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網夾式定型烘干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茶葉壓扁成形機,包括機架和動力裝置,機架上設有循環的上網帶和下網帶,上網帶的工作面和下網帶的工作面緊貼,上網帶和下網帶的工作面上面設有紅外線加熱裝置,動力裝置可帶動上網帶和下網帶的工作面向前同步傳動。本發明本技術采用了上網帶和下網帶連續夾緊烘干,其自動化水平高,保證了扁形茶在烘干過程中能連續作業,在烘干過程中網帶夾緊茶葉,邊走動邊烘干,達到了連續脫水,定型和烘干的目的,烘干后的茶葉外形一致,透氣性也好,保證了色澤,提高了茶葉品質。
【專利說明】一種網夾式定型烘干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加工設備,是涉及一種茶葉烘干機設備,尤其是一種網夾式定型烘干機。
【背景技術】
[0002]太平猴魁,茶葉名稱。屬綠茶類尖茶,是中國歷史名茶,創制于1900年。曾出現在非官方評選的“十大名茶”中的系列中。太平猴魁產于安徽省黃山市北麓的黃山區(原太平縣)新明、龍門、三口一帶。太平猴魁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穩紅,蘭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有獨特的猴韻,湯色清綠明澈,葉底嫩綠勻亮,芽葉成朵肥壯。
[0003]太平猴魁的制作方法也是極為講究,太平猴魁老制作工藝包含采摘、揀尖、攤放、殺青、毛烘、足烘、復焙,一共七道工序制成。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太平猴魁的加工工藝也在改變,其工藝為殺青、牽茶、壓扁、烘干。殺青用直徑70厘米的桶鍋,炭火加熱,殺青結束前要適當理條。牽茶是人工將殺青葉拉直并適當扭緊,然后均勻的、有一定間距的排列在之前準備好的篩布上,以防散開及利于下一道壓扁。壓扁采用半機械,即將篩布上的茶葉用來回拉動的滾輪壓扁。烘干分頭烘、二烘、三烘,烘干采用炭火,低溫長烘。太平猴魁成品要求兩葉抱牙、扁平挺直、魁偉重實,茶葉兩頭尖而不翹,不弓彎,不松散。在烘干過程中,常用的是把茶葉攤放在靜止或者連續運轉網帶上進行烘干作業,有些需要翻動,在失水的同時,茶葉會逐漸變形,使得茶葉外形不一致,影響了美觀度。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主要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烘干失水產生的縮水變形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網夾式定型烘干機,具使壓扁后的茶條經過烘干定型,保持茶條扁平形狀,該機保證了扁形茶在烘干過程中能連續作業,達到了連續脫水,定型和烘干的目的,并提高生產效率。
[0005]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茶葉壓扁成形機,包括機架和動力裝置,其特征是機架上設有循環的上網帶和下網帶,上網帶的工作面和下網帶的工作面緊貼,上網帶和下網帶的工作面上面設有紅外線加熱裝置,動力裝置可帶動上網帶和下網帶的工作面向前同步傳動。
[0006]使用時,茶葉均勻攤放在下網帶工作面的輸入端,動力裝置可帶動上網帶和下網帶的工作面向前同步傳動,茶葉進入上網帶的工作面和下網帶的工作面之間,茶葉被上網帶和下網帶的工作面夾緊,并隨著上下網帶向前移動,紅外線加熱裝置工作對夾在上下網帶的茶葉進行烘干,采用紅外線加熱方式,使茶葉內外失水一致,有利于茶葉的烘干定型。上網帶和下網帶的接觸面夾緊,從而夾緊上網帶和下網帶接觸面之間的茶葉,達到了連續走動,邊脫水,邊定型的目的。
[0007]具體實施時,循環的上網帶和下網帶分別由若干個托輥張緊,托輥安裝在機架上,循環的上網帶和下網帶上分別設有自動張緊機構。為保證上網帶和下網帶的張緊,在上網帶和下網帶上分別設置了自動張緊機構。
[0008]整形機壓扁后的茶條進入該機具的兩個網帶間,再經托輥適度加壓,以確保茶條扁平狀不會改變。用紅外線加熱裝置作為熱源,不僅起到茶條烘干定型作用,而且還能提高成品茶的香味,成茶色澤也會蒼綠勻潤。
[0009]具體實施時,紅外線加熱裝置設有罩體。罩體可以減少紅外線加熱裝置發熱的熱量損失。
[0010]動力裝置包括傳動電機,傳動電機分別用傳動裝置帶動上網帶和下網帶的傳動。傳動裝置可以是皮帶輪、皮帶等。通過傳動電機的帶動,上網帶和下網帶同步行走。
[0011]上網帶和下網帶接觸面能緊貼達到夾緊烘干的目的。為使上網帶和下網帶同步走動,采用一個驅動裝置帶動上網帶和下網帶同步走動;加熱裝置安裝在上循環的上網帶空間位置,在使用時,加熱距離可以根據需要調節高度,在驅動裝置的帶動下,上網帶和下網帶各自在自動張緊機構的作用下,保證上網帶和下網帶的張緊。
