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低溫差食品殺菌鍋,特別是一種應用于食品生產領域的低溫差食品殺菌鍋。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殺菌鍋里總共能容納4個殺菌筐的產品,每個殺菌筐共有8層,結扎出來的半成品按2-4層整齊排列在每層殺菌筐中根據產品規格大小不一,排列層數不一樣。由于受到現有的裝盤模式和現有的殺菌鍋模式的影響,殺菌鍋內的水循環傳熱性較差,產品在不同位置的升溫速率相差很大。
如圖1所示,表盤溫度指殺菌鍋溫度表盤的溫度顯示;腸心溫度指實驗將留點溫度計插入第四層或第五層中間產品內部測試的溫度。t1表示的是腸心溫度(第四層或第五層中間產品的腸心溫度)升到設定溫度所需要的時間,t3表示腸心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后的保溫時間,t4表示腸心溫度降到規定溫度所需要的時間,t2表示腸心溫度和表盤溫度(殺菌鍋外表盤顯示的溫度)達到殺菌要求溫度的時間差。從圖1可以看出現有技術的殺菌鍋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靠近殺菌鍋邊緣的產品升溫速率最快,而第4層、第5層殺菌框中間的產品升溫速率最慢,兩個部位的產品達到設定恒溫溫度所需要的時間相差15~20min左右。這個數值也會根據不同規格大小的產品而改變,甚至直到殺菌結束,有的規格的第4層、第5層的產品都沒有達到設定的恒溫殺菌溫度。這就會導致有的產品過度殺菌,破壞產品風味,而有的產品的殺菌時間不夠或者沒有達到殺菌所需溫度,產品殺菌不徹底,產品質量無法保證。
二、靠近殺菌鍋邊緣的產品降溫速率也是最快,而第4層、第5層殺菌筐中間的產品降溫速率最慢,兩個部位的產品開始降溫的時間相差4min左右,而且降溫速度最快的產品降到規定溫度所需要的時間相比于降溫速度最慢的要快接近18min。
因此,現有技術中還沒有一種可以有效保證表盤溫度曲線和腸心溫度的曲線是趨于一致的,從而達到保證產品質量和提高生產效率的低溫差食品殺菌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有效保證表盤溫度曲線和腸心溫度的曲線是趨于一致的,從而達到保證產品質量和提高生產效率的低溫差食品殺菌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低溫差食品殺菌鍋,包括殼狀的主體和設置在主體內壁中的殺菌框,所述殺菌框為矩形,所述主體上方設置有進水口,所述主體的下方設置有出水口,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進口與出水口連通,所述水泵的出口與進水口連通,還包括與主體內部相通的蒸汽混合室,在殺菌框的前側設置有前導流擋板,在殺菌框的后側設置有后導流擋板,在殺菌框的左側設置有左導流擋板,在殺菌框的右側設置有右導流板,所述前導流擋板、后導流擋板、左導流擋板,右導流擋板上設置有孔。
進一步的是,在殺菌框上設置有橫向導流槽和豎向導流槽,所述橫向導流槽與豎向導流槽垂直相交并將殺菌框分隔成四個大小相同的區域。
進一步的是,所述橫向導流槽和豎向導流槽的深度為83.5cm至84.5cm,寬度為2.9cm至3.1cm。
進一步的是,還所述前導流擋板、后導流擋板、左導流擋板,右導流擋板上孔的密度由板的上方至板的下方逐漸變密,且各個板上孔的面積占整個板的面積的40%。
進一步的是,所述前導流擋板和后導流擋板的尺寸為90cm×77cm,所述左導流擋板和右導流擋板的尺寸為310cm×77cm,所述前導流擋板中心距主體內壁的距離為10cm,所述后導流擋板中心距主體內壁的距離為10c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請采用四個帶孔擋板來減緩熱水向非產品殺菌區域即框體前側、框體后側、框體左側、框體右側四個區域流動的速度,集中向產品殺菌區域,從而增加殺菌區中產品的熱量流入,大大縮短中心產品溫度達到設定殺菌溫度的時間,使表盤溫度線和腸心溫度的差值小,縮短溫差時間,保證了產品品質和殺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溫度曲線圖;
