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味醇香型紅茶及其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桂花味醇香型紅茶及其加工方法。1)將紅茶攤放在控溫、控濕的攤青間內,至含水率6-12%;2)將處理過的紅茶100份與新鮮桂花6份拌勻,將混合鮮花紅茶和生石灰層層窨制,茶與生石灰的質量比為1:3,悶袋處理6小時后,常溫下通花冷卻;3)混合鮮花紅茶裝入不透氣的悶袋,放置后進行通花,同時再加入新鮮桂花4份,拌勻,與透氣袋包裝的生石灰混合后裝入不透氣的悶袋24小時后常溫下通花處理;4)將步驟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鮮桂花調香,拌勻后悶堆,進行足干,烘干得到含水量為6%的桂花味醇香型紅茶。本發明對鮮花的香氣利用率高,有效的避免了對茶的外形與色澤的改變,下花量約14%,鮮靈度提高,甜香味顯,茶湯滋味特有桂花甘醇味。
【專利說明】桂花味醇香型紅茶及其加工方法【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茶葉制作領域,涉及茶葉再加工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桂花味醇香型紅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名優茶產業的興起及迅速發展,除了市場的引導和刺激外,茶葉的香氣、口感等內質風味成為消費者選擇茶類的首要條件。桂花紅茶不僅有能保持紅茶味,還能透著桂花味,進一步兼具有藥用性,例如提神消疲,養胃護胃,抗氧化排毒,利尿等功效。
[0003]目前桂花紅茶主要制作工藝問題:桂花和紅茶混合在一起,用機器直接烘干,導致用花量大,桂花的鮮靈度差,再者,茶胚多次經過高溫火功容易過,茶與花香協調度差。同時,攪拌桂花和成品茶容易破壞桂花和紅茶的外形及色澤,下腳茶多,成品率低。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在提供一種桂花味醇香型紅茶及其加工方法。
[0005]桂花味醇香型紅茶的加工方法,以一芽一葉、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嫩度的鮮葉為原料的紅茶,通過以下步驟處理:
1)將紅茶攤放在控溫、控濕的攤青間內,至含水率6-12%; 2)按照質量比,將步驟I)處理過的紅茶100份與新鮮桂花6份拌勻得到混合鮮花紅茶,將混合鮮花紅茶和生石灰層層窨制,混合鮮花紅茶的層高度為5cm,生石灰用透氣袋包裝,生石灰的層高為10cm,混合鮮花紅茶與生石灰的質量比為1:3,將層層窨制的混合鮮花紅茶和生石灰用不透氣的悶袋處理6小時后,常溫下通花冷卻處理20分鐘;
3)將經過步驟2)處理的混合鮮花紅茶裝入不透氣的的悶袋,放置10-12小時后進行通花,同時再加入新鮮桂花4份,拌勻得到初級混合鮮花紅茶,與透氣袋包裝的生石灰混合后裝入不透氣的悶袋24小時后常溫下通花處理;
4)將步驟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鮮桂花調香,拌勻后悶堆6小時后,用遠紅外烘干機進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溫度90-100°C,足干葉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為6 %的桂花味醇香型紅茶。
[0006]步驟2 )所述的層層窨制中,頂層為生石灰層。
[0007]步驟3 )所述的混合為初級混合鮮花紅茶與透氣袋包裝的生石灰層層窨制。
[0008]步驟3 )所述的混合為透氣袋包裝的生石灰層包圍初級混合鮮花紅茶。
[0009]步驟2 )所述的透氣袋包裝為棉、麻布袋或紙袋;步驟2 )所述的不透氣袋包裝為塑料袋、錫箔袋或陶瓷。
[0010]步驟2 )及步驟3)所述的桂花為金桂品種。
[0011]步驟4)所述的桂花為丹桂品種。
[0012]所述的紅茶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和紅茶茶珍。
[0013]所述的生石灰為以生石灰為原料的加工產品。[0014]所述的加工方法得到的桂花味醇香型紅茶。
[00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桂花味醇香型紅茶,鮮桂花和紅茶混合窨制,利用鮮花自然吐香吸香,通過上下生石灰收水分,對鮮花的香氣利用率高,有效的避免了對茶的外形與色澤的改變,因而制得的桂花紅茶成品率高;同時也有效的避免因水分含量過高,導致茶陳化現象;可以預防因反復烘干,導致原本紅茶香型改變,苦澀味加重。傳統的桂花紅茶下花量30%-40%,本發明下花量約14%。香氣分析:鮮靈度大幅度提聞,甜香味顯;茶湯滋味特有的桂花甘醇味。
[0016]本發明順應現代茶葉消費理念和消費潮流,對成品的紅茶進行改進,優化,利用鮮金桂和丹桂的優質香型,通過生石灰的作用下與成品紅茶渥堆緩慢氧化反應,茶吸收了新鮮花的香味,在一定比例的水分和溫度作用下,特殊悶袋后,形成具有桂花味的醇香型紅茶,消除了如小葉紅茶的滋味單薄,酸的品質缺陷。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發明中的具體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所保護的范圍。
