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微藻的一級培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生物餌料培養學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微藻的一級培養裝置。
背景技術:
微藻是指那些單細胞或由數個細胞組成的微小藻類。它們從海水中吸收營養物質,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組成細 胞的有機物,是構成海洋食物鏈的基礎生產者。在水產養殖業中常用的微藻主要包括綠藻門、硅藻門、金藻門等單細胞藻類,這些微藻具有營養豐富、大小適口、不易污染水質等優點,是魚、蝦、蟹、貝類等水產動物的重要生物餌料。在天然海水中微藻數量很少,滿足不了高密度培養的水產動物最佳繁育及生長的需要,因此需要人工培養經過優選的、具有高營養價值的微藻。微藻的培養方式主要包括純種培養、一級培養、二級培養和三級培養(生產性培養)。純種培養的微藻一般保存在實驗室的光照培養箱中,所培養的微藻為經分離挑選的單一品種的藻類,數量少但純度極高,無其它雜藻存在,主要起提純和保種的作用;一級培養是利用純種培養的藻種進行數量級的擴大培養,所培養的微藻數量增大且純度較高,起到為二級、三級培養提供藻種的作用,在微藻培養過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特點,其培養的成功與否會直接影響后階段藻類生產性培養的成敗,直至影響到水產動物的繁育和生長,因此在整個藻類培養程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級培養一般是在250 5000mL的容器中進行,在適宜的光照和溫度條件下,通過補充二氧化碳的空氣和營養鹽,經過3 7就可達到較高細胞密度,當一級培養的微藻達到可供使用濃度時,先作繼代培養,接種少量藻種(接種量的多少取決于種類和細胞密度)到新鮮的培養液內,以持續保持一級培養,將剩余的大部分一級培養藻液接種到20000 50000mL的大容器內,開始微藻的二級培養。目前在微藻的一級培養過程中,主要是采取每天定時人工手動搖瓶攪動藻液的方式或以普通的充氣方式培養微藻。搖瓶攪動微藻的方式盡管能保證微藻具有較高的純度,但卻大大地增加了勞力和精力,而且藻液不能充分接觸光照,不能充分補充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因而藻類生長周期較長,藻細胞密度也不高;普通的充氣能提高藻類的培養密度,但往往會將灰塵、細菌、原生動物等敵害生物通過充氣管帶入微藻中,容易使培養環境受到污染,從而使微藻的一級培養和后續培養具有不穩定性和風險性。因此,需要提供一種設備簡單、操作方便,能保證微藻具有較高的純度和細胞密度,并能保持微藻快速生長優勢的一級培養裝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微藻的一級培養裝置,用于微藻的一級培養,能保證微藻具有較高的純度和細胞密度,并能保持微藻的快速生長優勢。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微藻的一級培養裝置,包括培養箱、紫外線燈、全光譜植物組培燈、搖床、微藻一級培養瓶,所述的培養箱為帶框架的透明中空長方體容器,其一側側板采用活頁門結構;所述的培養箱置于操作臺上表面,所述的培養箱內后襯板上部設有紫外線燈、全光譜植物組培燈;所述的培養箱內底板上表面放置搖床,所述的搖床主體部分為搖床板,并配有振蕩控制器、定時器、固定夾,所述的搖床板上表面放置若干個微藻一級培養瓶,并通過固定夾固定,所述的微藻一級培養瓶配有塞子。所述的培養箱其框架采用不銹鋼材質,配以鋼化玻璃側板、鋼化玻璃蓋板、不銹鋼后襯板。所述的培養箱長度為1300mm,寬度為800mm,高度為750mm。所述的紫外線燈功率為15W。所述的全光譜植物組培燈為T5型IOW全光譜植物組培燈。所述的微藻一級培養瓶數量為2個。所述的微藻一級培養瓶采用容積為5000mL的三角燒瓶。所述的塞子為經消毒后的棉花塞。
_4]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下列有益效果一是設計合理、結構簡潔、操作方便,利用本裝置可使搖床和全譜燈在設定時間內自動停止或重新啟動或連續運行,節省勞力和精力;二是利用本裝置可使微藻細胞在晃動中不斷地接觸全光譜植物組培燈的光照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能充分地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促進光合作用,加快微藻生長速度,在培養因子和培養時間相同的條件下,所培養的微藻細胞密度是米取其他培養方式所得濃度的
2.6 3. 4倍;三是能保證微藻純度,可使微藻純度穩定在98%以上,遠高于采取其他培養方式所得的51 84%的純度。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I.操作臺2.培養箱3.紫外線燈4.全光譜植物組培燈5.固定夾6.三角燒瓶7.活頁門8.搖床9.搖床板10.振蕩控制器11.定時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培養箱2、紫外線燈3、全光譜植物組培燈4、搖床8、微藻一級培養瓶,所述的培養箱2為帶框架的透明中空長方體容器,其一側側板采用活頁門結構;所述的培養箱2置于操作臺I上表面,所述的培養箱2內后襯板上部設有紫外線燈
