的霉菌生長情況照片圖;圖5為實施例5的霉菌生長情況照片圖6為實施例6的霉菌生長情況照片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
定的范圍。
實施例1
(1) 孢子懸液的制備
將10ml滅菌的含有0.1%Tween80的0.85%NaCl溶液加入到一支培養5天的產黃青霉斜面中,用接種環慢慢地從培養物表面刮離孢子。輕輕地振蕩液體分散孢子而未分離菌絲體,并且慢慢地將霉菌懸液倒入裝有少量玻璃珠的燒瓶中,充分振蕩孢子懸液,然后用滅菌的單層棉布或玻璃纖維棉過濾,將孢子濃度調整到lX106 10X106cfu/ml。
(2) 試驗樣品的制備及操作
樣品剪成(2. 5±0. 5) cmX (3. 8±0. 5) cm;
試驗樣品經紫外線照射滅菌后,放在倒入平皿中的培養基上。用移液器或無菌吸管取0.2ml的孢子懸液或混合孢子懸浮液均勻地滴加在樣品上,使菌液邊沿與樣品邊沿的距離大于2.5mm,待其完全吸收,將樣品在28°C 土1。C培養5天。 、
(3) 結果如下圖
結果表明經過防霉處理的皮革,無霉菌生成,而對照樣顯示宏觀生長覆蓋面積>90%,說明無抑制產黃青霉效果。
實施例2
(1)孢子懸液的制備
將10ml滅菌的含有0.1%Tween80的0.85%NaCl溶液加入到一支培養5天的黑根霉斜面中,用接種環慢慢地從培養物表面刮離孢子。輕輕地振蕩液體分散孢子而未分離菌絲體,并且慢慢地將霉菌懸液倒入裝有少量玻璃珠的燒瓶中,充分振蕩孢子懸液,然后用滅菌的單層棉布或玻璃纖維棉過濾,將孢子濃度調整到lXl06 10Xl06cfu/ml。
(2) 試驗樣品的制備及操作樣品剪成(2. 5±0. 5) cmX (3. 8±0. 5) cm;
試驗樣品經紫外線照射滅菌后,放在倒入平皿中的培養基上。用移液器或無菌吸管取0.2ml的孢子懸液或混合孢子懸浮液均勻地滴加在樣品上,使菌液邊沿與樣品邊沿的距離大于2.5mm,待其完全吸收,將樣品在28。C土rC培養5天。
(3) 結果如下圖
結果表明經過防霉處理的皮革,無霉菌生成,而對照樣顯示宏觀生長覆蓋面積〉90%,說明無抑制黑根霉效果。
實施例3
(1) 孢子懸液的制備
分別將10ml滅菌的含有0.1%Tween80的0.85%NaCl溶液加入到一支培養5天的產黃青霉、黑曲霉斜面中,用接種環慢慢地從培養物表面刮離孢子。輕輕地振蕩液體分散孢子而未分離菌絲體,并且慢慢地將霉菌懸液倒入裝有少量玻璃珠的燒瓶中,充分振蕩孢子懸液,然后用滅菌的單層棉布或玻璃纖維棉過濾,將各單種霉菌孢子懸浮液按等體積混合,制成混合霉菌孢子懸浮液,將混合孢子液濃度調整到lX106 10X106CfU/mI。
(2) 試驗樣品的制備及操作樣品剪成(2. 5±0. 5)cmX (3.8±0. 5) cm;
試驗樣品經紫外線照射滅菌后,放在倒入平皿中的培養基上。用移液器或無菌吸管取0.2ml的孢子懸液或混合孢子懸浮液均勻地滴加在樣品上,使菌液邊沿與樣品邊沿的距離大于2.5mra,待其完全吸收,將樣品在28°C 士rC培養3天。
(3) 結果如下圖-
結果表明經過防霉處理的皮革,無霉菌生成,而對照樣顯示宏觀生長覆蓋面積約18%,說明3天時抑制產黃青霉、黑曲霉等級為in級。
實施例4
(1)孢子懸液的制備
分別將10ml滅菌的含有0.1%TWeen80的0.85%NaCl溶液加入到一支培養5天的產黃青霉、黑曲霉斜面中,用接種環慢慢地從培養物表面刮離孢子。輕輕地振蕩液體分散孢子而未分離菌絲體,并且慢慢地將霉菌懸液倒入裝有少量玻璃珠的燒瓶中,充分振蕩孢子懸液,然后用滅菌的單層棉布或玻璃纖維棉過濾,將各單種霉菌孢子懸浮液按等體積混合,制成混合霉菌孢子懸浮液,將混合孢子液濃度調整到lX106 10X10ecfu/ml。
(2) 試驗樣品的制備及操作樣品剪成(2.5土0. 5)cmX (3.8±0. 5) cm;
試驗樣品經紫外線照射滅菌后,放在倒入平皿中的培養基上。用移液器或無菌吸管取0.2ml的孢子懸液或混合孢子懸浮液均勻地滴加在樣品上,使菌液邊沿與樣品邊沿的距離大于2.5mm,待其完全吸收,將樣品在28°C ± 1。C培養4天。
(3) 結果如下圖
結果表明經過防霉處理的皮革,無霉菌生成,而對照樣顯示宏觀生長覆蓋面積約為75%,說明4天時無抑制產黃青霉、黑曲霉等級為IV級。
實施例5
(1) 孢子懸液的制備
分別將10ml滅菌的含有0.1%Tween80的0.85%NaCl溶液加入到一支培養5天的產黃青霉、黑曲霉斜面中,用接種環慢慢地從培養物表面刮離孢子。輕輕地振蕩液體分散孢子而未分離菌絲體,并且慢慢地將霉菌懸液倒入裝有少量玻璃珠的燒瓶中,充分振蕩孢子懸液,然后用滅菌的單層棉布或玻璃纖維棉過濾,將各單種霉菌孢子懸浮液按等體積混合,制成混合霉菌孢子懸浮液,將混合孢子液濃度調整到lX106 10X106cfu/ml。
