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通過將水套式CO2培養箱、低溫恒溫水槽、CO2罐、微孔板、照明器件等進行巧妙連接,獲得了一種可用于微藻高通量培養的裝置,特別是可適用于膠球藻的高通量培養。其中的水套式CO2培養箱本身具備濕度調節功能,可以保證箱體濕度大于95%,而且可以控制CO2濃度,并可靈活的根據需要調節日光燈照射距離,從而可盡量減少微孔板中培養液凝結到板蓋上的水汽,與低溫恒溫水槽聯用,可較好的控制培養箱溫度。
【專利說明】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物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用在微藻高通量篩選中的適用于 微藻高通量培養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微藻戶外大規模培養一般米用開放池和密閉光生物反應器,多以自養方式,利用 光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源、磷源等營養物質進行光合作用。開放池培養系統投資成本較低, 多以跑道池形式,占用土地多,主要適用于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強的藻株,易受到溫度、光照 的限制和雜藻、微生物污染,用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產量很難保持穩定。密閉光生物反應 器則是使用密閉容器或管道體系,配備光照設備、C0 2補充裝置和攪拌設施等,設置一定的 溫度、光強、C02通氣量,可最大程度上提高藻細胞的生物量,有效防止外界微生物污染,生 產效率較開放池高,但反應器成本較高,滅菌困難,較難適合同時測定多個參數對微藻生長 影響的要求。實驗室條件下培養微藻一般采用錐形瓶與搖床配合使用,多參數多平行實驗 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0003] 高通量篩選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用于新化合物開發及目的菌種 選育等方面的高新技術。其基本特點是采用高密度的方法,快速平行地測定大量樣本。
[0004] 目前,實驗室用于藻類高通量培養的裝置多數仍采取錐形瓶系統,通過設置合適 的溫度、光強參數,輔以通氣或搖床搖動培養微藻,常面臨光照不均一等問題,無法實現真 正的高通量。高通量培養或篩選的基本特點應該是以微孔板為載體,微孔板培養體系包括 24孔、48孔、96孔等,在微量水平上對微藻生長和內含物(包括油脂)積累實現多參數多平 行的高通量評價,可大大縮短培養時間,節省培養空間,短時間內實現高通量、多參數及微 量化,提1?實驗效率。
[0005] 有人采用光照培養箱結合微孔板進行高通量培養,但光照培養箱不能準確控制箱 體濕度,微孔板上會凝結大量水汽,導致培養基濃度增大,光能吸收率降低,更無法對個別 生長周期較長的藻種進行培養評價,存在水分蒸發、邊緣效應、微生物污染及光照均一性等 眾多問題。
[0006] 另外,有研究證明,適當提高培養環境中C02濃度,能顯著提高藻細胞生長速率、微 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目前的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均不能有效地控制培養環境中〇) 2濃 度,空氣中0. 04%的C02含量成為其生長的一個重要限制因素。
[0007]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在現有技術的基礎進行改進獲得的。其所用的水套式 C〇2培養箱、低溫恒溫水槽均為現有裝置。現有的水套式C02培養箱本身配備有一控制面板, 其上設有多個按鈕,包括C0 2培養箱設置按鈕、C02培養箱校正按鈕、C02培養箱電源按鈕,其 本身還配備有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C0 2濃度傳感器及控制器,是一種具備濕度調節、C02 濃度控制功能的培養裝置。其水套夾層具有加熱調節溫度作用,但是不能降溫、難以實現箱 體內溫度保持在較低溫度的水平。由于光照導致培養箱內部升溫,因而其難以適用于一些 微藻的高通量培養,例如膠球藻的高通量培養。低溫恒溫水槽為現有的一種自帶制冷和加 熱的高精度恒溫裝置,且其液體容納腔內的冷源可外引,具備制冷裝置、溫度傳感器、控制 器和控制面板等構件,其控制面板上設有多個按鈕,如溫度調節按鈕、循環控制按鈕、電源 控制按鈕等,使用方便。 【
【發明內容】
】
[0008]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通過將水套 式C02培養箱、低溫恒溫水槽、C0 2罐、微孔板、照明器件等進行巧妙連接,獲得了一種可用于 微藻高通量培養的裝置,特別是可適用于膠球藻的高通量培養。其中的水套式C0 2培養箱 本身具備濕度調節功能,可以保證箱體濕度大于95%,而且可以控制C02濃度,并可靈活的 根據需要調節適當的日光燈數量和照射距離,達到改變光照強度的目的,同時也可盡量減 少微孔板中培養液凝結到板蓋上的水汽,與低溫恒溫水槽聯用,可較好的控制培養箱溫度。
