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銀杏茶的人工制成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銀杏茶的人工制成方法,其炒制的工藝流程:采葉、殺青、揉捻、初炒、復炒、烘干、成茶。本發明一種銀杏茶的人工制成方法,操作簡單,生產過程全為綠色流程,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銀杏葉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黃酮類、苦內脂類、β-谷甾醇藥用成分,銀杏葉制成的茶,具有利尿、定喘、潤肺作用,常飲對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專利說明】一種銀杏茶的人工制成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茶葉制作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銀杏茶的人工制成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在市場有各種茶葉,但銀杏茶也很少,而且銀杏葉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重要生理活性功能因子,其中包括黃酮類化合物、萜類化合物、多種氨基酸、銀杏多糖、銀杏甲素、銀杏乙素、銀杏內脂、白果內脂等,具有保健的作用,對人體各器官都有保護作用,所以,對人們是非常有利的。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作方便,綠色生產的銀杏茶的人工制成方法。
[0004]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銀杏茶的人工制成方法,由以下步驟完成:
[0005]A、采葉:制茶的葉以主干及側枝中干部位置的葉片為佳,采摘時間以在生長期內的中午11時以前為宜,采回的葉子要應及時噴灑清水保鮮;
[0006]b、殺青:當殺青鍋溫燒至160°C左右時,將半公斤鮮葉均勻放入鍋內燜5-10分鐘,至手握青葉能成團即可起鍋;
[0007]C、揉捻:將殺青過的銀杏葉放入揉捻機中,輕壓揉捻10分鐘,再重壓5分鐘,再輕揉捻10分鐘,整個過程不超過30分鐘,緊結為成條,取出;
[0008]d、初炒:將鍋加溫到120_130°C,投入揉捻過的葉子,用雙手在鍋內滾炒,并幾次散開使葉子受熱均勻,炒至20分鐘至30分鐘即可;
[0009]e、復炒:將攤晾過的茶葉再投入鍋中,將鍋加溫到150_160°C翻動要輕,用力要勻,炒至葉燙手為止;
[0010]f、烘干:將扶復炒后的成條銀杏葉放入烘炒機內烘炒烘干,烘炒20分鐘;
[0011]g、成茶:烘干后的銀杏葉放置冷卻半小時,成茶。
[0012]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一種銀杏茶的人工制成方法,操作簡單,生產過程全為綠色流程,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銀杏葉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黃酮類、苦內脂類、β_谷留醇藥用成分,銀杏葉制成的茶,具有利尿、定喘、潤肺作用,常飲對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圖1所示,一種銀杏茶的人工制成方法,由以下步驟完成:
[0015]Α、采葉:制茶的葉以主干及側枝中干部位置的葉片為佳,采摘時間以在生長期內的中午11時以前為宜,采回的葉子要應及時噴灑清水保鮮;
[0016]b、殺青:當殺青鍋溫燒至160°C左右時,將半公斤鮮葉均勻放入鍋內燜5-10分鐘,至手握青葉能成團即可起鍋;
[0017]C、揉捻:將殺青過的銀杏葉放入揉捻機中,輕壓揉捻10分鐘,再重壓5分鐘,再輕揉捻10分鐘,整個過程不超過30分鐘,緊結為成條,取出;
[0018]d、初炒:將鍋加溫到120_130°C,投入揉捻過的葉子,用雙手在鍋內滾炒,并幾次散開使葉子受熱均勻,炒至20分鐘至30分鐘即可;
[0019]e、復炒:將攤晾過的茶葉再投入鍋中,將鍋加溫到150_160°C翻動要輕,用力要勻,炒至葉燙手為止;
[0020]f、烘干:將扶復炒后的成條銀杏葉放入烘炒機內烘炒烘干,烘炒20分鐘;
[0021]g、成茶:烘干后的銀杏葉放置冷卻半小時,成茶。
[0022]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而并非限制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發明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銀杏茶的人工制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驟完成: A、采葉:制茶的葉以主干及側枝中干部位置的葉片為佳,采摘時間以在生長期內的中午11時以前為宜,采回的葉子要應及時噴灑清水保鮮; b、殺青:當殺青鍋溫燒至160°C左右時,將半公斤鮮葉均勻放入鍋燜5-10分鐘,至手握青葉能成團即可起鍋; C、揉捻:將殺青過的銀杏葉放入揉捻機中,輕壓揉捻10分鐘,再重壓5分鐘,再輕揉捻10分鐘,整個過程不超過30分鐘,緊結為成條,取出; d、初炒:將鍋加溫到120-130°C,投入揉捻過的葉子,用雙手在鍋內滾炒,并幾次散開使葉子受熱均勻,炒至20分鐘至30分鐘即可; e、復炒:將攤晾過的茶葉再投入鍋中,將鍋加溫到150-160°C翻動要經,用力要勻,炒至葉燙手為止; f、烘干:將扶復炒后的成條銀杏葉放入烘炒機內烘炒烘干,烘炒20分鐘; g、成茶:烘干后的銀杏葉放置冷卻半小時,成茶。
【文檔編號】A23F3/34GK103652117SQ201210332326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孫儒 申請人:孫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