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行星齒輪麻花成型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行星齒輪麻花成型機構,由外齒圈和三個行星齒輪組成,所述三個行星齒輪通過嚙合的方式連接于外齒圈的內部,所述每個行星齒輪上都設有三個出料模具孔,所述行星齒輪和外齒圈之間的傳動比在2.4-3.2之間;本實用新型通過適當的調整傳動化,保持了現代麻花與傳統麻花外觀一致,口感更好,效率更高。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行星齒輪麻花成型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麻花機,尤其涉及一種麻花機成型機構,屬于食品加工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麻花生產大多以繁重的人工加工為主,最近幾年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各種機構的麻花成型機,其中包括螺桿擠壓和靜壓的生產設備,但由于各種設計規范良莠不齊,大股和小股之間的擰制的松緊不一致的麻花原料的改變(螺桿擠壓改變了面的性狀),使得麻花口感差,外形與傳統麻花存在著差異。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新型行星齒輪麻花成型機構,該成型機構可調節所生產的麻花的粗細,且可使麻花口感更好,麻花生產的效率更高。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行星齒輪麻花成型機構,由外齒圈和三個行星齒輪組成,所述三個行星齒輪通過嚙合的方式連接于外齒圈的內部,所述每個行星齒輪上都設有三個出料模具孔,所述行星齒輪和外齒圈之間的的傳動比在2.4-3.2 之間。
[0005]本實用新型利用行星齒輪自轉和公轉的原理自動擰制成型,行星齒輪的傳動比在2.4-3.2之間(根據麻花要求的直徑粗細決定),通過適當的調整傳動化,保持了現代麻花與傳統麻花外觀一致,口感更好,效率更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結構圖。
[0007]其中:1、外齒圈;2、行星齒輪;3、出料模具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09]由圖1可知,一種新型行星齒輪麻花成型機構,由外齒圈I和三個行星齒輪2組成,三個行星齒輪2通過嚙合的方式連接于外齒圈I的內部,并且每個行星齒輪2上都設有三個出料模具孔3,同時行星齒輪2和外齒圈I之間的的傳動比在2.4-3.2之間。
[0010]在實際使用中,主要根據麻花加工要求的直徑粗細,在2.4-3.2的傳動比之間進行調校,通過適當的調整傳動化,保持了現代麻花與傳統麻花外觀一致,口感更好,效率更聞。
[001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行星齒輪麻花成型機構,由外齒圈和三個行星齒輪組成,所述三個行星齒輪通過嚙合的方式連接于外齒圈的內部,所述每個行星齒輪上都設有三個出料模具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齒輪和外齒圈之間的的傳動比在2. 4-3. 2之間。
【文檔編號】A21C3/08GK204032184SQ201420491410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9日
【發明者】韓平珍 申請人:韓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