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厭氧培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罐體。
背景技術:
適合于大規范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設備目前還沒有出現。現狀是一般科研單位開展厭氧培養工作不甚普遍。一是對厭氧培養不重視,對厭氧菌在感染等環節所發揮作用不特別了解。二是由于厭氧培養過程復雜,操作繁瑣。人們真正開展研究者較少。與之相對的是,微生態學研究又亟需要求有可控,特別是在細菌生長過程中不新增影響的專用設備。近年微生態學研究以及腸道功能性疾病的研究已經明確,厭氧菌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在維持腸道微生態中具有重要意義,在其它的幾大正常菌群庫之中,厭氧菌的種類和數量也遠遠多于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因此開展厭氧菌相關工作極有意義,由此對厭氧菌培養過程的簡化和新設備的實用新型工作也應該受到重視。現在進行厭氧培養,條件較好的科研院所和研究單位多使用厭氧培養箱,即在一個箱體內充入適當比例的N2、C02和H2,以緩沖間的方式逐漸把標本放入取出,操作者通過不透氣的橡膠手套進行細菌的菌落選取、識別、接種、轉種、涂布等操作,然后又把培養皿放在其中,維持37°C培養。這種設備耗資高,操作繁瑣,耗氣量大,費時費力,而且培養質量難以保證,并且僅適合于一定數量的厭氧培養的研究工作,而要開展大規模的研究仍然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問題是細菌生長到達對數生長期時,在細菌對外界環境因素最為敏感的時候,進行換氣抽氣等操作,嚴重影響質量控制。這在此前由于相關工作多處于實驗室水平,因而顯得不很突出,但在開展諸如大規模人體臨床試驗,要準確評價微生態變化,或以厭氧菌培養作為指標時,上述設備就難以進行質量控制。另一種傳統的厭氧培養設備,包括玻璃干燥罐、抽氣機和水銀柱。這種設備可操作性強,適合于小規模研究單位,也`適合于單個病例的針對性操作和研究,是一種傳統的但是有益的設備。其不足之處是第一,玻璃干燥罐的蓋子處,因為與底子之間以凡士林密合,在抽氣過程中因為氣壓的變化和37度孵箱培養過程中受熱融化均容易導致漏氣,氧氣容易進入,內部氣體比例容易改變,這些都影響厭氧菌的培養質量。第二,因為是玻璃制備的干燥罐用作厭氧培養,因此在抽氣充氣過程中偶而曾出現因壓力變化所致的玻璃罐炸裂的現象,對操作者有較大的潛在危險;第三,采用水銀柱指示罐內壓力的變化,有時由于操作不當,會在充氣過程中或抽氣過程中使水銀外溢,這對環境是一種極大的污染,并且由于水銀的揮發性質,和對操作者的生殖系統以及其它多方面具有毒性,對操作者的健康構成較大威脅。第四,常用的玻璃干燥罐占地面積大,一個常用37°C恒溫孵箱中僅能放兩個,這也使之不適合用于大規模的數百個病例的厭氧培養。從以上情況來看,目前急需要對厭氧培養的設置進行創造,使之適合于一定數量的規?;呐R床培養工作,設備不合適也是臨床難以認真開展厭氧培養工作的原因之一。發明內容針對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包括桶身上部帶有螺紋的桶體,還包括通過螺絲與桶體連接的桶蓋、至少一個裝有鈀粒的不銹鋼平皿、真空表及與桶體相連通的三通管;所述桶蓋上設置一圓孔,與固定在桶蓋中心的管座連通;所述三通管包括真空管和抽氣管,其中真空管與真空表相連,抽氣管與抽氣裝置連接;所述三通管與桶蓋上圓孔配合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桶體頂部上沿設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桶體內安裝有帶提手的支架,所述帶提手的支架具有具有位于不銹鋼平皿底部的托架。進一步地,所述三通管內還設置墊圈;進一步地,所述管座具有夾持位;更近一步地,所述夾持位為長方形。所述真空管和抽氣管上分別設置有開關。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有益效果如下:1、罐體由大型改進為小型,由易碎材質,如玻璃材質,到不銹鋼且并不限于該種的不易碎材質,由大量閑置空間到幾乎無閑置空間,由不耐壓到耐壓材料。2、將壓力指標由與罐體分離改進為與罐體整合,由有害的水銀柱改為無害的壓力表,同樣使培養中操作環節由多到少。特別是消除了水銀柱中水銀揮發或傾倒影響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3、將氣體中氧氣的消除由抽氣換氣改為生物耗氧方式,結合減少罐體積而且達到可控,如此又一次減少了厭氧培養的一個抽氣換氣的耗電、耗力裝備,從而實現了耗氧指示密封三合一的辦法。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一種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示意圖;[0021 ] 圖2是螺栓的A向剖視圖;圖3是墊圈的示意圖;圖4是桶體O型密封圈的示意圖;圖5是一種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一個非限定性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闡述。如圖1所不,為一種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不意圖,一種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包括桶身上部帶有螺紋的桶體1,還包括通過螺絲與桶體I連接的桶蓋2、至少一個裝有鈀粒的不銹鋼平皿5、真空表7及與桶體I相連通的三通管6 ;所述桶蓋2上設置一圓孔,與固定在桶蓋中心的管座11連通;所述三通管6包括真空管6-1和抽氣管6-2,其中真空管6_1與真空表7相連,抽氣管6-2與抽氣裝置連接;所述三通管6與桶蓋2上圓孔配合連接。