[0009]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10] 一種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包括水套式co2培養箱、低溫恒溫水槽、co2罐、微孔板 和照明器件。所述水套式co 2培養箱內部有裝水的水套夾層,側壁開設有co2進氣孔以及水 套夾層進水口和水套夾層出水口,所述進氣孔通過導氣管連通所述co 2罐;所述水套夾層進 水口和水套夾層出水口通過水管分別與低溫恒溫水槽的出液口、進液口連通;所述微孔板 置于水套式co 2培養箱箱體內,所述照明器件固定于水套式co2培養箱的箱體內且位于微孔 板上方。
[0011] 所述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還包括微孔板振蕩器,所述振蕩器置于水套式C02培養 箱箱體內,所述微孔板置于微孔板振蕩器的頂部。
[0012] 進一步的,所述水套式C02培養箱箱體內有隔板和固定于兩個相對的內側壁上安 裝隔板的卡槽對,所述照明器件固定于隔板上。
[0013] 所述卡槽對有多對,分布于所述水套式C02培養箱箱體內的不同高度。
[0014] 優選的,所述隔板為表面設有多個通孔的多孔平板。
[0015] 優選的,所述照明器件為日光燈。
[0016] 優選的,所述微孔板為48孔板,材質采用聚苯乙烯。
[0017] 所述微藻可為但不限于膠球藻。
[0018]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 (1)本實用新型采用水套式co2培養箱和低溫恒溫水槽聯用,有利于使水套式co 2 培養箱箱體內的溫度更為穩定,特別是可以實現在較低溫度水平的穩定。
[0020]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其水套式C02培養箱和C0 2罐連接, 可以定量補充C02培養箱箱體內的C02濃度。適當補充C0 2濃度可以顯著提高微藻的生長 和內含物(如油脂)的積累能力,有利于縮短培養周期,提高培養效率。
[0021]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其水套式0)2培養箱的箱體內兩個相 對的內側壁上設有多對處于不同高度的用于安裝隔板的卡槽對,通過將隔板安裝于不同高 度的卡槽對上,可以方便靈活的根據需要調整照明器件的安裝高度,從而達到調整光照強 度的效果。
[0022] (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其微孔板優選采用48孔微孔板,相 比于24孔板,其可更好的實現高通量培養,而相比于96孔板,其可更大程度的降低因水分 蒸發而產生的檢測誤差,材質采用聚苯乙烯微孔板對微藻生長無抑制作用。
[0023] (5)利用本實用新型中微孔板振蕩器可對微孔板進行振蕩,從而使微孔板內的培 養液更為均勻,可很好的保證微孔板體系行間和列間的平行性,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25]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局部剖視圖;
[0026]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48微孔板排列布置圖;
[0027]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高通量培養條件下膠球藻不同行間和孔間的生長差 異情況
[0028] 圖中:1 :水套式C02培養箱,2 :低溫恒溫水槽,3 :導氣管,4 :C02罐,5 :日光燈,6 : 水套夾層,7 :微孔板振蕩器,8 :48孔微孔板,9 :卡槽對,10 :水管,11 :C02培養箱設置按鈕, 12 :C02培養箱校正按鈕,13 :C02培養箱電源開關,14 :進氣口,15 :隔板,16:水套夾層進水 口,17 :水套夾層出水口,18 :控制面板,21 :低溫恒溫水槽溫度調節按鈕,22 :低溫恒溫水槽 循環控制按鈕,23 :低溫恒溫水槽電源開關,24 :出液口,25 :進液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9]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 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30] 實施例一
[0031] 如圖1、2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高通量培養微藻的裝置,包括水套式C02培養 箱1、低溫恒溫水槽2、C0 2罐4、微孔板振蕩器7、微孔板8、和日光燈5。低溫恒溫水槽箱體 內設有液體容納腔和循環泵,液體容納腔用于容納冷卻水,在低溫恒溫水槽箱體上設有與 液體容納腔連通的出液口 24和進液口 25。水套式C02培養箱1的箱體內側壁和外側壁之 間設有水套夾層6,水套夾層內填充有水,在水套式C0 2培養箱1的外側壁上還開設有水套 夾層進水口 16和水套夾層出水口 17,通過水管10分別與低溫恒溫水槽的出液口 24、進液 口 25連通,從而實現與水套式C02培養的水套夾層6與低溫恒溫水槽的連通。打開低溫恒 溫水槽的電源開關23,通過低溫恒溫水槽循環控制按鈕22啟動低溫恒溫水槽中的循環泵, 低溫恒溫水槽的液體容納腔內的液體和水套式C0 2培養箱的水套夾層6內的液體在循環泵 的作用下通過水管10、水套夾層進水口 16、水套夾層出水口 17、出液口 24和進液口 25形成 循環液流;通過低溫恒溫水槽溫度調節按鈕21調節溫度(溫度設定為8-18°C,可保證培養 箱內溫度恒定在22-28°C ),從而起到調節及恒定水套式C02培養箱1箱體內溫度的作用。
