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自動河粉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河粉機,尤其涉及一種結構簡單,雙重冷卻,自動切粉的新型全自動河粉機。它包括機臺,以及設置于機臺上的蒸箱、出漿裝置、驅動裝置和貫穿于蒸箱的第一傳送帶,所述第一傳送帶由驅動裝置帶動而逆時針傳送,所述機臺上還設有由所述驅動裝置帶動的逆時針傳送的第二傳送帶,以承接由第一傳送帶輸送的河粉,所述第二傳送帶的左端設有切粉裝置。它采用在機臺的中部設第二傳送帶,以及第二傳送帶的左端正下方設切粉裝置的技術方案,克服了現有河粉機冷卻不充分容易粘在一起,需要人工切粉收粉,做出的粉不美觀,產量不高,機臺操作不便的缺陷。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河粉機,尤其涉及一種結構簡單,雙重冷卻,自動切粉的新型 全自動河粉機。 新型全自動河粉機
【背景技術】
[0002] 河粉是我國廣東的特色食品,河粉的制作原料是大米,通過將米洗凈后磨成漿,用 水調制成糊狀,上蒸籠蒸煮后切條冷卻,即可得到成品河粉,通常傳統的手工制作制作河粉 效率低,產量小,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現在的河粉制作已使用河粉機進行大批量的生產, 而現有河粉機通常需要兩人來操作,即一人控制一人收粉,此種方式無法做到人工方面的 節約,且由于人工的隨意性強熟練程度不一,間接影響到產品的生產效率,且衛生方面也不 容易得到保障,一般收切河粉的過程為人工使用卷筒將做好的產品層層卷起,然后使用切 刀在卷筒上等距的切出條形的產品,這樣容易導致切出的產品寬窄不一,不美觀,人工的操 作也不方便,需要熟練才能保證即高效又使產品符合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針對以上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制造,操作安全,整體簡潔 美觀,經久耐用以及收粉快捷方便的新型全自動河粉機。
[0004] 一種新型全自動河粉機,它包括機臺,以及設置于機臺上的蒸箱、出漿裝置、驅動 裝置和貫穿于蒸箱的第一傳送帶,所述第一傳送帶由驅動裝置帶動而逆時針傳送,所述機 臺上還設有由所述驅動裝置帶動的逆時針傳送的第二傳送帶,以承接由第一傳送帶輸送的 河粉,所述第二傳送帶的左端設有切粉裝置。
[0005] 為了實現結構優化,其進一步措施是:
[0006] 所述切粉裝置包括并排設置的且前后兩端轉動安裝于機臺上的滾筒和剪切筒,所 述滾筒由驅動裝置帶動而逆時針轉動,以承接第二傳送帶輸送的河粉,所述剪切筒的表面 間隔分布有數條前后方向的齒牙,以剪切滾筒表面的河粉。
[0007] 所述滾筒的表面為彈性材質,所述剪切筒的齒牙抵住滾筒的表面。
[0008] 所述機臺上設有迫使河粉從第一傳送帶上分離的刮粉刀,以迫使河粉跌落于第二 傳送帶的上表面。
[0009] 所述刮粉刀通過彈性裝置安裝于機臺上,以迫使刮粉刀的尖銳部抵住第一傳送 帶。
[0010] 所述蒸箱的左端設置有固定于機臺上的刷油裝置,以將油料均勻的涂敷在河粉的 表面。
[0011] 所述刷油裝置包括前后安裝于機臺上的下油槽和轉動安裝于機臺上的毛刷,毛刷 呈前后方向分布,下油槽的出油口位于毛刷的正上方。
[0012] 所述蒸箱的右端設置出漿裝置,出漿裝置包括固定于機臺上的漿桶,漿桶的出漿 口位于第一傳送帶的正上方。
[0013] 所述出漿裝置還包括一設置于漿桶與蒸箱之間的漿盤,漿盤通過升降支座安裝于 機臺上,漿桶的出漿口位于漿盤的正上方,漿盤的左擋板與第一傳送帶之間形成間隙。
[0014] 所述第二傳送帶帶為鏤空網形的冷卻鏈,所述機臺上設有朝向向上的冷卻風機, 所述冷卻風機位于第二傳送帶的下方。
[0015] 本實用新型采用在第一傳送帶的上設刮粉刀,在機臺的中部設第二傳送帶,以及 第二傳送帶的左端的出料端正下方設切粉裝置,在機臺下部設置冷卻風機的技術方案,克 服了現有河粉機冷卻不充分容易粘在一起,需要人工切粉收粉,做出的粉不美觀,產量不 高,機臺操作不便的缺陷。
