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鮑魚剖切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加工設備。一種鮑魚剖切裝置,包括真空產生器、砧板、位于砧板上方的刀架、以及驅動刀架和砧板沿上下方向分合的驅動機構,砧板上設有碗型托盤,刀架設有位于碗型托盤上方的挖刀和驅動挖刀旋轉的旋轉機構,挖刀包括沿豎直方向延伸的轉軸和彎曲成弧形的刀片,弧形的中心位于刀片的上方,刀片連接在轉軸的下端,轉軸的上端同旋轉機構連接在一起,托盤內設有沿托盤周向延伸的密封環和位于密封環下方的抽真空口,真空產生器的進氣口同抽真空口連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將鮑魚肉和鮑魚殼分離開的鮑魚剖切裝置,解決了人工分離鮑魚肉和鮑魚殼所存在的生產效率低下、費力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鮑魚剖切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鮑魚剖切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對鮑魚進行深加工的過程中需要將鮑魚肉和鮑魚殼分離開。現有的分離鮑魚肉和鮑魚殼是通過人工用刀片剔除來完成的。通過人工分離鮑魚肉和鮑魚殼存在生產效率低下、費力的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將鮑魚肉和鮑魚殼分離開的鮑魚剖切裝置,解決了人工分離鮑魚肉和鮑魚殼所存在的生產效率低下、費力的問題。
[0004]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鮑魚剖切裝置,包括真空產生器、砧板、位于砧板上方的刀架、以及驅動刀架和砧板沿上下方向分合的驅動機構,所述砧板上設有碗型托盤,所述刀架設有位于碗型托盤上方的挖刀和驅動挖刀旋轉的旋轉機構,所述挖刀包括沿豎直方向延伸的轉軸和彎曲成弧形的刀片,所述弧形的中心位于所述刀片的上方,所述刀片連接在所述轉軸的下端,所述轉軸的上端同所述旋轉機構連接在一起,所述托盤內設有沿托盤周向延伸的密封環和位于密封環下方的抽真空口,所述真空產生器的進氣口同所述抽真空口連接在一起。通過本實用新型分離鮑魚肉和鮑魚殼的方法為:使鮑魚以鮑魚殼位于下方的方式擱置在托盤內,密封圈使鮑魚殼的外表面同托盤內表面密封連接在一起,起動真空產生器,真空產生器對鮑魚殼和托盤所圍成的空間進行抽真空,使得鮑魚以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在托盤內,驅動機構驅動砧板和刀架合攏而使得挖刀朝向托盤靠攏,挖刀的刀片插入到鮑魚肉中并抵接到鮑魚殼,旋轉機構驅動挖刀以轉軸為軸轉動,刀片旋轉而將鮑魚肉和鮑魚殼割離。
[0005]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彈性連接機構和按壓套,所述按壓套通過所述彈性連接機構懸掛于所述刀架,所述按壓套位于所述托盤的上方。刀架和砧板合攏的過程中,按壓套先接觸到鮑魚而將鮑魚按壓在托盤上,隨著進一步的合攏,按壓套受力而使得彈性連接機構向上收縮,按壓套也彈性上升、上升的結果使得挖刀穿過按壓套而切入鮑魚肉中。能夠通過將鮑魚固定在托盤上的固定效果。
[0006]作為優選,所述彈性連接機構包括呈豎直狀態的懸掛桿、套設在懸掛桿上的內滑套和外滑套,所述內滑套位于所述按壓套的上方,所述內滑套的上端穿設在所述外滑套的下端內,所述外滑套的上端設有彈簧擋塊,所述外滑套固接于所述刀架,所述懸掛桿的下端固接于所述按壓套,所述懸掛桿的上端穿出所述外滑套的上端部并設有懸掛塊,所述外滑套內設有彈簧,所述彈簧位于所述彈簧擋塊和所述內滑套的上端部之間。使用時,壓桃模套先接觸鮑魚并靠重力壓在鮑魚上,當鮑魚過大時,按壓套會上升并擠壓壓緊彈簧,按壓套通過此種設計形式的彈性連接機構進行連接,不但對鮑魚的壓接力可控。
[0007]作為優選,所述刀片以所述轉軸為鏡像線鏡像對稱。分離鮑魚肉和鮑魚殼時,挖刀只需要旋轉180°即能夠分離鮑魚肉和鮑魚殼,能夠提高分離效率高。
[0008]作為優選,所述砧板上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導柱,所述刀架滑道套設在所述導柱上。對砧板和刀架起到定位作用,刀架和砧板合攏時刀片和托盤能準確對齊,不會產生偏切現象,能夠降低鮑魚肉殘留在鮑魚殼上的量。
[0009]作為優選,所述托盤內設有位于密封環下方的破真空口,所述破真空口設有閥門。鮑魚肉和鮑魚殼分割完成后,開啟閥門而對托盤進行破真空。取下鮑魚殼時省力。
[0010]作為優選,所述旋轉機構和驅動機構都為氣缸。結構簡單,不會產生滴漏現象,環保。
[0011]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優點:能夠將鮑魚肉和鮑魚殼分離開,分離效率高,作用時省力;缺口整齊美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彈性連接機構的剖視放大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按壓套剛按壓住鮑魚時的示意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刀片切到鮑魚肉內時的示意圖。
[0016]圖中:站板1、導柱11、橫梁12、真空產生器2、刀架3、滑套31、驅動機構32、托盤
4、密封環41、抽真空口 42、破真空口 43、按壓套5、彈性連接機構6、懸掛桿61、內滑套62、夕卜滑套63、懸掛塊64、彈簧65、彈簧擋塊66、挖刀7、轉軸71、刀片72、旋轉機構8、鮑魚9、鮑魚肉91、鮑魚殼92、密封空間93。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8]參見圖1,一種鮑魚剖切裝置,包括砧板1、真空產生器2、刀架3和按壓套5。
