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鮮濕米粉生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米粉生產領域,具體是一種高效、節能、衛生的全自動鮮濕米粉生 產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全國各地的鮮濕米粉生產,百分之百都是采用傳統的生產設備進行生產。其生產工藝原料大米一洗米一浸泡一磨衆一布帶蒸片一脫布一冷卻一橫切(堅切)條一人工接粉一裝框(手工包裝)一出廠。傳統生產線主要由布帶式蒸粉(片)機、橫桿式冷卻輸送帶、切條接粉機三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為大米經磨漿后,將米漿均勻地涂在布帶上經轉動進入蒸箱內將米漿蒸熟成為厚度為O. 6-1_左右的片狀,當蒸熟的粉片離開蒸箱后立即用刮刀將粉片從布帶上分離開,粉片分離后進入輸送帶進行風扇冷卻,然后進入滾動切條。傳統生產線是采用布帶蒸粉其的缺點如下廢品率高;粉片采用先脫布后切條,由于粉片未經冷卻收膠,在高溫狀態下脫布使粉片容易破爛,由于蒸片是采用滌綸布帶都有接縫口,每到接縫處粉片都會拉破而造成廢品,正常情況下其廢品率為3%以上。布帶越短,廢品率越高。耗油率高粉片采用先脫布后切條,粉片脫布后經橫桿式冷卻帶然后進入滾動切條,也就是粉片在滾筒面上同步運行和另外一個滾輥刀對壓把粉片切斷,為了使粉條不粘在滾輥刀上,只能用食用油不斷地加在滾輥刀上,一般每生產100公斤鮮濕米粉就得使用食用油I公斤,使每公斤鮮米粉成本增加8-10%。出品率低,產品口感差優質的鮮濕米粉(沙河粉、切粉)口感要求柔嫩、爽滑,其含水率在65-70%之間。采用傳統生產線在高溫時將粉片從布帶上脫離,粉片的含水率不能超過60%,否則粉片在脫布時將被拉爛。含水率低于65%以下的鮮濕米粉其口感不柔嫩、不爽滑。傳統采用布帶蒸粉的生產線設備長度過長,產能低。目前產能最大的只有每小時生產米粉900到1000公斤,生產線的長度達到30米長,布帶的寬帶為900mm,布帶收縮后只有800_,所以粉片的寬帶只有700_。本人曾經試過加長加寬布帶、提高速度從而達到提高產能,都不成功。由于布帶的接口是手工縫的,運行時經常出現跑邊,最重要的是布帶導熱性差,要提高速度,提高產能必須加大蒸汽提高溫度,由于布帶導熱性差,米漿在布帶上快速進入蒸箱時無法快速凝固,使米漿表面出現花紋,出現花紋的米粉經開水一泡就出現斷條就是次品。傳統采用布帶的生產線,蒸煮溫度不到100度,一般控制在90度左右,滅菌效果差,米粉的保質期短。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全自動鮮濕米粉生產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全自動鮮濕米粉生產裝置,主要由米漿分流斗、食用級不銹鋼輸送帶、高溫蒸煮箱、拖帶滾筒、帶有噴霧裝置水冷箱、橫、豎輥切刀、可調速分排切斷刀、提升輸送機、包裝機、主機構電機、水泵、連接冷卻水管、循環水箱、機架、傳動輥筒、調節張緊裝置、軸承、軸承座、主傳動輥筒組成。在機架上,從入口到出口依次裝有傳動輥筒、米漿分流斗、高溫蒸煮箱、拖帶滾筒、冷卻水箱、橫、堅切輥刀、主傳動輥筒和可調速分排切斷刀,提升輸送機與機架出口端連接;不銹鋼輸送帶是環狀帶,它依次套在傳動輥筒、米漿分流斗、高溫蒸煮箱、拖帶滾筒、冷卻水箱主傳動輥筒上,形成回環形;機架下面裝有主機構電機,它與主傳動輥筒連接;在機架下面裝有5個拖帶滾筒和循環水箱,循環水箱通過冷卻水管與冷卻水箱連接;冷卻水管和水泵連接;在高溫蒸煮箱的入口前裝有米漿分流斗;提升輸送機通過鏈條與主動輥筒連接;提升輸送機的下面裝有包裝機。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I.整套生產線制作簡單,只用一條不銹鋼帶就完成蒸片、冷卻、切條、定量。在使用 過程中易清潔衛生,造價低,比傳統生產線節約30%,傳統的冷卻輸送帶采用直徑為8-lOmm的不銹鋼管,每5cm距離一條,兩端與不銹鋼鏈條連接,每米造價為500元,而新型生產線直接采用蒸片的不銹鋼帶上完成,而新型生產線直接在不銹鋼底部采用水冷,經試驗在3米不銹鋼底部進行噴霧冷水對粉片進行冷卻比傳統采用10米風冷其效果還好。2.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只要不銹鋼帶加寬和加長,即可提高產量。同時在蒸箱內的溫度可以提高超過100度,米粉得到完全糊化,而且殺菌效果得到提高,米粉的保質期得到延長,不用添加劑也可以保質24小時(傳統布帶蒸粉不用添加劑只能保質12小時)。3.零次品新型生產線采用不銹鋼帶無接口(目前不銹鋼帶接口焊接技術、拋光技術均已達到平整光滑,用手感覺不到接口)不會出現因布帶接口不平粉片被拉爛造成廢品的現狀。4.不耗油、不粘刀粉片在不銹鋼帶上經水冷冷卻后,采用滾輥切刀在表面上將粉片切斷,然后再進行脫離;5.