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滴中孔培養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培養容器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滴中孔培養皿。
背景技術:
目前生物實驗中,卵母細胞、胚胎的體外培養需要用到培養皿。現有的培養皿主要有培養皿體,在培養皿本體內培養細菌時,卵母細胞、胚胎等容易四處生長,造成了卵母細胞、胚胎等不能集中培養觀察,給實驗人員帶來較大的困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實現卵母細胞、胚胎等集中培養觀察的滴中孔培養皿。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滴中孔培養皿,包括培養皿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皿體內側的底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培養滴,培養滴內的底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培養孔;培養孔的截面呈圓柱形,并且培養孔的直徑為1mm,深為0.5mm。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培養皿體內側的底面上均勻設置有四個培養滴,四個培養滴呈中心對稱排列。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培養滴的截面呈圓柱形,并且培養滴的直徑為6mm,深為2mm。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培養滴內的底面上均勻設置有十個培養孔。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培養孔排列成三排,自上而下每排培養孔的數目為三個、四個和三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中設置四個培養滴,每個培養滴直徑為6mm,深度為2mm。每個培養滴內設置十個培養孔,每個培養孔直徑為Imm,深度為0.5_,每個培養滴中的培養孔緊挨。這樣的設計,集合了群卵培養法和單卵培養法兩者優點,既保證了卵母細胞的發育能力,又可以準確追蹤每個卵母細胞的來源及發育的全過程。另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實現卵母細胞、胚胎等集中培養觀察。同時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_培養皿體;2_培養滴;3_培養孔。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一種滴中孔培養皿,包括培養皿體I,所述培養皿體I內側的底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培養滴2,培養滴2內的底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培養孔3。培養孔3的截面呈圓柱形,并且培養孔3的直徑為Imm,深為0.5mm。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培養皿體I內側的底面上均勻設置有四個培養滴2,四個培養滴2呈中心對稱排列。同時,為保證實驗效果,培養滴2的截面呈圓柱形,并且培養滴2的直徑為6mm,深為2mm。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培養滴2內的底面上均勻設置有十個培養孔3。同時,為保證實驗效果,培養孔3排列成三排,自上而下每排培養孔3的數目為三個、四個和三個。培養皿體中設置四個培養滴,每個培養滴直徑為6mm,深度為2mm。每個培養滴內設置十個培養孔,每個培養孔直徑為1mm,深度為0.5mm,每個培養滴中的培養孔緊挨。這樣的設計,集合了群卵培養法和單卵培養法兩者優點,既保證了卵母細胞的發育能力,又可以準確追蹤每個卵母細胞的來源及發育的全過程。另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實現卵母細胞、胚胎等集中培養觀察。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優選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做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滴中孔培養皿,包括培養皿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皿體內側的底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培養滴,培養滴內的底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培養孔;培養孔的截面呈圓柱形,并且培養孔的直徑為1mm,深為0.5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滴中孔培養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皿體內側的底面上均勻設置有四個培養滴,四個培養滴呈中心對稱排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滴中孔培養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滴的截面呈圓柱形,并且培養滴的直徑為6mm,深為2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滴中孔培養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滴內的底面上均勻設置有十個培養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滴中孔培養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孔排列成三排,自上而下每排培養 孔的數目為三個、四個和三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滴中孔培養皿,包括培養皿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皿體內側的底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培養滴,培養滴內的底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培養孔;培養孔的截面呈圓柱形,并且培養孔的直徑為1mm,深為0.5mm。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培養皿體內側的底面上均勻設置有四個培養滴,四個培養滴呈中心對稱排列。所述培養滴內的底面上均勻設置有十個培養孔。本實用新型集合了群卵培養法和單卵培養法兩者優點,既保證了卵母細胞的發育能力,又可以準確追蹤每個卵母細胞的來源及發育的全過程。另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實現卵母細胞、胚胎等集中培養觀察。
文檔編號C12M1/22GK203128586SQ2013201055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8日
發明者馮衛國, 潘智芳 申請人:濰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