[001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7] 1) 一機多用可生產河粉、涼皮、腸粉、陳村粉、面皮、米皮、湯皮、稞條等多種產品; 2)采用第一傳送帶上設置刮粉刀以迫使河粉與第一傳送帶分離,且在機臺的中部位于第 一傳送帶的正下方設置第二傳送帶,使河粉可以不通過人工操作即可實現自動而完整的從 第一傳送帶上分離;3)在第二傳送帶的出料端的正下方設置自動切粉裝置,由切粉裝置的 剪切筒轉動著切斷包在滾筒上的河粉,切出的河粉長度統一,寬度一致,更美觀便于收存, 同時提高河粉的產量和人工效率;4)第二傳送帶設置為鏤空網形的冷卻鏈,并在機臺底部 固定設朝向向上的冷卻風機,使冷卻風機工作時的風能穿過第二傳送帶,到達第一傳送帶 的下方,由于河粉在第一傳送帶上已經有自然冷卻的過程,此時河粉又被冷卻風機吹風而 進行二次降溫,使河粉充分冷卻減輕粘性,加速冷卻和晾干河粉,使切出的河粉不會粘成一 堆,而使收納不便;5)在蒸箱的左端的出料端設置刷油裝置,將油料均勻的刷在河粉上,以 改善河粉的口感,河粉從第一傳送帶反過來掉落在第二傳送帶上時,河粉與第二傳送帶接 觸不會帶有粘性,保證河粉整體性和表面的潤滑;5)蒸箱的右端的入料端設有出漿裝置, 出漿裝置的漿盤的左擋板與第一傳送帶2之間形成間隙,而左擋板的高度可調節從而使該 間隙可調節,以方便的做出厚度不同的河粉,滿足不同口味的人的需求;5)采用燃燒天然 氣的全自動脈沖點火,只需使用家用減壓閥,能耗和家用燃氣消耗差不多,更節能,且避免 使用鼓風機降低燃燒噪音,能自動溫控,更環保安全;6)整機采用不銹鋼制造,結構穩定, 不生銹更衛生整潔容易維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機構示意圖;
[0019] 圖中,1、機臺,11、蒸箱,12、溫度計,13、刷油裝置,14、煙道,
[0020] 2、第一傳送帶,21、蒸布,22、刮粉刀,
[0021] 3、第二傳送帶,31、冷卻鏈,
[0022] 4、切粉裝置,41、剪切筒、42、滾筒,
[0023] 5、出漿裝置,51、漿桶,52、漿盤,
[0024] 6、驅動裝置,61、第一驅動部,62、第二驅動部,63、第三驅動部,64、主電機,
[0025] 7、冷卻風機,8、河粉,9、收粉桶。
【具體實施方式】
[0026]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闡述,其中,本實用新型的方向以圖1為 標準。
[0027]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全自動河粉機,它包括機臺1,設置于機臺1上的驅動 裝置6、出漿裝置5、蒸箱11、刷油裝置13、第一傳送帶2、刮粉刀22、第二傳送帶3、冷卻風機 7、 切粉裝置4和收粉桶9,其中:
[0028] 蒸箱11固定于機臺1的上部,出漿裝置5設置于蒸箱11的入料端,蒸箱11的出 料端設有刷油裝置13,由驅動裝置6帶動的第一傳送帶2水平布設于機臺1的上部且穿過 蒸箱11。出漿裝置5用于盛裝漿料,漿料從出漿裝置5中流出而平攤于第一傳送帶2上, 漿料通過第一傳送帶2的輸送從蒸箱11的入料端進入蒸箱11內進行高溫加熱,漿料被加 熱蒸熟后形成固體的塊狀的河粉8,第一傳送帶2傳送塊狀的河粉8從蒸箱11的出料端輸 出,塊狀的河粉8途經設置于蒸箱11出料端的刷油裝置13時,塊狀的河粉8的表面被刷油 裝置13涂滿油料,以減少塊狀的河粉8的表面粘性。第一傳送帶2的下部帶體上設有刮粉 刀22,刮粉刀22的前后兩端固定于機臺上,塊狀的河粉8被送至刮粉刀22處時,利用該刮 粉刀22分離塊狀的河粉8與第一傳送帶2。由驅動裝置6帶動的第二傳送帶3位于機臺1 中部且水平設置于第一傳送帶2的下方,塊狀的河粉8被刮下而掉落在第二傳送帶3上,第 二傳送帶3左端的正下方設有切粉裝置4,隨著第二傳送帶3的逆時針運行,塊狀的河粉8 被第二傳送帶3輸送而掉落在左端的切粉裝置4上,由切粉裝置4將塊狀的河粉8切成條 狀的河粉8,切粉裝置4的正下方設有收粉桶9,收粉桶9的一端固定于機臺1上,其上部呈 開口狀以承接從切粉裝置4上掉下的河粉8,河粉8收納于收粉筒9中。河粉8在第一傳送 帶2和第二傳送帶3上輸送時為自然冷卻的過程,為加速塊狀的河粉8的冷卻和晾干油料, 在機臺1上位于第二傳送帶3的下方設置冷卻風機7,對河粉8進行二次冷卻,冷卻風機7 的朝向向上其為常開狀態,河粉8隨著第一傳送帶2而逆時針運行時,冷卻風機7同時對著 位于第一傳送帶2與第二傳送帶3上的塊狀的河粉8吹風。
[0029] 機臺1為框架結構,用于支撐河粉機的各組成部件。
[0030] 驅動裝置6安裝在機臺1上,驅動裝置6包括主電機,以及由主電機64驅動的第 一驅動部61、第二驅動部62和第三驅動部63,第一驅動部61帶動第一傳送帶2逆時針傳 送,第二驅動部62帶動第二傳送帶3逆時針傳送,第三驅動部63帶動切粉裝置4轉動。
[0031] 蒸箱11設置于機臺1的上部,其右端為入料端,左端為出料端,蒸箱11的上設有 上蓋,上蓋上設有煙道14、溫度計12和開蓋把手,蒸箱11內貫穿設置第一傳送帶2,蒸箱11 內部設有加熱裝置,以利用高溫加熱蒸熟第一傳送帶2上傳送的漿料,使漿料形成塊狀的 河粉8。