[0032] 水套式C02培養箱1的箱體側壁開設有C02進氣孔14, C02罐4通過導氣管3連通 水套式C02培養箱1的C02進氣孔16,從而可將C0 2罐1內的C02通過導氣管3輸送至水套 式C02培養箱1的箱體內。水套式C0 2培養箱具有控制面板18,所述控制面板18上設有調 節和控制C02進氣量及溫度的設置按鈕11、起校正作用的校正按鈕12和電源按鈕13。
[0033] 微孔板振蕩器7置于水套式C02培養箱1的底部,48孔聚苯乙烯微孔板8置于微 孔板振蕩器7頂部,微孔板振蕩器7可對微孔板8進行振蕩,從而使微孔板8內的培養液更 為均勻。安裝在卡槽9中的帶有多個通孔的隔板15的下表面上均勻分布4個日光燈5,所 述日光燈5位于距離微孔板8上邊沿的上方13cm處。
[0034] 實施例二
[0035] 本實施例為采用實施例1的高通量微藻培養裝置進行膠球藻高通量培養的應用 例。
[0036] 將處于對數生長期的膠球藻C-169接種到48孔聚苯乙烯微孔板8中后,將微孔板 8置于實施例1所述的裝置中的微孔板振蕩器7上,進行振蕩培養。其中,將水套式C0 2培 養箱1中空氣濕度設定為96%,控制箱體內溫度為25°C,平均光照強度為21501x,C02濃度 為2% ;所述微孔板振蕩器7的振蕩速率為600r/min。
[0037] 48孔微孔板的排列布置圖如圖3所示,共設置A、B、C、D、E、F共6個梯度,6個梯 度是指培養基內組分或添加物濃度的變化率,即設置6個濃度值,每個梯度4個平行,周圍 24個孔分別加入lmL培養基,減少實驗過程中藻液的水分揮發,防止產生邊緣效應。
[0038] 使用FLUOstar OPTIMA多功能酶標儀在690nm波長處測定48孔板中膠球藻C-169 的吸光值(線性范圍0-4. 5),制作生長曲線。比生長速率w = (lnODflnOD^/t,其中0D2 和分別是培養開始和結束后測得的0D69(i值,t為培養時間間隔,單位為cf1。
[0039] 由膠球藻C-169在微孔板體系中的生長曲線圖3中可見,行間生長狀況并無顯著 差異,同行孔間差異均小于10%,差異不顯著(P < 〇. 05),說明此培養體系是均一穩定的。 在C02培養箱中的微孔板表面無積水現象,培養結束后水分蒸發量小于總體積的5%,生長 繁殖情況良好。
[0040]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包 含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包括水套式C02培養箱(1)、低溫恒溫水槽(2)、C0 2罐 (3)、微孔板(8)和照明器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式C02培養箱(1)內部有裝水的 水套夾層¢),側壁開設有C02進氣孔(14)以及水套夾層進水口(16)和水套夾層出水口 (17),所述進氣孔(14)通過導氣管(3)連通所述0)2罐(4);所述水套夾層進水口(16)和 水套夾層出水口(17)通過水管(10)分別與低溫恒溫水槽的出液口(24)、進液口(25)連 通;所述微孔板(8)置于水套式C0 2培養箱(1)箱體內,所述照明器件(5)固定于水套式C02 培養箱(1)的箱體內且位于微孔板(8)上方。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微孔板振蕩器 (7),所述振蕩器(7)置于水套式C02培養箱(1)箱體內,所述微孔板(8)置于微孔板振蕩 器(7)的頂部。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式C02培養 箱(1)箱體內有隔板(15)和固定于兩個相對的內側壁上安裝隔板(15)的卡槽對(9),所述 照明器件(5)固定于隔板(15)的下表面。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對(9)有多對, 分布于所述水套式C02培養箱(1)箱體內的不同高度。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5)為表面設 有多個通孔的多孔平板。
6. 根據權利要求3中任一項所述的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器件 (5)為日光燈。
7. 根據權利要求3中任一項所述的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8) 為48孔板,材質采用聚苯乙烯。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高通量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為膠球藻。
【文檔編號】C12R1/89GK203947101SQ201420378727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9日
【發明者】魏東, 李露 申請人: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