提高得粉率、粉片兩面光滑,產品口感柔嫩、爽滑;由于粉片在不銹鋼帶上冷卻收膠后才脫離,米粉的含水率可以達到68-70%,從而提高得率,產品口感柔嫩、爽滑度得到提高、實現自動定量。6.新型生產線采用不銹鋼帶蒸粉,因不銹鋼帶導熱性好,粉皮表面不會出現花紋,蒸箱溫度得到提高,使米粉得到完成糊化。7.實現自動定量新型生產線不銹鋼帶和滾筒均裝有防跑偏裝置,提高了定量的準確性。對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圖I是本實用新型全自動鮮濕米粉生產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米漿分流斗I、食用級不銹鋼輸送帶2、高溫蒸煮箱3、拖帶滾筒4、帶有噴霧裝置水冷箱5、橫、豎輥切刀6、可調速分排切斷刀7、提升輸送機8、包裝機9、主機構電機10、水泵11、連接冷卻水箱水管12、循環水箱13、機架14、傳動輥筒15、調節張緊裝置16、軸承、軸承座17、主傳動輥筒18。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以下結合附圖及應用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全自動鮮濕米粉生產裝置結構如圖I所示,圖中,米漿分流斗I、食用級不銹鋼輸送帶2、高溫蒸煮箱3、拖帶滾筒4、帶有噴霧裝置水冷箱5、橫、豎輥切刀6、可調速分排切斷刀7、提升輸送機8、包裝機9、主機構電機10、水泵11、冷卻水管12、循環水箱13、機架14、傳動輥筒15、調節張緊裝置16、軸承、軸承座17、主傳動輥筒18。在機架14上,從入口到出口依次裝有傳動輥筒15、米漿分流斗I、高溫蒸煮箱3、拖帶滾筒4、冷卻水箱5、橫、堅切輥刀6、主傳動輥筒18和可調速分排切斷刀7,提升機8與機架14出口端連接;不銹鋼輸送帶2是環狀帶,它依次套在傳動輥筒15、米漿分流斗I、高溫蒸煮箱3、托帶滾筒4、冷卻水箱5主傳動輥筒18上,形成回環形;機架14下面裝有主電動機10,它與主傳動輥筒18連接;在機架14下面裝有5個拖布滾筒4和循環水箱13,循環水箱13通過冷卻水管12與冷卻水箱5連接;冷卻水管12和水泵11連接;在高溫蒸煮箱3 的入口前裝有米漿分流斗I ;提升輸送機8通過鏈條與主動輥筒18連接;提升輸送機8的下面裝有包裝機9。本實用新型全自動鮮濕米粉生產裝置應用時,將米漿流到米漿分流斗1,均勻地涂在食用級厚度在O. 2mm至1_的不銹鋼輸送蒸片帶2上,不銹鋼帶其厚度取決于米粉生產線的長度而定,通過15傳動輥簡,將米漿送入高溫蒸煮箱3將米漿蒸熟成為粉片,不銹帶上的粉片在拖布滾筒4上繼續向前運行,通過帶有噴霧裝置水冷箱5水冷噴霧進行冷卻收膠,通過橫、豎輥切刀6在不銹鋼帶上將粉片切條,通過可調速分排切斷刀7將粉片定長切斷,通過提升輸送機8將切好的米粉提升輸入包裝機9中包裝。
權利要求1.全自動鮮濕米粉生產裝置,主要由米漿分流斗、食用級不銹鋼輸送帶、高溫蒸煮箱、拖帶滾筒、帶有噴霧裝置水冷箱、橫、豎輥切刀、可調速分排切斷刀、提升輸送機、包裝機、主機構電機、水泵、冷卻水管、循環水箱、機架、傳動輥筒、調節張緊裝置、軸承、軸承座、主傳動輥筒組成,其特征在于,在機架,從入口到出口依次裝有傳動輥筒、米漿分流斗、高溫蒸煮箱、拖帶滾筒、冷卻水箱、橫、豎切輥刀、主傳動輥筒和可調速分排切斷刀,提升輸送機與機架出口端連接;不銹鋼輸送帶是環狀帶,它依次套在傳動輥筒、米漿分流斗、高溫蒸煮箱、拖帶滾筒、冷卻水箱、主傳動輥筒上,形成回環形;機架下面裝有主電動機,它與主傳動輥筒連接;在機架下面裝有5個拖帶滾筒和循環水箱,循環水箱通過冷卻水管與冷卻水箱連接;冷卻水管和水泵連接;在高溫蒸煮箱的入口前裝有米漿分流斗;提升輸送機通過鏈條與主動輥筒連接;提升輸送機的下面裝有包裝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全自動鮮濕米粉生產裝置及應用,裝置主要由米漿分流斗、食用級不銹鋼輸送帶、高溫蒸煮箱、拖帶滾筒、帶有噴霧裝置水冷箱、橫、豎輥切刀、可調速分排切斷刀、提升輸送機、包裝機、主機構電機、水泵、連接冷卻水箱水管、循環水箱、機架、傳動輥筒、調節張緊裝置、軸承、主傳動輥筒組成。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1.整套生產線制作簡單,只用一條不銹鋼帶就完成蒸片、冷卻、切條、定量。在使用過程中易清潔衛生,造價低。2.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次品率低。
文檔編號A23L1/164GK202760100SQ20122024888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1日
發明者闕之和 申請人:闕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