[0012]該機具使壓扁后的茶條經過烘干定型,保持茶條扁平形狀,可解決了長期以來太平猴魁茶外形較松散彎曲、不扁平不挺直這一難題;提高了工效,且內質仍保持太平猴魁茶原有品質;有利于機械化規模生產。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本技術采用了上網帶和下網帶連續夾緊烘干,其自動化水平高,保證了扁形茶在烘干過程中能連續作業,在烘干過程中網帶夾緊茶葉,邊走動邊烘干,達到了連續脫水,定型和烘干的目的,烘干后的茶葉外形一致,透氣性也好,保證了色澤,提聞了茶葉品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機架2、上網帶3、下網帶4、紅外線加熱裝置5、罩體6、傳動電機7、傳動裝置8、托輥9、上自動張緊機構10、下自動張緊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圖1中,一種茶葉壓扁成形機,包括機架I和動力裝置,機架I上設有循環的上網帶2和下網帶3,循環的上網帶2和下網帶3分別由若干個托輥8張緊,托輥8安裝在機架I上,循環的上網帶2和下網帶3上分別設有上自動張緊機構9和下自動張緊機構10,為保證上網帶2和下網帶3的張緊,在上網帶2和下網帶3上分別設置了上自動張緊機構9和下自動張緊機構10。上網帶2的工作面和下網帶3的工作面緊貼,上網帶2和下網帶3的工作面上面設有紅外線加熱裝置4,紅外線加熱裝置4設有罩體5,動力裝置可帶動上網帶2和下網帶3的工作面向 前同步傳動。動力裝置包括傳動電機6,傳動電機6分別用傳動裝置7帶動上網帶和下網帶的傳動,傳動裝置7為皮帶輪、皮帶等皮帶傳動結構,傳動方式在現有技術中已經很多,在此不作介紹。通過傳動電機6的帶動,上網帶2和下網帶3同步行走。
[0018]上網帶2和下網帶 3寬度采用66cm,網帶材料為不銹鋼網。托輥8還起到加壓棒的作用,其直徑5cm,長度66cm,起定型作用。紅外線加熱裝置4為發熱源,具有紅外線、遠紅外線、輻射熱等類型熱源,不僅起烘干定型作用,而且能提高成品茶的香味。
[0019]使用時,茶葉均勻攤放在下網帶3工作面的輸入端,傳動電機6通過傳動裝置7可帶動上網帶2和下網帶3的工作面向前同步傳動,茶葉進入上網帶2的工作面和下網帶3的工作面之間,茶葉被上網帶2和下網帶3的工作面夾緊,并隨著上網帶2和下網帶3向前移動,紅外線加熱裝置4工作對夾在上網帶2和下網帶3的茶葉進行烘干,采用紅外線加熱方式,使茶葉內外失水一致,有利于茶葉的烘干定型。上網帶2和下網帶3的接觸面夾緊,從而夾緊上網帶和下網帶接觸面之間的茶葉,達到了連續走動,邊脫水,邊定型的目的。罩體5可以減少紅外線加熱裝置4發熱的熱量損失。上網帶2和下網帶3接觸面能緊貼達到夾緊烘干的目的。為使上網帶2和下網帶3同步走動,采用一個傳動電機6帶動上網帶2和下網帶3同步走動;紅外線加熱裝置4安裝在上循環的上網帶2空間位置,在使用時,加熱距離可以根據需要調節高度,在驅動裝置的帶動下,上網帶2和下網帶3各自在自動張緊機構的作用下,保證上網帶2和下網帶3的張緊。
[0020]本發明具使壓扁后的茶條經過烘干定型,保持茶條扁平形狀,解決了長期以來太平猴魁茶外形較松散彎曲、不扁平不挺直這一難題;提高了工效,且內質仍保持太平猴魁茶原有品質;有利于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制作。
[0021]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發明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茶葉壓扁成形機,包括機架和動力裝置,其特征是機架上設有循環的上網帶和下網帶,上網帶的工作面和下網帶的工作面緊貼,上網帶和下網帶的工作面上面設有紅外線加熱裝置,動力裝置可帶動上網帶和下網帶的工作面向前同步傳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壓扁成形機,其特征是循環的上網帶和下網帶分別由若干個托輥張緊,托輥安裝在機架上,循環的上網帶和下網帶上分別設有自動張緊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茶葉壓扁成形機,其特征是紅外線加熱裝置設有罩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茶葉壓扁成形機,其特征是動力裝置包括傳動電機,傳動電機可分別通過傳動裝置帶動上網帶和下網帶的傳動。
【文檔編號】A23F3/06GK103461555SQ201310407569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0日
【發明者】祝小雄, 盛國祥, 金建華, 顏偉信, 方繼凡, 李繼平, 丁勇 申請人:浙江珠峰機械有限公司, 黃山市猴坑茶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