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附掛聳輝工作件的炒茶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炒茶用的機器,具體的說是一種附掛聳輝工作件的炒茶機。
背景技術:
龍井茶炒制機發明迄今已十余年,其間不斷改進,目前炒茶質量已達到甚至超過 一般手工炒茶的水平。為使茶葉炒制后條形緊直、光澤度好、干度達標并提高工效,近年又 研制出聳茶機、輝干機。這些機子使用效果好,很受歡迎,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炒茶機只能炒茶,不能聳茶和輝干,功能單一,利用率低,對于茶葉不是很多的 廣大茶農,從提高炒茶質量來說需要配置聳茶機和輝干機,但是投資大,而且生產率不匹 配,一般茶農的電負荷也無法承受。二、目前炒茶機減速器與炒輪架主軸間的傳動結構比較復雜,成本較高。三、目前炒茶機調整炒茶壓緊度的方式存在不足。四、目前炒茶機用于提供炒茶壓力的壓簧易殘變、折斷。五、目前炒茶機在壓緊過程中往往存在帶茶和不飛茶的矛盾,而且用于保持炒板 初始角的拉簧易殘變、折斷,炒板擺振幅度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炒茶機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以炒茶功能為 主,可方便地附掛聳輝工作件的炒茶機。附掛聳輝工作件后的使用效果可與專用聳輝機媲 美,不僅大幅節省投資而且生產率匹配,一般茶農的電負荷也能承受。本實用新型還要提供一種應用在炒茶機上的新型簡易萬向節。本實用新型再提供一種新型的用來調整炒茶壓緊度的炒鍋升降結構。本實用新型又提供一種用于炒茶的倍力彈簧加壓機構。該新型加壓機構可儲備更 大炒茶壓力,而且具有可調整的特點,同時壓簧又不易損壞。本實用新型又再提供一種新型炒茶組件,在炒鍋后部能帶茶,而在炒鍋前上部又 不使茶葉飛濺,并且保持炒板初始角的拉簧不易折斷,炒板也不大幅擺振和撞擊,相對運轉穩定。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技術方案是一種附掛聳輝工作件的炒茶機, 由炒茶機和可附掛的聳輝工作件組成,所述炒茶機包括機架、炒鍋、主軸、炒板、以及動力機 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聳輝工作件通過道軌安裝在炒茶機的儀表箱蓋上,所述聳輝工作件 上固定有實現聳輝工作件做直線往復運動的十字槽板,所述十字槽板與炒茶機的主軸通過 聳輝傳動機構配合曲柄滑塊機構實現聯動。所述聳輝傳動機構為兩級帶傳動或一級鏈傳動 或一級齒輪傳動。所述曲柄滑塊機構包括曲柄、與曲柄端軸動配合的滑塊,所述滑塊動配合 嵌裝在所述十字槽板的垂直槽中。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炒茶機上附加可往復滑動的聳輝工作件,使同一臺機器同時具 有炒茶、聳茶、輝干功能。不僅方便使用,且成本遠比兩臺或三臺機器成本之和低。另外本實用新型通過聳輝傳動機構和曲柄滑塊機構實現炒茶和聳輝過程共用同一套動力機構。工 作可以同時進行,解決了因家用電承載能力低,不能同時使用兩臺大用電量機器,而不能同 步進行炒茶和聳輝的問題。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為了改進現有炒茶機傳動機構復雜的缺陷,本實用 新型設計了一種新型的簡易萬向節機構,以實現動力機構與炒茶機主軸之間的聯動。該簡 易萬向節由相互平行設置的左圓塊、環塊、右圓塊、以及分別固定在左右圓塊內側的兩對方 銷組成,所述左右圓塊分別固定在主軸和動力機構輸出軸上,所述環塊上沿周向均勻設有 四個與所述方銷配合的方孔,每對方銷分別插裝在環塊上處于同一條直徑上的兩個方孔 內。所述方銷與方孔在環塊周向上動配合,徑向上留有一定間隙。