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米面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水果味雜糧米面。
背景技術:
米面,中國小吃,傳統手工做法為:將大米水磨成漿,在圓簸箕上倒上米漿蕩勻成薄薄的一層蒸制成形,刀切成絲,入湯煮熟,面皮厚薄均勻,切條工整,湯味鮮美,可以修身養胃;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衣食住行的追求越來越高,米面的營養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熱愛,米面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能為人體提供全面的營養。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果味雜糧米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果味雜糧米面。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水果味雜糧米面,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大米60-70份、蕎麥20-24份、小麥胚芽18-20份、粳米20-24份、高粱16-20份、黃豆10-14份、蘋果8-10份、菠蘿8-9份、梨子6-9份、橘子6-8份、哈密瓜5-7份、羅漢果5-8份、香蕉4-6份、柿子3-4份、檸檬2-3份、杏子3-5份、草莓2-4份、橙子3-6份、紫葡萄2-5份和荔枝1-2份。
一種水果味雜糧米面,本發明優選的組分重量比為:大米65份、蕎麥22份、小麥胚芽19份、粳米22份、高粱18份、黃豆12份、蘋果9份、菠蘿8.5份、梨子7.5份、橘子7份、哈密瓜6份、羅漢果6.5份、香蕉5份、柿子3.5份、檸檬2.5份、杏子4份、草莓3份、橙子4.5份、紫葡萄3.5份和荔枝1.5份。
其中:蘋果功效作用很大,蘋果屬于薔薇科大宗水果,它不僅是我國最主要的果品,也是世界上種植最廣、產量最多的果品。其味道酸甜適口,香甜多汁,營養豐富;菠蘿作為鮮食,肉色金黃,香味濃郁,甜酸適口,清脆多汁,菠蘿性平,味甘、微酸、微澀、性微寒,具有清暑解渴、消食止瀉、補脾胃、固元氣、益氣血、消食、祛濕、養顏瘦身等功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發明所述的配方生產加工的水果味雜糧米面,配方合理實用且加工成本低,且通過本配方生產加工的水果味雜糧米面不僅營養價值高,口感好,而且維生素C含量高,易于消化,更加有利于人體充分吸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對本發明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1
一種水果味雜糧米面,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大米60份、蕎麥20份、小麥胚芽18份、粳米20份、高粱16份、黃豆10份、蘋果8份、菠蘿8份、梨子6份、橘子6份、哈密瓜5份、羅漢果5份、香蕉4份、柿子3份、檸檬2份、杏子3份、草莓2份、橙子3份、紫葡萄2份和荔枝1份。
其中:蘋果功效作用很大,蘋果屬于薔薇科大宗水果,它不僅是我國最主要的果品,也是世界上種植最廣、產量最多的果品。其味道酸甜適口,香甜多汁,營養豐富;菠蘿作為鮮食,肉色金黃,香味濃郁,甜酸適口,清脆多汁,菠蘿性平,味甘、微酸、微澀、性微寒,具有清暑解渴、消食止瀉、補脾胃、固元氣、益氣血、消食、祛濕、養顏瘦身等功效。
實施例2
一種水果味雜糧米面,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大米65份、蕎麥22份、小麥胚芽19份、粳米22份、高粱18份、黃豆12份、蘋果9份、菠蘿8.5份、梨子7.5份、橘子7份、哈密瓜6份、羅漢果6.5份、香蕉5份、柿子3.5份、檸檬2.5份、杏子4份、草莓3份、橙子4.5份、紫葡萄3.5份和荔枝1.5份。
其中:蘋果功效作用很大,蘋果屬于薔薇科大宗水果,它不僅是我國最主要的果品,也是世界上種植最廣、產量最多的果品。其味道酸甜適口,香甜多汁,營養豐富;菠蘿作為鮮食,肉色金黃,香味濃郁,甜酸適口,清脆多汁,菠蘿性平,味甘、微酸、微澀、性微寒,具有清暑解渴、消食止瀉、補脾胃、固元氣、益氣血、消食、祛濕、養顏瘦身等功效。
實施例3
一種水果味雜糧米面,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大米70份、蕎麥24份、小麥胚芽20份、粳米24份、高粱20份、黃豆14份、蘋果10份、菠蘿9份、梨子9份、橘子8份、哈密瓜7份、羅漢果8份、香蕉6份、柿子4份、檸檬3份、杏子5份、草莓4份、橙子6份、紫葡萄5份和荔枝2份。
其中:蘋果功效作用很大,蘋果屬于薔薇科大宗水果,它不僅是我國最主要的果品,也是世界上種植最廣、產量最多的果品。其味道酸甜適口,香甜多汁,營養豐富;菠蘿作為鮮食,肉色金黃,香味濃郁,甜酸適口,清脆多汁,菠蘿性平,味甘、微酸、微澀、性微寒,具有清暑解渴、消食止瀉、補脾胃、固元氣、益氣血、消食、祛濕、養顏瘦身等功效。
采用本發明所述的配方生產加工的水果味雜糧米面,配方合理實用且加工成本低,且通過本配方生產加工的水果味雜糧米面不僅營養價值高,口感好,而且維生素C含量高,易于消化,更加有利于人體充分吸收。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步驟實施例的限制,步驟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