[0032] 出漿裝置5通過支架固定于機臺1上,出漿裝置5設置在蒸箱11右端的入料端的 上方,出漿裝置5包括支架上設置的漿桶51和漿盤52,為了方便控制漿料的均勻流出,漿桶 51上設接有閥門的出漿口,漿盤52設在漿桶51與蒸箱11之間的第一傳送帶2上,漿盤52 通過安裝在機臺1上的升降支座支撐,漿盤52的整體形狀呈方形,其中一端面(左端)與 第一傳送帶2之間形成有間隙,通過調節此端面的高度而使該間隙可調,且該間隙大于其 它三面與第一傳送帶2之間形成的間隙,以便漿料通過漿盤52時,可做出不同厚度的河粉 8, 打開出漿口上的閥門使漿料均勻的流到漿盤52上,漿料從漿盤52的左端輸出,隨著第一 傳送帶2的傳送,漿料被輸送入蒸箱11內,通過高溫加熱把漿料蒸熟成為塊狀的河粉8。
[0033] 刷油裝置13設置于蒸箱11的右側出料端,且由支架支撐固定安裝于機臺1上,刷 油裝置13包括下油槽和毛刷,下油槽為前后布置且固定安裝于機臺1上,下油槽上設有數 個出油口,毛刷為前后布置且轉動安裝于機臺1上,毛刷位于出油口的正下方,毛刷為圓柱 形,其表面布滿刷毛,毛刷前后方向的寬度與略小于第一傳送帶2前后方向的寬度,而遠大 于河粉8的寬度,以保障河粉8的上表面能完全被刷滿油料,同時油料也不會從第一傳送帶 2前后兩端的側邊漏出,同時河粉8的表面也能被毛刷完整的刷到。油料從下油槽的出油口 流出到毛刷上,當河粉8隨著第一傳送帶2的傳送通過刷油裝置13時,毛刷滾動著略過塊 狀的河粉8的上表面而將其刷滿油料。
[0034] 第一傳送帶2設置于機臺1的上部,且第一傳送帶2的帶體穿過蒸箱11由第一驅 動部61帶動而逆時針傳送,第一傳送帶2可設為蒸布21,塊狀的河粉8由于還未充分冷卻 而帶有粘性,因此會粘在第一傳送帶2上,當塊狀的河粉8隨著第一傳送帶2運行到機臺1 的下部時,塊狀的河粉8被倒置但不會掉落。
[0035] 第一傳送帶2的下部帶體的右側位置安裝一刮粉刀22,以迫使粘在第一傳送帶2 上的河粉8被分離。此刮粉刀22的一端為尖銳部,另一端設有固定孔,由一長軸貫穿固定 孔而將刮粉刀22的前后兩端固定在機臺1上,尖銳部由一彈性裝置鎖定且斜向朝上略微壓 住蒸布21,刮粉刀22前后方向的寬度和第一傳送帶2前后方向的寬度一致,以保證塊狀的 河粉8能被完整的刮鏟下來,被刮鏟下來的塊狀的河粉8掉落到第二傳送帶3上。
[0036] 第二傳送帶3水平設置于第一傳送帶2的正下方,第二傳送帶3可設為鏤空的網 形冷卻鏈31,第二傳送帶3由第二驅動部62帶動而逆時針傳送,粘在第一傳送帶2上的塊 狀的河粉8被刮粉刀22刮鏟下來可以剛好掉落在第二傳送帶3上,隨著第二傳送帶3的逆 時針運行,塊狀的河粉8冷卻后被輸送至第二傳送帶3出料端的切粉裝置4處。
[0037] 切粉裝置4包括由第三驅動部63帶動的逆時針轉動的滾筒42和剪切筒41,滾筒 42和剪切筒41并排設置且前后兩端轉動安裝于機臺1上,河粉8順延著第二傳送帶3的傳 送而掉到到滾筒42上,滾筒42的旋轉使河粉8包其上,包在滾筒42上的塊狀的河粉8逆 時針轉動,剪切筒41整體形狀為圓柱形且為順時針轉動,其表面均勻的間隔分布數條前后 方向布設的齒牙,以剪切滾筒42表面的河粉8。為了保證滾筒42和剪切筒41之間的充分 接觸,滾筒42的表面可設為彈性材質,使剪切筒41的齒牙可抵住滾筒42的表面,而齒牙抵 住滾筒42的時候略微的嵌入滾筒42的表面,使塊狀的河粉8可完全被切斷而成條狀,以保 證每條河粉8都不會連在一起,切好的河粉8收納于收粉桶9中。另外,剪切筒41的齒牙 之間的間隔距離可根據需要設置為不同尺寸,以滿足做出不同寬度的河粉8。
[0038] 冷卻風機7設置于機臺1的底部,其位于第二傳送帶3的下方,朝向向上,河粉機 運行時,冷卻風機7為常開狀態,產生的冷風穿過冷卻鏈31的鏤空的網形面而對河粉8的 表面快速降溫。
[0039] 該機臺1的加熱裝置為采用全自動脈沖點火的天然氣爐,避免采用柴油或煤來充 當燃料時需使用到鼓風機,降低了燃燒噪音。
[0040]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實施 過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結構改動,如果對本發明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發明的精 神和范圍,且屬于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 和變型。
【權利要求】