這種簡易萬向節雖然結 構簡單,但同樣能有效地解決動力機構與炒茶機主軸不同軸所帶來的各種問題。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可以通過升降炒鍋來調整 壓緊度的炒鍋升降調壓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定斜道軌、固定在炒鍋上的動斜道軌、手 動提升組件、腳踏回位組件。所述動斜道軌與定斜道軌相配合并可在其上沿傾斜方向上下 滑動。在炒茶過程中炒鍋隨同動斜道軌沿定斜道軌滑動升降以合理地調整炒茶壓緊度。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種改進,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倍力彈簧加壓機構。包括 固定在炒茶機主軸上的圓筒、套裝在圓筒內的二臺階芯桿、兩個承力彈簧。所述芯桿的下端 鉸接炒茶機的炒板。所述兩個承力彈簧套裝在芯桿上且下端分別作用在芯桿的兩個臺階 上。采用這種兩個壓簧同時對芯桿加壓的結構。在每個壓簧不超過額定工作載荷的情況下 總承受壓力可增大一倍,這樣既能提供足夠的壓力用于炒茶,又不易損壞彈簧。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改進,本實用新型在炒茶機上加裝了一種帶茶防飛機構 和一種防折減撞機構。所述帶茶防飛機構由短扁鐵、長扁鐵和貼裝在長扁鐵上的尾邊帶有 圓鋼的布邊組成,所述短扁鐵為連接件,前端鉸接在芯桿的下端。其功能是在炒茶過程中, 在重力作用下轉動,布邊在炒鍋后部能貼鍋滑動而在炒鍋前上部又能脫離炒鍋,既可以帶 茶,又可以在炒板脫離炒鍋時防止茶葉飛濺。所述防折減撞機構由保持炒板初始角的大柔 度拉簧和限制炒板擺動角的彈性球組成,所述彈性球設置在固定于主軸上的伸長桿下端。 可以減輕炒板角度回位時產生的撞擊,防止大柔度拉簧折斷。本實用新型也可在炒茶機上 加裝另一種帶茶防飛和防炒板擺振機構。所述的帶茶防飛和防炒板擺振機構由炒板后端下 部的尾邊帶有圓鋼的布邊、炒板前端上部的滾輪和罩斗兩端板內側的窄小道軌組成。其功 能是在炒茶過程中,布邊能貼鍋滑動,在炒板脫離炒鍋時由于滾輪沿窄小道軌運行而使炒 板受到約束,不會發生擺振,同樣既可以帶茶,又可以在炒板脫離炒鍋時防止茶葉飛濺,并 且保持炒板初始角的拉簧不易折斷。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炒茶機的基本結構和聳輝工作件、新型簡易萬向節傳動結構示 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炒茶機
圖1的A-A剖示,即帶茶防飛機構和防折減撞機構示意 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炒茶機
圖1的A-A剖示另一方案,即帶茶防飛和防炒板擺振機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炒茶機
圖1的A向并拆去端部蒙板的視圖,即炒鍋升降調壓機 構的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炒茶機
圖1中所示的新型簡易萬向節具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炒茶機
圖1中所示的曲柄滑塊機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炒茶機
圖1中所示的聳輝傳動機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炒茶機
圖1中所示的倍力彈簧加壓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本實用新型炒茶機由機架15、罩斗1、炒鍋7、炒輪架(2、3、6等件組成)、 聳輝工作件12、聳輝傳動機構和曲柄滑塊機構(見圖6、圖7)、新型簡易萬向節機構(見圖 5)、炒鍋升降調壓機構(見圖4)、倍力彈簧加壓機構(見圖8)、帶茶防飛機構和防折減撞機 構(見圖2)或帶茶防飛和防炒板擺振機構(見圖3)組成。參照