[0018]實施例一
以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嫩度的鮮葉為原料的九曲紅梅茶,通過以下步驟處理:
1)將紅茶攤放在控溫、控濕的攤青間內,至含水率6-12%;
2)按照質量比,將步驟I)處理過的紅茶100份與新鮮金桂6份拌勻得到混合鮮花紅茶,將混合鮮花紅茶和生石灰層層窨制,混合鮮花紅茶的層高度為5cm,生石灰用透氣袋包裝,生石灰的層高為10cm,混合鮮花紅茶與生石灰的質量比為1:3,將層層窨制的混合鮮花紅茶和生石灰用不透氣的悶袋處理6小時后,常溫下通花冷卻處理20分鐘;
3)將經過步驟2)處理的混合鮮花紅茶裝入不透氣的的悶袋,放置10-12小時后進行通花,同時再加入新鮮金桂4份,拌勻得到初級混合鮮花紅茶,與透氣袋包裝的生石灰混合后裝入不透氣的悶袋2 4小時后常溫下通花處理;
4)將步驟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鮮丹桂調香,拌勻后悶堆6小時后,用遠紅外烘干機(廈門宇挺興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157A4型燃油遠紅外烘干機)進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溫度90-100°C,足干葉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為6 %的桂花味醇香型紅茶。
[0019]實施例二
以一芽三葉的鮮葉為原料的九曲紅梅茶,通過以下步驟處理:
1)將紅茶攤放在控溫、控濕的攤青間內,至含水率6-12%;
2)按照質量比,將步驟I)處理過的紅茶100份與新鮮金桂6份拌勻得到混合鮮花紅茶,將混合鮮花紅茶和生石灰層層窨制,混合鮮花紅茶的層高度為5cm,生石灰用透氣袋包裝,生石灰的層高為10cm,混合鮮花紅茶與生石灰的質量比為1:3,將層層窨制的混合鮮花紅茶和生石灰用不透氣的悶袋處理6小時后,常溫下通花冷卻處理20分鐘;
3)將經過步驟2)處理的混合鮮花紅茶裝入不透氣的的悶袋,放置10-12小時后進行通花,同時再加入新鮮金桂4份,拌勻得到初級混合鮮花紅茶,與透氣袋包裝的生石灰混合后裝入不透氣的悶袋2 4小時后常溫下通花處理; 4)將步驟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鮮丹桂調香,拌勻后悶堆6小時后,用遠紅外烘干機(廈門宇挺興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157A4型燃油遠紅外烘干機)進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溫度90-100°C,足干葉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為6 %的桂花味醇香型紅茶。
[0020]實施例三
以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嫩度的鮮葉為原料的九曲紅梅茶,通過以下步驟處理:
1)將紅茶攤放在控溫、控濕的攤青間內,至含水率6-12%;
2)按照質量比,將步驟I)處理過的紅茶100份與新鮮金桂6份拌勻得到混合鮮花紅茶,將混合鮮花紅茶和生石灰層層窨制,混合鮮花紅茶的層高度為5cm,生石灰用透氣袋包裝,生石灰的層高為10cm,混合鮮花紅茶與生石灰的質量比為1:3,將層層窨制的混合鮮花紅茶和生石灰用不透氣的悶袋處理6小時后,常溫下通花冷卻處理20分鐘;
3)將經過步驟2)處理的混合鮮花紅茶裝入不透氣的的悶袋,放置10-12小時后進行通花,同時再加入新鮮金桂4份,拌勻得到初級混合鮮花紅茶,與透氣袋包裝的生石灰混合后裝入不透氣的悶袋2 4小時后常溫下通花處理;
4)將步驟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鮮金桂,拌勻后悶堆6小時后,用遠紅外烘干機(廈門宇挺興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157A4型燃油遠紅外烘干機)進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溫度90-100°C,足干葉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為6 %的桂花味醇香型紅茶。
[0021]實施例四
以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嫩度的鮮葉為原料的九曲紅梅茶,通過以下步驟處理:
1)將紅茶攤放在控溫、控濕的攤青間內,至含水率6-12%;
2)按照質量比,將步驟I)處理過的紅茶100份與新鮮金桂15份,層層窨制,鮮花的層高度為2cm,茶的高度3cm,中間為白色紗布,裝箱渥堆,等待6小時后,常溫下通花冷卻處理20分鐘,,用遠紅外烘干機(廈門宇挺興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157A4型燃油遠紅外烘干機)進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溫度90-100°C,足干葉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為6 %的桂花紅茶。