圖2是本申請的溫度曲線圖;
圖3是本申請的左視圖;
圖4是本申請的右視圖;
圖5是本申請的殺菌框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主體1、殺菌框2、前導流擋板3、后導流擋板4、左導流擋板5,右導流擋板6、框體前側7、框體后側8、框體左側9、框體右側10、橫向導流槽11、豎向導流槽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3和圖4所示,本發明的低溫差食品殺菌鍋,包括殼狀的主體1和設置在主體1內壁中的殺菌框2,所述殺菌框2為矩形,所述主體1上方設置有進水口,所述主體1的下方設置有出水口,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進口與出水口連通,所述水泵的出口與進水口連通,還包括與主體1內部相通的蒸汽混合室,在殺菌框2的前側設置有前導流擋板3,在殺菌框2的后側設置有后導流擋板4,在殺菌框2的左側設置有左導流擋板5,在殺菌框2的右側設置有右導流板,所述前導流擋板3、后導流擋板4、左導流擋板5,右邊導流擋板6上設置有孔。
現有技術的高溫車間采用的臥式殺菌鍋,其具體形狀是橫著的圓柱體,將個殺菌筐全部推進去相當于一個長方體。從水加滿后到最后的降溫過程,整個殺菌鍋內的水都是處于循環狀態。現有的水循環系統是從上方進熱水,下方將熱水通過水泵抽到上方。
蒸汽加壓完全水浸式殺菌鍋內所有的容器被完全浸沒在水中。水是加熱介質,額外的蒸汽是過壓源。殺菌鍋為臥式。用泵進行水循環。水通常是通過外部的混合室由蒸汽直接噴入進行加熱。蒸汽也是從殺菌鍋頂部高出水面處引入進行加壓。
現有的水循環系統的缺陷是上方熱水出來首先是向框體前側7、框體后側8、框體左側9、框體左側10四個區域流動,而放置有殺菌框2所在的殺菌區域,由于產品的阻力導致熱水的流動性非常差,使中心產品溫度達到設定殺菌溫度的時間大大加長。
四個帶孔擋板的作用是減緩熱水向非產品殺菌區域即框體前側7、框體后側8、框體左側9、框體左側10四個區域流動的速度,集中向產品殺菌區域,從而增加殺菌區中產品的熱量流入,大大縮短中心產品溫度達到設定殺菌溫度的時間。
如圖5所示,在殺菌框2上設置有橫向導流槽11和豎向導流槽12,所述橫向導流槽11與豎向導流槽12垂直相交并將殺菌框2分隔成四個大小相同的區域。為了減少水在產品之間的流動阻力,將殺菌熱水水溫盡快傳導給殺菌筐中各個位置的產品所以在以前殺菌筐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用殺菌筐導流槽,導流槽由擋板圍成,且擋板上也開有孔。將每個殺菌筐分成了四個小部分,且殺菌筐導流槽中間是完全空的。這樣設計可以讓水分別從殺菌筐中間和外面向產品內部導入,大大縮短了產品中心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所需要的時間。改進后殺菌筐情況如圖2所示為。
為了保持擋板的壓力平衡狀況前導流擋板3、后導流擋板4、左導流擋板5,右邊導流擋板6上孔的密度由板的上方至板的下方逐漸變密,且各個板上孔的面積占整個板的面積的40%。
具體實施時,為了提高傳熱效率,導流槽的深度為83.5cm至84.5cm,寬度為2.9cm至3.1cm。
所述前導流擋板3和后導流擋板4的尺寸為90cm×77cm,所述左導流擋板5和右邊導流擋板6的尺寸為310cm×77cm,所述前導流擋板3中心距主體1內壁的距離為10cm,所述后導流擋板4中心距主體1內壁的距離為10cm。