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炸油條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炸油條機的生產(chǎn)制造技術(shù)涉及機械生產(chǎn)制造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團提高,吃油條的人也越來越多,炸油條的人也越來越多,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也越來越快餐化,為順應(yīng)這一趨勢,盡量滿足人們的需求,我們發(fā)明了炸油條機。
發(fā)明內(nèi)容
目的是提供一種設(shè)計合理、結(jié)構(gòu)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易生產(chǎn)、好安裝、易操作,價格低、效率高時炸油條100公斤以上,市場潛力大、好推廣普及的炸油條機,具體特征包括第一拖帶輥(2)裝在油條機架(3)的底部和油條生坯出口(18)左側(cè)上方,第一承面輥(6)和第一軋面輥(7)由第一松緊旋鈕(9)固定在一起裝在油條機架(3)底部另一端,第一進料斗(8)裝在第一承面輥¢)的上方,第一拖帶輥(2)和第一承面輥¢)由第一拖帶(4)連結(jié);第二承面輥(5)和第二軋面輥(12)由第二松緊旋鈕(11)固定在一起裝在第一拖帶(4)上方靠近第一軋面輥(7)的旁邊,第二拖帶輥(14)裝在第一拖帶(4)上方靠近切壓輥(15),第二承面輥(5)和第二拖帶輥(14)由第二拖帶(13)連結(jié),第二進料斗(10)·裝在第二承面輥(5)的上方;切壓輥(15)嵌有壓條(16)和切刀(17),切壓輥(15)裝在第一拖帶(4)的上方緊貼著第一拖帶(4)并靠近第一拖帶輥(2)。油鍋(I)的一端裝在油條機架(3)裝有油條生坯出口(18) —端的下方,第一撥翻輥(19)裝在油鍋(I)鍋口上靠近油條機架(3)處,第二撥翻輥(20)裝在油鍋(I)鍋口中部,第三撥翻輥(21)裝在油鍋鍋口緊挨著坡形鍋口(22)處,油條收集斗(23)裝在坡形鍋口(22)的外側(cè)。
附圖是炸油條機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將兩塊和好的油條面分別放進第一進料斗(8)、第二進料斗(10)中,第一進料斗(8)中的面快在重力的作用下經(jīng)進料斗(8)的下部出口落在第一拖帶(4)上,在第一拖帶(4)的拖動下通過由第一松緊旋鈕(9)調(diào)節(jié)后的第一承面輥¢)、第一軋面輥(7)之間軋出厚薄均勻面片由第一拖帶(4)拖著向切壓輥(15)方向移動;第二進料斗(10)中的面快在重力的作用下經(jīng)第二進料斗(10)的下部出口落在第二拖帶(13)上,在第二拖帶(13)的拖動下通過由第二松緊旋鈕(11)調(diào)節(jié)后的第二承面輥(5)、第二軋面輥
(12)之間軋出厚薄均勻的面片由第二拖帶(13)拖著越過第二拖帶輥(14)后落在第一拖帶(4)的面片上面構(gòu)成雙層面片,雙層面片由第一拖帶(4)拖動經(jīng)過切壓輥(15)時由壓條
(16)壓緊再由切刀(17)切成油條生坯,油條生坯越過第一拖帶輥(2)在重力作用下經(jīng)油條生坯出口(18)進入油鍋(I)炸制,在第一撥翻輥(19)的翻動下炸制成熟的油條經(jīng)過第二撥翻輥(20)的推動向第三撥翻輥(21)移動,在第三撥翻輥(21)和坡形鍋口(22)共同作用下成熟的油條被撥出油鍋進入油條收集斗(23)。
權(quán)利要求
1.炸油條機,具體特征包括第一拖帶輥(2)裝在油條機架(3)的底部和油條生坯出口(18)左側(cè)上方,第一承面輥(6)和第一軋面輥(7)由第一松緊旋鈕(9)固定在一起裝在油條機架(3)底部另一端,第一進料斗(8)裝在第一承面輥¢)的上方,第一拖帶輥(2)和第一承面輥出)由第一拖帶(4)連結(jié);第二承面輥(5)和第二軋面輥(12)由第二松緊旋鈕(11)固定在一起裝在第一拖帶(4)上方靠近第一軋面輥(7)的旁邊,第二拖帶輥(14)裝在第一拖帶(4)上方靠近切壓輥(15),第二承面輥(5)和第二拖帶輥(14)由第二拖帶(13)連結(jié),第二進料斗(10)裝在第二承面輥(5)的上方;切壓輥(15)嵌有壓條(16)和切刀(17),切壓輥(15)裝在第一拖帶(4)的上方緊貼著第一拖帶(4)并靠近第一拖帶輥(2)。油鍋(I)的一端裝在油條機架(3)裝有油條生坯出口(18) —端的下方,第一撥翻輥(19)裝在油鍋(I)鍋口上靠近油條機架(3)處,第二撥翻輥(20)裝在油鍋(I)鍋口中部,第三撥翻輥(21)裝在油鍋鍋口緊挨著坡形鍋口(22)處,油條收集斗(23)裝在坡形鍋口(22)的外側(cè)。·
全文摘要
炸油條機,具體特征包括拖帶輥、油條機架(3)壓輥構(gòu)成,目的是提供一種設(shè)計合理、結(jié)構(gòu)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易生產(chǎn)、好安裝、易操作,價格低、市場潛力大、好推廣普及、效率高、時炸油條100公斤以上的炸油條機。
文檔編號A21B5/08GK102742612SQ201210257810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7月16日
發(fā)明者張玉 申請人:張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