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桑棗糖果的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桑棗糖果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以鮮桑棗制取的活性桑棗漿,配以粉劑輔料,經調和、熬煮、攪拌、冷卻、成型等工藝制成。本發明充分利用桑棗的精華,利用糖果可經口腔吸收的特點,提供一種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可以防治疾病的桑棗糖果生產方法。本產品口感好,纖維多,耐咀嚼,經常食用能夠滋肝腎,充血液,止消渴,利關節,解酒毒,祛風濕,聰耳明目。
【專利說明】一種桑棗糖果的生產方法【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糖果食品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桑棗糖果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人體口腔的微血管十分豐富,口腔粘膜表面積大,糖果食品的精華成分能由口腔進行直接吸收,進入血管循環,人們利用糖果含化食用這一特點開發出了各種各樣的糖果,但是沒有以桑棗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糖果食品。
[0003]桑棗的果實桑椹,又叫糖椹、桑果、桑粒、文武實、蠶果等。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說:“桑椹滋肝腎,充血液,止消渴,利關節,解酒毒,祛風濕,聰耳明目,安魂鎮魄。”李時珍《本草綱目》及汪昂《本草備要》均有詳細記載。現代科學檢測證明,桑椹含有豐富的果糖、果酸、果膠、天然色素,Vc、Bl、B2等7種維生素,人體必須的鐵鈣鋅等16種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具有補血、益腎、明目、烏發、抗衰老、防治慢性肝炎、治療失眠和神經衰弱等多種醫療保健功能。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桑棗的精華且利用糖果含化口腔吸收的特點,提供一種桑棗全果保留、口感好、纖維多、耐咀嚼、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可以防治疾病的桑棗糖果及生產方法,經常食用能夠滋肝腎,充血液,止消渴,利關節,解酒毒,祛風濕,聰耳明目。
[0005]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如下措施實現:
一種桑棗糖果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以桑棗為主要原料制成活性桑棗漿,配以粉劑輔料:異麥芽低聚糖和桑棗粉,經調和、蒸煮、攪打、冷卻、成型等工藝制成,其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活性桑棗漿30-60%、粉劑輔料40-70%。
[0006]所述的活性桑棗漿是選用鮮桑棗,經清洗后加入1-3倍水進行絞碎、膠體磨漿、降解、離心脫氣而獲得。
[0007]所述的降解步驟為:將膠體磨漿后放入反應釜中,加熱至47_55°C,加入0.1%_2%果膠酶,恒溫攪拌3-5小時。
[0008]所述的離心脫氣工藝是在離心脫氣真空罐中進行,真空度70-80千帕,溫度50-90。 [0009]所述的粉劑輔料,是以異麥芽低聚糖與桑棗粉配制的粉劑輔料,其配方重量百分比為:異麥芽低聚糖粉60-90%,桑棗粉10-40%。
[0010]所述的粉劑輔料的一半用于調和工藝步驟,另一半用于攪打工藝。
[0011]本發明由于采用了物理加工與降解技術結合的工藝,可充分利用桑棗精華,保留桑棗的原有生物活性,使全身是寶的桑棗做到物盡其用,特別是采取了離心脫氣工藝可增加其產品的活性,糖果中的活性物質非常豐富并具有多種功效,經常食用能夠滋肝腎,充血液,止消渴,利關節,解酒毒,祛風濕,聰耳明目。【具體實施方式】
[0012]實施例1:
將挑選的鮮桑棗清洗干凈后稱重,用絞碎機絞碎后,加3倍水進行磨漿,然后將其送入反應釜內加熱至51°C,加入0.2%果膠酶,恒溫攪拌降解4小時;再經離心脫氣而獲得活性桑棗漿,備用;取異麥芽低聚糖粉配入20%桑棗粉,獲得粉劑輔料,備用;稱取活性桑棗漿60%、粉劑輔料20%加熱調和并熬至膏狀,然后加入粉劑輔料20%進行先慢后快攪打均勻,再經冷卻、成型、包裝即可。
[0013]實施例2:
將挑選的鮮桑棗清洗干凈后稱重,用絞碎機絞碎后,加2倍水進行磨漿,然后將其送入反應釜內加熱至52°C,加入0.3%果膠酶,恒溫攪拌降解3.5小時;再經離心脫氣而獲得活性桑棗漿,備用;取異麥芽低聚糖粉配入30%桑棗粉,獲得粉劑輔料,備用;稱取活性桑棗漿60%、粉劑輔料20%加熱調和并熬至膏狀,然后加入粉劑輔料20%進行先慢后快攪打均勻,再經冷卻、成型、包裝即可。
[0014]實施例3:
將挑選的鮮桑棗清洗干凈后稱重,用絞碎機絞碎后,加3倍水進行磨漿,然后將其送入反應釜內加熱至53°C,加入0.5%果膠酶,恒溫攪拌降解3小時;再經離心脫氣而獲得活性桑棗漿,備用;取異麥芽低聚糖粉配入10%桑棗粉,獲得粉劑輔料,備用;稱取活性桑棗漿60%、粉劑輔料20%加熱調和并熬至膏狀,然后加入粉劑輔料20%進行先慢后快攪打均勻,再經冷卻、成型、包裝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桑棗糖果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以桑棗為主要原料制成活性桑棗漿,配以粉劑輔料:異麥芽低聚糖和桑棗粉,經調和、蒸煮、攪打、冷卻、成型等工藝制成,其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活性桑棗漿30-60%、粉劑輔料40-7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桑棗糖果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劑輔料的配方重量百分比為:異麥芽低聚糖粉60-90%,桑棗粉10-40%。
【文檔編號】A23G3/48GK103783240SQ201210434020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
【發明者】方華, 王金玲 申請人:威海新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