圖1、圖6、圖7,本實用新型炒茶機聳輝工作件的變速傳動機構是輪8固定 在炒輪架主軸3上,輪30動配(或軸承)套在主軸3上,輪31、32連為一體動配(或軸承) 套在軸33上,曲柄11焊在輪30上,滑塊10動配套在曲柄11上。安裝時,將固定在聳輝工 作件12上的十字槽板9的垂直槽對準滑塊10插入并固定即可。參照
圖1、圖5,本實用新型炒茶機的新型簡易萬向節是左右圓塊(25、28)各在一 直徑方向上有兩個方孔并成對裝入方銷24和27,環塊26兩互相垂直的直徑方向上各有兩 個長方孔,左右圓塊25、28分別固定在主軸3和渦輪軸29上,環塊26的四孔對正方銷24、 27裝在兩圓塊之間,銷端、軸端、塊端間都留有一定間隙。參照
圖1、圖4,本實用新型炒茶機的炒鍋升降調壓機構由回位腳踏組件17、撐塊 42、滾輪43、頂升軸44、頂塊45、鎖定機構46、U形鐵47、轉頁48、轉軸49、叩塊50、定斜道 軌51、手把52、動斜道軌53、拉簧54、炒鍋端板55和炒鍋7組成。撐塊42和頂塊45成一 定夾角焊在頂升軸44上,滾輪43裝在撐塊42上,手把52固定在頂升軸44端頭上,鎖定機 構46裝在機架15橫梁上,U形鐵47與鎖定機構46連接,回位腳踏組件17和轉軸49安裝 在機架15上,叩塊50焊在轉軸49上,轉軸49上的轉頁48正對在回位腳踏組件17的缺口 內,動斜道軌53分別成對地固定在炒鍋7兩側的炒鍋端板55上,定斜道軌51分別成對地 固定在機架15上并與機架橫梁成一定夾角,拉簧54 —端連著鎖定機構46而另一端連在機 架15上。參照
圖1、圖8,本實用新型炒茶機的倍力彈簧加壓機構是圓筒2焊在主軸3上, 筒壁上有兩固定的承力銷38。安裝時,將下彈簧35和墊圈36套入芯桿34并裝入圓筒2內 (兩承力銷38內端與芯桿34相應直徑間留有間隙),再將特制墊圈37和上彈簧39套在芯 桿34上,最后將調整螺塞40和鎖緊螺母41旋上即可。參照圖2,本實用新型炒茶機所述的帶茶防飛機構是由短扁鐵和長扁鐵組成擺 動件22,長扁鐵上貼裝了一根一定寬度厚度的布邊23,布邊23帶有一根圓鋼,短扁鐵上有 孔并鉸接在芯桿34的下端。所述的防折減撞機構是保持炒板初始角的大柔度拉簧安裝在 炒輪架上(圖中兩點劃線表示),伸長桿4焊在主軸3上,托框5焊在伸長桿4上,彈性球 21嵌在托框5內。[0034]參照
圖1、圖3,本實用新型炒茶機另一方案的帶茶防飛和防炒板擺振機構是帶 有圓鋼的布邊20裝在炒板6后端下部,兩條特殊形狀的窄小道軌19安裝在罩斗1兩端板 內側,兩滾輪18安裝在炒板6前端上部。本實用新型炒茶機工作原理如下聳輝工作件的變速變形式的傳動是本實用新型的重點技術結構。通過圖7所示的 三角帶變速傳動機構(由8、30、31、32、3、33組成)可將炒輪架主軸3的轉速增大數倍后帶 動曲柄11轉動。從圖7中可見滑塊10既是動配合套在曲柄11上,又是動配合插入十字槽 板9的垂直槽中,十字槽板9固定在帶有道軌的聳輝工作件12上,聳輝工作件12的道軌安 裝在儀表箱蓋上。當曲柄11轉動時,滑塊10 —邊作圓周運動而水平帶動聳輝工作件12沿 道軌往復運動,一邊在十字槽板9的垂直槽中上下運動。十字槽板9上還設有水平橫槽以 使此板橫向水平運動不與主軸3干涉。在運轉時十字槽板9的垂直槽能夠跨越炒輪架主軸 3而不會干涉的前提下,滑塊10的長度應盡量大以及時關閉十字槽板9的水平橫槽開口,使 運轉平穩、噪音小。
