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麻花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品加工機械,特別涉及一種新型麻花機。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文獻C擬689705Y公開了 一種多功能麻花機,包括驅動裝置,輸送裝置和 位于末端的機頭,以及用于支撐機頭的固定架,機頭包括固定于固定架上的固定套和均勻 分布于固定套內(nèi)的若干模具,所述輸送裝置的下部有一驅動桿,驅動桿末端固定有一小齒 輪,小齒輪嚙合有一位于輸送裝置和機頭之間的大齒輪,所述模具為齒輪狀,平行活動固定 于大齒輪的外側,中間開有若干通孔,所述固定套內(nèi)壁有與模具的齒輪形狀相適配的槽。現(xiàn) 有技術中的這種麻花機生產(chǎn)出的麻花容易發(fā)生粘連,即麻花中的成股面條之間易發(fā)生粘 連,且麻花與麻花之間也容易發(fā)生粘連。
實用新型內(nèi)容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麻花機,使得 生產(chǎn)出的每個麻花中的各股面條之間不發(fā)生粘連,且麻花與麻花之間也不發(fā)生粘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新型麻花機,包括機座,以及分別安裝在所 述機座上的麻花輸送機構、噴油機構、送面機構和面條擠出機構;所述麻花輸送機構設置在 所述面條擠出機構的麻花出口下方,所述噴油機構設置在所述面條擠出機構的麻花出口上 方,所述送面機構與所述面條擠出機構連接以向所述面條擠出機構輸送面條料。上述新型麻花機,所述面條擠出機構包括面條孔模套、行星齒輪、行星齒輪座和內(nèi)齒 圈;所述行星齒輪座安裝所述內(nèi)齒圈的環(huán)形通道內(nèi),所述行星齒輪安裝所述行星齒輪座上,所 述行星齒輪與所述內(nèi)齒圈嚙合;所述行星齒輪的軸向設置有與所述送面機構導通的中孔,所述 面條孔模套固定安裝在所述行星齒輪上,所述面條孔模套上的面條孔與所述中孔導通。上述新型麻花機,所述噴油機構包括油箱、噴油嘴和吹氣嘴,所述噴油嘴通過輸油 管與所述油箱導通,所述吹氣嘴臨近所述噴油嘴設置以向所述噴油嘴吹氣。上述新型麻花機,所述送面機構包括面料斗以及設置在所述面料斗底部的攪龍和 下料輥。上述新型麻花機,所述麻花輸送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機座上的固定架以及設置在 所述固定架上的輸送帶。上述新型麻花機,所述機座的底部安裝有萬向輪。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麻花機具有噴油機構,能夠向 面條擠出機構的麻花出口噴油,使得生產(chǎn)出的每個麻花中的各股面條之間不發(fā)生粘連,且 麻花與麻花之間也不發(fā)生粘連。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麻花機的結構示意圖;[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麻花機的面條擠出機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麻花機的面條擠出機構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麻花機的送面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機座,2-面條擠出機構,21-面條孔模套,211-面條孔,22-行星齒輪, 221-中孔,23-行星齒輪座,內(nèi)齒圈,3-油箱,4-噴油嘴,5-吹氣嘴,6-面料斗,7-攪龍, 8-下料輥,9-輸送帶,10-固定架,11-萬向輪,12-行星齒輪座外殼。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新型麻花機包括機座1,以及分別安裝在所述機座1上的 麻花輸送機構、噴油機構、送面機構和面條擠出機構2 ;所述麻花輸送機構設置在所述面條 擠出機構2的麻花出口下方,所述噴油機構設置在所述面條擠出機構2的麻花出口上方,所 述送面機構與所述面條擠出機構2連接以向所述面條擠出機構2輸送面條料。如圖2和圖 3所示,所述面條擠出機構2包括面條孔模套21、行星齒輪22、行星齒輪座23和內(nèi)齒圈M ; 所述行星齒輪座23安裝所述內(nèi)齒圈M內(nèi),所述行星齒輪22安裝在所述行星齒輪座23上, 所述行星齒輪22與所述內(nèi)齒圈M嚙合;所述行星齒輪22的軸向設置有與所述送面機構導 通的中孔221,所述面條孔模套21固定安裝在所述行星齒輪22上,所述面條孔模套21上的 面條孔211與所述中孔221導通。所述噴油機構包括油箱3、噴油嘴4和吹氣嘴5,所述噴 油嘴4通過輸油管與所述油箱3導通,所述吹氣嘴5臨近所述噴油嘴4設置以向所述噴油 嘴4吹氣。如圖4所示,所述送面機構包括面料斗6以及設置在所述面料斗6底部的攪龍 7和下料輥8。