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刮鱗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刮鱗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有支撐臺,支撐臺上設置有氣缸,氣缸與支撐臺固定連接;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連桿固定連接,連桿的下端設置有刀片;所述底座的左端還與鵝頸管固定連接,鵝頸管與把手固定連接,把手與穿刺管固定連接,穿刺管上設置有倒刺;所述支撐臺上還設置有氣缸開關;所述刀片的刀刃為圓弧狀。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刮鱗時魚不易固定的問題,具有極高的推廣價值。
【專利說明】—種電動刮鱗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設備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電動刮鱗器。
【背景技術】
[0002]魚是生活中備受大家喜愛的食物之一,燉魚前,需要刮掉魚鱗?,F常用刮鱗的方法是一只手摁住魚,另一只手拿著刮鱗刀,從魚鰓到魚尾的順序刮鱗。但是剪刀的刀刃較厚,刮鱗效果不是很理想,且刮鱗刀的刀刃為直線型,經常會刮掉魚肉。
[0003]魚的體表有粘液,較為濕滑。刮鱗時,魚經常會移動,不易固定。且傳統的刮鱗刀需要手動掛鱗,經常導致手臂酸脹。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動刮鱗器。
[0005]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0006]一種電動刮鱗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有支撐臺,支撐臺上設置有氣缸,氣缸與支撐臺固定連接;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連桿固定連接,連桿的下端設置有刀片;所述底座的左端還與鵝頸管固定連接,鵝頸管與把手固定連接,把手與穿刺管固定連接,穿刺管上設置有倒刺;所述支撐臺上還設置有氣缸開關;所述刀片的刀刃為圓弧狀。
[0007]優選的,所述底座的下方粘貼有用于吸收魚血的無紡布層。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夠較為方便的將魚固定并進行刮鱗。使用時,將穿刺管從魚嘴里塞入,然后旋轉,則倒刺插入魚肉內部,魚即被固定。魚頭為魚身上較為堅固的結構,穿刺管旋轉后,尾端的倒刺會插入魚頭骨中,使魚更好的固定。然后打開氣缸開關,則氣缸的活塞桿往復運動,帶動連桿運動,進而帶動刀片往復運動,然后握持把手,讓魚與刀片接觸,即可刮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刀片的結構圖;
[0011]其中:1、氣缸,2、連桿,3、刀片,4、穿刺管,5、倒刺,6、把手,7、鵝頸管,8、無紡布層,
9、底座,10、氣缸開關,11、支撐臺,12、刀刃。
【具體實施方式】
:
[0012]實施例1:一種電動刮鱗器,其結構如圖1-2所示:包括底座9,底座9上設置有支撐臺11,支撐臺11上設置有氣缸1,氣缸I與支撐臺11固定連接;所述氣缸I的活塞桿與連桿2固定連接,連桿2的下端設置有刀片3 ;所述底座9的左端還與鵝頸管7固定連接,鵝頸管7與把手固定連接,把手6與穿刺管4固定連接,穿刺管4上設置有倒刺5 ;所述支撐臺11上還設置有氣缸開關10 ;所述刀片3的刀刃12為圓弧狀;所述底座9的下方粘貼有用于吸收魚血的無紡布層8。
[0013]本方案能夠較為方便的將魚固定并進行刮鱗。使用時,將穿刺管4從魚嘴里塞入,然后旋轉,則倒刺5插入魚肉內部,魚即被固定。魚頭為魚身上較為堅固的結構,穿刺管4旋轉后,尾端的倒刺5會插入魚頭骨中,使魚更好的固定。然后打開氣缸開關10,則氣缸I的活塞桿往復運動,帶動連桿2運動,進而帶動刀片3往復運動,然后握持把手6,使魚鱗與刀片3接觸即可。
[0014]無紡布層8能夠將魚血吸收,防止魚血留到底板上。
[0015]刀片3的刀刃12為圓弧狀,符合魚體結構,能避免直線刀刃掛鱗時經常會刮掉魚肉的情況。
[0016]鵝頸管7為金屬軟管,能夠大幅彎曲變形且不易折斷。
[0017]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刮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有支撐臺,支撐臺上設置有氣缸,氣缸與支撐臺固定連接;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連桿固定連接,連桿的下端設置有刀片;所述底座的左端還與鵝頸管固定連接,鵝頸管與把手固定連接,把手與穿刺管固定連接,穿刺管上設置有倒刺;所述支撐臺上還設置有氣缸開關;所述刀片的刀刃為圓弧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刮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方粘貼有用于吸收魚血的無紡布層。
【文檔編號】A22C25/02GK203913195SQ201420220404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0日
【發明者】白巖 申請人:白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