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層分格的發酵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釀酒行業名優白酒入窖發酵的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在名優白酒的發酵工藝中,除了汾酒是采用陶瓷缸作地缸發酵外,其它大多數是采用窖坑來進行發酵,如濃香型酒用泥窖,醬香型酒用碎石窖或條石窖。即是將制酒原料,通過粉碎、混蒸、打量水、攤涼加曲、拌和均勻等工序,直接或堆集發酵后,加入窖中。裝完一定量酒醅,踩窖一次,裝滿窖坑后,將踩柔的黃泥封在窖頂上。由于超負荷壓榨作用,底部酒醅被上中部酒醅壓榨得嚴嚴實實,既不疏松,又不透氣,最后,到了蒸餾之時,取出上中部酒醅,底部又被浸沒在黃水之中。對這部分酒醅,不得不進行“滴窖降水”操作,將黃水酉盡滴完,降低酸度和水分后,才能蒸餾。
這種傳統的一層發酵方法,師徒相承,代代相傳,沿襲至今,既原始,又粗放。
發明內容
傳統的一層發酵方法,使底部酒醅之間,既不能保持一定的空隙,又變得板結成團,不疏松,對發酵十分有害;黃水的逐步出現,又使底部酒醅浸沒在其中,微生物生長代謝所需要的氣一固、液一固界面效應環境,不復存在。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層分格的發酵方法,即是針對底部酒醅發酵不佳,并且還有黃水浸沒酒醅的狀況而發明的。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不改變傳統工藝、原生態原則下,以窖坑為基礎,為解決其上、中、底各部酒醅之間,互不產生壓強,并增加窖內酒醅接觸面,采用多層分空格裝酒醅的方法:做一長方體框架結構,平置于窖坑底部作為底層,再在框架結構內,組裝長方體空格。底層裝滿酒醅,在框架結構上面,平鋪竹片,再鋪篾席,篾席之上,重疊放上大小相同的框架結構,作為第二層。第二層內,組裝長方體空格,再裝酒醅。這樣,變傳統的一層發酵為多層分格發酵。本發明有益效果是:能給中、底部酒醅的發酵、生香,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對名優白酒的產品質量有明顯提高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窖坑的長寬,用竹子或不銹鋼作材料,恰如其分地做一高度略小于窖坑深度1/3或1/4的六個面是空的長方體框架結構,平置于窖坑底部作為底層,再用比較薄的成平板狀的石料,或平板玻璃,或平板陶瓷材料,在框架結構內,做成大小一致的可以隨意組裝、拆卸的與框架結構的高度平齊的上下面是空的4 16個長方體空格,空格的下面,即是泥窖底。入窖發酵時,當底層的長方體空格裝滿酒醅后,在空格的上面,即框架結構上面,均勻地平鋪略短于窖坑寬度的竹片,竹片上面再鋪上用竹子材料編織而成的有小孔的篾席,篾席之上,重疊放上與底層大小相同的框架結構,作為第二層;第二層及其以上層的框架結構內,只組裝4 8個長方體空格;第二層裝滿酒醅后,又在框架結構上面,平鋪竹片,再鋪篾席。依照此法,最頂層不用框架結構,3層發酵,用框架結構2個;4層發酵,用框架結構3個。酒醅裝滿窖坑,仍用黃泥封住 窖頂。
權利要求
1.名優白酒的多層分格的發酵方法,該方法是這樣實施:做一長方體框架結構,平置于窖坑底部作為底層,再在框架結構內,組裝4 16個長方體空格;底層裝滿酒醅,在框架結構上面,平鋪竹片,再鋪篾席,篾席之上,重疊放上大小相同的框架結構,作為第二層;第二層內組裝長方體空格,再裝酒醅,其特征是: a.所述長方體框架結構,是根據窖坑的長寬,用竹子或不銹鋼作材料,恰如其份地做成,高度略小于窖坑深度1/3或1/4,六個面是空的; b.所述長方體空格,是用比較薄的成平板狀的石料,或平板玻璃,或平板陶瓷材料做成,其大小一致,可以隨意組裝、拆卸,與框架結構的高度平齊,上下面是空的; c.所述平鋪的竹片,略短于窖坑寬度,篾席,用竹子材料編織而成,有小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是:第二層及其以上層的框架結構內,只組裝4 8個長方體空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是:最頂層不用框架結構,3層發酵,用框架結構2個,4層發酵 ,用框架結構3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多層分格的發酵方法,是針對釀酒行業名優白酒底部酒醅發酵不佳,并且還有黃水浸沒酒醅的狀況而發明的。該工藝方法的要點是做一長方體框架結構,置于窖底,框架結構內,組裝長方體空格;裝滿酒醅后,鋪竹片、篾席,重疊放上另一框架結構,再裝酒醅。此工藝方法,能給中、底部酒醅的發酵、生香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文檔編號C12G3/02GK103184124SQ201110461710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明者袁慶虞 申請人:袁慶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