[0019]砧板I上設有碗型托盤4和導柱11。托盤4內設有密封環41、抽真空口 42和破真空口 43。密封環41沿托盤4的周向延伸。抽真空口 42位于密封環41下方。破真空口43位于密封環41下方。破真空口 43設有閥門(圖中沒有畫出)。導柱11沿上下方向延伸。導柱11有兩根。兩根導柱11位于托盤4的左右兩側。兩根導柱11的上端之間設有橫梁12。
[0020]真空產生器2為真空泵。真空產生器2固定于砧板I。真空產生器2的進氣口同抽真空口 42密封對接在一起。
[0021]刀架3通過驅動機構32懸掛于橫梁12。驅動機構32為沿上下方向伸縮的氣缸。刀架3設有挖刀7。挖刀7位于托盤4的上方。挖刀7包括轉軸71和彎曲成弧形的刀片72。轉軸71沿豎直方向延伸。刀片72連接在轉軸71的下端。刀片72所在的弧形的中心位于刀片72的上方。刀片72以轉軸71為鏡像線鏡像對稱。轉軸71的上端通過旋轉機構8懸掛于刀架3。旋轉機構8為旋轉氣缸。刀架3的左右兩端各設有一個滑套31。兩個滑套31 —一對應地滑動套接在兩根導柱11上。
[0022]按壓套5套在刀片72上。能夠提高安全性。按壓套5位于托盤4的上方。按壓套5通過兩個彈性連接機構6懸掛于刀架3的下方。兩個彈性連接機構6位于按壓套5的左右兩端。
[0023]參見圖2,彈性連接機構6包括呈豎直狀態的懸掛桿61、內滑套62和外滑套63,懸掛桿61穿設在內滑套62和外滑套63內,外滑套63的下端套在內滑套62的上端內,懸掛桿61的下端螺紋連接在按壓套5上。懸掛桿61的上端穿出外滑套63的上端部,在懸掛桿61的上端設有懸掛塊64。懸掛塊64同懸掛桿61的上端螺紋連接在一起。外滑套63的下端固接在上刀架I上,外滑套63的上端部設有彈簧擋塊66,彈簧擋塊66和外滑套63為一體結構。擋塊64位于彈簧擋塊66的上方,在外滑套63內設有彈簧65,彈簧65位于彈簧擋塊66和內滑套62的上端部之間。
[0024]參見圖3,鮑魚9包括鮑魚肉91和鮑魚殼92。
[0025]使用時,使鮑魚9以鮑魚殼92位于下方的方式擱置在托盤4內,通過密封圈41將鮑魚殼92和托盤4密封連接在一起而在托盤4和鮑魚殼92之間形成密封空間93。起動真空產生器2,真空產生器2對密封空間93進行抽真空,使得鮑魚9以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在托盤4內,驅動機構32驅動刀架3沿著導柱11下移而向砧板I合攏,刀架3下移而帶動按壓套5和挖刀7 —起下移。按壓套5先壓住鮑魚9并受力而停止下移。
[0026]參見圖4,隨著刀架3的進一步下移,挖刀7插入到鮑魚肉91內。旋轉機構8驅動挖刀7以轉軸71為軸轉動至少180°,刀片72將鮑魚肉91和鮑魚殼92割離。然后各個部件復位,開啟閥門而對密封空間93破真空,將鮑魚殼92從托盤4中取走,即完成了一個鮑魚的分割工作。
【權利要求】
1.一種鮑魚剖切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產生器、砧板、位于砧板上方的刀架、以及驅動刀架和砧板沿上下方向分合的驅動機構,所述砧板上設有碗型托盤,所述刀架設有位于碗型托盤上方的挖刀和驅動挖刀旋轉的旋轉機構,所述挖刀包括沿豎直方向延伸的轉軸和彎曲成弧形的刀片,所述弧形的中心位于所述刀片的上方,所述刀片連接在所述轉軸的下端,所述轉軸的上端同所述旋轉機構連接在一起,所述托盤內設有沿托盤周向延伸的密封環和位于密封環下方的抽真空口,所述真空產生器的進氣口同所述抽真空口連接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鮑魚剖切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彈性連接機構和按壓套,所述按壓套通過所述彈性連接機構懸掛于所述刀架,所述按壓套位于所述托盤的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鮑魚剖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連接機構包括呈豎直狀態的懸掛桿、套設在懸掛桿上的內滑套和外滑套,所述內滑套位于所述按壓套的上方,所述內滑套的上端穿設在所述外滑套的下端內,所述外滑套的上端設有彈簧擋塊,所述外滑套固接于所述刀架,所述懸掛桿的下端固接于所述按壓套,所述懸掛桿的上端穿出所述外滑套的上端部并設有懸掛塊,所述外滑套內設有彈簧,所述彈簧位于所述彈簧擋塊和所述內滑套的上端部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鮑魚剖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以所述轉軸為鏡像線鏡像對稱。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鮑魚剖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板上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導柱,所述刀架滑道套設在所述導柱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鮑魚剖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盤內設有位于密封環下方的破真空口,所述破真空口設有閥門。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鮑魚剖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和驅動機構都為氣缸。
【文檔編號】A22C29/00GK203913198SQ201420228816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7日
【發明者】夏松養 申請人:浙江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