所述麻花輸送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機座1上的固定架10以及設置在所述固 定架10上的輸送帶9。所述機座1的底部安裝有萬向輪11。本實施例的新型麻花機在制作麻花的時候,首先是把和好的麻花面加入到所述面 料斗6中,麻花面在所述攪龍7的作用下輸送到所述面條擠出機構2,然后進入到所述行星 齒輪22上的所述中孔221內(nèi),最后通過所述面條孔模套21上的面條孔211擠出成三束每束 三股的面條;同時,所述噴油嘴4向擠出的成股面條噴油,為了使得噴出的油能夠更加均勻 地噴灑在成股面條上面,利用所述吹氣嘴5向所述噴油嘴4吹氣以使得所述噴油嘴4噴出 的油形成油霧,從而使得油能夠均勻地噴灑在成股面條上面;所述下料輥8的轉動使得所 述面料斗6中的麻花面更加順利進入到所述面料斗6底部以便順利地通過所述攪龍7輸送 到所述面條擠出機構2。如圖3所示,所述行星齒輪座23轉動的同時帶動所述行星齒輪22 轉動,由于所述行星齒輪22與所述內(nèi)齒圈M嚙合,使得所述行星齒輪22又發(fā)生自轉。如圖 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面條擠出機構共有三個所述行星齒輪22,每個所述行星齒輪22的面 條孔模套21上有三個所述面條孔211 ;每個所述行星齒輪22的自轉使得擠出的三條成股 面條擰在一起形成成股面條束,三個所述行星齒輪22隨所述行星齒輪座23 —起轉動使得 三個成股面條束擰在一起形成麻花。由于擠出的成股面條上噴灑了油,使得成股面條之間 不會發(fā)生粘連,并且成股面條束之間也不會發(fā)生粘連,也防止制作好的麻花之間發(fā)生粘連。
權利要求1.新型麻花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1),以及分別安裝在所述機座(1)上的麻花輸 送機構、噴油機構、送面機構和面條擠出機構O);所述麻花輸送機構設置在所述面條擠出 機構(2)的麻花出口下方,所述噴油機構設置在所述面條擠出機構(2)的麻花出口上方,所 述送面機構與所述面條擠出機構( 連接以向所述面條擠出機構( 輸送面條料。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麻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條擠出機構(2)包括面條 孔模套(21)、行星齒輪(22)、行星齒輪座和內(nèi)齒圈04);所述行星齒輪座安裝 所述內(nèi)齒圈04)的環(huán)形通道內(nèi),所述行星齒輪0 安裝所述行星齒輪座上,所述行 星齒輪0 與所述內(nèi)齒圈04)嚙合;所述行星齒輪0 的軸向設置有與所述送面機構導 通的中孔021),所述面條孔模套固定安裝在所述行星齒輪0 上,所述面條孔模套 (21)上的面條孔011)與所述中孔021)導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麻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油機構包括油箱(3)、噴油 嘴⑷和吹氣嘴(5),所述噴油嘴(4)通過輸油管與所述油箱(3)導通,所述吹氣嘴(5)臨 近所述噴油嘴(4)設置以向所述噴油嘴(4)吹氣。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麻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面機構包括面料斗(6)以及 設置在所述面料斗(6)底部的攪龍(7)和下料輥(8)。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麻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麻花輸送機構包括安裝在所 述機座(1)上的固定架(10)以及設置在所述固定架(10)上的輸送帶(9)。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新型麻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1)的底部安裝有 萬向輪(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新型麻花機,包括機座,以及分別安裝在所述機座上的麻花輸送機構、噴油機構、送面機構和面條擠出機構;所述麻花輸送機構設置在所述面條擠出機構的麻花出口下方,所述噴油機構設置在所述面條擠出機構的麻花出口上方,所述送面機構與所述面條擠出機構連接以向所述面條擠出機構輸送面條料。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麻花機使得生產(chǎn)出的每個麻花中的各股面條之間不發(fā)生粘連,且麻花與麻花之間也不發(fā)生粘連。
文檔編號A23L1/164GK201821854SQ2010205769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0月26日
發(fā)明者劉國平 申請人:劉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