3、全光譜植物組培燈4;所述的培養箱2內底板上表面放置搖床8,所述的搖床8主體部分為搖床板9,并配有振蕩控制器10、定時器11、固定夾5,所述的搖床板9上表面放置若干個微藻一級培養瓶,并通過固定夾5固定,所述的微藻一級培養瓶配有塞子。所述的培養箱2其框架采用不銹鋼材質,配以鋼化玻璃側板、鋼化玻璃蓋板、不銹鋼后襯板。[0021]所述的培養箱2長度為1300mm,寬度為800mm,高度為750mm。所述的紫外線燈3功率為15W。所述的全光譜植物組培燈4為T5型IOW全光譜植物組培燈。所述的微藻一級培養瓶數量為2個。所述的微藻一級培養瓶米用容積為5000mL的三角燒瓶6。所述的塞子為經消毒后的棉花塞。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首先在5000mL三角燒瓶6內盛裝3000mL經高溫高壓消毒過的培養液,然后取500mL藻種接種入培養液中,在三角燒瓶6的瓶頸口塞上已消毒的棉花塞,再將三角燒瓶6放置于搖床板9上表面,利用固定夾5將三角燒瓶6固定后,合上培養箱2的活頁門7。打開全光譜植物組培燈4,啟動振蕩控制器10,根據微藻的培養要求,通過 調節振蕩控制器10,以調節搖床8的振蕩幅度和速度,使三角燒瓶6中的藻液隨搖床8振蕩而晃動,從而充分接觸光照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以進行光合作用,啟動定時器11可同時或分別控制搖床8和全光譜植物組培燈4,可根據實際需要設定時間在O 24小時范圍內自動停止或重新啟動或連續運行。培養期間,每天啟動一次紫外線燈消毒,每次消毒時間為30分鐘。當三角燒瓶6內微藻細胞達到較高密度后,采收3000mL微藻接種入其它大容器內,開始微藻的二級培養,另取3000mL經高溫高壓消毒過的培養液倒入三角燒瓶6內與剩余微藻混合后開始繼代培養,或根據需要將培養好的微藻全部采收,另取500mL藻種接種入3000mL培養液內,開始新一輪的微藻一級培養。
權利要求1.一種微藻的一級培養裝置,包括培養箱(2)、紫外線燈(3)、全光譜植物組培燈(4)、搖床(8)、微藻一級培養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養箱(2)為帶框架的透明中空長方體容器,其一側側板采用活頁門結構;所述的培養箱(2)置于操作臺(I)上表面,所述的培養箱(2)內后襯板上部設有紫外線燈(3)、全光譜植物組培燈(4);所述的培養箱(2)內底板上表面放置搖床(8),所述的搖床(8)主體部分為搖床板(9),并配有振蕩控制器(10)、定時器(11)、固定夾(5),所述的搖床板(9)上表面放置若干個微藻一級培養瓶,并通過固定夾(5)固定,所述的微藻一級培養瓶配有塞子。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微藻的一級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養箱(2)其框架采用不銹鋼材質,配以鋼化玻璃側板、鋼化玻璃蓋板、不銹鋼后襯板。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微藻的一級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養箱(2)長度為1300mm,寬度為800mm,高度為750mm。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微藻的一級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線燈(3)功率為15W。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微藻的一級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光譜植物組培燈(4)為T5型IOW全光譜植物組培燈。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微藻的一級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藻一級培養瓶數量為2個。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微藻的一級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藻一級培養瓶采用容積為5000mL的三角燒瓶(6)。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微藻的一級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子為經消毒后的棉花塞。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藻的一級培養裝置,包括培養箱、紫外線燈、全光譜植物組培燈、搖床、微藻一級培養瓶,所述的培養箱為帶框架的透明中空長方體容器,其一側側板采用活頁門結構;所述的培養箱置于操作臺上表面,所述的培養箱內后襯板上部設有紫外線燈、全光譜植物組培燈;所述的培養箱內底板上表面放置搖床,所述的搖床主體部分為搖床板,并配有振蕩控制器、定時器、固定夾,所述的搖床板上表面放置若干個微藻一級培養瓶,并通過固定夾固定,所述的微藻一級培養瓶配有塞子。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潔、操作方便,節省勞力和精力,所培養的微藻純度高、細胞密度高。
文檔編號C12M1/12GK202595126SQ2012202359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陸建學, 高露姣, 林聽聽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