圖1、圖5所示減速器14通過渦輪軸29、萬向節右圓塊28和兩方銷27將轉動傳 給環塊26,環塊26通過另一直徑方向(圖5中水平方向)的兩長方孔又將轉動傳給兩方銷 24和左圓塊25,從而帶動炒輪架主軸3轉動。由于環塊26兩互相垂直的直徑方向上的長 方孔與左圓塊25上的兩方銷24和右圓塊28上的兩方銷27在圓周向為動配合,在徑向留 有一定間隙,于是環塊26在徑向可作一定擺動,又25、26、28三塊的各銷和孔是軸對稱,軸 端、塊端也留有間隙,這樣就組成了一個近似單萬向節的機構,在一定角誤差范圍內可以不 干涉地傳動。本實用新型的調整炒茶壓緊度是通過炒鍋7沿斜道軌滑動升降來實現的。如圖4 所示,拉動手把52,頂升軸44轉動,撐塊42和滾輪43順時針轉并頂升炒鍋端板55 (也即頂 升炒鍋7),炒鍋7隨同安裝在兩炒鍋端板55上的兩對動斜道軌53沿著機架15上的兩對 定斜道軌51往上往后滑動,使炒茶壓緊度增大,此時鎖定機構46自動鎖住頂升軸44,炒鍋 7即使受很大壓力都不會下滑。若要使炒鍋7下降,可以先按住手把52,然后踩下回位腳踏 組件17,使其缺口磕動轉軸49上的轉頁48帶動轉軸49和叩塊50逆時針轉動,叩塊50又 磕動U形鐵47使鎖定機構46解鎖,炒鍋就可手控下降。需要說明圖4是炒鍋在最低位置 的示意圖。從
圖1、圖2中可見炒鍋7升高壓緊炒板6,炒板6將壓力傳至圖8中所示的芯桿 34上,以往安裝在此處或頂炒鍋處的彈簧僅為一只,要么造成壓力不足,要么因預壓過緊而 導致彈簧殘變和折斷。本實用新型裝有上、下兩個承力彈簧。下彈簧35的上端通過墊圈36 抵在兩承力銷38上,其下端頂住芯桿34的臺階,上彈簧39的上端抵在調整螺塞40上,其 下端通過特殊墊圈37頂住芯桿34的臺階,鎖緊螺母41用來調整和鎖定芯桿伸出長度,這 樣炒茶時就有兩個彈簧同時參加,達到既有足夠壓力又不易損壞彈簧的目的。在炒茶過程中,當炒鍋處在較低位置即炒板6與炒鍋7間距較大時,炒板6在炒鍋 7的后部應能帶茶而不漏茶;當炒鍋處在較高位置,即炒板6與炒鍋7壓緊時,炒板6在炒 鍋7的前上部應不使茶葉飛濺。為了滿足以上要求,本實用新型采用由短扁鐵和長扁鐵組 成的擺動件22,在長扁鐵上貼裝了一條一定寬度厚度的尾邊帶有圓鋼的布邊23。如圖2所 示當炒板6處于炒鍋7的后部時,在重力作用下擺動件22繞芯桿34下端的螺栓逆時針轉動,使布邊23緊貼炒鍋7以帶動茶葉;當炒板6運動到炒鍋7的前上部時,在重力作用下擺 動件22繞芯桿34下端的螺栓順時針轉動,使布邊23脫離炒鍋7而不飛茶。在炒茶過程中,隨著炒鍋7不斷上升,炒板6與炒鍋7不斷壓緊,炒板6與芯桿34 前夾角不斷增大,保持炒板初始角的前拉簧不斷被拉長,當炒板6與炒鍋7脫離時前拉簧又 恢復初始長度,如此反復,若前拉簧柔度不大就容易疲勞折斷;在炒板6與炒鍋7壓緊后,隨 著炒板6不斷運動兩者將脫離,在脫離時被拉得很長的前拉簧若柔度不大,就會有很強的 拉力使炒板6發生瞬間角度回位而產生撞擊,不僅容易使前拉簧被撞折斷也對炒板6不利。 為了避免以上情況,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采用大柔度拉簧以及伸長桿4、托框5和彈性球 21組成的機構,達到防止前拉簧折斷和減輕炒板撞擊的目的。在炒茶過程中,為了使炒板在炒鍋后部能帶茶而在炒鍋前上部又不飛茶,如圖3 所示本實用新型另一方案是炒板6后端下部安裝一帶有圓鋼的布邊20,在重力作用下布 邊20緊貼炒鍋7以帶茶。隨著炒鍋7不斷上升,炒板6與炒鍋7不斷壓緊且與芯桿34前 夾角不斷增大,當炒板6與炒鍋7脫離時,炒板6前端上部的滾輪18已經沿著罩斗1兩端 板內側的窄小道軌19運行而使炒板6受到約束,不會發生瞬間角度回位而是慢慢回復,這 樣就不飛茶,炒板也不擺振和撞擊,運轉平穩。
權利要求一種附掛聳輝工作件的炒茶機,由炒茶機和可附掛的聳輝工作件(12)組成,所述炒茶機包括機架、炒鍋、主軸、炒板、以及動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聳輝工作件(12)通過道軌安裝在炒茶機的儀表箱蓋上,所述聳輝工作件(12)上固定有實現聳輝工作件做直線往復運動的十字槽板(9),所述十字槽板(9)與炒茶機的主軸(3)通過聳輝傳動機構配合曲柄滑塊機構實現聯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掛聳輝工作件的炒茶機,其特征是,所述聳輝傳動機構為 