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六堡黑茶蟲茶的流程化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黑茶類蟲茶生產方法,特別是一種六堡黑茶蟲茶的流程化生產方法,屬于茶葉加工生產蟲茶技術。
背景技術:
蟲茶是我國特有的農業資源昆蟲產品,是傳統出口的特種茶。蟲茶是由米縞螟(又稱米黑蟲、小龍蛆等)等昆蟲取食茶葉等植物葉后所排出的排泄物。蟲茶約米粒大小,黑褐色,鮮蟲茶開水沖泡后為青褐色,幾乎全部溶解,像咖啡一樣,飲用十分方便。蟲茶沖泡后香氣清新如茶,滋味濃醇回甘,營養價值與藥用保健功效極佳,已為明代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中所記載。蟲茶不但具有極佳的營養保健功效和極高的飲用價值,而且市場上的商品極少價格也高,是同等年份茶葉的數倍以上。蟲茶主要產于我國廣西、湖南等地的山區。早在清朝嘉慶年間,廣西梧州六堡茶就以其獨特的檳榔香列入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以“紅、濃、陳、醇”四絕著稱。2011年底,國家質檢總局下發公告正式批準梧州六堡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同時廣西質檢部門對梧州六堡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六堡茶產業正面臨大發展的時期,但是六堡茶中頗具特色的蟲茶生產以及市場上所出售的蟲茶幾乎是通過自然生態得到的產品,規?;⒐I化生產還沒有開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六堡黑茶蟲茶流程化生產方法,以解決目前國內特別是廣西六堡茶區黑茶蟲茶生產過程中的自然、無序的狀態,即在六堡茶存放過程中,在自然達到的條件下出現蟲茶產出的傳統方法。本發明的六堡黑茶蟲茶的流程化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采用茶蟲培養、食料采集及處理、食料堆放、茶蟲施放、喂養,以及控制茶蟲培養期、幼蟲生產期的環境溫、濕度的條件下生產六堡黑茶蟲茶,其生產流程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六堡黑茶蟲茶的流程化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采用茶蟲培養、食料采集及處理、食料堆放、茶蟲施放、喂養,以及控制茶蟲培養期、幼蟲生產期的環境溫、濕度的條件下生產六堡黑茶蟲茶,其步驟如下 (1)茶蟲培養 建設茶蟲培養室,專門培養米縞螟產卵和化卵,培養室規模與生產蟲茶產量相匹配,培養室分為操作室和培育室,其中培育室設置產卵多層葉床,培養室配備有空調、加濕機、烘箱以及恒溫箱、溫度計、濕度計和天平; 培養茶蟲品種的選擇和采集,茶蟲品種以當地的茶蟲品種米縞螟為對象,其蟲源主要采集六堡茶區當地糧倉中的越冬幼蟲和當地蟲茶生產過程的成蟲,或誘引當地茶蟲母蛾前來產卵進行收集; 做法,采摘當地六堡黑茶鮮葉一批,鮮葉以葉片較完整的次老茶葉為主,經測定這些鮮葉含水量為75-85%,在自然晾曬的辦法使其脫水至30% -40%含水量后,鋪設為米縞螟產卵葉床;在培養室條件下,溫度控制在201-251之間,濕度在75%-90%之間,將采集到的羽化后的米縞螟越冬幼蟲或誘集到的米縞螟成蟲進行交尾后,雌蛾自動進入預備好的產卵葉床產卵;當地米縞螟卵歷期在8-12天時,通過人工觀察,在卵期5-8天即將破殼前,將帶有蟲卵的葉片移入堆房中,進行最后的孵化; (2)、食料茶葉采摘處理 在谷雨至立夏采茶期采收本地區六堡黑茶樹茶葉,為了減少成本,用于生產蟲茶的茶葉多選用熟老的茶葉片為主,或選用立夏至六月上旬期間采集的茶質量較差的茶葉; 