1. 一種新型全自動河粉機,它包括機臺(1),以及設置于機臺(1)上的蒸箱(11)、出漿 裝置(5)、驅動裝置(6)和貫穿于蒸箱(11)的第一傳送帶(2),所述第一傳送帶(2)由驅動 裝置(6)帶動而逆時針傳送,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臺(1)上還設有由所述驅動裝置(6)帶動 的逆時針傳送的第二傳送帶(3),以承接由第一傳送帶(2)輸送的河粉(8),所述第二傳送 帶(3)的左端設有切粉裝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全自動河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粉裝置(4)包括 并排設置的且前后兩端轉動安裝于機臺(1)上的滾筒(42)和剪切筒(41),所述滾筒(42) 由驅動裝置(6)帶動而逆時針轉動,以承接第二傳送帶輸送的河粉(8),所述剪切筒(41)的 表面間隔分布有數條前后方向的齒牙,以剪切滾筒(42)表面的河粉。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全自動河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42)的表面 為彈性材質,所述剪切筒(41)的齒牙抵住滾筒(42)的表面。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全自動河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臺(1)上設有 迫使河粉(8)從第一傳送帶(2)上分離的刮粉刀(22),以迫使河粉(8)跌落于第二傳送帶 (3)的上表面。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新型全自動河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粉刀(22)通過 彈性裝置安裝于機臺(1)上,以迫使刮粉刀(22)的尖銳部抵住第一傳送帶(2)。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全自動河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箱(11)的左端 設置有固定于機臺(1)上的刷油裝置(13),以將油料均勻的涂敷在河粉(8)的表面。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新型全自動河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油裝置(13)包 括前后安裝于機臺(1)上的下油槽和轉動安裝于機臺(1)上的毛刷,毛刷呈前后方向分布, 下油槽的出油口位于毛刷的正上方。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全自動河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箱(11)的右端 設置出漿裝置(5),出漿裝置(5)包括固定于機臺(1)上的漿桶(51),漿桶(51)的出漿口 位于第一傳送帶(2)的正上方。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新型全自動河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漿裝置(5)還 包括一設置于漿桶(51)與蒸箱(11)之間的漿盤(52),漿盤(52)通過升降支座安裝于機臺 (1)上,漿桶(51)的出漿口位于漿盤(52)的正上方,漿盤(52)的左擋板與第一傳送帶(2) 之間形成間隙。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全自動河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送帶(3) 帶為鏤空網形的冷卻鏈(31),所述機臺(1)上設有朝向向上的冷卻風機(7),所述冷卻風機 (7)位于第二傳送帶(3)的下方。
【文檔編號】A23L1/164GK203897213SQ201420227211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5日
【發明者】廖強 申請人:廣州市申銳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