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報警玻璃鋼混膜厭氧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自動報警玻璃鋼混膜厭氧罐,利用自動報警裝置,告知密閉罐體內厭氧液的體積,從而除去了現有生產技術必須設計的溢流池裝置。一方面減少沼氣的外泄,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建設成本,同時又節約了占地面積,提高沼液產沼的利用率。
【專利說明】自動報警玻璃鋼混膜厭氧罐
一,【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報警玻璃鋼混膜厭氧罐。
二,【背景技術】
[0002]根據本人多年生產實踐總結,由本人研發而成。
[0003]三,發明的內容
[0004]該發明的目的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報警玻璃鋼混膜厭氧罐,利用自動報警裝置,告知罐體內厭氧液的多少,從而除去了溢流設施,即減少沼氣的外泄,又大大降低了建設成本,大大提高沼液產沼的效率。
[0006]該發明提供的自動報警玻璃鋼混膜厭氧罐的技術方案
[0007]本發明提供的厭氧罐,其特征在于,罐體為圓柱體,底部設計有進排料管道,進排料管道合二為一,體外用三通管加開啟閥輪流使用,底部設計有沼液外循環出口。罐體用玻璃鋼混結構建造而成,一側設計有人行爬梯。上部設計有自動報警器,沼液外循環入口。爬梯處設計玻璃透明觀察孔,可開閉。頂端設計儲氣柜,并設計有環形人行道。罐頂與儲氣柜接觸處,設計有遮欄,用以支撐儲氣膜因無氣時塌陷。
[0008]自動報警玻璃鋼混膜厭氧罐的內容簡介
[0009]1、罐體為圓柱體,底部設計有進排料管道,進排料管道合二為一,體外用三通管加開啟閥輪流使用,底部設計有沼液外循環出口。 罐體用玻璃鋼混結構建造而成,一側設計有人行爬梯。上部設計有自動報警器,沼液外循環入口。爬梯處設計玻璃透明觀察孔,可開閉。頂端設計儲氣柜,并設計有環形人行道。罐頂與儲氣柜接觸處,設計有遮欄,用以支撐儲氣膜因無氣時塌陷。
[0010]關閉排泄閥門,將料液用泵自底部的進排料管道泵入罐內。
[0011]2、將罐體內的料液達到生產要求體積時,報警器開始報警,工作人員關閉進料閥門,停止泵料液。
[0012]3、如需觀察罐內的情況,可用手電照射觀察孔,通過觀察孔觀察罐體內的情況。如觀察孔不透明,可打開擦去附著物,然后再密閉。
[0013]4、用泵將料液自底部的外循環出料口抽出通過上部的外循環入口進入罐體內。每天一次,每次大約0.5-1小時。
[0014]5、罐體頂端與儲氣膜接觸處,設計有縱橫交錯的橫欄。或用一圓蓋密封,圓蓋的中間開一 0.5米左右的圓孔,作為沼氣上升到儲氣柜中的通道。
[0015]6、罐體頂部與儲氣膜接觸處,環四周設計有人行走廊。
[0016]7、儲氣柜系膜具材料制作,上面開氣流孔,觀察孔。氣流孔與一管道連接,輸送給用戶。
[00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18]該罐在原生產罐體的基礎上,除去了溢流管及容納溢流物的溢流罐。添加了自動報警器和觀察孔。將過去單一用作供料的管道改作為供排兩用。除去了原生產罐中供料用的布料器。這樣不僅大量降低建設用的成本,還能使料液充分利用,提高沼氣產量。
四、【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該圖為自動報警玻璃鋼混膜厭氧罐縱剖面示意圖。其中:1進料口開關閥、2出料口開關閥、3自動報警器、4排沼氣孔、5儲氣柜、6觀察孔、7環形走廊、8密封玻璃觀察孔、9外循環進料液孔、IO爬梯、11厭氧罐產沼區、12外循環出料口。
五、【具體實施方式】
[0020]1、關閉排泄閥,將制作完畢的料液泵入罐體內。
[0021]2、當罐體內的料液達到需要的體積時,自動報警器即刻報警,停止泵料。
[0022]3、必要時打開觀察孔,或直接通過觀察孔觀察罐體內的狀況。
[0023]4、需要更換新料液時,關閉進料閥,打開排料閥,將罐體內的料液排除1/3。然后關閉排料液閥,打開進料液閥,泵入新鮮的料液。
[0024]5、每天按時進 行罐體外料液外循環0.5-1小時。
【權利要求】
1.自動報警玻璃鋼混膜厭氧罐,其特征在于:罐體為圓柱體,玻璃鋼混結構;罐體外的底部設計有進排料管道,用一只三通管連接,并安裝開關閥門;底部設計有沼液外循環出口 ;上部設計有自動報警器,沼液外循環入口 ;罐體一側設計有人行爬梯,以及位于爬梯一側上部設計可開閉玻璃透明觀察孔;頂端設計有儲氣柜,并設計有人行通道;罐體的頂端與儲氣柜相連處,設計`有圓形蓋板,蓋板中間設計一圓形孔洞;罐體外設計保溫層。
【文檔編號】C12M1/107GK103865769SQ201210556051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7日
【發明者】朱永彪 申請人:朱永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