[0022]實施例五
以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嫩度的鮮葉為原料的滇紅,通過以下步驟處理:
1)將紅茶攤放在控溫、控濕的攤青間內,至含水率6-12%;
2)按照質量比,將步驟I)處理過的紅茶100份與新鮮金桂6份拌勻得到混合鮮花紅茶,將混合鮮花紅茶和生石灰層層窨制,混合鮮花紅茶的層高度為5cm,生石灰用透氣袋包裝,生石灰的層高為10cm,混合鮮花紅茶與生石灰的質量比為1:3,將層層窨制的混合鮮花紅茶和生石灰用不透氣的悶袋處理6小時后,常溫下通花冷卻處理20分鐘;
3)將經過步驟2)處理的混合鮮花紅茶裝入不透氣的的悶袋,放置10-12小時后進行通花,同時再加入新鮮金桂4份,拌勻得到初級混合鮮花紅茶,與透氣袋包裝的生石灰混合后裝入不透氣的悶袋24小時后常溫下通花處理;
4)將步驟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鮮丹桂,拌勻后悶堆6小時后,用遠紅外烘干機(廈門宇挺興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157A4型燃油遠紅外烘干機)進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溫度90-100°C,足干葉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為6 %的桂花味醇香型紅茶。
[0023]本發明桂花味醇香型紅茶的對比評估結果如下表所示:實施例1、2、3、5是用本發明方法得到的桂花味醇香型紅茶;實施例4是傳統方法加工的桂花紅茶;嫩葉九曲紅梅和老葉九曲紅梅為傳統紅茶。
[0024]
【權利要求】
1.一種桂花味醇香型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一芽一葉、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嫩度的鮮葉為原料的紅茶,通過以下步驟處理: 1)將紅茶攤放在控溫、控濕的攤青間內,至含水率6-12%; 2)按照質量比,將步驟I)處理過的紅茶100份與新鮮桂花6份拌勻得到混合鮮花紅茶,將混合鮮花紅茶和生石灰層層窨制,混合鮮花紅茶的層高度為5cm,生石灰用透氣袋包裝,生石灰的層高為10cm,混合鮮花紅茶與生石灰的質量比為1:3,將層層窨制的混合鮮花紅茶和生石灰用不透氣的悶袋處理6小時后,常溫下通花冷卻處理20分鐘; 3)將經過步驟2)處理的混合鮮花紅茶裝入不透氣的的悶袋,放置10-12小時后進行通花,同時再加入新鮮桂花4份,拌勻得到初級混合鮮花紅茶,與透氣袋包裝的生石灰混合后裝入不透氣的悶袋24小時后常溫下通花處理; 4)將步驟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鮮桂花調香,拌勻后悶堆6小時后,用遠紅外烘干機進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溫度90-100°C,足干葉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為6 %的桂花味醇香型紅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層層窨制中,頂層為生石灰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混合為初級混合鮮花紅茶與透氣袋包裝的生石灰層層窨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混合為透氣袋包裝的生石灰層包圍初級混合鮮花紅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透氣袋包裝為棉、麻布袋或紙袋;步驟2 )所述的不透氣袋包裝為塑料袋、錫箔袋或陶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及步驟3)所述的桂花為金桂品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的桂花為丹桂品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紅茶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和紅茶茶珍。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石灰為以生石灰為原料的加工產品。
10.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得到的桂花味醇香型紅茶。
【文檔編號】A23F3/06GK103689139SQ201310669092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1日
【發明者】商燕 申請人: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