(2) 試驗樣品的制備及操作樣品剪成(2. 5±0. 5)craX (3. 8±0. 5)cm;
試驗樣品經紫外線照射滅菌后,放在倒入平皿中的培養基上。用移液器或無菌吸管取0.2ml的孢子懸液或混合孢子懸浮液均勻地滴加在樣品上,使菌液邊沿與樣品邊沿的距離大于2.5咖,待其完全吸收,將樣品在28。C土rC培養5天。
(3) 結果如下圖
結果表明經過防霉處理的皮革,無霉菌生成,而對照樣顯示宏觀生長覆蓋面積>90%,說明無抑制產黃青霉和黑曲霉效果。
實施例6
(1)孢子懸液的制備
將10ml滅菌的含有0.P/。Tween80的PBS緩沖液溶液加入到一支培養5天的產黃青霉斜面中,用接種環慢慢地從培養物表面刮離孢子。輕輕地振蕩液體分散孢子而未分離菌絲體,并且慢慢地將霉菌懸液倒入裝有少量玻璃珠的燒瓶中,充分振蕩孢子懸液,然后用滅菌的單層棉布或玻璃纖維棉過濾,將孢子濃度調整到lX106 10X].06CfU/ml。
(2) 試驗樣品的制備及操作樣品剪成(2.5士0.5)cmX (3.8土0.5)cm;
試驗樣品經紫外線照射滅菌后,放在倒入平皿中的培養基上。用移液器或無菌吸管取0.2ml的孢子懸液或混合孢子懸浮液均勻地滴加在樣品上,使菌液邊沿與樣品邊沿的距離大于2.5mm,待其完全吸收,將樣品在28。C土rC培養5天。
(3) 結果如下圖
結果表明經過防霉處理的皮革,無霉菌生成,而對照樣顯示宏觀生長覆蓋面積約為75%,說明5天時抑制產黃青霉等級為IV級。
8
權利要求
1. 一種皮革材料及其制品的抑制霉菌效果的檢測方法,包括(1)孢子懸液的制備將8~15ml滅菌的0.85%NaCl溶液或磷酸鹽緩沖液加入到一支培養5~7天的霉菌斜面培養物中,用接種環慢慢地從培養物表面刮離孢子,輕輕地振蕩液體分散孢子而未分離菌絲體,并且慢慢地將霉菌懸液倒入裝有少量玻璃珠的燒瓶中,充分振蕩孢子懸液,然后用滅菌的單層棉布或玻璃纖維棉過濾,調整孢子濃度在1×104~10×107cfu/ml,制成孢子懸浮液,或將各單種霉菌孢子懸浮液按等體積混合,制成混合霉菌孢子懸浮液;(2)試驗樣品的制備及操作將皮革材料及其制品剪成2.5±0.5cm×3.8±0.5cm長方形或直徑為2.5cm的圓片,經紫外線照射滅菌后,放在倒入平皿中的培養基上,用移液器或無菌吸管取0.2ml的孢子懸液或混合孢子懸浮液均勻地滴加在皮革樣品上,使菌液邊沿大于樣品邊沿2.5mm的距離,待其完全吸收,將樣品在28℃±1℃培養3~5天;(3)評價和報告直觀評價報告在樣品上真菌生長的程度,必要時可使用顯微鏡×50進行鏡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皮革材料及其制品的抑制霉菌效果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驟(1)中的霉菌為黑曲霉、黑根霉、產黃青霉、總狀毛霉或白地霉。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皮革材料及其制品的抑制霉菌效果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培養基為馬鈴薯一葡萄糖瓊脂培養基或馬丁氏培養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皮革材料及其制品的抑制霉菌效果的檢測方法,包括(1)將NaCl溶液或PBS緩沖液加入到霉菌斜面培養物中,調整孢子懸液濃度在1×10<sup>4</sup>~10×10<sup>7</sup>cfu/ml,制成霉菌孢子懸液,或將各單種霉菌孢子懸浮液按等體積混合,制成混合霉菌孢子懸浮液;(2)將皮革材料及其制品經紫外線照射滅菌后,放在培養基上,將孢子懸液滴加在皮革樣品上,于28℃±1℃培養3~5天;(3)直觀評價在樣品上真菌生長的程度,必要時可使用顯微鏡×50進行鏡檢。該檢測方法操作簡單,檢測周期較短,實用性強,只在樣品表面接種霉菌孢子,避免了霉菌孢子太多引起的菌絲體瘋長帶來的影響,并模擬自然環境,分析霉菌的生長情況。
文檔編號C12R1/82GK101497916SQ20091004580
公開日2009年8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23日
發明者鵑 杜, 汪姣寧, 艷 羅, 鄧云霞, 毅 鐘 申請人:東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