兩級帶傳動或一級鏈傳動或一級齒輪傳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掛聳輝工作件的炒茶機,其特征是,所述曲柄滑塊機構包 括曲柄(11)、與曲柄端軸動配合的滑塊(10),所述滑塊(10)動配合嵌裝在所述十字槽板 (9)的垂直槽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掛聳輝工作件的炒茶機,其特征是,所述炒茶機的主軸(3) 與動力機構輸出軸通過一簡易萬向節(13)聯動,所述簡易萬向節(13)由相互平行設置的 左圓塊(25)、環塊(26)、右圓塊(28)、以及分別固定在左右圓塊內側的兩對方銷(24、27)組 成,所述左右圓塊(25、28)分別固定在主軸和動力機構輸出軸上,所述環塊(26)上沿周向 均勻設有四個與所述方銷配合的方孔,每對方銷分別插裝在環塊上處于同一條直徑上的兩 個方孔內,所述方銷與方孔在環塊周向上動配合,徑向上留有一定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掛聳輝工作件的炒茶機,其特征是,所述炒茶機還包括炒 鍋升降調壓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15)上的定斜道軌(51)、固定在炒鍋(7)上的動斜道軌 (53)、手動提升組件、腳踏回位組件,所述動斜道軌(53)與定斜道軌(51)相配合并可在其 上沿傾斜方向上下滑動,以帶動炒鍋(7)升降以調整炒茶壓緊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掛聳輝工作件的炒茶機,其特征是,所述炒茶機還包括倍 力彈簧加壓機構,包括固定在炒茶機主軸(3)上的圓筒(2)、套裝在圓筒(2)內的二臺階芯 桿(34)、兩個承力彈簧(35、39),所述芯桿(34)的下端鉸接炒茶機的炒板(6),所述兩個承 力彈簧(35、39)套裝在所述芯桿(34)上,并且下端分別作用在所述芯桿(34)的兩個臺階 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掛聳輝工作件的炒茶機,其特征是,所述炒茶機還包括帶 茶防飛機構和防折減撞機構,所述帶茶防飛機構由短扁鐵、長扁鐵和貼裝在長扁鐵上的尾 邊帶有圓鋼的布邊(23)組成,所述短扁鐵為連接件,前端鉸接在所述芯桿(34)的下端,所 述長扁鐵為布邊支撐件,與所述布邊(23)同寬;所述防折減撞機構由保持炒板初始角的大 柔度拉簧和限制炒板擺動角的彈性球(21)組成,所述彈性球(21)設置在固定于主軸上的 伸長桿⑷下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掛聳輝工作件的炒茶機,其特征是,所述炒茶機還包括帶 茶防飛和防炒板擺振機構,所述的帶茶防飛和防炒板擺振機構由設置在炒板(6)后端下部 帶有圓鋼的布邊(20)、裝在炒板(6)前端上部的滾輪(18)以及設置在炒茶機的罩斗(1)兩 端板內側的窄小道軌(19)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炒制茶葉的機器,具體的說是一種附掛聳輝工作件的炒茶機。通過在炒茶機上附掛聳輝工作件的方式,提高炒茶質量,達到一機多用的目的,使廣大茶農能夠大幅節省投資。本實用新型還在動力機構輸出軸與炒茶機主軸間采用了一種新型簡易萬向節。另外本實用新型炒茶機不僅采用了炒鍋沿斜道軌滑動升降的方式來調整炒茶壓緊度,而且還采用了倍力彈簧加壓機構以提供雙彈簧壓力來增大炒茶的總壓力,再加上帶茶防飛機構和防折減撞機構(或帶茶防飛和防炒板擺振機構)的運用,使本實用新型炒茶機具有較好的綜合性能。
文檔編號A23F3/06GK201640333SQ2010201105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8日
發明者王子琳 申請人:王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