[0029]優選地,所述桶體I頂部上沿設置有O型密封圈10 ;所述桶體I內安裝有帶提手的支架8,所述帶提手的支架具有位于不銹鋼平皿5底部的托架。優選地,所述三通管6內還設置墊圈9。優選地,所述管座11具有夾持位。優選地,所述夾持位為長方形。優選地,所述真空管6-1和抽氣管6-2上分別設置有開關4。圖2是螺栓的A向剖視圖;圖3是墊圈的示意圖;圖4是桶體O型密封圈的示意圖;較之現有的厭氧箱,體積大 為縮小,較之常用的玻璃干燥罐,內部幾乎無罐內閑置空間,而是采用直桶式,直徑僅比培養皿略大的桶狀設備,并且高度為5-10個培養皿的高度。材料由玻璃材料調整為不銹鋼,這樣避免了氣壓變化中玻璃碎裂等問題。罐體,內徑IOcm,圓柱形,以不銹鋼材料制作,高度為10_20cm, IOcm高適用于10個平皿,20cm高適用于2個病人。上面蓋子一端以折頁式固定或蓋子與桶體由3個點加以固定,相應點部份向外延展上下以螺絲貫通,上面的螺旋自帶“旋扭把手”,不用時倒掛在下面。桶上方有平沿并且有一定厚度;以滿足固定和磨合的需要;蓋的內側要有墊圈,以保證緊密時不漏氣。內部有一個支架,用以放入和取出平皿。該支架上端固定一個小瓶,內可置小安瓿,用于放置厭氧罐的指示劑。最下面一層是一個不銹鋼平皿樣結構,其底與平皿圓周固定在一齊,圓周一側固定鏈接鋼條,順著筒壁上升到筒出口平齊,該不銹鋼平皿蓋為扇狀可折疊活頁,向內合攏,向外展開?;蚩梢允浅閷蠘涌沙槌鰞戎免Z粒,或可以是翻蓋式折疊,靠近鏈接條一側固定半圓面,剩余一半半圓,可向上折疊,露出半個圓皿,可以放進鈕粒。其上有一層石棉瓦,用于培養皿與盛鈀粒的不銹鋼皿之間的隔熱,向上依次可以放入培養皿。此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厭氧培養裝置的形狀不限于圓筒形,根據需要,也可以調整為方形等其它形狀,體積也可根據需要加以調整。一個原則是,單次培養和觀察,獨立達到所需時間,如雙歧桿菌的培養要達到48小時。采用本裝置培養出厭氧菌,證明本培養罐密封性能好,10種培養菌在孵箱中就可以放置,大大增大了量孵箱的使用效率,使用的N2、C02、H2氣體成百倍降低,實現了低碳低排放的要求,不需要額外氣體維持,大大節省了消耗和空間,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工作的可控性、穩定性均改善,可隨機應對臨床標本的處理,特別適合臨床大量標本非同時送達的病人隨到隨培養的實際情況處置,也是目前為止,特別適合于臨床大量標本培養,因為臨床標本的送檢是不確定性的,而又不能在空氣中等待太久,這種要求即時培養和已經開始培養者不宜中途改變氣體比例等環境條件要求的雙重特點。圖5為一種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盛有指示劑的厭氧罐固定于所述厭氧培養裝置的支架上,支架的最底層上放置裝有鈀粒的不銹鋼平皿;B、向上依次放入培養皿,加蓋密封,判斷充氣和抽氣時是否漏氣以及充入比例,比如常用的比例范圍是N2 80%、C02 10%和H2 10%,均可通過觀察外接的真空表觀察和控制。先照厭氧培養常規抽氣,使罐內達到-0.08MP a,再按比例充入三種氣體,使壓力表指針回到原位。放入37度孵箱中,培養經過48小時左右,培養出厭氧菌。[0043]這些實施例應理解為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的記載的內容之后,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效 變化和修飾同樣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包括桶身上部帶有螺紋的桶體(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通過螺絲與桶體(I)連接的桶蓋(2)、至少一個裝有鈀粒的不銹鋼平皿(5)、真空表(7)及與桶體⑴相連通的三通管(6); 所述桶蓋(2)上設置一圓孔,與固定在桶蓋中心的管座(11)連通; 所述三通管(6)包括真空管(6-1)和抽氣管(6-2),其中真空管(6-1)與真空表(7)相連,抽氣管(6-2)與抽氣裝置連接;所述三通管(6)與桶蓋⑵上圓孔配合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體(I)頂部上沿設置有O型密封圈(10);所述桶體(I)內安裝有帶提手的支架(8),所述帶提手的支架具有位于不銹鋼平皿(5)底部的托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6)內還設置墊圈(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11)具有夾持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位為長方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6-1)和抽氣 管(6-2)上分別設置有開關(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包括桶體。桶蓋、桶蓋、至少一個裝有鈀粒的不銹鋼平皿、真空表及與桶體相連通的三通管,三通管包括真空管和抽氣管,其中真空管與真空表相連,抽氣管與抽氣裝置連接;所述三通管與所述桶蓋上圓孔配合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操作簡便、使厭氧培養質量提高、體積縮小的適合于大規模單病例厭氧培養的裝置。
文檔編號C12M1/00GK203144383SQ2013201477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8日
發明者劉俊康, 劉艷霞, 徐巍巍, 劉蕾, 鄧渝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