將采摘的新鮮茶葉在自然環境下晾曬干燥至含水量30% -40%之間,或用人工風干或焙干的辦法脫水至含水量30%-40% ;將處理好的新鮮茶葉按照體積的3 1-4 I的比例混入的渥堆后未干燥的或復水至含水量以30% -40%的較低級茶葉作為茶蟲食料; (3)、茶蟲食料堆放 生產廠房及堆房建設,生產廠房要求房內保持陰暗、潮濕與適度通風,通常建設在背靠北面潮濕陰暗和鄰近噪音小的山邊,四周設置活動窗口并配備簡易的溫度、濕度調節設施,以增加茶蟲生產各蟲期所需的溫度和濕度自然調控的比例;堆房設在生產廠房內,是由分層木架子組成,堆房高度與生產廠房頂部距離不少于2米,并距離生產廠房周壁1-3米,便于堆房內的溫、濕度控制和降低控制成本,在堆房頂部留出占頂面面積的1/5-1/6的通風口并用紗網與生產廠房內隔離; 將處理好的茶蟲食料堆放到生產廠房的堆房中,茶蟲食料堆放時,將已處理的茶蟲食料自然堆放于預先準備好的堆房分層木架子各層中,稍作輕壓至便于幼蟲進入取食與生活為好,茶蟲食料面與上層底部留出3-5厘米空隙,用作施放茶蟲卵的葉片的位置; (4)、茶蟲的施放 將帶有茶蟲卵的葉片,卵面向上均勻地施放在蟲茶生產而準備的木制堆房中的木架子各層的茶蟲食料堆面,其茶蟲卵的施放數量以幼蟲歷期生活適宜空間與茶蟲食料堆放量為度,通常,茶蟲食料堆放在稍加壓緊的程度下,40-45立方厘米堆放體積適宜頭放養I頭米縞螟幼蟲歷期在其中生活;在孵化率為80%,按O. 3厘米的厚度茶蟲堆放食料并稍加壓緊的情況下,每平方米堆放面施放茶蟲卵8500-9500粒; (5)幼蟲期生產幼蟲期是蟲茶生產的時期,在廣西六堡黑茶區,幼蟲生產的旺盛時間在每年5月到10月,時間為150-170天,期間會增加疊代幼蟲的數量,加快六堡茶食料的蠶食進度,增加茶蟲的排泄量;期間選擇適宜的喂養環境和合理茶蟲的投放量對蟲茶的生產很重要,幼蟲期喂養的溫度適宜控制在20°C -30°C之間,濕度在75% -95%之間,這樣能保持茶蟲的個體重量、食量以及食欲的增加,幼蟲期要多觀察,在幼蟲多,食性大的時候,要及時添加茶葉食料,以增加蟲茶的產量,用本方法在六堡茶黑茶區環境下進行生產,平均每頭幼蟲在全蟲期的排泄物,即未干燥的蟲茶為其老熟期體重的3. 5-10. 2倍; (6)、產品收集 在廣西六堡黑茶區,蟲茶收集期通常在10月份,在幼蟲逐漸進入越冬結繭期,將堆房木架各層所堆放的茶葉和茶蟲混合物一起收集在蘿筐集中采收蟲茶;采收時輕輕抖動或用鑷子撥動的辦法,將收集的茶蟲排泄物集中在盛器中,然后采用篩選分離的方法將蟲茶收存到干爽的木桶中,未吃完的茶葉殘余物以及部分保留的幼蟲繼續堆放于原堆房分層的木 格中培育至明年生產用,或直接曬干儲存作為茶葉; (7)、曬干 將篩選干凈的的蟲茶集中放置于竹制簸箕曬干至含水量10%以下,以能長期保存和飲用; (8)、產品制作 蟲茶能直接用開水泡茶的方法飲用,或與茶葉混合制作成各種茶類產品,制作的方法采用搭配和炒制的工藝; (9)、成品包裝 曬干或制作好的蟲茶和蟲茶制作產品經過檢驗后分類包裝即可。
全文摘要
發明一種六堡黑茶蟲茶的流程化生產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了茶蟲培育、食料采集及處理、食料堆放、茶蟲施放、喂養,以及控制茶蟲培育期、幼蟲生產期的環境溫、濕度的條件下生產六堡黑茶蟲茶。本發明能規?;?、工業化生產六堡黑茶蟲茶。生產的蟲茶產量高,品質優,解決了現有傳統蟲茶生產只是通過自然方法生產蟲茶導至產量低的問題,本發明所生產的六堡黑茶蟲茶產品含有粗蛋白、粗脂肪、糖類、維生素、多種礦質元素和20種氨基酸等,具有極佳的營養保健功效和極高的飲用價值。
文檔編號A23F3/34GK102907539SQ201210449029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林明中 申請人:蒼梧縣東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